文/东莞市中堂镇中心小学 陈文静东莞市中堂中学 袁志强
生态环境教育是学校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生活教育理论、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系统的绿色生态环境教育,使学生产生生态保护意识和养成生态文明行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打造生态“百草园”,实现生物多样化
很多学校在校园绿化建设上,较多从美观角度考虑,较少关注生态。校园往往植物种类少,更缺有花有果实的植物,大多是人工草坪,在这样的环境下,校园的蝴蝶、昆虫等都不适合生存。为了让学生认识大自然,学校对环境进行改造,增加了不同的土质,这样可以带来野生植物的多样化,在适合生长的土壤中,多种多样的野花野草争芳斗艳地冒出来。植物多了,蜜蜂、独角仙、蝴蝶、七星瓢虫、蚱蜢、蜘蛛等昆虫纷纷来校园定居。整个校园走向教学环境的生态化,将校园生态环境变成了学生们的生态课堂,课间常有学生趴在草坪上,兴致勃勃地研究昆虫或植物。
2.打造生态绿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共生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隐性教育资源,要让学生养成生态环保意识,学校应该打造生态特色文化,让学生在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校在校园文化的建构上,非常注重生态文化的打造,通过各种特色景观或有意义的活动,构建生态文化。如校道的小橱窗都张贴着各种鸟图,让学生们认识校园中的飞翔精灵。
很多优秀的绘本故事、电影等资源都是环境教育资源,为学生所喜爱。通过寓教于乐的阅读或观影活动,能让学生受到直观的环保教育,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利用优秀影片开展中小学生影视教育,是丰富环境教育的重要举措。我们在寒暑假会推荐学生观看优秀环保电影,例如美国电影《海豚湾》通过一个渔民屠杀海豚的故事呼吁人类保护野生动物,《家园》告诉我们在人类出现迄今,资源枯竭、物种灭绝、全球变暖等自然危机接踵而来,如今的家园已变得面目全非,提醒人类保护家园……学生在观看电影中,既获得了环保知识,又形成了深刻的情感体验。
1.开展校园种植活动,感受生命成长
学校将可种植的空地按班级为单位划分,在教师的带领下每班打造自己特色的“小花园”,种下青瓜、西红柿、秋葵、茄子、豆角等瓜菜苗,安排好小组课余时间浇水锄草。学生在种植活动中,感受到生命成长的喜悦,认识自然生态与人的息息相关,感悟到大地对人类的贡献,生态的意识自然萌生。
2.开展自然观察活动,感悟生态美丽
我们学校的校园环境本身就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态课堂。经过自然观察培训的教师,经常带领学生们在校园进行自然观察和导赏活动,增加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兴趣,从而萌发亲近和保护自然的意识。通过自然观察活动,学生感受到每一个不起眼的生命都是神奇美丽的,让他们产生保护生态、爱上环保的意识。
3.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养成生态意识
垃圾分类教育是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垃圾分类回收活动在我校已经开展了多年,不但可以节约资源,还可以培养学生们环境保护的意识。我们会定期开展学习生动有趣的垃圾分类知识方面的活动,如垃圾分类知识小竞赛、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及其意义、到社区小黄狗回收柜体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等。如此一来,学生们垃圾分类回收的意识便内化于心,行动上就必然自觉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4.开展环保制作活动,实践生态文明
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制作手工艺品能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循环和节约的环保意识。因此,我们定期开展环保制作活动,一些环保袋、一次筷子、月饼盒、瓶盖、易拉罐、纸皮箱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废旧品,师生们根据其特点进行精心设计,做成了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品。在收集材料和制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和利用生活中各种废旧材料的价值,让学生在动手中感受环保的乐趣,在创作中体验环保的必要,让环保循环意识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内心深处。
1.利用自然景区,开展生态实践活动
东莞植物园、麻涌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是我们进行植物观察的必到之处;东莞植物园分为珍稀植物园、中草药园、莞香园等7个专类园区,现保存植物1568种。麻涌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作为广东省首批自然教育基地,主要以水生植物为主,也有近百种鸟类。东莞同沙生态园也成为我校观鸟队的热门打卡地,园区有斑鱼狗、水白鹭、池鹭、黑水鸡等多种水鸟。我校观鸟队也曾不辞辛劳踏着朝露到深圳红树林湿地公园进行观鸟,披星戴月地在厚街横岗水库夜观昆虫,兴致勃勃地到深圳野生动物园观察动物……通过这些研学活动,使学生增长知识的同时,广泛接触大自然,在亲身体验中增强生态环保意识。
2.利用场馆资源,开展生态实践活动
生态环境教育,需要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让社会资源也成为研学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与一些相关企业及家长多方联动,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挖掘绿色生态研学课程的资源。其中,位于麻涌环保热电厂的东实循环经济环境教育基地是我校环保教育研学基地,它是东莞市首个环境教育类展馆,我校每学年都会邀请家委会成员组织班级到该基地进行研学,学生们可以了解到全球环境、中国环境现状、垃圾分类、餐厨处理、汽车拆解、垃圾焚烧发电、固废处理、环保达人等八大板块的知识,通过学习,践行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的理念深深植根于学生心中。中堂镇污水处理厂也是我校环保教育基地,通过参观体验,学生们初步了解了污水、污泥的处理流程,懂得如何保护水资源及合理使用水资源。距离我们较近的有百香岛、无花果种植基地、桑果园、菜地等,我们会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定期带学生到这些地方参观实践。还有我们利用自身水乡的地域优势,以小队的形式带领学生观察附近的河道,了解河道水质状况。通过体验生态知识,使学生们能更好地认识生态,从小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1.自然观察笔记展示活动
走近自然,观察自然,做自然观察笔记已经在我校形成一个系统的绿色生态课程。教师给学生们讲解做自然笔记的关键要素,引导他们通过看、闻、听、摸、尝走近大自然,领略自然界动植物的魅力。听着教师的介绍,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这里看看,那里摸摸,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向自然之旅的奇妙之门。随着观察的深入,学生们精心描绘着校园里的草木鸟虫,并在图中附上相关介绍,包括植物的名称、形状、颜色、生长过程等,一份份图文并茂的自然观察笔记诞生于学生手中。寒暑假作业建议必定有一项是针对绿色生态研学活动的,学生交上来的每一幅自然观察笔记如同一篇篇科学小发现,在校园橱窗展示中,围观的学生总是看得津津有味,沉浸在科学探究与大自然千变万化的魅力中。通过自然观察笔记活动,学生们带着学习探索的目的去学习,用心去观察身边的树木花草,全身心投入美丽的大自然中,学研结合,提升学生的环保素养和环保意识。
2.绿行动实践活动
增进体验是对学生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为此,我校经常参加市镇举行的绿色环保研学活动,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经历中逐步将环保意识内化成品质,知行合一。我校举行了“植物的四季”植物观察比赛、环保征文比赛等。另外,我校每年的毕业生都会为母校添绿,种植爱心树,有鸡冠花、紫薇、杨梅、樱桃等……在各项实践中亲身体验,学生们能从中不断学习到新的环保小常识,培养环保意识。
3.绿行动沙龙活动
每次研学,我们还会组织分享会,这是强化体验和收获的重要方式,通过学生自己的分享和总结,让整个小组或班级都能在聆听中思考、在分享中提升,把自己最初的感受化为学习的收获总结和个人的成长进步,这种分享会能让绿色生态教育的点点滴滴变得更有价值。如到污水处理厂研学后,学生分享收获,认识到水是生命之源,面对淡水资源日益减少的严峻局面,迫切需要保护水资源,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带动和影响更多的人把爱水、惜水、护水、节水意识践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