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市荔湾区培真小学 张翼凤
“正面管教”一词由美国“正面管教协会”创始人——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一书中提及。正面管教的不惩罚、不骄纵,和善与坚定并行等教育理念和方法积极、有效,已被广泛应用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等领域。中小学教师可将正面管教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以下应用机制模型的构建与实施来优化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
学生每一种行为的背后,都暗藏着他们的某种情感需求。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其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找到情感的归属,这样才能建立起畅顺的师生情感联结。
首先,教师要做到“会倾听”,与学生交谈时切忌对其行为提前定性,而应让学生主动多讲,通过倾听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感,让学生敞开心扉,展示其内心世界,这样教师才能全面、细致地收集学生的信息。其次,教师要做到“能听懂”,在与学生交流中,对于学生的情感诉求和心理感受,教师应发自内心地做出反应,使学生感觉到自己被接纳、被理解;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在交流中挖掘学生行为背后的深层次情感因素和情感需求,为自己对事件做出正确判断以及对学生做出正确引导奠定良好的情感沟通基础。
有了良好的情感基础,教师还“必须改变过时的强权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个性差异,营造平等和谐、有启发性的交流氛围,使用恰当的沟通技巧,让师生的情感升温,从而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育人效果。
其一,营造平等和谐的交流氛围。教师要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对等的位置,发自内心地尊重学生,并先用客观的语言描述所发生的事情,再说出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教师的正面引导,从而反思自己行为造成的影响。
其二,营造有启发性的交流氛围。教师把要求强加给学生,甚至权威性地命令学生怎么做,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抗拒心理,难以收到理想的育人效果。对此,教师可转换交流模式,营造有启发性的交流氛围,以问题为载体引发学生思考。
那些“丧失信心的孩子”,尤其是被贴上“熊孩子”标签的学生,经常试图用错误的行为方式来获得存在感。对于这类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帮助其树立自信心。
首先,教师不可轻易对学生的行为或品德下定义,要自觉摒弃“某个学生无可救药”等想法。心理暗示的作用十分强大,当教师将精力用于关注学生行为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时,这个学生积极的一面便会很大几率地在该教师眼中消失殆尽;同理,当教师着眼于学生的闪光之处,多关注学生的积极行为,那么学生行为中的消极方面便会逐渐消失。其次,教师要针对学生行为背后的真实情感需求“对症下药”。比如有的学生上课走神、作业潦草,其行为背后的理念是——我怎么努力成绩都上不去。此时,提升其自我认同感与学习自信心便是教师开展个性化育人工作的着力点。对此,教师可引导其尝试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视觉型学习、听觉型学习或动作型学习等,最终帮助其找到最适宜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自己在学习中的闪光点,促使学生在逐渐进步中感受“我能行”,从而树立自信心。
简·尼尔森曾说:“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他还对如何鼓励孩子给出了相关操作方法——帮助孩子定下他很容易达到的目标,并鼓励他努力。这样的鼓励更易于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
笔者曾有一名被同学贴了“多动症”标签的学生,在课堂上总爱做出夸张的动作影响课堂纪律,同学都认为是他导致班级没有拿到“文明班”的荣誉称号。笔者知道这名学生其实内心很想融入班集体,所以才做出各种动作吸引同学注意。于是,笔者与他一起商定了一个小目标——下次“文明班”颁奖将由他代表班级上台领奖,并要摆出最帅的动作。这个期待成为他内在向上的动力,为了班集体能得到“文明班”称号,他开始遵守课堂纪律,还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校的期末表彰大会上,这名学生如愿以偿地登上领奖台,并在大家的掌声中摆出最帅的姿势。
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教师应组织开展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服务,学会承担社会责任。教师可邀请共建单位定期安排志愿者到学校开展心理沟通交流讲座、职业启蒙课程、消防演练活动等,也可组织学生参与到共建单位组织的参观、体验和实践等活动中。通过互动式的社会服务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还能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回馈社会、服务社会。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教师一方面(特别是班主任)要善于联动学校中其他教师和学生的力量,同时也要争取学生群体的合作,例如为个别学生安排友善的同桌,让同学用友情助其成长,还可在班级工作中委以个别学生一定的职务,让其能在为班集体服务的过程中得到成长。
另一方面,教师也要注重联合家庭的教育力量,通过学校公众号、微信群、班优大师APP等技术载体,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在家和在校的情况。针对需要个别辅导的学生,教师也可通过电话或家访,对其家庭教育情况作深入了解和沟通,再对其父母给出合理化的家庭教育建议。
教育千万方,用心教育是良方。育人需要用心,需要智慧,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理念与方法,犹如育人的智慧宝典,助教师在育人之路上越走越坚实、越走越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