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语文要素,提升学生阅读质量

2022-03-14 08:17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界牌中心小学
新教育 2022年35期
关键词:盲点学情要素

□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界牌中心小学 张 晶

“语文要素”是指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语文要素是部编教材的亮点,落实语文要素是部编教材教学的重点。部分教师在语文要素落实方面,存在着灌输、照搬、标签化、碎片化、知识化等现象,没有真正从学生学情出发,把编者的教学意图落到实处。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落实语文要素,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呢?

一、精准把握学情,奠定学习基础

精准把握学情是高效教学的前提与基础。在语文教学中,要观照语文要素,从学生学情出发展开教学,可以使教师教学方向更加明确,学生的学习路径更加清晰,为语文要素在课堂的落实奠定基础。

1.关注学生起点,注重要素统整

在语文要素落实方面,教师要观照单元整体,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找准落实语文要素与学生认知差异之间的突破点,等等。引领学生精准有效学习,可以促进语文要素在课堂的有效落实。以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在部编教材中,在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中已经编排了让学生“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的语文要素,这是学生的学习起点。在《花钟》教学中,教师就要关注学生的学情,先引导学生复习巩固什么是“关键语句”,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来学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主要意思”。这样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要素,着眼整体,立足起点,有助于语文要素在课堂的精准落实。

2.诊断学习盲点,精准落实要素

教师在探明学生学习起点以后,关注学生的认知盲点,把握单元特质,在学生困惑点解疑,在学生发展点助力,引导学生进行扎实的学习,契合学生学习需求,有助于语文要素在课堂中的落实。以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对学生来说,“细节”一词并不陌生,而“场景”是第一次以概念的形式出现在语文要素里,学生如果对“场景”一词不理解,就很难体会到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情感,这对学生来说就属于认知盲点,也是学生学习的困惑点。教学中教师把握学生学习的盲点,依据学生学情,帮助学生搭建认知支架,有助于语文要素在课堂落实。

二、依据要素特点,构建学习路径

不同单元语文要素要求不同,要素特点不同,教师应在基于学生学情的基础上,以教学目标为核心,以认知过程为重点,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点与发展点,为语文要素在课堂落实提供条件。

1.基于学情,要素统整,确定学习目标

把握学生学情有助于教学目标任务的确定,在语文要素落实方面,教师首先要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再依据学情结合课文实际对本单元语文要素进行统筹规划设计,这样学生的学习路径会更加清晰。以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人物的心情。”教学本单元课文时,教师应从单元整体出发,依据不同课文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牛和鹅》一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批注,从不同角度对课文进行批注,认知维度在于学习批注方法,内化运用。《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一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做批注,认知维度属于引导质疑,迁移批注方法。《陀螺》一文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在体会比较深刻的地方进行批注。从不同课文的教学目标可以看出,单元语文要素是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而逐步细化落实的。教师应基于学生学情,在单元内部依据语文要素要求实施梯度教学,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路径与方法路径,以推动学生批注阅读能力的迁移、运用、提升,把落实语文要素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2.基于学情,结合要素,巧设认知节点

在基于学生学情与对单元语文要素认真研读的基础上,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盲点,确定语文要素落实的着力点,这样可以避免阅读教学无的放矢现象的产生,让语文要素在课堂得到精准落实。仍以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学生的认知盲点是“场景”“细节”两个关键词。教师要基于学生认知盲点,为学生设置认知节点。首先,依据单元语文要素,解决“场景是什么”及“细节是什么”的问题。如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场景”呢?教师可以借助图像化策略和概括策略来帮助学生形成对“场景”一词的初步感知和理解,以帮助学生建构对“场景”的概念。其二,是解决“细节指的是什么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就课文中的具体描写引导学生感知什么是细节。如此,才能使语文要素在课堂得到有效落实。

三、要素阅读融合,优化落实方法

教师需要把语文要素与阅读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采取恰当的学习方法,关注学生语文要素落实的兴趣点与提升点等,注重对学生阅读教学的优化,可以使语文要素在课堂得到精准落实。

1.聚焦要素,变盲点为兴趣点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聚焦语文要素,认真研读,发现学生语文要素学习的盲点,这一点尤为重要,它是教师引领学生精准落实语文要素的前提与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借助图像化策略和概括策略来引导学生阅读学习,可以变盲点为兴趣点,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1)借助图像化策略来落实语文要素。图像化阅读策略是依据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使图形、线条、符号等把主题与思想内容、结构表现形式等建立意义阅读逻辑的一种阅读形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把直观的图像与感性的语言文字结合在一起,可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依据图像化阅读策略来落实语文要素,可以让学生的阅读感受更加深刻。部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对于学生来说,“连续细致的观察”是学生的学习盲点,怎样帮助学生把认知盲点转化为学习兴趣点呢?如教学《爬山虎的脚》,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从图像化策略入手,通过课题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初识爬山虎的脚,可以在无形中帮助学生认识爬山虎的脚。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梳理作者是怎样把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的。最后,再让学生抓住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刚长出来、以前、今年”等词语感受作者是怎样连续进行观察的。这样引领学生阅读学习,使学生在对具体词句的梳理中感受到作者准确生动的表达,又感受到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巧妙地变盲点为兴趣点,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的动力,习得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落实了语文要素。

(2)运用概括策略来落实语文要素。概括是指把事物相同的特点归纳总结在一起,属于高阶思维范畴,部编教材有些语文要素与概括有关,教师借助概括来落实语文要素,发展学生概括思维,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与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语文要素要求来看,“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属于概括范畴,需要学生对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梳理。学习《普罗米修斯》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最后再引导学生把文章的主要内容说一说。从默读课文到梳理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再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经历概括的整个过程,促进了学生概括能力的提升。又如,在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教学中,同样需要运用概括策略对课文内容梳理、归纳等,教师要重视概括在落实语文要素方面的作用,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2.聚焦要素,变盲点为提升点

学生受认知经验所限,对于教材中的语文要素会存在一些学习盲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盲点,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学习,可以变学生的学习盲点为学生阅读质量的提升点。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教材编排了《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三篇课文。这三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场景中蕴含着大量的细节描写。作者在描写场景时,主要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外貌等描写,并且对其进行细致地描绘,或者刻画人物性格,或者揭示内心世界等。因此,教师聚焦细节,抓住细节中的关键语句进行体会,可以使学生的情感与落实语文要素同步进行,取得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主要以本单元课文为例谈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精准落实语文要素。

(1)引导感知细节,落实语文要素。感知细节不是让学生直接抽象去感知,而是需要学生结合具体语言文字去感知细节中蕴含的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语言描写处亲自去体验感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细节里蕴含的真情。如在《父爱之舟》一课中,“我”被臭虫叮咬,身上都是被咬的大红疙瘩,茶房说可以加钱换个好点的房间,父亲动心了。教学时,教师引领学生对“动心”一词细读,并启发学生思考:“父亲为什么会动心?父亲是特别有钱吗?你从‘动心’一词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联系文本语境,从“动心”一词中感受到了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呵护与深深的爱,他情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愿“我”受一点儿委屈。课文中像这样描写细节的地方还有许多,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细节处品读,不仅深刻地感知到了什么是“细节”,而且在细读过程中体会到了细节在表达情感方面的推动作用。可见,引导学生感知细节,不仅可以落实语文要素,还可以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升阅读质量。

(2)引导寻找细节,落实语文要素。部编教材许多名家名篇在表达上都非常讲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细节处,引导学生体会细节中蕴含的情感,可以促进语文要素在课堂中的落实。一般来说,细节描写是比较隐秘的,很容易被读者忽视,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圈画批注来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细节,感受细节中蕴含的情感。如教学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时,教师鼓励学生以圈画批注的形式寻找文本中蕴含的细节,体会细节中蕴含的情感。有学生从“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这段话中的“凑”“烤”两个词语感受到了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母亲赚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有学生从“母亲已经将钱塞到我的手里了”这句话中的“塞”一词感受到了母亲对“我”读书毫不犹豫的支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课文中的细节部分,抓住关键词句品析,可以落实语文要素,帮助学生深切体会到细节处蕴含的情感。

(3)适当延伸细节,落实语文要素。品析细节描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在表达方面的独到之处。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到作者在细节描写的美妙之处后,还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学习抒发自己的情感。如在《慈母情深》一课中,“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教学时,教师先引领学生感受“攥”一词在这儿的表达意图,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我”拿到钱时,为什么“鼻子一酸”,使学生感受到“攥”字蕴含着作者对母亲深深的爱与感激之情。然后,教师让学生说说“你有过‘鼻子一酸’的经历吗?试着写一写。”教师聚焦文本中的细节描写之处,引导学生经历“发现细节—接受感知—理解内化—迁移运用—延伸输出”的学习过程,不仅促进了学生对“细节”这一盲点的真正理解与认识,而且让学生真正经历了感知、理解、迁移、运用等过程,促进了语文要素在课堂教学中的真正落实。文本的细节描写一般是作者的有意为之,隐含着作者在表达上的独到之处,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细节描写,品析感受细节描写在凸显作者表达意图方面的价值,鼓励学生运用这种方式进行表达,可以内化文本,延伸文本细节,更好地落实语文要素,优化学生阅读体验。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使语文要素在课堂中得到有效落实,教师就要对学生的学情有基本的了解,并且依据语文要素特点,从统整、深化认知,以及依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策略来落实语文要素等,以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掌握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

猜你喜欢
盲点学情要素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抓安全“盲点” 防“乐极生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盲点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也谈做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