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尚希
内容提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再次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就要打通发展梗阻。从认识层面来看,就要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人的发展与物的发展、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结果公平与机会公平之间的关系。从实践层面来看,就要将着力点放在农村和农民问题上,重点解决:市场经济体制二元、社会身份体制二元、国有制与集体所有制二元的问题。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深入分析并有效破除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藩篱,是夺取新征程新胜利的题中应有之义。
共同富裕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一大难题,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马克思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产生,就是源于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联合国1948年提出《世界人权宣言》、2000年提出《联合国千年宣言》,以及世界各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努力,国际社会对经济不平等的探讨研究,如此等等,都是在以不同的表达和方式尽力消除人类文明演进中的两极分化,使人类免于贫困,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前进。因此,在探讨共同富裕话题时,我们不能局限于中国的视角,而是要站在全球、全人类、全世界的角度来审视和思考。
实现共同富裕是世界的愿景,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正义作出的战略判断,是中国共产党为破解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发展难题作出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深入理解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藩篱,是夺取新征程新胜利的题中应有之义。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艰巨的长期任务,不能把它看作马上可以做成的事,但也要看到促进共同富裕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能力差距以及公共服务差距都较大,明显妨碍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从这个意义上讲,促进共同富裕等不得,不能因为它是一项长期任务就不管它了,而是应该从现在就着手促进共同富裕、从社会根源上缩小贫富差距。
当前,针对共同富裕的一个流行的分析范式或观察视角是分配。事实上,从分配的视角谈共同富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只有在做大蛋糕的过程之中,才能谈得上分好蛋糕。孤立静态地去讨论分好蛋糕、缩小差距是没有前提和基础的,无异于是空中楼阁,因而没有意义。如何跳出分配来研究共同富裕?不仅要把共同富裕置于社会生产过程,把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且更为关键的是要跳出物的层面,从人的发展这一角度来探讨。因此,我们提出共同富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是所有人的共同发展。
顾名思义,“共同富裕”是两个词的组合,即“富裕”与“共同”,不仅要富起来,而且是大家都有份,两者怎么融合,这其中就涉及如何处理好几对关系的问题。
围绕这个问题,一般而言有三种看法:第一种是冲突论,认为效率与公平是翘翘板的两端,讲效率可能损害公平,讲公平又会有损效率。翘翘板一旦形成,就容易出现两头都难兼顾的情形。这是因为经济要讲效率,社会要讲公平,怎么办?于是这种情况下,又出现了另一种观点,叫兼顾论。认为第一次分配讲效率,第二次分配讲公平,政府应该通过调节初次分配去实现社会公平。实际上,“兼顾论”依然没有摆脱“冲突论”所带来的困惑。因为两者都要兼顾,很可能在一个时期强调效率,当发现贫富差距变大后,又开始更加重视公平。同理,当一个时期发现强调公平有损效率时,又会开始重新强调效率的重要性,这样往往会使政策陷入到一种在效率与公平之间来回摆动的困境。第三种看法是融合论,认为物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必须统一起来,不能仅仅基于财富或收入的分配去考虑,也不能仅仅基于在物的层面讨论“做蛋糕”与“分蛋糕”的关系。如果仅仅从物的角度,就无法摆脱存量和流量分配循环所产生的“马太效应”;如果空谈人的发展,就会缺乏物的基础。在逻辑关系上,人的发展是目的,物的发展是手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就是将物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统一起来思考,这与从融合论的角度来理解公平与效率问题的逻辑是一致的。库兹涅兹的“倒U”分配曲线告诉我们,分配差距会在发展初期变大,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会缩小,呈现出倒U型曲线。但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贫富差距曾一度缩小而后又出现扩大,这说明库兹涅兹“倒U”分配曲线实际上并不成立。这也意味着如果仅从物的层面去思考,就容易陷入存量和流量分配循环所产生的“马太效应”。只有把人的发展与物的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才能跳出物的发展所带来的困境。因此,从人的角度来认识共同富裕的本质,彰显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文明性,就能有效缩小贫富差距。
在国家帮助下,提升每一个人的能力,涉及“分配预期”如何引导的问题。如果老百姓把分配预期的重心都放到政府身上,就会大大增强对政府的依赖性,弱化努力与所得之间的关系。如果大家不依靠勤劳来致富,也不去积极创新,那么就会形成一种等着政府让我富起来的心态,这样一来,蛋糕就不可能做大,人的发展也会落空。要消除坐享其成的预期,就需要形成努力与所得相挂钩的分配预期,并将其确定和稳定下来,这正是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所明确的,构建分配预期的原则。按劳分配中的“劳”,是和自身努力挂钩的“劳”。这其中既有创造低附加值的“劳”,也有带来高附加值的“劳”,两种不同类型的劳动带来的回报自然是不同的。而按要素分配中的“要素”,是通过收入积累形成的财富进入市场来配置使用的,通常表现为“资本”这个要素。获得财产性收入,也就是财富通过市场的资本化,要让更多的人获得财产性收入或资本性收入,必须承认和保护私人产权,并健全市场游戏规则。这也是明晰分配预期的一个重要条件。一个社会有了清晰的分配预期,人人努力、人人参与和人人共享的社会格局就会形成,共同富裕就有了希望。
对于“公平”,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理解。过度强调贫富差距的缩小,就会有人趋向于平均主义。该如何把握贫富差距的度,缩小到什么程度社会才可以接受,这个问题值得思考。在社会生产力水平没有充分发展起来之前,“结果公平”一定是在底线上实现的结果公平,即底线公平。而要做到底线公平,政府就必须持续在公共服务方面加大力度。这正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这是对我国实践的系统总结,目的在于保障底线公平、防止两极分化。从这“七有”来看,不仅要从基本公共服务的角度追求均等化,更重要的是满足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要求,做好基本营养、基本教育、基本健康和基本住房,等等。底线公平有了保障,两极分化就不会出现,每一个人的生活就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改善。所以,现阶段,理解结果公平需要更多从底线公平的角度展开,通过实施结构性改革,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平均主义等阻碍持续发展的因素发生。此外,在强调底线公平的同时,还应该承认差距的客观存在,不设天花板、不搞同步走。
从实践来看,促进共同富裕面临诸多挑战,因此,“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显得意义重大。这是因为当前中国仍旧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发展任务繁重。与此同时,又面临着未富先老,未富快老等问题。特别是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这种演化给中国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
从体制来看,我国仍是城乡二元体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近十年来,我们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但城乡二元体制依然存在。从社会来看,我们仍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民社会,2021年我国农村户籍人口占到全国人口的53.3%。农民社会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从历史来看,不同时期,我国面临的农民问题不尽相同。改革开放40多年来,农民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何让大量剩余劳动力得到有效转化和充分使用。这个问题得到了正确解决,所以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也给如何减少农民问题提供新契机。只有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市民和非农就业,我国的现代化才有可能实现。可以说解决好农民问题是当前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
解决农民问题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市场经济体制的二元,农村有商品市场,但没有土地市场、住房市场、抵押市场和产权市场,农村的耕地、住宅地、住房、林地、林木等财产权不可自由交易,无法货币化、资本化。农村的资源配置效率、使用效率偏低,在农村积累的财产不能随着国民经济发展而增值,农民也难以享受经济增长的增值红利。分享增长的红利不仅在收入增量上,存量也是不可忽视的。农村不存在财产存量与收入流量的循环,农民难以获得财产性收入。这种市场经济体制的二元现象在现实中是普遍存在的。
二是社会身份体制的二元。农民作为劳动力和生产要素,有外出打工的自由,但作为社会成员,因受到诸多体制的约束而没有家庭迁徙的自由。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农民工不能享受同城平等的就业待遇,农民工家庭在子女上学、老人养老、保障房等方面都不能享受同城平等待遇。社会的发展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人的能力的普遍提升,尤其是人口占大多数的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会受到限制。近年来,我国在政策、改革上花了不少功夫,但仍面临许多障碍。比如,农民工家庭即便成为新市民群体,仍与老市民群体在基本权益方面存在差距。社会身份的差异限制了农民家庭人力资本的积累和使用,这一点在教育方面表现尤为明显。与此同时,流动受限也是制约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人力资本积累不仅依靠技能教育培训,也依靠人的流动。如果没有流动,农民的技能是难以有效提升的。改革开放40 多年来,农民工作为生产要素和劳动力,通过外出务工有效提升了技能水平,但作为社会成员如何更好地实现自由流动和享受同城平等待遇,将是下一步结构性改革的重大课题。
三是国有制与集体所有制的二元。产权包括所有权、经营权、承包权、使用权、转让权等方面。目前,所有权的裂变,从而形成与产权的分离,产权的交易已经实现,尤其在国有经济中非常明显。国有产权可以交易,农村集体产权不能完全交易,只有耕地可在有限范围内流转。以占有权为中心的所有制向以使用权为中心的所有制转变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趋势。在这个趋势中,农村滞后于城市。因此,农村效率低于城市。两种所有制怎么有效融合,是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只有破除三个“二元”,缩小城乡差距才有希望;只有让农民财产权更充分地流动起来,包括自由选择、交易,才能真正解决农民问题。如果把农民固化在农村、固定在土地上,农民收入的提高、技能的提升都会遇到天花板,财政手段的作用也会边际递减。
40 多年来,我国通过市场化改革,快速实现了工业化,尤其是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同时也初步实现了农业的工业化,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下阶段还要进一步减少社会身份的农民、集体身份的农民。只有这样,中等收入群体才能扩大,国民能力才能得到普遍提升。只有重塑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区域结构,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才有前提和基础。因此,解决共同富裕问题,不仅要在分配上做文章,还必须探讨决定分配结构的更深层次基础是什么,在现阶段就是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来带动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