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秀辉,程 娟
(齐齐哈尔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工业革命在有效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与生产力水平迅猛提高的同时,也进一步使得经济高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近些年来气温回升、气候变暖趋势越演愈烈,截止2020年5月,已有125个国家先后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的生态目标,并上升成为国家基本战略,可见气候危机俨然已成为当前全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1],环境治理和低碳发展业已成为全球共识。同年9月,中国向世界郑重承诺,到2030年实现二氧化碳达峰,2060年实现二氧化碳中和。2021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中指出,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这表明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将走向全国,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主要目的的“双碳”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助力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必要手段,二者相辅相成,可以说,碳达峰是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的近期目标,而碳中和则是实现“双赢”目标的远期规划。双碳工作作为我国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之一,对我国碳减排目标的达成产生了重要的阶段性影响,加速了我国从资源和环境消耗型经济发展向低碳经济发展的转型步伐[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30·60”目标势必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一场全面而深刻的变革。我国作为重要的发展中大国,能耗约占全球总能耗的1/4,其中工业领域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和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有效实施能耗双控和减碳去污措施的关键,工业碳排放量水平将直接影响我国碳减排国际承诺的落实。随着我们国家对于环境问题重视和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工业行业作为环境规划和治理的主要主体与受限对象,因此,结合政策体系、产业结构等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关键地位的研究,从实际出发探讨中国高质量发展与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布局下“双碳”目标的新理念,分析工业领域低碳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探索工业低碳发展路径以确保“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面临环境与经济的双重压力,我国工业行业具体如何推进低碳经济顺利转型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必须全面推动社会经济向绿色低碳发展,着力解决目前工业领域突出的政策体系、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增长等问题,形成“总量+强度”的“双控”制度体系,不断朝着低碳甚至零碳的方向迈进。
政策制度是人与社会关系的调节器,通过设计相应的制度,可以引领工业发展向着低碳的方向前进,在最高政治层面,我国决定实施绿色高质量发展战略。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对碳达峰、碳中和这项重大工作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要着力发挥“1+N”政策机制中“1”的统领作用[1],为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落实筑基。由此可见,我国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建设和完善不断取得较大进展,但我国工业低碳制度实践起步较晚,政策理论体系尚不成熟,手段尚不充分。在工业化推进过程中仍存在着部分制度协同效应不足、相关制度交叉管制严重以及关键领域制度缺失、制度实施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完善的政策体系可以为工业低碳发展保驾护航,但在现行的政策体系框架下,我国工业低碳进程中未能充分展现制度优势,发挥制度间“1+1>2”的协同增效优势,导致企业节能减碳的意愿普遍不强,为全面打造零碳工业供应链,实现率先达峰带来了不可预估的困难[3]。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国家一直重视针对能源消耗的考核测评。当前,我国能源消费量还将长期持续增长,加之全球疫情反复来袭,我国发展的实际需求直接影响了国家整体产业布局,在此背景下,我国多地能源消耗接近“红线”。首先,粗放型产业结构举步维艰。碳达峰、碳中和实施的战略意义将不仅仅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还将带动全国工业产业模式发生由粗放向集约、由高碳向低碳、由不可持续向可持续增长转变等根本性的变革。其次,传统产业绿色转型迫在眉睫。钢铁、石化、发电、化工、建材是工业领域碳排放量最大的五个行业,占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80%以上。因此,必须推动传统主导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严格控制增量,逐步消化吸收存量,兜住碳排放底线,有效化解产业能源结构不均衡带来的风险。再次,传统能源结构调整任重而道远。自古以来我国能源消费有一半以上的来源是煤炭,告别化石能源时代,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重塑清洁能源、实现技术创新等仍面临巨大的能源与技术难关。
我国正处于快速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中,既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又要控制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既要关注不平衡不充分长期发展问题,也要解决紧迫的现实问题[4]。为此,必须坚持用系统理论观统筹规划减排和发展、短期和中长期、区域和全体的关系,把双碳目标纳入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虽然从长期来看碳减排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其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一方面极大地限制了传统工业领域创造经济利润的空间,另一方面建设与清洁能源配套的基础也需要高昂的资本成本,加之被涉及的行业是否有成熟的技术和丰富的资金支撑其度过危机转型期,以及企业管理层人员是否会愿意采取从长远发展出发而产生放弃短期利益行为的措施等都未可知[5]。
碳排放主要来源于传统化石燃料的消耗以及生产经营中的排放,减少碳排放促进我国“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需要持续深度推进工业领域节能减碳,此外不断完善低碳发展政策的同时,重点加快绿色技术创新,开发绿色低碳能源、推动能源网络“智慧化”转型,并安全实施减污降碳,稳步推进工业低碳转型。
零碳负碳技术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关键驱动力,可以说,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高质量发展就是在科技创新推动下,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引领的一种经济发展体系。推动工业领域进行低碳技术研制与开发,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量的脱钩,对实现全球碳中和具有不言而喻的作用。首先,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致力于从“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在绿色技术创新、能源效率等方面全面实现系统性优化升级;其次,自2013年我国启动碳排放交易工作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意识到以自主研发和绿色技术创新为发展的“双擎”才是企业未来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和双碳目标实现的最终选择。能源消耗量和碳排放量都首屈一指的工业领域,其更需要沿着“减碳—零碳—负碳“的技术路线向着低碳甚至零碳的方向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与改革。具体来看,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在未来应依托数字革命,以低碳负排放技术和生态固碳增汇应用等形式,实现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达到技术核心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有效契合,加快推动零碳非电能源技术研发,形成切实可行的优化技术组合[5]。满足二氧化碳达峰、实现快速减碳及全面中和各个发展阶段的技术需求,不仅可以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提升低碳产业发展效能,而且可以兼顾经济发展与减排行动,促进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实现。
通常情况下,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能源的驱动,经济高质量增长往往都伴随着能源消耗不断增加。化石能源的燃烧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能源使用规模和能源使用结构会从根本上影响碳排放量,进而影响二氧化碳达峰和中和的时间。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进一步推动低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这不仅要求我国要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能源的使用率,而且要求要转变用能方式、开拓利用可再生能源。可见工业领域在未来发展中,应适当采用抑制高碳型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动机,进行可再生能源革命,以降低化石能源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比重,打开能源全面发展新格局。首先,积极推进风电、水电和光电等示范试验区项目的建设,加快海、陆中石油与天然气的开发,拓宽清洁油品来源与渠道,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其次,发展全国能权交易市场机制,实施以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绿色能源创新发展战略,让市场在调节可再生能源使用率上发挥决定性作用,减少对宏观经济的损失,借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劲头,已然成为对冲能源经济结构、重塑能源消费网络的重要力量。由此,依托省、市、区间的空间关联,借助能源消费网络结构,加快构建统筹节能的现代化能源储运网络对“30·60”碳目标的实现举足轻重。一方面,建设高弹性系数的跨区域协调机制,大力推进能源运输方式多元化,以便能够更好地发挥政府对资源的调控作用,做好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另一方面,将未来能源发展与实际需求相结合,加快智慧电网系统性建设,实现能源系统结构的“智慧化”转型。同时,在对我国传统能源行业实施能耗双控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产业结构类型和能源消耗实况,引入智能化能源转换体系,着力推动数字时代经济产业等新兴产业形态的发展,构建智慧能源系统,充分利用能源消费升级在大数据时代中的外部溢出效应,使得国民经济中各部门的技术创新能力与能源使用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6]。
资源依赖显著,资源约束突出,能源效率偏低是我国在现代化工业进程中不能忽视的一个重大问题。在绿色低碳经济转型进展中,如何协同好减污降碳与能源安全,预防过度反应,确保安全实施减污降碳是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首要任务。首先,对于工业领域而言,需要贯彻落实“能耗双控”低碳发展制度,提高其自主研发投入水平和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其次,资源是稀缺有限的,资源节约能从源头形成有效的碳排放控制阀门,是促成碳值削减的重要手段。据统计,中国的工业领域使用了48.3%的能源,且能源需求将在短期内持续走高,工业领域减碳压力十分巨大,不少省份采取“一刀切”拉闸限电限产及运动式“减碳”措施。故重新认识资源禀赋,实行全方位节约战略,降低单位能耗产出和二氧化碳排放,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我国工业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必须要积极发挥各主体间的协同作用,引导区域经济走向绿色可持续发展。应大力鼓舞工业领域内龙头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帮扶中小企业进行绿色技术转型,全面实施低碳能源开发利用战略,构建“智慧化”网络以防范双碳推进中可能的各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