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勇
(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第一中学)
复数虽然在高中教材中讲得简单,在高考中考得也简单,但在竞赛中试题难度比较大,综合性比较强,它往往会与向量、函数、方程、不等式、几何意义等知识综合.解决此类问题常常需要将问题转化为函数、不等式、解析几何的一些几何意义来解答.本文以2020年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第4题为例,从9种不同的视角探究这一类问题的解题策略.
题目设Z为复数,若为实数(i为虚数单位),则|Z+3|的最小值为________.
1)复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复数为实数的条件、复数的模长.
2)函数、方程、不等式、几何意义.
本题是一道典型的复数与其他知识综合的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广,有方程与函数、方程与不等式、方程的几何意义(点到直线的距离、两点间的距离)等,是一道关系错综复杂的动态问题.
视角1由方程a+2b-2=0的特点联想到等差数列的等差中项,故先借助等差数列把a,b用公差d表示出来,然后将其代入得到一个以d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最后求这个二次函数的最小值即可.
解法1消元(等差数列)→二次函数
由a+2b-2=0,得a+2b=2,则a,1,2b成等差数列.
设公差为d(d∈R),则a=1-d,b=所以
视角2根据方程a+2b-2=0,可用b把a表示出来,再将其代入中消去a,使得目标变成了一个以b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最后求出这个二次函数的最小值即可.
解法2消元→二次函数
由a+2b-2=0,可得a=2-2b,所以
视角3根据方程a+2b-2=0,可用b把a表示出来,再将其代入中消去a,然后构造一个基本不等式的模型,最后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出|Z+3|的最小值.
解法3消元→基本不等式
由a+2b=2,可得a=2-2b,所以
当且仅当4-b=b,即b=2时,|Z+3|取得最小值
视角4根据方程a+2b-2=0,可用b把a表示出来,再将其代入中消去a,然后构造一个权方和不等式模型,从而求出|Z+3|的最小值.
解法4消元→权方和不等式
由a+2b=2,可得a=2-2b,所以
视角5直接由构造一个权方和不等式模型,从而求出|Z+3|的最小值.
解法5权方和不等式
由a+2b-2=0,可得a+2b=2,所以
视角6直接由构造一个柯西不等式模型,从而求出|Z+3|的最小值.
解法6柯西不等式
由a+2b-2=0,可得a+2b=2,所以
视角7由方程a+2b-2=0的特点联想到直线的参数方程,先将a,b用参数t表示出来,然后将其代入中消去a,b,得到一个以参数t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最后求二次函数的最小值即可.
解法7直线参数方程→二次函数
解法8圆的参数方程→三角函数
视角9由的特点联想到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表示平面直角坐标系aOb内的定点(-3,0)与直线a+2b-2=0上的动点(a,b)间的距离,求|Z+3|的最小值,即求定点(-3,0)与直线a+2b-2=0上的动点(a,b)之间距离的最小值,易知当定点(-3,0)与直线a+2b-2=0上的动点(a,b)的连线垂直于直线a+2b-2=0时,距离最小,最后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即可求出|Z+3|的最小值.
解法9几何意义
由|Z+3|=|(a+3)+bi|=,则|Z+3|表示平面直角坐标系aOb内的定点(-3,0)与直线a+2b-2=0上的动点(a,b)间的距离,如图1所示.
图1
易知当定点(-3,0)与直线a+2b-2=0上的动点(a,b)的连线垂直于直线a+2b-2=0时,距离最小.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Z+3|的最小值为
从多角度探究一道试题,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方式,是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的载体.多角度探究一道试题有利于学生由点到面的掌握有关知识,有利于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求解方法以及蕴含的结论,最终实现做一题得一类题,做一题掌握更多的知识.思考角度不同,方法就不相同,所涉及的知识也不同,解题的难易程度也不尽相同,对发散学生思维非常重要,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