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思考

2022-03-14 13:50杨云雁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2年3期
关键词:企业会计会计人员国有企业

杨云雁

一、会计监督概述

(一)会计监督的概念与类别

通常意义上,会计监督是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以及企业会计人员秉持独立的原则,依托现有的法律法规,监督和控制企业经营状况的合法性、真实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的过程。

1.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根据会计监督机构的不同,通常有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之分。外部监督顾名思义,一般由企业外部的审计机构或接受委托的财务咨询中介公司、机构及人群等对企业的会计工作和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审核监督。而内部监督通常是董事会授意成立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和企业内部的会计工作人员对企业日常经营和资产管理进行的监督活动。外部监督是对企业的一种外部约束力量,而内部监督则更像是企业的一种自我消毒措施,二者分别作用、协同发力,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尽力降低经营和资金风险。同时有助于下一步提高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导向性和精确度,最终为企业后续发展提供借鉴。

2.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根据会计监督行为的时间阶段不同,通常分成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我们说事前监督侧重于对未来的企业经营活动起指导作用;而从已知或已设定的企业经营目标和预算目标出发,对企业正在发生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会计检查、成本管控和及时反馈等的监督行为则被称为事中监督;不同于前二者,事后监督则倾向于通过对已经发生的企业经营活动的资金使用状况、成本使用情况和企业经营绩效的数据分析归纳,总结出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反过来指导生产经营活动良性发展的措施。三者目标一致而侧重不同,事后监督最为全面、真实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事前和事中监督作用于结果之前,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作用于使企业将经营风险防患于未然,对于会计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做出快速应对方案,提供决策者参考和采取及时补救措施。三者亦可以同时实施,同时作用于不同阶段节点,效果相辅相成,实现企业共同经营目标。

(二)国有企业会计监督的运作模式

1.会计委派制。通常国企体量较大,多有设立子、孙公司,各种分公司和外设办事机构,国资部门作为各地国有企业的主管部门,常用委派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等的办法。会计委派制的特点是实行定期轮换制,既可以作为派出部门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有效避免企业会计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又能强制摆脱派出财务高管与被服务单位之间的长期依附关系,从而保障各方利益。如此大大减少利用岗位职权进行寻租的可能性,同时也有助于避免私设小金库等问题。会计委派制集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于一体,同时保证了会计监督的连贯有效和真实全面,强化了对国有资产的管控。

2.财务总监委派制。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中,企业出资人为保障自身权益不受职业经理人团队侵害,利用董事会权力委派亲信财务高管参与管理人团队共同指导生产经营活动的常见模式。委派的财务高管充分代表了出资人的立场来行使职权,对于国有企业内部权力架构失衡有积极作用,同时能帮助企业与出资方建立良性的企业信息沟通渠道,避免互相猜忌,阻碍企业正常经营管理工作。但财务总监委派制的缺点是财务总监的工作权限和独立性颇受股东和董事会掣肘,难以保持客观理性,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要求比较高,培养难度大。

3.外派监事会制。外派监事会制比较少,通常存在于部委机关对大型国企派出监事会,对经营者进行监督的一种制度设计,外派监事不参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对于国企的会计监督工作既能保持其独立客观,又能保障监督的权威性,是更高层级的监督模式。同样由于外派监事存在自身动力不足的问题,往往工作效率不高。

4.国家审计。国家审计是由国家审计机关主导,派出内部审计人员或委托外部中介事务所对目标国企的会计账目,财产物资,财务报表、投资资产等资料进行检查和监督的制度。国家审计偏行政的机制,自上而下的铺开检查,对企业管理者形成一种较大的震慑,促使国有企业经营者坚持守法经营,在法律范围内开展生产经营和会计监督工作。

(三)会计监督对国有企业的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性

我国经济一大特点是国有企业规模大,触及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是国家经济的擎天柱,包括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地位。国有企业会计管理工作比较繁琐,每个环节都必须规范化运转,尤其在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保值增值中,目前一些国企因会计监督薄弱而导致自身发展陷入重重风险,难以顺利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在此形势下,需要大力加强国企会计监督,通过完善组织体系、规范工作操作流程、创新激励制度等方式,提升会计监督成效,拓展内部控制范围,从而促进国有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提升国有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监督理念缺乏创新

当前我国一些国有企业还没有将会计监督工作纳入国有企业战略发展体系中,会计监督工作不能很好的渗透到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更多的是对国有企业运营资金和资产保值增值的监督,由于国有企业普遍具有一定的“行政性”,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以及决策方面的监督乏力,导致国有企业会计监督工作效果大打折扣,无法发挥应有效果。比如某国企虽重视会计监督工作,但会计监督人员没能渗透到生产与销售方面,导致该企业库存量大,这与“去库存”、“集约化”的经营目标不符。

由于国有企业会计监督理念的陈旧,也导致问题比较突出的是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缺乏工作独立性,国企会计监督工作流于形式。比如一些国有企业不重视会计独立性建设,没有成立专业的会计监督工作委员会,会计人员日常工作仍向行政管理人员负责,结果必然会导致会计人员不能独立开展财务监督,甚至会出现明知故犯的违规行为,这也表明一些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操守水准不高,国有企业应当强力保障会计监督独立于行政架构。

(二)会计监督制度不够科学

当前我国多数国有企业都建立了会计监督工作制度,但制度体系建设不够科学,特别在制度的融合与协调上。比如有些国有企业缺乏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有效监督,另有一些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为了政绩,对会计报表进行“修饰”,甚至出现会计信息造假的问题,会计监督部门不仅没有进行及时的监督,反而是在发现后主动做出让步,甚至于配合作伪,这都是会计监督实践工作中不应该出现的现象。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还是部分国企对于建立会计监督机制的相关配套制度法规缺乏科学态度,现有制度无可避免的使负责监督的人和部门受到行政干预,而这必将空耗人力物力,让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

(三)会计从业人员不专业

会计人员的素质和操守对于国有企业会计监督工作而言十分重要。但是目前一些国有企业的会计人员不够专业、岗位分工没有细化权责不独立,无疑加大了该项工作开展的难度。原因在于目前的专业院校学科设置时,没有专门课程教授会计学生实践,普遍缺乏实践的会计人员只能在现有的岗位上边做边学,不可避免的沾染上工作中所谓的“套路”,缺乏专业素质,同时有些会计人员受限于自身职业修养不足,又缺乏岗位责任意识,也没有严格遵守国企内部会计监督法律法规的指引,习惯性听从领导安排,甚至不问青红皂白服从领导指示,对现有的内控法规置若罔闻,这一系列因素都使国企内部会计监督工作难以实现预期效果。

(四)会计监督人员岗位职责界定不清晰,企业缺乏必要的奖惩机制

国有企业的现状就是,会计监督人员缺乏清晰的岗位职责界定且缺乏必要的奖惩管理制度,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没有在制度层面明确会计监督的独立性和监督人员的岗位职责,并严格遵守法规制度去考核和执行奖惩。众所周知,制定严肃完备、覆盖面广泛、奖惩得当的会计监督奖惩管理制度是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些国企管理者思想认识有偏差,不重视会计监督配套制度建设,机制不明确,导致会计监督人员无所适从,监督力度大打折扣,现行法规中对监督不利或监督效率低下应承担的责任处罚没有做出明确说明,影响了监督的执行和落实。

三、完善国有企业会计监督的建议

有问题则必须先正视问题,分析问题再针对性的解决它。面对当前国有企业存在的信息失真、暗箱操作、会计人员的“小金库”等众多问题,结合会计监督理念创新、会计监督制度完善和会计监督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等现状,提出四个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一)创新会计监督理念

为完善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需要对现行会计法规制度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订,解决一些操作细则方面的困扰,所以创新监督理念,明确监督权责,才使得会计监督深入人心,只有在会计法规和企业制度层面明确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会计监督在实际工作中才能不受行政的掣肘。真正发挥国有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作用,为企业及时排雷,排除经营风险。

(二)完善国有企业会计监督制度,加大会计监督力度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建立与完善企业会计监督制度,保障、激发会计监督人员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企业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不仅仅局限于会计工作本身,还需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有效方式,比如在预算管理、收支平衡以及税务申报等方面,要统筹考虑,形成合力,延伸国有企业会计监督的应用范围,并不断努力实现会计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利用法律法规与内部规章制度,对会计工作进行监督,开展合理的会计核算工作。企业要对会计资料数据进行严格的审计,健全各项监督制度,开展合理的规划工作,对财产物资的使用情况进行控制。不断地扩大业务范围,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此外,加大内部监督管理力度,明确各项业务的重要程度,对一般性业务进行审核;在会计部门内部设立专门的监督岗位,以实现规范化的管理。

任正非先生曾被问:“华为成功的真正核心点是什么?”任总回答:“财务体系和人力资源体系。”华为公司的内部财务体系逐渐成为全球统一性的会计监督体系,不仅能够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还在全球的财务系统中有一定的领先优势。华为在15年前就已经做到财务集中管理,真正突破了法人实体的基本概念,并且对企业的运行逻辑进行重新构建。华为在全球经济不济的背景下,能够逆流而上,已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所以,企业在实际的运营发展过程中,需要将完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作为核心,并且贯彻岗位不相容分离原则,梳理相互监督与制约的工作程序,才能够避免不必要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为企业创造出更高的经济价值。

(三)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个人素质

国有企业会计监督工作的执行主体通常是会计部门人员,会计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直接关系到企业会计监督工作成效。针对此问题,结合国企会计监督工作新要求,业内普遍认为国有企业会计人员最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一是通过会计监督理念宣贯、组织内控理论知识培训、观摩国企会计监督实践学习活动、会计监督业务交流等形式,多渠道为会计人员提供学习机会,促进会计监督人员转换理念,培养独立意识,同时使其充分掌握会计监督相关知识,提高理论水平,以期更好的指导会计监督实践;二是加强普法教育。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法制教育,提升其业务素质,强化其责任意识,防范廉政风险;三是走出去引进来。国有企业由于长期体制局限,一层不变,一潭死水,不利于会计监督创新工作,在此建议试行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广泛推动人员交流学习,外聘其他优秀国企的会计监督专家传帮带,带动本企业内部加强业务能力学习,给予一定配套鼓励;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走出去,举办国企间会计监督联谊会和比武学习,引导会计监督专项业务能力在交流中迅速提升专业能力。

(四)明确相关岗位人员职责,建立健全相应的奖惩制度

企业通过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对为企业管理活动作出巨大贡献的员工给予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并且对会计等岗位失职人员给予合理的处罚。只有将内部监督职能与员工的岗位工作内容相结合,开展绩效考核工作,并且将其与员工的基本福利直接挂钩,才能不断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采用权责清晰与数据明确的考核方式,实现内部资源的优化与分配,以此吸引更多有能力、有作为的青年真正投入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加强会计监督,逐步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将监督工作与长期目标工作相结合,将一段时间内的资金动态与经济活动反映出来。比如在完善支出审批制度的同时,明确各项支出的审批权限与程序;再比如针对企业内部的大型支出,需要明确支出标准,并实行集体决策的管控方式。只有保证专款专用,并且及时开展核对工作,才能逐步加大企业的会计监督力度,并为整体内控制度的落实奠定稳固基础。

四、总结

综上所述,正处于改革开放克难攻坚的关键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同时进行的如火如荼。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总量的占比决定了其重要性,保障和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具有社会稳定,关系国计民生的现实意义。本文所作思考,祛除瘤毒,排除隐患需要从国有企业内部深挖潜能,应立足长远、不断创新实践,不断完善国企会计监督机制建设。解决国有企业已凸显的问题,比如内控制度不完善,会计从业人员专业素养不高,企业会计监督法律限制力不强等。完善企业内部监督的外部环境建设,完善企业内部监督管理体制,为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好保障。

猜你喜欢
企业会计会计人员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现代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策略探讨
试论企业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