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革,张 莉,邓 丹
胃癌是指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多与遗传、不合理饮食习惯及免疫功能等因素有关[1]。胃癌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病情发展会出现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腹部包块等,该疾病会导致病人多器官功能受损甚至死亡,对病人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影响[2]。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饮食方式在不断改变,导致胃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3]。目前化疗是治疗胃癌的重要手段,可有效杀灭癌细胞,控制病情发展,延长病人生存期限[4]。但化疗药物无靶向性,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会损害部分正常细胞,引发胃癌病人产生呕吐、疲乏、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且多数病人对疾病认知不足、自我管理能力水平较低,易出现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进而影响其生活质量水平[5-6]。如何缓解胃癌化疗病人负性情绪,提升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是肿瘤科医护人员研究的热点话题。ADOPT问题解决模式包括态度(attitude,A)、诊断 (definition,D)、开放思维 (open mind,O)、制订计划(planning,P)及问题解决(try it out,T)5个过程,旨在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病人治疗积极性,促使病人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显著提升病人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其疾病康复,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慢性病及手术病人护理中,取得良好应用效果[7]。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ADOPT问题解决模式对胃癌化疗病人自我管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将报告如下。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1年4月收治的152例胃癌化疗病人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5月—2020年4月收治的76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5月—2021年4月收治的76例病人作为观察组。观察组:男40例,女36例;年龄41~68(49.53±5.16)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44例,高中以上32例;疾病类型:黏液腺癌5例,印戒细胞癌31例,腺癌40例。对照组:男38例,女38例;年龄41~69(49.55±5.17)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42例,高中以上34例;疾病类型:黏液腺癌6例,印戒细胞癌30例,腺癌40例。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胃癌者;行化疗治疗者;具备正常沟通能力者;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该课题研究者。排除标准:有认知功能障碍者;临床资料不全者;临终病人;不配合研究者。
1.3 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采用口头形式为病人讲解胃癌的发病机制、疾病危害、治疗方案、用药方法、化疗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等。密切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关注病人心理状况,出现不良情绪给予常规心理疏导。指导病人清淡饮食,多食用高蛋白食物,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当进行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并对其进行并发症预防指导,告知病人日常生活注意事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ADOPT问题解决模式干预,具体如下。
1.3.1 成立干预小组 由肿瘤科主治医生、护士长及责任护士组成ADOPT问题解决模式干预小组,主治医生负责治疗方案决策,护士长负责统筹、安排各项护理工作,并对责任护士进行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胃癌发病机制、治疗方案、化疗、疾病管理方法及ADOPT问题解决模式理论等,责任护士负责方案实施及资料收集。组员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自身临床工作经验及ADOPT问题解决模式理论,共同制定ADOPT问题解决模式干预方案。
1.3.2 ADOPT问题解决模式干预措施
1.3.2.1 建立积极的态度(attitude,A) 病人入院后主动与其面对面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病人介绍化疗后的康复案例,为病人树立信心,减轻病人心理恐惧,促使病人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化疗。主治医师定期开展胃癌化疗健康知识讲座对病人进行集中宣教,为其讲解疾病及化疗相关知识,告知病人化疗效果及坚持化疗的重要性,每次40~60 min,每周1次。
1.3.2.2 健康问题诊断(definition,D) 化疗期间责任护士以一对一访谈形式评估病人对化疗的态度,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自我管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分别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等情况,分析影响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的主要因素,如年龄、性别、化疗方案、TNM分期、文化程度、家庭支持等,并了解病人存在的问题。
1.3.2.3 开放思维(open mind,O) 鼓励病人开放思维,积极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病人及家属共同探讨问题解决方法。
1.3.2.4 制订可行性干预计划及目标(planning,P) 依据病人实际情况共同制订可行性干预计划及目标,包括自我管理能力阶段性完成目标及总体目标。
1.3.2.5 制订个体化解决方案(try it out,T) 为病人发放问题记录本,指导病人随时记录疾病管理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及解决过程,嘱病人出院后继续记录自我管理问题,随时向责任护士进行咨询。针对病人的负性情绪问题,依据病人文化程度及疾病认知水平,采取相应的沟通方式与病人沟通,与病人共同分析负性情绪相关影响因素,并实施针对性解决策略,对化疗副反应产生负性情绪者,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对因经济压力产生负性情绪者,指导病人及家属借助水滴筹、轻松筹等平台寻求帮助,并协助病人家属报销医疗费用,减轻病人经济压力。指导病人加入微信群,责任护士每周三、周五向该群推送胃癌化疗自我护理相关知识,嘱咐病人准时查看、学习,并定期对病人自我管理能力进行阶段性评估,发现病人自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病人共同制订解决方案,再次制订自我护理计划,指导病人实施。
1.4 观察指标
1.4.1 心理状态 干预前后采用HAMA量表[8]、HAMD量表[9]评估两组病人的心理状况。HAMA共17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5分评分法,7分以下为无焦虑,8~20为轻度焦虑,21~29分为中度焦虑,2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HAMD共17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5分评分法,7分以下为无抑郁,7~17分为可能有抑郁,18~24分为肯定有抑郁,24分以上为重度抑郁,得分越高代表心理状态越差。
1.4.2 自我管理能力 干预前后通过ESCA量表[10]对两组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进行评估,量表对健康知识、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4个维度进行综合评分,共包括43个条目,每个条目评1~4分,总分为172分,分值越高表明自我管理能力越强。
1.4.3 生活质量 干预前后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11]评价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生理功能、躯体疼痛、身体角色、生命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8个维度,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水平越高。
表1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ESCA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3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 单位:分
胃癌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及预后差等特点,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12]。相关研究显示,胃癌发病率占恶性肿瘤总数的5.9%、死亡率占8.4%,分别位居人类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第5位和第2位[13],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进步,肿瘤科医护人员可通过化疗抑制胃癌病人癌细胞扩散,控制其病情,提高病人生存率[14]。由于化疗会引起胃癌病人产生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且多数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水平较低,导致病人易出现不良情绪,进而影响其治疗依从性,降低其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15-16]。由此可见,探寻一种有效的护理措施缓解胃癌化疗病人负性情绪,提升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对改善其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3.1 ADOPT问题解决模式对胃癌化疗病人负性情绪的影响 本研究将ADOPT问题解决模式应用于胃癌化疗病人临床护理中,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HAMA、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ADOPT问题解决模式能有效缓解胃癌病人负性情绪,此结果与既往研究结果相符[17]。究其原因:对照组病人护理中,多依靠护理人员临床经验实施常规宣教与基础护理,缺乏针对性问题解决策略,无法满足病人护理需求,导致病人负性情绪较严重。有关研究表明,ADOPT问题解决模式应用于慢性病病人护理中,能有效改善病人心理状态,提高病人生活质量[18]。本研究通过实施ADOPT问题解决模式,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与健康宣教,可显著提升病人疾病认知水平,减轻病人心理负担,帮助病人建立积极治疗态度,坚定治疗信心,从而缓解其负性情绪。
3.2 ADOPT问题解决模式对胃癌化疗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本研究将ADOPT问题解决模式应用于胃癌化疗病人临床护理中,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ADOPT问题解决模式能明显提升胃癌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此结果与既往研究结果[19-20]相符。分析原因可能为通过评估诊断病人治疗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确定护理目标,为其制订针对性问题解决方案,可有效确保方案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案实施过程中通过以解决病人问题为目标,指导病人详细记录化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实施针对性问题解决策略,可减轻病人心理负担,改善病人负性情绪,同时为病人提供专业化咨询服务,引导病人及时解决疾病管理问题,可有效提升病人自我管理能力,促进病人身心康复,缓解其临床症状,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将ADOPT问题解决模式应用于胃癌化疗病人临床护理中,可有效改善病人不良情绪,提升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