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盆底康复训练在产后漏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2-03-14 02:38王灿
西藏医药 2022年1期
关键词:哑铃盆底初产妇

王灿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 河南南阳 473000

产后漏尿属产科常见疾病,当腹腔内压力增大时,患者会出现尿液不自主经尿道溢出现象[1,2]。产后漏尿的发生主要由于女性在分娩过程中骨盆盆底肌肉、周围组织出现过度拉伸,导致膀胱底部失去支持力,进而造成产妇产后控尿能力降低。目前,临床多在产妇产后早期予以相关康复训练,以达到预防产后漏尿的目的,且具有简便易学、可行性高等优点,已在临床广泛应用[3]。然而常规康复训练效果受患者个体因素影响,效果有限,难以满足产妇需求[4]。盆底康复训练以促进产妇健康为目的,利用多种康复训练措施刺激产妇盆底肌肉,以改善盆底肌肉功能[5]。鉴于此,本研究探讨盆底康复训练在产后漏尿中的临床价值。信息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初产妇84 例。纳入标准:①初产妇;②单胎妊娠;③产妇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④认知、语言功能正常。排除标准:①既往有盆腔手术史者;②孕前有漏尿症状者;③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者;④长期腹泻或便秘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 例。对照组年龄23~36岁,平均年龄(25.82±2.35)岁;孕周38~40 周,平均孕周(39.16±0.58)周;自然分娩32 例,剖宫产10 例。观察组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4.96±2.31)岁;孕周38~41 周,平均孕周(39.34±0.61)周;自然分娩34 例,剖宫产8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产后第1d 行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取坐卧位,屈曲分开双腿,吸气时肛门收缩5~10s,呼吸放松10s,如此反复,10~15 次/组,1 次/d,并逐渐增加次数至3 次/d;取坐位,双腿交叉,然后指导产妇站立并收缩上提肛门,紧闭尿道,坚持5s,再慢慢放松,10 次为1 组,3 组/d。训练期间告知产妇若发生头痛、腹痛、阴道出血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训练并复查。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盆底康复训练:(1)生物反馈和电刺激:选择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Enraf-Nonius,型号Endomed 182),调节电刺激基本参数情况(刺激频率50~80Hz、脉宽250~320μs),首先指导产妇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在产妇阴道内放置电极直接刺激阴道肌肉,15~20min/次,2 次/d,并根据产妇实际肌力及时调整相关参数,以肌肉出现跳动无痛感为准。(2)阴道哑铃康复训练:选择适合产妇型号的阴道哑铃,随后涂抹专用润滑导电膏,产妇取仰卧位,将阴道哑铃一端插入阴道,留置胶绳,指导产妇收缩阴道肌肉,并进行行走训练,以哑铃未从阴道内滑出为控制,根据患者康复情况,循序渐进增加上下楼梯、下蹲等训练,根据患者肌力恢复情况选择适合各阶段的哑铃,15~20min/次,2次/d。(3)针灸:取仰卧位,消毒,使用一次性无菌毫针从产妇气海、中极穴快速进针,反复捻转,促使产妇产生排尿感,随后从关元、足三里、太溪、三阴交等穴位进针,加用艾条灸,针灸时间为30min,1 次/d。两组均持续干预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后漏尿发生情况、盆底肌肉张力恢复情况。(1)产后漏尿发生情况:以产妇咳嗽、打喷嚏或进行活动时漏尿为产后漏尿,并采用1h 尿垫试验方法评估患者漏尿程度,无(未发生漏尿),轻度(1h漏尿≤1g),中度(1g<1h漏尿<10g),重度(10g≤1h漏尿<50g),极重(1h 漏尿≥50g)。计算产后漏尿发生率。(2)盆底肌肉张力恢复情况:于干预前、干预后采用手测肌力的方法测定产妇盆底肌肉张力,以阴道收缩持续时间、连续完成阴道收缩次数为分级标准,分为0 级(阴道无收缩)、Ⅰ级(收缩持续1s,连续收缩1 次,稍有颤动)、Ⅱ级(收缩持续2s,连续收缩2 次,微弱收缩但不完全)、Ⅲ级(收缩持续3s,连续收缩3 次,基本能完全收缩,无对抗)、Ⅳ级(收缩持续4s,连续收缩4次,正常收缩,轻微对抗)、Ⅴ级(收缩持续≥5s,连续收缩≥5 次,强力收缩,对抗正常)。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产后漏尿发生情况 见表1

表1 两组产后漏尿发生情况比较[n(%)]

2.2 盆底肌肉张力恢复情况 见表2

表2 两组盆底肌肉张力恢复情况比较[n(%)]

3 讨论

分娩和妊娠是产后漏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妊娠期间,胎儿体质量不断增加,导致盆底肌肉受到压迫,进而盆底结构功能松弛,若不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增加产后漏尿发生风险。同时分娩会造成盆底肌肉过度拉伸,导致产妇盆底肌肉维持尿道阻力功能受到不同程度损害,当产妇咳嗽时,腹压升高,尿液便会不自主的溢出,严重影响产妇生活质量[6,7]。

常规康复训练以收缩肛门运动为主,可改善盆底肌血液循环,但训练动作较为单调,多数产妇难以遵医嘱严格训练,康复效果有限[8,9]。盆底康复训练包括电刺激、生物反馈、盆底肌锻炼等,具有操作简便、种类较多、防治兼备等特点,在促进初产妇产后恢复中具有重要意义[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后漏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盆底肌肉张力优于对照组。表明盆底康复训练在初产妇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改善产妇产后盆底肌力,预防产后漏尿的发生。原因在于盆底康复训练借助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刺激尿道括约肌收缩,促使产妇主动收缩盆底肌群,有利于提升盆底肌肉弹性和强度,抑制膀胱收缩,增强控尿及储尿能力,从而预防产后漏尿的发生。盆底康复训练借助阴道哑铃进行步行、上下楼梯等训练,可不断强化盆底肌的紧张度,加快盆底肌血液循环,从而促进受损神经细胞功能恢复,增强盆底肌肉张力,提高产妇盆底肌收缩力,延长肌肉收缩时间,有助于进一步预防产后漏尿。此外,本研究考虑产后漏尿的发生可能由于下元不能固所致,针对此采用针刺关元、足三里、气海等穴位,再加用艾灸,能够达到疏通经络、益气固摄的作用,从而促进盆底受损组织再生,增加尿道括约肌张力,进一步达到防治产后漏尿的效果。

猜你喜欢
哑铃盆底初产妇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助产士主导疼痛管理模式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饮料瓶改成哑铃
去赘肉又强身的哑铃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