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燕
摘要:小学阶段是整个人生当中的黄金阶段,也是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点阶段。小学教育的主要作用在于启蒙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学生良好情感的形成,能够为社会贡献力量。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将思政教育融入语文课堂是主要的教学任务之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语文教学育人的质量。
关键词:思政教育 小学语文 策略
一、思政教育融入小學语文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与思政教育目标具有目的一致性,它们共性强烈,且体现出了内在的统一。如两者之中均有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孝顺敬老意识等内容。教师将思政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利于更好地达成教育目标,驱使学生在情感层面上对优秀道德品质与行为产生认同感,使自身的情感受到更深层次的熏陶,共同达成语文教学目标与德育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是思政教育的载体,富含人文主义色彩,还有自然景观、传统美德等内容,涵盖面极为广泛,能够通过多个角度,以多种形式推动学生接受思政教育。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是经过教育学者精心选择和编排的,在这个整体框架中呈现思政教育理念,可以使思政内容循序渐进地感染学生,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与德育水平。另外,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和方法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更加注重“三观”的构建,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基准。同时,教师在课堂中的辅助和指引作用更加明显和突出,使得语文教学实践从以往的被动灌输转化为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究,为学科融合育人理念为主导的思政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思政教育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深入挖掘语文教材,找到思政教育的融入点
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将思政教育有效地融入语文课堂中,就要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互相统一,更深入地挖掘小学语文教材,找到语文教材与思政教育之间的联系点,将其作为思政教育融入语文课堂的切入点,促使学生通过体验感悟更好地学习,以此迎合当下理想信念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理念。
如在教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在通过品词或者仿写的方式进行爱国、敬业、文明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有效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和勇于探究的精神。在教学《生命,生命》这节课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进行生命教育,提高学生对生命的理解程度,使学生能够对人生有一个积极的、珍惜的态度,从而不虚度光阴,更充实地生活。在教学《全神贯注》这节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罗丹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这样学生便能够感受到罗丹对工作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从而领会敬业的精神。《孔子拜师》这一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养成说话礼貌、谦虚好学的良好品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孔子的行为,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
要想将思政教育更好地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教师需要更深入地挖掘教材,寻找思政教育的有效切入点。在这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积极地组织学生互相探讨,进行探究式学习,通过利用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展示中心思想,带领学生一步步地得出结论,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二)优化教育内容,抓住思政教育的落脚点
在应用不同版本的教材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意识到每一个版本的教材不可能在每一个地区都适用,所以需要结合学生实际,适当优化教学内容,运用更加有效合理的教学手段,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此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将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作为本节融入思政教育的落脚点,给学生讲述中华民族历史,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振兴中华和奋发图强的精神。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一部分学生不了解中华民族历史,那么,教师空口讲述是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的。此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领导学生反复朗读文章中的重点段落,让学生体会作者在创作文章过程中情感的变化,使学生和作者产生共鸣,让学生更好地明白“弱国无外交”和“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又如在《桂林山水》中,作者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漓江水的美:“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学生沉浸于漓江美丽景色的同时,播放一段漓江的风景图片,将漓江的景色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能够有更直观的感受。在学生欣赏图片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阅读文章,读出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进而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语文教师把语文教育内容合理地优化,将语言文字的优势充分地利用起来,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以此作为思政教育开展的落脚点,逐渐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为学生的社会文化自信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关注学习过程,强化思政教育的提高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语文要素和思政要素有效地结合起来,以达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互相融会贯通的目的,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同时,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断塑造学生的品格,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许多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比如孔融让梨、凿壁引光、岳母刺字等。在实际教学中,除了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之外,教师还需要有效利用课堂,将当前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和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定期举办一些故事会,或者开展话剧表演方面的活动。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够有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促使学生在活动中改变一些传统的观念,将思政教育有效地融入语文教学中,以此更好地达到思政教育目标。
(四)结合生活实际,在分析时进行思政教育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传授教材中的内容,还要进一步将文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在基于现实生活的例子中,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中蕴含思想感情的理解,并努力探究能够为学生传递思政教育元素的内容。另外,教师将学生的实际生活细节与思政教育元素紧密结合,可以使学生在品味文章内容之时,深刻体会做人的道理。
如在教学《一块奶酪》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通读文章,找到文章中能够引起人们思考、出现共情的语句,并做好标注。其中,蚂蚁队长在遭受其他各种诱惑之时,仍然坚定自己的信念,坚守自己的原则,重点突出了他的性格和行为特征,为读者塑造了一个言出必行、平等待人的队长形象。这里的描写部分也是全文中的精彩部分,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讲到此处时,为了引起学生的进一步思考,教师可提出“你是否赞同蚂蚁队长的做法?如果不赞同,请阐明理由。”等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讨论,并回答问题。学生得以深刻感受文章中主人公的内心,也会将自己设想成面对诱惑的蚂蚁队长,深切体会到他爱护弱者、仁爱待人、恪尽职守的良好品质。经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懂得了在面对诱惑之时,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初心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应该做一个像蚂蚁队长一樣的人。
(五)增加课外阅读,在阅读时展开思政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单纯依靠文章帮助学生吸收和内化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展开与本课内容相对应的课外阅读练习,以这种方式丰富学生的阅读范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此期间,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鼓励学生选择优秀的读物,在文章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课外阅读是有效补充思政教育的途径,能使学生真切体会到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从而寻找和探求语文学科中的思政教育元素,这有利于学生树立积极的思想与乐观的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展开思政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借助增加课外阅读和学习的方式,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使学生深刻感受作者的创作意图。
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这一节课时,教师首先要提炼题目中“北京”和“春节”两个词语。因为题目是文章内容的提炼,是作者创作情感的精炼表达,且蕴含着思政教育的契机。教师通过词语的提炼,为学生展现了老北京过春节时的各种民风和民俗。学习文章之后,学生的脑海中能够浮现出北京人过春节的节日气氛与热闹场面。经过引导式教学,学生能够产生兴趣去了解春节习俗与我国传统文化,进而延伸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此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更多描写我国节日文化、习俗方面的文章,加深学生对本文的理解,也抓住思政教育的契机,为学生展示我国传统节日里文化习俗的丰富内涵,实现弘扬和继承传统文化的目的。
总而言之,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思政教育不可替代,而小学语文课是开展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深入挖掘语文教材,找到思政教育的融入点;优化教育内容,抓住思政教育的落脚点;关注学习过程,强化思政教育的提高点;结合生活实际,在分析时进行思政教育;增加课外阅读,在阅读时展开思政教育,将课堂教学育人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实现立德树人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樊莉.思政教育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J].贵州教育,2020(13).
[2]张佩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人文教育融入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中),2019(7).
[3]刘林林.基于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分析与研究[J].国际公关,2020(12).
[4]李娜.文以载道,潜移默化——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思政教育的策略探讨[J].新课程,2021(46).
[5]韩燕.思政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2021(30).
[6]刘学丽.语文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的策略探析[J].教育家,2021(39).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金阳街道办事处程坞小学)
3432500589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