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进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学生对于学习不能够只是停留于表面,而是要具有深入探索研究的精神,激发他们对该学科的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研究,引领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让学生能够对于小学数学的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文章中通过解读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概念,并依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方式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特点,探究出在课堂教学当中引导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方法,希望能够在提高学生小学数学学习水平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深度学习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关键的学习技能,引导学生掌握深度学习的方法。深度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够引领学生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发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了解每个数学公式和数学定理的来龙去脉,能够对数学文化有更多的了解,让学生的数学学习道路在深度学习的状态下变得清晰无比。
一、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概念
想要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引导学生掌握深度學习的方法,教师本身就必须要明确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概念。首先是数学概念的学习,教师要引领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建立他们自身的学习体系。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在引领学生掌握新的学习内容或进入另一个单元学习的初步阶段让学生通读该部分的数学概念,通过记忆和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对于所需要学习的内容有基本的理解。然而在这个学习的过程当中,却缺少了对数学概念形成的分析和阐述,学生也因此对这些数学概念的理解只停留于表面,无法真正掌握到这些概念背后所蕴藏的数学思维。其次是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里指的并不是学生依据教师所给出的解决方法依葫芦画瓢,而是根据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够结合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去摸索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或者是得出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心得,让学生彻底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最后是学习习惯的养成,深度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表现出自我探究的态度,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下,能够使得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去钻研、思考,培养学生严肃谨慎的学术研究精神,这才是引导学生进入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所要达成的最终目标。
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在小学数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其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学生数学方面的解题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引导学生开展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过程当中,除了要引领学生深入地解析数学的理念和技巧之外,还应当加深关于数学文化方面的学习,让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基本观念有所改变,让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充满温度,进而更好地沉浸在数学王国的探索之旅中。
二、引导学生掌握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深度学习的方法探索
(一)参与数学公式和定理的推导过程,加深数学文化的学习
数学公式和数学定理的学习是能够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掌握解决某类问题能力的方式,但是在以往的学习当中,学生往往是不求甚解,他们只做到了套用公式,却没有掌握这些数学公式的形成过程,在遇到需要使用变式公式的时候,往往应变得就不够灵活。因此,引领学生参与对数学公式和定理的推导是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进行深度学习的途径之一。数学公式和定理的推导过程可以简单地归纳总结为两种途径:其一是通过自己对问题的观察和思考,掌握在问题当中所出现的各种元素,并通过不完全归纳法、类比法等数学思维方法探寻初步的数学逻辑,并提出自己的猜想进而得到证实。其二是根据自己目前所掌握的知识,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从理论上推导得出。通过亲自参与到数学公式和数学定理的推导过程当中,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数学知识之间所存在的逻辑关系,数学学习的脉络也会变得更加清晰,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
例如,在小学数学六年级《圆柱与圆锥》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中,其学习重点是帮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这两种几何体的体积、表面积。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领学生参与到对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和表面积运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当中。考虑到学生目前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水平,教师可以将抽象知识转化得更加直观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首先是掌握圆锥与圆柱的几何体特征,教师可以准备圆柱体与圆锥体的容器,通过灌注颗粒小的填充物这个实验可得出,同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体在容积上,一个圆柱体的容积约等于三个圆锥体的容积。然后,通过前面表面积和侧面积的运算可知,圆锥体的体积运算是底面积与高的积,即得出圆锥体为1/3的圆柱体的底面积与高的积。再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推导公式的方案。有的学生选择通过剪裁平行四边形的卡纸来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正方形和长方形等等,用熟悉的其他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而有的学生选择通过添加辅助线的方式,直接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以及三角形,用更直接的方式来发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通过将知识迁移转化的思维与公式推导的过程相互结合,让学生在接触到相同类型题目的时候可以处理得更加灵活。
除了要掌握并灵活运用数学公式和定理之外,学生还要加深数学文化的学习,数学文化方面的学习也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理念有所改革创新的地方。在学生以往的认知里,数学往往会与冰冷、枯燥的名词相挂勾,不如语文、英语之类的学科丰富有趣,究其原因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缺少了解数学文化的过程,大多数的小学数学教师并没有引领学生了解有关数学家的有趣故事或者是一些公式定理的产生背景,学生听过的数学故事无非是“高斯数学”,知道的数学家只有华罗庚。教师应当在课余之际为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知识的拓展,去搜集一些有关数学家研究数学知识时的趣事,为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过程增添一丝温度和更多的文化元素,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引导学生深度参与计算方法的探求过程
对于小学数学的整体知识结构而言,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并不是很抽象化,问题的提问角度也往往较为直接,以数值的计算和求未知数的方式为主。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更加扎实的计算基础,可以先从初级的计算题开始,让学生根据所要求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然后再逐一讲解不同的计算方法,在学生熟练了各种计算方法之后,让学生运用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方法进行计算,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便于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
例如,在教学“把分数化成百分数”时,教师在初始阶段可以先直接利用多媒体平台将研究的课题和相关例题直接展示出来,然后展示给学生每一种计算方法的运算过程,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讨论每种计算方案之间的优劣,如通分、将分数化成小数再转化为百分数等等,最后再围绕着这一部分的内容,单独设计课堂测试题,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喜欢的计算方法进行问题解答,鼓励学生掌握更多样化的计算方法,开拓学生的解题思维。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应用各种计算方式,有效的数学练习量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练习题的安排上应该要有针对性。有部分学生对于一些基础性的计算问题已经完全得心应手,即使加大练习量也没有办法帮助学生取得明显的进步空间,让他们将时间运用在这些基础性题目上,是对学生学习效率的一种阻碍。教师应当结合“分层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对于需要加强计算基础训练的学生就指导他们去重复计算一些较为简单的数学练习题,训练的目标是准确、快速;而对于一些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则应当安排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题目,除了要求同样能够达到准确、快速之外,还需要让每位学生都整理一下自己的解题思路,以及思考是否有其他的计算途径,为他们打开新的学习领域,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学习时间充分利用起来。
至于数学练习的形式,则可以与现代的教育科技相互结合,开展线上作业。一来是节省了教师抄写练习题的时间,二来是能够通过线上作业的具体数据精准地了解到学生当前的数学学习水平,在下次作业进行分层的时候,能够有足够的数据支撑,而且线上作业能够带给学生别样的观感,可以稍微减少学生的学习疲劳,让学生能够在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里保持更久的时间。
(三)引导学生深度探究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
数学的魅力在于能够帮助你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启发你如何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且能够让你发现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从培养学生针对同一个问题研究不同的解决方案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进行举一反三,从多个角度去思考数学问题。
以小学数学高年级段常见的合作分工问题为例,即在得知要加工某一件产品总量的前提下,根据合作双方的不同工作效率来求取他们如果共同合作需要完成加工的时间,以及能否缩短工作进程?如果能够缩短,最多能够缩短多少?在以往的教学当中,教师往往通过各种各样的练习题来帮助学生掌握所谓的解题模板,学生也因为教师这样的教学方法懈怠于去探寻更多的解题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案,一旦在提问的方式或者是寻求未知量的方式上产生了变化,数学思维不够灵活的学生就很容易钻牛角尖,被出题者的文字游戏和所设下的数学思维陷阱给迷惑住。
基于以上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去发现这种合作分工问题的本质在哪里。即以不变求多变,以已知求未知,这类问题所寻求的问题变量无非是三个:工作效率、工作时长以及工作总量,无论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长如何变化,合作双方最终所完成的工作总量是不变的。像这类题目教师并不需要给出明确的数值或者是数量,而是要帮助学生先梳理解决这类问题的具体思路,从其根源出发,让学生发现无论这类题型如何变化,他们所需要求取的量是不变的。进而让学生探索不同的解题方法,如假设法、方程法、列表法等等,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获得满满的成就感。这种教学方式既培养了学生深度思考的习惯,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参与数学探究的乐趣,使得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道路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的深度学习要更加依仗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态度,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该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发挥空间,让学生能够更加有动力地进行深度学习,只有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当中能够有主动争取参与权和主导权的想法,引领他们在小学数学当中进行深度学习,才能达到目的。
【参考文献】
[1]姬伟.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追问须适宜[J].新课程(上),2018(7).
[2]韦艳龙.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考分析[J].考试周刊,2019(42).
[3]罗春梅.打造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浅谈[J].读写算,2019(12).
[4]朱德艳.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8(56).
3018500589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