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皓越,沈伟,张敏
上海健康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上海 200237
人才问题是我国发展的根本需求。二十大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提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任何不足以引人注意的卫生事件,都有可能为社会的治理以及精细化管理带来挑战。公共卫生关系到公共健康和生活的质量、关系到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 甚至可导致一些国家经济的停摆、社会的倒退。 同时,它还关系到世界政治格局和国际关系的改变。重大传染病风险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应改革完善公共卫生体系。 加强传染病的早期识别和发现,是这次我国有效控制传染病的重要经验,如何加强疾病的监测,加强医防的融合,是今后要发展的重点。公共卫生教育面临的问题,比如学科的发展、人才培养的弱化等,成为了公共卫生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因此应认真思索,怎样优化公共卫生教育, 进一步培养公共卫生人才,进一步推进公共卫生教育的重大改革。
在校园环境下,学生接触到的公共卫生环境,养成的健康意识对以后的习惯养成和生存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复杂、多变、严峻的传染病形势,让我们认识到只有加强学校教育体系中对健康教育的认知,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
美国卫生标准规定, 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过程中,1~2 岁的儿童应该学会如何在家里或者室外预防传染病,指出哪些行为习惯对身体健康有好处,如果遇到了麻烦,可以向成人寻求帮助,并在发病高峰时期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传染病的发生。而对于高中生来说,应该在知识层面理解传染病传播的方式,人与环境的关系是怎样影响传染病传播的,能够在传染病高发的阶段根据家人的健康情况提出针对性的预防策略,能够评估媒体信息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影响作用,以及分析公共卫生政策为什么是有必要的[1]。 美国的健康教育标准可以作为参考,帮助各位老师和家长在未来对孩子的公共卫生教育中评估孩子的健康行为习惯和自我健康管理的能力。
实施公共卫生健康教育,能预防疾病,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益于身心健康。 作为新一代的学生群体,要积极学习公共卫生知识,提高公共卫生素养。 个人卫生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学习公共卫生相关知识可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公共卫生素养。在校生活中,要养成好习惯:经常洗手,经常换衣服,保持自身清洁、加强体育锻炼、合理健康饮食等。学校也需要定期通过健康测评、体育测试等方式来测评学生的健康水平。公共卫生教育可以结合学校的课程融入到学生的平时学习中,采用课堂讲座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来设计公共卫生教育的课程,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公共卫生教育的重点。 实施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可以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有益于身心健康,作为新一代学生群体,应主动学习公共卫生知识,提升公共卫生素养。
重视健康与公共卫生,不能只是传染病高发时期的暂时反应,而应成为习惯与生活方式,同时也应成为传染病发生后,需长期融入课程与学习体系中进行深度训练的能力。 当度过了传染病高发阶段之后,各个学校仍要严格坚持公共安全教育,可以把这次传染病的预防教育作为参考,初高中学生可以根据对呼吸道传染病案例进行分析, 提出应对措施和对每个人日常行为的建议。学校应更有计划地抽出部分课时,开设公共卫生专项课程,并在小学至中学阶段坚持进行,使之成为学校课程必修内容。同时,一方面要尽快编写相应的教材,与有关课程相配套;另一方面,还需增加儿童亲自参与公共卫生教育的机会,在课程设置上,可设置简单自救,协同互助,常见卫生情况的处置,请医疗卫生专家进行现场解说。
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提高学生卫生健康素养,得益的不只是学生,还会惠及全社会,唯有坚持长期教育,对突发传染病情况进行处理,才能取得最终胜利[1]。
艾滋病、结核、流感、感染性腹泻这些鲜为人知的疾病,正在我国各大高校肆虐。让人产生疑问的是,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场所, 其培育的学生都经受过高层次教育,相较于普通人而言,大学生在防控传染病方面,应该具有更强的防范意识。 那么,为什么高校还会成为传染病的高发场所呢? 究其根本,主要是由于公共卫生教育在非医学院校的高等学校中普遍不被重视,广大青年学生公共卫生知识匮乏[2]。
“我国高等院校人口稠密,流动性强,加之目前社会节奏的加快,这些都是传染病流行的重要因素。另外,大学生处于生理活跃期,心理发展还未完全成熟,对公共卫生教育认识不足,所以一但出现传染病就很容易引起传播与流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研究中心主任肖苒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
其实, 国家在高等学校的健康教育方面早有部署。2017 年6 月教育部发布的 《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高校健康教育是中小学健康教育的延续与深化, 也是全民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健康教育包括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性与生殖健康、安全应急与避险五个方面。但是目前,公共卫生教育仅在医学类院校受到了一定的关注,在非医学专业院校中普遍没有引起重视,造成了广大青少年学生公共卫生知识匮乏,传染病在高校高发的局面。
“青年学生走出去之后, 要承担起家庭、 社会的重任,这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抓好高校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普及教育,增强其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疾病的能力, 是全社会都应高度重视并持续奋斗的目标”。 针对这一情况,肖苒给出了4 点建议:①高校应设置专门的公共卫生必修课程, 强化公共卫生安全知识,整体提升公共卫生素质;②制订规范的教学大纲,规范高校公共卫生教育,实现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公共卫生意识的提升,使其具有处理急性传染性疾病及其他基本科学素养;③健全公共卫生教育体系,提升公共卫生教育教学地位与作用,建立公共卫生教育长效机制;④营造公共卫生教育环境氛围,营造校园公共卫生普及良好环境,增强大学生危机辨别能力与防范意识,指导大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将责任落到实处[3]。
习近平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提出,要建设一批高层次的公共卫生学院,培养能够解决病原学鉴定,传染病形势研判与传播规律研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实际问题的专门人才。由此,通过这次演讲,我们可以看到,在公共健康教育中,必须把培养学生作为基本的工作。建立高层次的公共健康学院,必须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为谁培养”这个根本问题。这对于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4]。
冷静地看,当前我国公共卫生教育有补短板的必要。高校公共卫生专业在应对重大传染病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论是在人才的培养上,还是在防控工作中,均起到了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然而,近一段时间,由于种种原因,传染病教育在公共健康教育中的作用逐步减弱,学科优势已经不突出,人才培养难以满足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需求。 “高水平公立医院”的建立,必须从4 个方面弥补公立医院的不足。①要弥补知识的不足,全面梳理教育教学内容,提高医学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比重;②要补齐实践短板,将公共卫生教育教学基地延伸到传染病防治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增强学生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③要补齐学科教学平台不足,病原学鉴定几乎处于公共卫生教育空白,构建以人才培养为主的病原学学科教学平台非常必要;④要补齐全球健康教育不足[5]。
我国的公共健康教育还存在着弱项。 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是研究传染病情况和传播规律、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性学科。这些专业所培养的专业人员在应对突发、多变的传染病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当前重大传染病防治的需要相比,仍然有很大的不足。首先,分析传染病形势和传播规律的人才缺乏,主要表现为:人才数量不足,知识结构不完整,不能满足传染病监测预警的需要, 需要进一步扩大这一领域的人才培养规模,加强师资能力建设,健全课程体系;其次是进行现场流行病学研究方面人才规模不够,造成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滞后,资料匮乏,影响传染病防治决策所需证据质量。应改革和改进现行的公共健康教育专业的教育制度,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制度,建立公共卫生专业的新课程,加强与疾控中心的合作,为临床流行病学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等,当前,相关的教学和实践培训工作还不够全面,需要延长课程时间,加强与专业机构的合作,以增强公共卫生人才在健康检查中的作用[6]。
更要重视公共卫生教育要有有力保障。以公共健康教育为基础,建设高层次的公立医院需要3 个层面的支持。 ①加强对公共健康教育的内涵和学科特点的认识,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促进健康发展;②要强化交叉和融合,加强与其他医学学科的合作,强化学校和专科的结合,提高公共健康人才的综合素质;③要从资金、场地、实习基地、信息技术等方面加强医疗服务设施的建设[7]。
目前,各种形式多样、变化多样的传染病病毒肆虐,对我国的公共健康管理体制和治理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习总书记强调,只有建立健全的公共卫生系统、健全预警、增强综合防治和处置能力、织好防护网、筑牢隔离墙, 才能真正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坚强保证。 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建立健全的医疗卫生体制,需要推进医疗教育的改革,培养高水平的医疗人才。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与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近期调查发现, 就高考录取志愿填报与录用而言,公共卫生院校都没有完成当年的录取计划,这表明公共卫生教育还没有引起人们充分的公共认同。 而如何提升公众健康教育的认同感,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学科专业、职业岗位社会认同感不强,难以吸引到更好的学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大学生高考成绩及录取分数线总体低于临床医学及其他医科类诸多专业,生源质量不佳,优秀学生不愿意报考,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公立医疗院校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必将深刻地影响到我国的公共健康教育,甚至是今后的公共健康事业。
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的招生规模较小、 水平较低,供需矛盾突出。根据全国医疗考试中心的统计,近年来,临床医师、口腔医师、中医医师的申请数量每年都在增长,只有公立医师的数量却在逐年下降。 而且有关数据表明,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公共卫生教育主要集中在研究生层次,我国的本科教育是绝对的主体,研究生教育所占的比例太小,总体教育层次较低。
公共卫生教育的投入匮乏,教学条件较差。 由于长期以来投入不足,在硬件保障方面,公共卫生学院总体教学条件较差,尤其是教学、科研、实验设施相对落后,与疾控中心的差距依然很大,严重影响了公共卫生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质量[8]。
公共健康教育脱离了当前的公共健康状况。我国公立医院与疾控中心等公立医疗机构缺乏有效的合作办学机制,导致学校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与公共健康工作的需求脱节,学生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理论知识相对薄弱,实践操作能力差,分析和处理现实的公共健康问题能力差。
就业市场的吸引力不足,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由于财政收入和工作满意度的不匹配,导致了整个公共卫生体系的人才流失。 同时,疾控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编制、职称的提升也比较困难。 而这些因素又会通过人才市场向供给端传递,从而导致我国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规模较小,从而制约了我国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有效供应。
在借鉴国际上的实践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必须深化中国公共卫生教育与人才培养的重大改革。
4.2.1 强化政府的职责, 并在其中起到带头作用 从国家层面上进行系统的规划,努力推进我国公共健康教育的人才培养。公共健康教育改革的政策和措施需要上升到国家的规划水平。 国务院、教育部、卫健委、人力资源部等部门要统筹规划中国公共卫生教育的发展,指导中国公立卫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制定公共卫生专门人才的政策, 特别是要引导优秀学生选择公共卫生专业,要鼓励公共卫生毕业生面向基层开展工作,建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公共卫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各级政府要在“十四五”乃至更长远的发展规划中,充分关注公共卫生系统、公共卫生教育、人才培养和发展规划,组建一支全国公共卫生教育和人才培养专家队伍, 在规划、设计、指导等方面发挥智囊团的作用[9]。
4.2.2 加强公共健康教育的投资 在公共卫生教育方面增加投资、设置专项,打造一批质量好、水平高,能够在人才培养中起到带头引领、示范推广作用,成为国家及大区域级的重要基地,高水平研究基地和国际合作基地的公共卫生学院。 应加大投入,建设一批公共卫生学院教学科研实验室,提高实验室水平,尤其是建成高水平教学实验室、实训中心,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教育与疾病防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能力。 在全国范围内,由各省级公立医院组成“公共健康紧急演习中心”,对医务工作者、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并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处置。 设立卫生专业人才专项,对省市县(区)三级人员进行不同方式,有步骤地分批培养,并在此基础上,以多种继续教育形式为支撑,破解“存量人员”难题,提升全公共卫生行业工作人员素质和能力。
4.2.3 构建医疗机构协作型公共健康教育体系 加强与公立医疗机构、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机构的协作,以省级疾控中心为非直属机构,担负起教育职能,与各高校及附属医院紧密相连。 通过与各大公立医疗机构合作,建立一种新型的“学院-中心”人才培养体系。 由疾控中心的专业人员在学校开展教学,由公共健康学院的老师赴疾控工作,构建“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的疾病防治工作经验[10]。
4.2.4 公共健康教育培训水平的提升 选择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水平较高的公立医疗院校实施七年制公共健康教育,扩大招生规模,吸引优秀生源,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公共卫生专业人才。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在一大批公立医疗院校开设了八年制公共卫生专业博士学位,以培养高水平的中坚力量。 在重点公共卫生院校设立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和博士后工作站,提高公共卫生学院急性传染病、新发传染病教学科研水平。
4.2.5 提高公共卫生职业地位, 改善岗位待遇 将疾控机构由机关转变为行政机构,并赋予其相对独立的公共健康管理权限,提高其在社会上的地位。 要建立健全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保持中坚力量,引进急需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积极选拔优秀的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到政府、 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担任重要岗位,进而提升团队整体能力与水平。
4.2.6 授予公共健康医生的执业资格 基层防治一体化系统需要具备防治和防控的公共卫生医师。对公共卫生医生进行“治”能力认证,是发展公共健康、提高公共健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实际需要。
整合各方办学力量,解决医疗人才短缺和医疗保障短缺的问题。 一是建立多学科合作、学校合作、教研合作、教学相长、生机勃勃的医疗机构,不断扩大医学人才总量、优化结构、提高整体水平。 其次,对公立医院和综合性医院的办学模式进行分类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医院的管理模式, 构建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教学共同体。 要做好医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建立一些高等医学院校、公共卫生学院,并适度扩大医学院校的招生规模。 加强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建立高层次的中医流行病学研究队伍,为稳定医疗人才,特别是基层医疗人才,必须建立符合现代公共健康制度的人才培养与利用机制。 加强多学科交叉培养,培养能够解决病原学、传染病分析和传播规律、野外流行病学、实验室检验等实际问题的专业技术人员[11]。
坚持“大卫生、大健康”是新时期我国卫生和健康工作的重要内容。 以健康为主线,以生命为周期的健康管理理念贯穿于通识教育、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进修等阶段,使人才培养的重点向疗、康、养等各个环节延伸。 推动医学教学改革,革新以生为本的教学方法,改善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堂教学、以探究为基础的科学研究、以培养为目的的综合课程、提升临床实习技能等。 推进学科整合,加强医学人文精神和思想政治教育[12]。
建立医疗、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医疗教育体系,促进医疗技术的创新。 加强对科研和医学的教学支援,以科学的反哺,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实际工作和科研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更好地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加大临床转化研究,加大医研企业间的合作力度,推广技术应用,促进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快建立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专病诊疗中心、医联体、智慧医疗平台等,通过临床诊疗、临床研究和科技创新,促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