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静,陈 茫
(1.广州华商学院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1300;2.桂林理工大学 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记忆存在于人的脑海,而人存在于时空之中,人类在时空中借助于媒介认知事物与同类交往,借助共有的符号和知识保存文化记忆并代代延续.因而,“记忆建构了人类自身的存在,人类通过延续记忆来传承文明,人类文化的存在即人类通过文字、图像、地点、身体、仪式、风俗等媒介所建构的文化记忆的存在”[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自诞生之日起就有记忆的属性,是文化记忆载体.是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时空中共同积累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表现形态,是文化记忆的外化和物化,是人类文化的“活化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缺失或消亡,势必带来集体记忆的丧失,使人类历史与现实文化陷入危机.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在科技进步和媒介发展的现代社会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但是,当今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看到一方面是国家强调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结合时代要求继续创新,让中华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2].另一方面是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记忆基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举步维艰.
自20 世纪90 年代起,国内学者们开始意识到数字技术在非遗保护、管理和应用等方面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2010 年国家启动“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被誉为“民间文化长城”[3].厦门大学民间文献研究中心与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合作,建设完成“中国地方史与民间文献数据库”[4]平台.中山大学非遗研究中心建立了“中国非遗保护与研究数据库”[5].2012 年,由广州市国家档案馆牵头的“广州记忆”[6]数字文献资源库项目启动建设.这些项目无不说明,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成熟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必然成为延续文化记忆的重要媒介,是缓解面临存续危机的非遗保护和传承的一条重要路径.与此同时,如何通过非遗数字记忆的建构来延续它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文脉,让民众读懂非遗、记住过去和理解文化呢?如何在利用媒介生态保留蕴藏于非遗的非物质性文化基因,激活非遗中人类集体记忆里共享的历史文化记忆,抵御历史遗忘?真正实现非遗保护“活”起来、“传”下去的目标,成为当前迫切又亟待人们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文化记忆”这一概念最早于20 世纪90 年代由德国学者扬·阿斯曼和阿莱达·阿斯曼夫妇提出,并逐步发展为 “文化记忆理论”[7].这一理论形成得益于对“记忆”研究的漫长历史.
古罗马早期的记忆研究是从“记忆术”开始的.记忆的方法和记忆内容的创造性构成记忆术的两个面向.亚里士多德以个体生理和心理的基点从知觉出发,研究了“记忆”的本质、记忆的产生、记忆和回忆的关系和记忆的价值等问题,形成了传统哲学上的记忆观念[8].18 世纪历史学学科的建立,记忆研究从个体心理学转向社会历史.以口传为主的时代,个体记忆的可靠性和权威性随着印刷媒介的兴起,白纸黑字的文字保存和记录,以记忆术为文化传播手段的知识权威遭到挑战和质疑.历史也在科学的考古和以文字为载体的文献中获得了取代个体记忆来佐证事实的合法地位.以口头传统为基础个体记忆(口述史和回忆)与以文字文本为基础的历史的关系变得难解难分,也为记忆研究打开了历史学的新维度.“记忆”研究的范式重心从个体生理学内部向文化社会学外部转移.
直到19 世纪,现代媒介技术发展和学科体制的完善,记忆研究有了重要的突破与转折.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以“记忆” 为中心,各学科介入,由此派生出的相关概念不断成为学术界理论研究的关键词.如“集体记忆”、“记忆场”、“媒介记忆”、“数字记忆”等;第二,以文化社会学为框架,文化记忆理论在人类学、民俗学、艺术学、档案学、历史、传媒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被跨界使用并为研究提供全新的视角,注入了创新的可能.文化记忆理论也渐趋成熟.
1920 年,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认为:“集体记忆是作为群体(复数)的记忆,记忆由群体中的个体来进行,但集体又决定其成员的记忆.个体记忆在与他人及社会成员的交流过程中发展起来,它是特定群体用语言、行为、交际与他人发生的社会交往,缺少了这样的社会框架,个体无法编制自己的内在形象,也不能将其塑造成记忆[9].个体历史和社会文化不是一个客观给定的事实,而是一个集体的重构.
阿斯曼夫妇以“集体记忆”为基础,从符号媒介在记忆形成和建构中的作用和功能提出“文化记忆”.将记忆的存储媒介和记忆表征方式看作是文化建构的关键.他们认为:“集体记忆不止只有一个社会基础,而且具有一个文化基础.集体记忆并不会随着代际间的更替和特定群体的消逝而失去,它是一个社会文化建构的过程.借助于习俗、语言、建筑物、图像、艺术、博物馆等媒介载体可以形成并重构我们对过去的理解,以突破时空的形式建构文化记忆.因而,文化记忆即是将记忆看作可见的符号系统,身体、图形、文本、纪念碑、仪式、风俗等构成了的具像化和制度化的文化记忆,参与文化记忆建构的重要途径就是符号的在场.”
数字记忆是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它是文化记忆的新载体和媒介.学者邵鹏指出,“数字记忆将人类记忆带入全新的记忆4.0 时代.数字记忆正重塑着我们的大脑,改变着我们的个体记忆、集体记忆和社会记忆;是人类创新的火花,全人类记忆的凝聚和链接.”[10]学者冯惠玲则认为:“数字记忆开启了文化记忆的新话题.数字记忆具有四个显著特征:1、记忆主体多元性;2、记忆手段多样性;3、记忆过程开放性;4 记忆结果共享性.数字化和信息化在建构文化记忆中也是一柄锋利的“双刃剑”[11].一方面信息的数字存储与转化,既可突破记忆的时空和生理局限,保存和延续人类知识和历史;数字技术可集合多媒介特点和优势,复原、呈现、提取和转化.另一方面,海量信息的被数字化记住,在数字的空间迁移和数字的再造中,冲淡了人类对过往经验的深度认知,消解了个体和集体记忆的原生感悟,也将伴随着社会的失忆和文化的遗忘.”武汉大学周耀林从信息科学视角,揭示了数字记忆的本质,价值和建构理路,指出:“数字以技术化手段将数据处理、场景呈现、系统整合等建构类神经网络的记忆智联关联,形成基于数字身体的数字交互与记忆,拓展记忆容量与空间.”[12]
20 世纪70 年代起,“数字记忆”也从学理的讨论走向了实践.早期研究关注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对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进行存储和记录,形成“世界记忆工程”.如:美国加州大学的数字化斗兽场项目.日本京都时代城市风貌数字化技术复原项目.2017 年启动的“中国记忆项目”,将海量的内容进行了数字化整合,形成中国数字记忆的重要文献.“中国记忆项目组”组长韩尉表示:“如何能尽可能丰富的记录当代文化历史,抢救正在消逝的文化现象和记忆,让后人在数字化认知中,复现过去的记忆和建立情感共鸣,更好理解和把握历史传统和当下文化,才是数字记忆工程意义之所”[13].
通过上述学者的理论研究和现实领域全球的数字工程实践可知,“数字记忆”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进步,是人类记忆和文化传播的新载体,是建构文化记忆的新媒介.广义的“数字记忆”可以理解为,在技术的支撑下,作为记忆的数字媒介与工具,对人类活动、行为、文本等进行数字代码存储的信息记录形态.本文所讨论的“数字记忆”,在关注数字作为一种媒介技术载体的同时,更侧重数字本体的“记忆”功能和社会性,强调媒介和文化的框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实现“数字的记忆建构”过程.因此,数字既是记忆建构的媒介和工具,也是“互联网+”时代,数字(本体)能动的形塑记忆的文化生态过程.通过数字媒介对特定对象提取、编码、修正、展示、传播等,再现文化记忆的数字生态,建构数字记忆的主体存在.因而,数字记忆应是记忆与技术、信息与符号、情感与认同协调互动的生态系统,是一种特定的文化记忆.
“粤语讲古”是民间说书艺人用广州本地方言(粤语)对故事、小说、传奇、历史和传说进行集体再创造、现场表演的口头艺术形式.作为“口头传统及文化表达手段的语言”成为广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保护名录.
在遗产话语与现代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作为非遗的“粤语讲古”也开启了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新发展.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指出:“每一次媒介变革都改变着记忆的生态”[14].新的媒介和手段使“粤语讲古”的艺术传统和文化空间在新的社会环境中迎来转机.互联网和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再造着传统口头艺术新的记忆生态,也使面临失传的非遗的数字记忆建构成为可能.“粤语讲古”数字化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原生态现场古场向声屏等大众媒介转换阶段.
自20 世纪30 年代起,在广播无线电技术的推动下,以广东民营电台为阵地,老一辈讲古艺人在电台、收音机普及的时代,大量的作品通过无线电技术转变成声波信号储存,讲古艺人即时即兴的表演和话本也可变成不受时空局限,永久保存的空中故事.其中大量讲古艺人如:陈干臣、李我、邓寄尘也成功转型.1950 年4 月,在广州市文化局对岭南文化保护的政策引领下,广州说书协会成立.大量的讲古文本以民间文学形式被系统整理出版,并被数据化存储.陈干臣整理《百粤掌故》,廖华轩、关心民整理《“羊城”的来历》、陈标整理《大通烟雨》,颜志图整理的《海珠夜月》《蒲涧帘泉》《菠萝浴日》《白鹅潭的传说》《五仙观》等.80 年代电台讲古经历了短暂辉煌后走向衰落.从90 年代末起,在电视、录像、影视等媒体多样化发展下,2005年,传承人颜志图在广州电视台集节目主持人、讲古表演者、地方文化宣传者的形式打造节目《羊城度度有段古》《寻根问底》;2007 年《颜志图讲古》系列节目在岭南戏曲频道连播,可听、可视、可感数字手段让粤语讲古面貌换新,使岭南文化鲜活再现.
第二阶段,作为口头传统的非遗数字化建档保护阶段.
2009 年“粤语讲古”也被纳入了省非物质遗产保护的行列.此前,2005 年3 月26 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15]提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同年,中国第一家地方说书网—广东说书网组建.2012 年,在全国性的非遗数字化保护的文化政策下,以评书艺人、评书文本、和评书艺术为三个主栏目进行系统数字化网站建档,完成了无形遗产有形化的网络数字化存档.2020 年,华南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高等研究院资助项目《粤语讲古艺人口述史调查研究》,在广东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储东爱教授主持下,大量的传承人口述史料被收录,并数字化保存.作为非遗的“粤语讲古”,这一逐渐式微的传统艺术,在面临传承人断层,被社会遗忘之时,实施抢救性保护.在多方协调和技术支撑下,初步的完成了数字技术对非遗的信息收集、存储和口述资料的保存工作[16].
第三阶段,互联网数字化融媒体平台创新传承阶段.
2017 年,粤语讲古依托广东广播电视台融媒体发展中心开发的融媒体移动音频应用软件“粤听APP”,实现以“互联网+地方传统文化”新业态.又通过《粤听人文古韵》《广州的故事》等广播节目,以年轻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创新数字内容生产,拓宽了传播范围.此后,各大移动音频APP 等各都设专栏.微博、微信、豆瓣群组等也出现了以个人或机构形式注册的口头传统非遗知识的分享,以抖音、网络直播、短视频平台和影视植入等融媒体平台实现跨界创新传承.在国家和地方创建传统文化和彰显城市特色的文化建设中,联合各界力量,粤语讲古数字化平台研究和建设也在规划中.
非遗“粤语讲古”在数字化保护大趋势下,已经初步完成了从原生态向大众媒介的过渡,再经由信息技术向平台化和数字化转型.学者巴莫曲布嫫表示“口头传统的数字化保护中,如何利用信息和传播技术,选择、采集、处理、上载、存档、管理、下载、迁移、分析、挖掘并可视化数据,实现智能化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寻找多种可能性及其途径将是促进非遗数字化保护要面对的重要课题”[17].目前“粤语讲古”的数字档案化保护虽已能将非物质的遗产进行异时空迁移,实现数据采集、存档、管理等数据库形式的保护,但如何实现活态遗产(living heritage)[18]中所要求的“活动”“活性”“活品”“活现”“活传”,这将是数字记忆在活化遗产时必将面临的问题.
“粤语讲古”作为口头传统,数字化存档和影像记录与平台建设,虽改变了传统社会中口耳相承的传承方式,避免了“人亡技失”的危机.但就目前“粤语讲古”数字化建设来看,仍停留在信息化存档初级阶段.“碎片信息”到“系统记忆”的整合,必然是对碎片化的信息进行智能化处理,建立人机关联与互动,嵌入网络实现提取和再现的过程.因而,对“粤语讲古”的原生文化空间的处理;对讲古文本背后的民俗与社会体验;对传承人经历的理解;讲古艺术所包涵的“语言、声音、体态、道具、形象”呈现,都是在数字化提取和整合技术应用中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记忆物质外化形式的非遗其内部包含着两个知识系统.代表传统社会口头艺术的典型 “粤语讲古”,身体是技艺的载体,口传身授是技艺的传承方式,家族内部或特定群体单线传习是传承的流向.而口、耳、手、眼、心的协调配合与重复的身体操演是技艺知识系统形式的必备过程,每一次现场的身体展演中都包含着传承人个体的生活体验和艺术经验,以及对艺术内容的独特理解,形成内化于身体的“个体记忆”.集体记忆则依赖社会文化实践这个知识系统,它需要参与记忆建构具体的人群,需要特定的文化实践场所和空间,在重复的仪式或程序化的展演中,建构其特定群体对文化实践的认知和身体归属感,在身体交往中形成共享的“集体记忆”,并通过时间在代际接续.当数字化技术介入非遗信息采集、数字存储、空间处理、艺术展示时,数字记忆内容成为了新形态的记忆刻写,记忆主体成了数字身体(智能虚拟身体).凝聚地方文化和价值认同的非遗地方记忆和传承人所承载的个体记忆在数字媒介中的建构与转化不可避免会被割裂变得碎片化,讲古艺术也将面临表层化、平面化和陌生化的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非物质的形态存在,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并被各族人民世代传承.“互联网+”时代已然到来,“文化+智力(创意)+科技”的新模式给“粤语讲古”这一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在互联网+数字技术的环境中,如何进行非遗数字化创意产品和品牌转化,将非遗文化资源与数字创意产品连接,使传统文化在虚拟数字空间完成与现实生活世界的互动与对接,将是“非遗”在数字记忆大环境下,进行再生产性保护,融入社会、融入人们生活的新的活态传承方式;也是使非遗从数据库中的“死”的沉寂的记忆变成“互联网”中“活”的流变的记忆,迎来未来发展的新方向所要解决的问题.
“互联网+”即“互联网+传统产业”,其内涵:是通过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和数字技术条件,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全面融合,适应未来社会新的发展.“互联网+”的核心是创新和创意,它具有万物互联、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互动等特征.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新颖服务创新方式,是实现新型非遗数字化空间文化再造的必要条件.针对“粤语讲古”,可结合虚拟数字技术,将原生文化空间如街档(街市)、讲古寮(书场)、一张书台、一块醒目(惊堂目)、一个香炉和一碗茶水,传统社会席地而坐,树头听书、茶馆人头攒动的原生态文化场景的现场感整个进行数字化再造,结合图像、视听、触摸进行拟像重现,完成记忆回到现场,数字“活现”历史的效果.
非遗活态传承的交互界面创新,包括了软硬件环境配置、虚拟界面设计、交互方式供给、传承过程合作等方面.然而,互联网+时代,非遗活态传承提供的服务(或产品)越来越强调以用户需求为向导,让用户参与到服务(或产品)的创意方案形成、文创产品生产、非遗传承过程等各个阶段.故此,非遗活态传承应紧贴用户需求设计个性化的数字交互界面,“粤语讲古”为例:优化配置以APP、大数据分析、云存储、移动终端等代表的软硬件环境,个性设计讲古动漫网上小剧场、AR 讲古道具和真人互动博物馆等操作性强的虚拟界面,提供以线上平台、线下场景、移动终端、全媒体展示等多样化虚拟身体和场景交互的真实感,实现数字记忆“活动”非遗的日常化、生活化和场景化.
传递系统创新是组织、管理、运行和资源等的集合体,强调现有的组织构架、管理方式、运营机制和资源配置等要素,应与互联网+时代下的非遗活态传承需要相适应;传递系统创新是开展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依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故此,在互联网+数字非遗的新时代,基于数字技术,通过创新非遗传承的传递记忆模式,有利于对广大受众进行营销引导、提升相关人员的服务效率、营造个性化的消费环境.文化非遗生活化和审美化.针对“粤语讲古”具体可构建互联网的组织构架(如平台型组织、扁平型组织等)、运用数字化的管理方式(如大数据管理、云服务管理、区块链管理等)、实施多方位的网络运营(如传统媒体、移动媒体、新媒体等)、开展高效率的资源配置(如人力资源、硬件设备、应用系统等).从打造地方非遗曲艺文化品牌和创意沉浸感知体验的方面,构建立体传播渠道和传统过程,促成非遗在日常生活中的知名度、品牌化和个性化的“活传”过程.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媒介技术迅速发展和变迁,数字化成为了现代人生存的现实语境.媒介的变化也深度改变着我们感知和连接世界的方式,生成新的个体体验和记忆模式.在多样化的娱乐和快节奏的生活中,失去传统原生文化土壤的非遗“粤语讲古”,必然在现代遗产保护运动的进程中,作为文化记忆的载体被纳入集体、族群、国家遗产保护的话语,成为“公共遗产”.
作为一种建构文化记忆的符号,它必须进入公共的话语空间,通过其共享的价值和集体记忆才能抵御时间,被固定下来.澳大利亚人类学家劳拉简·史密斯(Laurajane Smith)在其著作《遗产利用》一书中指出:“遗产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本身都具有非物质性.它是一种文化进程,与记忆活动相关.遗产场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工具,而遗产实践是一个社会意义创造与建构身份认同的实践.”[19]因而,遗产和记忆的某种同构关系,可将非物质遗产纳入到文化记忆范畴去考察.
现代数字技术的推动,无疑激活了非遗在信息化时代数字化保护与创新传承的契机;数字记忆的建构也必然重塑非遗的记忆新生态.带来新的生机.引入“互联网+非遗”的新型业态和非遗数字化记忆工程,虚拟数字技术复现记忆空间,个性化的交互界面设计完成身体互动,创意沉浸感知构建高效率的数字记忆传递系统,是实现良性数字记忆生态的有效策略,为实现遗产的活现、活动、活传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