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岩 程蕊
(皖西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1],“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2]。大别山精神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领导鄂豫皖地区的武装力量和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中所铸就的革命信仰、革命品质、革命行动等革命精神的总和,为推进鄂豫皖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及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障与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新征程中,地方高校要以“红色纽扣”帮助大学生“正衣冠”,以大别山精神引领他们成长成才,引导他们发展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与开拓者。
大别山精神是中国红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别山红色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新时代,将以大别山精神为重点内容的红色文化有机融入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对提高思政课立德树人实效、丰富思政课红色教学内容、助力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赓续百年初心与红色血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3],高校要“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4]。作为高校公共必修课,思政课是赓续红色血脉的主要阵地,是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核心渠道,是帮助学生擦亮奋斗底色的坚强堡垒,和其他各类课程在思想上同根、在目标上同向、在形式上互补,本质是立德树人、理念是协同育人、结构是立体多元、思维是科学创新、方法是显隐结合,在铸魂育人过程中,都是注重将红色元素植入课堂。从地方高校思政课的课程设置来看,其所涉及的内容涵盖了中国近现代以来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事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党的创新理论等,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深刻的理论性与科学的实践性。除了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程,部分地方高校还开设了与当地红色文化相关的通识选修课程,如皖西学院开设“皖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要”“红二十五军长征史”“红军长征史”等课程。总体而言,大别山地区的高校思政课是传承、发扬与传播大别山红色文化的主渠道,其教学都是以帮助学生学习与掌握以大别山精神为重要内容的大别山红色文化为主要目标,以培育学生的理论素养、爱国情怀、民族意识为价值导向,以培养学生系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重点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为人民服务意识。
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来看,其主要包括人类历史发展以来所积累的文明成果及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实践经验与取得的伟大成果,对其学习和掌握的难度呈现出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状态,并且要与时事政治紧密结合,这对新时期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别山红色文化蕴含丰富的育人资源,包括历史遗迹、革命精神、文艺作品等,为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提供重要补充。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革命先烈不畏牺牲、英勇奉献的无畏精神,是帮助大学生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营养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党在不同历史时期进行的理论创新所产生的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是使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的重要精神食粮。这些都属于红色文化范畴,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与把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现实问题。此外,除了教材中通用的教学内容,大别山红色文化所包含的英雄人物、革命故事、先进事迹等教育资源,为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充足的教学案例、教学素材与教学场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思政课教学中红色文化弘扬不足、红色资源挖掘不够、红色故事阐述不清等问题,从而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增强学生的本领技能。
理想犹如灯塔,照亮人生之路;信念犹如航标,助力人生征程。在思政课教学中,通过阐释革命理论、讲解经典事例、讲授党的百年奋斗史等方式,能够增强学生把握历史规律的能力,坚定他们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引导他们学习革命先辈的高尚品格,引领他们感悟先进人物的人格魅力,从而唤醒他们筑牢理想信念之基的内在自觉。因此,在地方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尤其是将大别山精神等革命精神充分融入教学内容,使学生自觉承担起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时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3]显然,高校思政课程属于更倾向于理论传授的显性课程。大别山精神则属于隐性教育资源,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财富,其蕴含的优良传统、精神价值、革命风范是学生提高政治觉悟、磨炼意志品质、养成忠诚品格、补足精神之“钙”的最好的“营养剂”,能够帮助他们锤炼坚强党性、扛起使命担当、坚定理想信念,使他们成长为坚守正道、弘扬正气的可造之材。因此,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向学生充分阐释大别山精神的深刻内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他们对党的革命事业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1]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勇担时代责任使命、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及“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对其进行耐心引导与精心栽培。在新时代,梳理回顾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将以大别山精神为重点内容的大别山红色文化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了解和学习大别山红色文化的兴趣,激发他们与教师沟通交流的积极性,提升他们发掘大别山精神与党的创新理论的契合点、与党的重大会议内容的融合点、与新时代大学生发展特点的结合点等的能力水平,帮助他们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不同思维来思考与探索大别山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生成逻辑与时代价值,并在学生群体中形成浓厚的红色文化学习氛围,从而达到大别山红色文化的良好育人效果;有利于教育大学生在传承精神中汲取信念力量,在凝聚红色文化教育合力中建设红色校园文化,在用活用好红色资源中打造传播红色文化的社会实践大课堂,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大别山精神的内涵实质,深刻感悟大别山精神的磅礴伟力,深切领会大别山精神的价值内核,能够从党的初心使命、根本宗旨、思想路线等方面深学、细研、悟透其精髓、灵魂、特质等,自觉将其作为实现远大理想的精神航标,并以坚定的信念、坚韧的品格、昂扬的精神、饱满的激情开启新征程、迈向新时代。
当前,一些地方高校的思政课教师未有过对大别山红色文化的系统学习与深入了解,且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将其有效融入教学内容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理念等也较为陈旧,导致大学生无法形成对大别山精神的高度认同,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大别山红色文化的传播。
从大别山革命老区高校联盟的成员组成来看,包括7 所本科院校、14 所专科院校,主要分布于六安、信阳、黄冈等地。这些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多为本地人(或来自周边地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本土红色文化的熏陶,对本地区的红色文化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因而,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会选用一些当地的革命人物、革命故事、历史事件等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中,但所选用案例较为单一,不够典型,重复率比较高,且所讲授的红色知识与教学内容结合不够紧密,无法实现和引发学生的共情与共鸣。例如,一些教师在讲述革命人物时,会不自觉地选用地方代表名将、经典人物及其事迹进行着重讲解,如六安市金寨县的上将洪学智与中将徐立清、黄冈市红安县的上将陈锡联与韩先楚、信阳市新县的上将许世友等,对其他将军或革命人物的光辉事迹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在阐发大别山精神的内涵时,只从地方层面和角度出发,没有从整体上对其加以研究,其讲解呈现碎片化、肤浅化、庸俗化等特点。此外,有些教师还会犯一些常识性错误,如弄不清本地区开国将军的具体数量,不了解他们参加过哪些经典战役,不知道他们在哪一年有何突出成就,等等,甚至对自身所讲授的大别山精神的起源、形成与发展过程都不甚了解。究其原因,是由于他们的教学重点只停留在书本内容上,没有真正对大别山红色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学习,导致他们对其一知半解,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对所教授的红色知识进行拓展与升华,也未能将其有效贯穿于教材各章节内容讲授中。
大别山精神是和建党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一脉相承的重要革命精神,是我们党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从大学生的成长轨迹来看,其对红色文化的学习自觉起步于幼年时期、发展于少年时期、形成于青年时期,最终在大学阶段成熟。在进入大学之前,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仅局限于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无暇过多顾及主科之外的课程学习和参加红色教育实践活动,一定程度上导致他们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缺乏良好的红色教育。虽然在大学生各学习阶段开设的思想政治课中均设置有红色故事等教育内容,但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典型人物、标志性历史事件等,鲜有学生能够直接接触到大别山精神等红色文化教育内容,加之部分大别山地区之外的学生很少或根本没有听说过大别山红色文化,使得仅依靠教材内容的日常红色文化教育,很难支撑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行动自觉。在进入大学之后,相对轻松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使部分大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以外的事情上,很多大学生对本专业知识未能充分掌握,更无从理解与把握大别山红色文化的丰富革命精神与厚重历史文化内涵。此外,一些地方高校思政课仍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缺少对学生存在问题的主动回应与关切,致使学生无法实现对以大别山精神为重点内容的大别山红色文化的认知存在偏差。
鄂豫皖苏区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无数先烈不畏牺牲、英勇奉献、敢为人先,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新政权建立了不朽的功勋。通过对起源于其中的大别山精神的内涵进行细研,发现其内容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时代性、科学性等特点,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是为了突出和加强对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红色文化教育等理论教育的极端重要地位。目前,地方政府都在大力倡导本土红色文化的宣传,并且一些地方高校也能够将开发与挖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置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位置,包括对本地区的革命事件、革命人物、革命旧址、革命精神、革命文化等的深入研究,但所取得的具有重大影响力与重要价值的权威研究成果较为稀缺,无法完整体现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的不可替代性、丰富厚重性等特点。此外,在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的现象屡见不鲜,且存在消极应对上级的现象,部分教师既没有深挖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也未能真正从内心将其上升为政治自觉,对学生的感染力、感召力、吸引力逐渐弱化,导致学生无法将大别山精神入脑入心,从而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这既不利于大别山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形成对大别山红色文化的高度认同,更使学生难以在理论学习中感悟大别山精神的时代意蕴,这也是部分地方高校大学生缺乏对大别山红色文化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的主要原因。
高校思政课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对传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是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遵循。当前,一些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仍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一位教师”通过“一本教材”与“一张黑板”(简单多媒体课件)向学生进行反复说教式的理论教育,未能有效创新教学模式与拓宽教学渠道。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有些教师会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红色文化教育,且所传授的知识内容有着较强的理论性,却忽视了对学生的成长特点、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分析与了解,脱离了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实际,缺少与学生的互动环节,没有较好地运用“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与学生进行充分沟通与交流。学生在被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与教师两个主体平衡性失衡,学生作为受教育者难以对大别山红色文化确有所学,教师作为施教者也很难增强自身的教学信心与授课激情,导致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大别山精神的讲解与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此外,考虑到学生安全、经费保障、方案策划、时间成本等问题,除国庆节、建党节等特定节日的纪念性活动外,地方高校较少在校园内开展种类多样的红色文化学习活动,也较少组织学生到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开展集体研学活动,没有很好地搭建党史学习教育平台,没能创建VR红色主题展馆等将党建内容与院校特色专业相结合的活动中心,使得学生在接受红色文化洗礼时,导致他们无法身临其境地体验红色历史、汲取红色力量、传承红色精神,使红色理论逐渐成为“书斋”学问。
以大别山精神为重点内容的大别山红色文化为地方高校思政课的守正创新提供了良好的育人素材,但要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还要对其融入的实现路径进行深入探讨,重点从加强教师的红色文化素养、创建红色文化教育平台、培育红色文化育人团队、用好红色文化育人资源等方面进行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3],“要让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来讲”[5]。针对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师对大别山红色文化了解与认识不深的问题,需要从三个方面着力解决。
一是补足红色“营养剂”,做到常学常新。教师要增强学习红色文化的自觉性,提升自身对大别山红色文化的掌握水平与理论素养,从整体上理解与把握大别山精神的生成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吃透大别山精神的实质内涵,积极将以大别山精神为重点内容的本土红色文化作为教学重点加以考量,并结合自身已积累和掌握的教学经验与教育资源,逐步探索出将大别山精神有效融入课堂教学的路径方法。
二是上好红色“必修课”,做到常思常悟。教师要在深入实地调研中深挖红色教育资源与课堂教学素材,通过对大别山地区革命英雄人物光辉事迹的透彻讲解,对大别山革命精神时代价值的生动诠释,对大别山红色文化深厚内涵的精准把握,将红色元素与教育教学目标、特定教材内容、学生认知特点等紧密结合,并将其作为课外拓展内容向学生重点讲解,对其讲解与阐述要做到“准、精、实”,帮助学生从中获取人生启迪、智慧光芒与真理力量。
三是用好红色“教科书”,做到常研常得。教师要在自己专业领域内做到钻坚研微,将对大别山精神的形成背景、发展过程、历史地位等研究与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所学专业结合起来,吸收借鉴其权威研究成果,加强与其他研究大别山红色文化的地方政府、地方高校、党校、科研院所等单位机构的沟通交流,在做好大别山精神与其他中国革命精神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重视对革命精神的总体研究,探寻不同革命精神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总结其对本地区发展的价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6]地方高校要抓实将大别山红色文化蕴含的宝贵育人资源生态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工作,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大别山红色文化育人平台,让学生在充分感悟大别山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中,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7]。
一是打造红色教育阵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创演一系列红色组歌或歌剧,拍摄或制作师生自编自导的红色“微电影”“微故事”“微视频”,并组织学生集中观看与学习,全面展示大别山精神,在鄂豫皖苏区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革命人物、重大历史节点、重要会议等内容。
二是编纂红色教育读本。选取大别山地区的典型革命人物、经典红色故事等作为主要素材来源,并在公开出版发行后将其免费发给学生,将洪学智将军的“红色家风”故事、徐立清将军的“让衔、让级、让待遇”故事等作为鲜活的教育题材,弘扬革命战争年代先辈们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不畏牺牲、一心向党、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激发学生为党学习、为国奉献、为民服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是建立红色教育文化场馆,结合VR等信息技术手段,整合“互联网+”的优势资源,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对其进行沉浸式教学,原原本本地向学生展示大别山“户户有红军、村村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的烽火岁月,以更真实、更亲切、更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筑牢永跟党走的初心、坚守为党为民的爱心、坚定牺牲奉献的决心、坚持坚贞忠诚的恒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4],“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3]。近年来,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多变,各种错误社会思潮沉渣泛起。面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企图,地方高校思政课要立足“两个大局”,用好红色文化这个锐利“武器”,在教学中融入大别山精神等红色基因,坚决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言论进行抵制。
一是开设红色“大讲堂”,打造以大别山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校园文化。通过邀请本地区的老红军、老革命、老专家、老战士、老教师、老模范等进行专题讲座,将大别山地区的红色故事、人物事迹、伟大精神等送进思政课堂,以他们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影响学生。
二是开启红色“微课堂”,探索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的思维习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规律。以“互联网+”这个新增长极为抓手,用好“学习强国”人民日报、光明网、党史学习教育官网官微等新媒体平台的网聚辐射效应。
三是广泛开展各类青春气息浓郁的创造性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挺进大别山、重走红军路”户外体验、唱响《八月桂花遍地开》等红色歌曲、品读《少年漂泊者》等文艺作品、聆听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党史故事等主题实践活动。
四是围绕大别山红色文化举办红色诗词朗诵比赛、红色书法展示比赛、红色旧址解说比赛等各类比赛活动,以多种形式再现大别山革命光辉岁月,让大学生真正走进大别山红色历史,在感悟大别山精神中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引导广大青年在思想洗礼、在实践锻造中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8]地方高校要高度重视思政课这个培根铸魂的主阵地,在完善大别山红色文化课程体系上下功夫,在开展以大别山精神为理论内核的红色宣讲上见真章,在加强“第二课堂”阵地开发与实现本地红色资源有效转化上求实效,确保大别山红色文化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开展。
一是以本校名师工作室、思政课教学研究中心等平台为基础,以大别山革命精神的生成、衍扩为主轴,以大别山革命史为研究主线,以深挖大别山红色文化相关资源为研究目的,创建大别山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开发“将星璀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程”“大别山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等红色教育课程。
二是组建集学习型、组织型、创新型、务实型于一体的以“播撒信仰的种子”为己任的学生红色宣讲团,依托大别山地域优势在校内外开展红色宣讲活动,把书本中的红色故事搬到现实中来,以扎实的理论功底、感人的现实案例、入心的诵读讲解,让“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大别山精神成为夯实学生信仰之基的“理论之氧”。
三是建立由思政课教师组成的红色讲解队伍,开辟红色教育实践基地,切实以地方现存的革命博物馆、革命遗址群、革命历史纪念馆、烈士陵园等为依托,与其建立“共建、共育、共享”的协同联动机制,并组织学生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进行研学实践,让学生在现场充当讲解员,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将课堂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真正做到学思践悟、知行合一,帮助学生在体验历史、触摸历史、对话历史中增进对大别山精神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