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娜 肖杰华 鲁子萧
(青海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青海 西宁 810008;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0;西北师范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共用共通的语言文字,是国家层面的语言文字,兼具国家标准语言文字、官方语言文字和国语国文的功能。”[1]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地区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普及的核心价值。“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离不开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2]早在两千余年前,秦始皇便大力推行“书同文”政策,规范和统一语言文字,“它体现的是中央王朝伦理、礼乐与教化在圣王治理下的统一与秩序,体现了各民族的交流与交融、团结与进步。”[3]从古代的“雅言”“通语”到近代的“官话”,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国家通用语言”已有数千年的历史。[4]20世纪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出台,明确“国家通用语言”的内容,并确立其法定地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普及工作,将普及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重要举措。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要搞好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5]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进入2.0时代,信息技术对提升民族教育质量作用越来越突出,以信息化推进现代化,成为民族地区全面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基本路径。以往对于信息技术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普及的研究多分别以民族地区青壮年或学校学生为研究对象①,常以案例的形式展开,缺乏对区域推进成就、经验的总结。对青海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普及的研究更为鲜见②。鉴于此,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促进青海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普及的成就、经验的总结,梳理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时期的发展方向与策略。
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实施以来,通过对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给予政策支持和保障,信息技术促进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普及成效显著。青海省利用信息技术搭建普通话培训学习远程平台,推进青海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普及实现跨越式发展。
21世纪以来,以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信息化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力量。《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正式拉开教育信息化的序幕,而教育信息化从伊始便重点关注乡村和民族地区。继之,出台系列文件旨在“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现代远程教育”[6]“坚定不移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7]以此突出信息技术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的作用。
在政策的促动下,青海省借助信息技术,搭建普通话培训学习远程平台,聚焦青海农牧区,以及中小学和幼儿园普通话不达标教师、农牧区青壮年劳动力等重点人群,依托“普通话小镇”APP项目,组织幼小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开展普通话学习训练,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普通话学习氛围。对海南州共和县,黄南州同仁县、尖扎县、泽库县,玉树州玉树市、囊谦县、杂多县、治多县、曲麻莱县、称多县,果洛州玛沁县、班玛县、甘德县、达日县、玛多县不说普通话的青壮年农牧民(18—45周岁)实施“语言扶贫”APP项目,提高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沟通和交流能力,为提升贫困地区“造血”能力打好语言基础。③
以政策为导向,青海民族地区在信息技术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普及的过程中,已形成特色鲜明的经验。
1.坚持信息化推动民族教育发展的核心价值,全面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既是少数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融入整体社会发展环境的有效路径,也是民族地区引进人才、发展经济、开展社会治理的基础性条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大力推进语言教学,全面开设汉语文课程,全面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8]着重强调民族地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信息技术在推动青海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围绕“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一中心任务,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开发民族语向通用语言转换的学习工具、技术设备,聚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这一民族教育中长期以来的难点,扫除语言障碍,打破少数民族学生自我发展的语言瓶颈和因语言不通而造成的区域阻隔。
2.坚持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民族教育均衡发展,共享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成果
“共建共享”首先从语言的“互通共用”开始。提升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的普及率对民族地区发展乃至国家实现“充分”“均衡”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技术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普及的价值定位始终坚持公平性、共享性,教育信息化更多体现出对民族地区的政策优惠和倾斜,从早期电化教育试点首先在民族地区开展,到全面搭建信息平台,搭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缩小民族教育中的数字鸿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在民族地区的全面共享,为推动民族教育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
3.坚持以教育信息化提升民族地区学生语用能力,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国家通用语言如同“石榴籽”之间的蒂,是将各民族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纽带。以信息技术为桥梁,青海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普及致力于学生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的提升,通过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为少数民族少年儿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学习创造“触手可及”的语言环境,弥补以往国家通用语言学习起点低、介入晚的问题,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编译数量可观的数字化民族团结教学资源,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有机融入到语言教学中,有效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
4.坚持信息化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普及内容的适切性,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
国家通用语言普及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始终注意民族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传承,信息技术服务始终突出“适切性”,在推动少数民族国家通用语言普及的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照搬其他地区的模式,而是根据青海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民族文化特点,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有针对性地开发优质课程资源,统筹考虑各地区经济和文化差异,注重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现代教育需求,形成整体统筹、局部推进、特色突出的民族教育信息化进程。
信息技术促进青海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普及虽取得一定成就,成为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的有力抓手,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部分人群和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普及不均衡、语言应用基础薄弱、信息化队伍建设存在短板以及信息技术应用整体滞后等问题。
青海省15—69岁常住人口普通话普及率仅为76.31%,距离“十四五”末全国计划10—69岁常住人口普通话普及率要达到85%的总体目标还有一定距离。部分地区对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语言学习观念始终停留在民族语与国家通用语“非此即彼”的二元选择上,未能积极回应信息时代少数民族群众学好国家通用语言以谋求自我发展的强烈愿望,存在生活语言与教学语言相脱离的现象,导致国家通用语言在家庭生活层面、部分偏远民族地区和低龄人群中未能普及。部分家庭和社群传统语言环境为少数民族语言,相对封闭的民族语言环境,使得学龄前儿童对国家通用语言的接触时间晚、掌握程度低,语言应用基础薄弱。
一方面,信息技术专业人员配置不足,无法做到“专人专岗”,信息化教学设备的应用、调试、维护多由“懂技术”的教职工兼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深挖和充分利用常常遇到技术障碍,信息化教学常常因技术问题而中断。另一方面,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整体偏弱,表现在:对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理念和在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方法缺乏系统学习;信息化教学设备的操作不熟练;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获取和开发能力不强;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融入生硬、粗糙。
信息技术进步和各民族交流交往向纵深发展,改变着民族地区传统以民族语为主的语言环境。但受限于信息化队伍建设短板,青海民族地区信息化设备和资源存在使用率低的现象:一是信息化设备资源的应用频率偏低,部分学校教室的多媒体设备常闲置。二是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方式落后单一,应用效果不明显,目前普遍呈现信息化的方式是利用电子白板开展教学,以PPT代替传统“黑板+粉笔”的方式等。三是信息技术课程开设不足,在师资配置、教学内容、课时安排等方面随意性大,课程质量难以保证。
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发展深刻改变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新时期,以信息化加快推进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以信息化全面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普及的基本方向;以信息化优化民族地区语言学习环境、赋能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是青海民族地区教育质量提升的基本策略。
1.以信息化为手段,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语言是实现交往的媒介,共通语言是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基础,也是民族间交流交往交融、促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保障。“要实现不同民族间的有效交往关键在于习得一种超越于各民族语言之上的共通语言。”[9]历史上,由于生产力落后,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交流沟通不畅,限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也阻碍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伴随着生产力发展和技术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民族间交流沟通的壁垒正在逐步破除。作为信息获取的主要技术媒介,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催生着越来越普遍的诉求: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以适应信息化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语言成为影响未来信息时代民族间交流、交往、交融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关键。以信息化推动民族教育现代化,核心在于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国家通用语言在民族地区的普及,在信息技术向千家万户渗透和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国家通用语的媒介作用,提升少数民族群众对国家通用语言的认同,进而形成共同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模式,培养“共知、共情、共思、共忆、共育”[10],导向共同的价值追求,由语言认同生发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信息技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应注意发挥网络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作用。坚持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这一教育,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使青年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1]
2.以信息化为手段,提高国家通用语言应用能力,成就少数民族学生发展
少数民族群众对国家通用语的掌握程度也影响着民族地区与外界交流、交往的深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在信息化环境下,随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与外界交流、交往程度的不断加深,少数民族群众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的频率提高,学好国家通用语言的内在需求越来越强烈。民族地区与外部社会的关系是敞开式的和密切交融的,无论是同伴间的共同生活、交流和交往,还是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平台,掌握国家通用语是基础条件。在信息化、一体化背景下,普通话已经成为少数民族地区人们日常交流的“刚需”[12],在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心目中,国家通用语言已然成为代表“机会”的一种语言,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是其提升核心竞争力,融入现代社会,获得学业和职业成功的关键。“文化保护固然重要,但是使民族民众在社会中生存发展下来更加重要。”[13]民族教育信息化,关键是以信息技术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升其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能力,推动少数民族学生走出“封闭圈”,扩大其生活、学习、择业、就业的范围,获得更多成就事业的选择和机会,在与外界交流、交往中融入主流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塑造文化认同、成就精彩人生。
3.以信息化推进现代化,全面提升青海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普及质量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期,《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政策文件的出台,教育信息化进入2.0时代,信息化成为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动力。以信息化推进现代化,实现信息技术与语言教学的深度融合及其在国家通用语言普及、共同体意识建构方面的创新应用,成为新时期青海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重要路径与基本方向。当前,在青海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普及已基本完成“面”的铺展与量的积累,未来需要在质的提高上下足功夫。在以信息化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普及质量提升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国家通用语言普及的核心价值和正确方向,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的学习质量。尊重少数民族的特色语言传统,挖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更要以信息化打破封闭保守的局面,优化民族地区语言学习环境,深化信息技术与语言教学改革,注重国家通用语言学习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确保每个少数民族儿童都具备充分有效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条件和环境,每个少数民族毕业生都能熟练掌握和应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每个少数民族公民都能平等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1.以信息化优化语言学习环境,奠定青海民族地区儿童语言学习基础
在青海民族地区传统少数民族家庭中,民族语言是儿童的第一语言,家庭语言使用的单一化也造成了部分地区相对封闭的区域语言环境,儿童在上学前接触国家通用语言机会相对较少,由于错过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对其入学后的语言学习造成很大困难。信息化打破区域、人群之间的时空阻隔,少数民族儿童语言习得的途径突破家庭、伙伴、社区的局限,被移动互联网无限扩充,在线化、智能化的生活和人际交往方式也使得少数民族少年儿童接触、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比民族语更为普遍,在民族地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大环境正在被信息技术优化,为国家通用语言普及较早、较好地开展提供了条件。以信息技术推动青海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普及,要着力于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语言环境,从过去单纯改造学校环境,到改造学校环境与家庭、社会环境并重,加大民族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使少数民族儿童得以从小接触乃至沉浸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环境中,通过以信息技术为媒介的人际交流和沟通方式,让国家通用语言的使用变得更广泛、更经常。
2.以信息化赋能队伍建设,建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师资队伍
信息化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尤其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掌握程度均偏低,成为制约青海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普及的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新时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为赋能信息化队伍建设提供实现路径和技术支持。一是建立教师常态化培训体系,加强教师国家通用语言培训。主动搭建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持续性的语言培训,让基层教师更为便捷地享用网络优质资源,并利用大数据学习行为分析技术,对教师的学习需求进行深度分析、精细分类,精准施策,帮助其在培训过程中进行自适应调整,创新培训模式,有效提高培训质量;利用移动学习平台、智能交互设备等先进技术,开展“少数民族教师通用语言文字专项培训”,利用技术手段实现全方位的培训效果考核,严格控制培训质量,全面提升教师普通话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专项培训”等项目,加大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力度,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用好在线语言培训资源,提高教师使用信息化设备和资源的能力。二是增加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的配置,在教师招聘计划中增加信息技术教师编制数量,加大力量引进优秀信息技术教师,开齐开好信息技术课程,依靠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做好信息化设备的运行维护,为教师提供及时、有效、长期的技术服务。三是关注教师信息化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水平联动发展,提升现有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为了让民族地区的学生有机会参加到学习环境中,教师必须关注导致新模式和文本出现的多模态设计和新媒体技术的价值、可能性、教学法以及与课程的融合框架。”[14]通过全方位提升教师信息化能力水平,推进教师信息素养内涵发展,弥补信息化队伍建设短板。
3.以信息化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推动青海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变革,对国家通用语言普及提出新的要求。“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越来越显现出‘类人’的特性。这有利于信息技术越来越‘理解’和适应教学活动的育人方式,融入教学活动的程度将会越来越深,也会越来越按照教学主体所期望的‘人化’方式服务教学活动。”[15]以教学方式、教学组成形式、课程内容等变革为导向,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传统的教学场景、教学组织、教学内容都必须加以重构,重塑民族教育课程与教学形态。一是加强信息化教学设备、数字化学习资源在青海民族地区的推广使用。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向民族地区免费提供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确保师生可以即时、便捷地通过资源平台获取优质课程,创设课内课外相衔接的国家通用语言学习环境。二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如利用视频直播教学和异步在线教学技术,变革传统教学方式,利用虚拟课堂、在线学习社区、QQ和微信群等多样化的学习组织变革传统教学组织形式,构建新型学习共同体,形成“能够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教与学要求”[16]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三是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丰富教学内容。随着信息传播媒介的技术变革,知识和信息的符号系统“从单纯的文字图表变成了包含文字、声音、图片、动画、视频,游戏等多种符号表达体系。”[17]语言教学要从单纯语言文字的传播扩展为多种符号系统的传播,充分利用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学,促进其语言习得、知识获取、思维养成、技能训练,实现从“苦学”向“乐学”的转变。四是利用教育资源平台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个性化教学支持。整合语言教育资源平台,以多种方式呈现多类素材,供学生灵活选用,以更直观、更多元的方式呈现教学资源,利用学习者精准画像技术,实现学生个性特征、学习需求的精准分析和优质学习资源的主动、准确推送,满足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
注释:
①代表性论文有:李玲、孙倩文、黄宸、贾永仪:《民族地区青壮年推普政策执行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民族教育研究》2022年第4期;樊华丽、赵华新:《信息技术应用在南疆农村幼儿园国家通用语言教学中的实证研究》,《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年第16期等。
②代表性论文有:李瑞华、海路:《增能理论下少数民族地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的增能效应研究——基于青海民族地区推普脱贫的案例分析》,《青海民族研究》2021年第2期等。
③资料来源于青海省教育厅语言文字工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