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早霞 冯小桐
(浙江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8)
西藏的国际传播工作成效关乎向海外传递真实的西藏情况、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以及塑造我国“可信、可爱、可敬”的国家形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传播工作要“广泛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1]。部分美西方媒体出于意识形态偏见、西方中心主义和现实利益考量对我国西藏地区进行的歪曲报道,使我国涉藏传播陷于“有理说不清,说了传不开”、被动回应西方议题设置的局面,探索如何讲好当代西藏故事已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针对新中国所面临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战略遏制和孤立政策的国际形势,为向海外人民介绍新中国发展建设的真实情况,在周恩来总理的建议下,宋庆龄于1952年以“中国福利会”人民团体身份创办英文双月刊外宣杂志《中国建设》(China Reconstructs),该刊物重点针对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读者展开传播。1955年起该杂志改为月刊,1960年之后《中国建设》西文版、德文版、法文版等多语种杂志相继发行,1980年《中国建设》中文版创刊,1990年 《中国建设》易名 《今日中国》(China Today)并发行至今。《今日中国》目前有英、法、德、中、葡、西、阿、土耳其文等版本,杂志行销150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对外讲述中国故事的典范,是“当时对外发行量最大的一本刊物,也是惟一能进入美国的中国出版物”[2],“在美国的书店、报摊上公开出售,中国的其他英文报刊都做不到这一点”。[3]西藏报道是《中国建设》中少数民族栏目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该刊物以其独特的传播技巧,在其时美西方对我国实行战略遏制和孤立政策、开展污名化宣传新中国的时代条件下,对外讲述了真实的中国故事。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国建设》外宣报道进入曲折发展时期,本文以1952—1966年《中国建设》中的西藏报道为考察对象,研究归纳其主要内容及其传播策略,以期为讲好当代西藏故事提供有益借鉴。
《中国建设》以民间立场“向国外读者报道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真实情况”[4],“以社会主义建设为范围,以生活为内容”,“是一本为了加强国外读者对新中国的了解而办的刊物”。[5]杂志的主要栏目包括致读者、读者来信、影评、中文月课、专题报道、漫画等。1952—1966年《中国建设》中西藏议题新闻报道的采写对象主要包括在藏的党员领导干部、西藏艺术家、工人、农牧民、青年学生,写作群体包括《中国建设》杂志、新华社、《中国青年报》《西藏日报》等部门的新闻记者和采编人员,西藏党员领导干部,来华参访的外籍人士,如捷克斯洛伐克通讯社驻北京记者卡雷尔·贝巴(Karel Beba)等。经统计,除读者来信栏目外,1952—1966年《中国建设》杂志全文内容中提及“西藏”的篇目共计148篇,其中31篇为对西藏的专题报道。专题报道重点揭示了旧西藏封建农奴制对西藏人民残酷剥削和压迫的事实真相,以及西藏实现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以来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民当家作主的事实,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方面。
《中国建设》较为详细地向读者介绍了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资源情况,包括西藏的水文地形、气候矿产等内容。如,《第一条到西藏的公路》一文提及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雪线海拔15000英尺,海拔18000英尺的地方终年积雪”[6]。《西康:从奴役到自由》一文则介绍了西藏丰富多样的地形地貌,“青藏高原占中国领土的五分之一,它南临印度、巴基斯坦和缅甸,北望戈壁和塔里木沙漠。……西藏有起伏的草原和由溪流灌溉的浅沼泽山谷”[7]。《在西藏的科学家们》一文记述我国科学家在藏发现的丰富矿产资源,包括铁、锰、铜、铅、锌、煤、油页岩、沥青、盐、硼砂等,这些资源储备将助力西藏建设铜、铁、电气、化工、水泥等工业。[8]《中国建设》关于西藏自然环境的描述向读者展现西藏高寒气候和高峻地势的自然地理风貌。
《中国建设》对外传播了西藏自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以来,在交通、工农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在交通运输方面,《中国建设》以青藏公路、康藏公路的全线通车和北京—拉萨西藏客机航运试飞的首航成功介绍西藏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成就。如,《第一位到拉萨的乘客》一文以飞行员潘国定的视角记述1956年“北京号”客机从北京到拉萨航线的试航情况,他指出“在唐朝,商队到拉萨的旅行通常需要3年时间,1954年青藏、康藏公路竣工后,乘汽车就缩短到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现在乘飞机从拉萨到北京8小时就足够了。”[9]在工业方面,自西藏民主改革以来,西藏的钢铁厂、农具厂、水电站等基础设施逐步建立;在文化教育方面,人民解放军在拉萨广泛建立了日校和夜校,“学习读写已经成为一场群众运动”[10]。在农业方面,经过反复实验,部分品种蔬菜在青藏高原成功种植,农学家和人民解放军在拉萨实验农场种植出大白菜、花椰菜、西红柿等,打破了人们对高原不适宜蔬菜种植的旧有认知。[11]
西藏的人民解放军为民众排忧解难、得到人民拥护的事迹也是《中国建设》报道的重点内容。进藏解放军修筑公路、开办学校、为人民提供免费医疗、将自己的衣食储存起来救济藏族民众、严格执行中央人民政府的民族政策等,赢得西藏人民的广泛拥护。藏民们说,“这些士兵像菩萨一样善良。他们头上闪着红灯”(指解放军帽子上的红星)。很多藏民自愿帮助解放军进行运输和其他工作。[12]人民解放军尊重西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虽然在许多地方,喇嘛们自愿要求他们搬进寺庙,但他们还是在露天扎营,而不是住在寺庙里,西藏人民从未见过如此纪律严明的军队,现在只要提到人民军队,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无论军队出现在哪里,都受到热烈欢迎。”[13]《中国建设》对外传播在藏人民解放军军纪严明,赢得藏族人民广泛认同赞誉的事实真相。
自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以来西藏人民翻身得解放的生活故事,包括对旧西藏农奴的境遇和民主改革后西藏人民拥有新的职业和自由、尊严生活的对比介绍是《中国建设》西藏报道的重要议题。在《西藏的农奴制即将灭亡》一文中,作者记述了西藏封建农奴主对农奴的残酷刑法、1959年西藏农奴主参与武装叛乱的史实以及西藏废除农奴制、进行民主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4]《拉珠一家》一文以对在拉萨汽车修配厂的拉珠及其儿子达娃、洛桑,女儿巴桑、格桑等普通百姓生活的叙述,展现旧西藏封建农奴制的压迫以及民主改革后的幸福生活。[15]《在拉萨的两位姐妹》一文通过西藏电力女工琼巴和查布夏成长为电气工人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西藏和平解放后人民生活的变迁。[16]《从农奴到演员》一文以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的次仁多杰、强巴、洛桑次仁等人从农奴成长为出色演员的经历,记述个体人物在民主改革后的生活变化。昔日是农奴的洛桑次仁在加入剧团之前很少笑,但为扮演松赞干布的角色,他反复练习直至最后拥有了自然而真诚的笑声。[17]《中国建设》中讲述的普通西藏人民的生活变迁故事,向海外读者真实呈现自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以来西藏人民的新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对于西藏的历史沿革、西藏文化及宗教保护等情况,《从拉萨到北京》一文指出,“西藏自从十三世纪以来就一直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18]。《西藏人民向前进步》[19]一文则向读者记述近现代以来英国、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西藏的染指、干预以及中央人民政府和平解放西藏的前后经过。在对西藏文化和宗教信仰自由的保护方面,1954年宪法颁布对保障包括藏族在内的我国各民族人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具有重要意义,《西藏大步迈向社会主义》一文,对外传播了中央人民政府尊重西藏人民宗教信仰自由,修复大昭寺、拉萨清真寺等寺庙,保护历史古迹和文物的相关事实。[20]《中国建设》对中央人民政府对西藏人民宗教和风俗习惯的保护传承等内容的报道,有力证明了新中国保障人民基本权益、尊重民族宗教和风俗习惯。
《中国建设》讲述的西藏故事注重“用事实说话”,对外传播我国西藏的真实状况。1958年毛泽东在武汉看到《中国建设》杂志,曾经谈到“中国建设杂志用事实说话,对外宣传就是应该这样做。”[21]具体而言,《中国建设》关于我国西藏报道的国际传播策略呈现如下特征。
《中国建设》在讲述西藏故事时注重民间言说主体的话语呈现,以民间外交思维对外传播我国西藏地区的建设事实。《中国建设》以人民团体中国福利会身份发行,“最大的特点是其民间身份”[22]。而西方民众喜欢看到媒体显示其非官方的立场,认为只有这样它们的消息才能客观、公正、可信。[23]该刊物擅长以来华参访的外籍人士、西藏百姓的主体视角呈现西藏的建设发展,以民间外交思维对外传播西藏治理成就。如,捷克斯洛伐克新闻社记者卡雷尔·贝巴(Karel Beba)的《再访西藏》[24]、西藏人阿旺桑布的《我们去北京》[25]等文章均以民间人士视角对外传播西藏故事。西藏议题的国际传播以民间言说主体和民间外交思维进行信息传播,能有效增强议题的内容说服力和亲和度。
《中国建设》注重把握言说对象的信息需求,善于运用西方受众易于理解的概念实现精准传播。伊斯雷尔·爱泼斯坦曾指出对外宣传“我们要争取更多的读者,就必须了解他们在想什么”[26]。“读者来信”栏目是《中国建设》进行读者反馈、调整栏目内容的重要依据。《中国建设》每期刊物都附加一张“征求意见表”征求读者建议,一些有特殊内容的读者来信会在编辑部会议上宣读并作为选题的重要参考。[27]如,针对海外读者对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地理位置等信息的需求,刊物即刊发民族学家吴文藻《关于少数民族的事实》[28]一文释疑解惑。《一些关于西藏的基本事实》一文针对性介绍了西藏的地理、历史、社会制度和西藏解放的基本史实。[29]此外,《中国建设》还善于运用西方受众容易理解的概念和知识背景准确阐释主题内容,如《由公路去拉萨》[30]一文,作者将康藏公路与西方受众熟悉的美国19世纪60年代修建横贯美洲大陆的铁路进行比较,将美国拓荒者与中国西藏的建设者们进行对比,证明社会主义中国真正实现了为人民服务。
《中国建设》讲述西藏故事的言说过程主动设置议程,发掘西藏建设中蕴含的价值叙事。一般而言,公众更倾向于关注和思考媒介投入注意和反复强调的议题,“媒介对某个议题的不同方面的报道方式——媒介的属性议程——既影响我们看待事件的角度,也影响我们的观点。”[31]媒介可通过提供某些消息而忽略其他,并对报道内容给予不同的重视程度来影响受众对其他报道的重视程度。[32]《中国建设》以“西藏民主改革是人民的解放”“民主改革后西藏的变化”“西藏新面貌”“民族区域自治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等为主题进行议程设置,发掘内蕴于西藏治理中的 “解放”“民主”“和平”“团结”“人道”等价值观,通过数字对比、今昔对比、亲历者叙事等手法进行新闻报道,增强对受众的道义感召力。1965年一位斯里兰卡读者来信就写到:“了解西藏农奴从被压迫到自给自足的崛起,这令人鼓舞,因为他们有强大的意志和决心。这个故事使处于过渡时期的、年轻的东方国家大开眼界。摆脱压迫、自豪地拥有自己的土地,不仅为自己的利益而且也为兄弟姐妹们的利益而工作,这才是真正的幸福。”[33]通过主动设置议程提供给受众思考西藏议题的方式和框架,引导受众形成对西藏议题的理性认知,发掘西藏治理中对“解放”“民主”“和平”等价值观的叙事能有效增强涉藏国际传播的道义感染力。
西藏故事的言说内容注重以人民视角切入,巧用图片叙事引发受众情感共鸣。讲好普通人的故事“既是一种创作手法,更是一种观察和解释当今中国历史性变革的叙述角度、正面塑造中国国际形象的叙事策略”[34]。在1955年《中国建设》创刊之初,有读者来信就曾这样写到:“我相信,凡是读过《中国建设》的人,都不会再相信我们在报纸上和广播里听到的关于贵国的邪恶谎言和诽谤。你们的照片——一贯是高水准的——充分说明了中国人民生活的巨大改善,因为他们掌握了权力。中国工人和农民脸上容光焕发的幸福,就是你们所走道路是正确的最好的证明。”[35]《从农奴到演员》《中国少数民族的进步》等文章以西藏人民参与戏剧表演、基层民主选举投票展现喜悦笑容的彩色摄影图片将受众视觉审美需求与展现和平解放后人民幸福生活的媒介内容有机融合,摹画了民主改革后西藏人民的新的生活状态;《解放的农奴之歌》《西藏农奴制即将结束》[36]等文章文本和图片叙事则共同追溯了西藏黑暗残酷的封建农奴制,图片强烈的视觉冲击使读者对西藏人民渴望过上有尊严、和平稳定生活的人类共通情感感同身受,深化了受众的情感共鸣。
西藏故事的言说方式注重报道的平衡性,将问题与成就并举进行说明。一位英国读者曾在来信中这样写到:“……我喜欢你们对所遇到困难的评价方式,以及对现存缺点和落后的承认。”[37]《中国建设》以问题和成就并举说明的平衡报道手法,提升了西藏议题对外传播内容的信度。如《西藏人民向前进步》一文提及西藏人民购买力的提高及当地商贸的发展,指出西藏“与过去的条件相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承认西藏现存运输条件仍存在限制因素、贸易方式上仍存在困难[38];《第一条到拉萨的公路》一文作者记述筑路人民解放军战士和工人在修建川藏公路时从选址到最终成功通车的过程,同时也不回避筑路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如泥石流、沼泽、山体滑坡等地质条件和现存技术条件的实际困难[39],问题与成就并举说明介绍“两路”修建的真实情况,增强了信息传播的信度。
“西藏既是祖国的边防前哨,又是祖国深远战略后方的西南屏障。”[40]西藏的国际传播工作对于维护我国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西藏与南亚等周边国家的人文交流往来、在国际舞台呈现西藏发展的真实情况至关重要。讲好新时代的西藏故事是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议题。《中国建设》讲述西藏故事的方法有以下五点启示。
讲好新时代西藏故事需要以民间外交思维进行信息传播,发挥民间话语主体的信息阐释功效,增进海外受众对涉藏信息的信任度和接受效度。从信息接受特征来看,海外受众对政府机构和专业媒体持较低信任态度,官方媒体国际传播发挥效能受限[41]。多元主体传播可降低海外受众对官媒的不信任态度,更为有效地实现信息说服。民间人士或民间组织从事的国际交流活动即民间外交,是官方外交的有益补充,有利于增进人民之间的友谊、夯实国家关系发展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42]。《中国建设》以海外友华人士、普通百姓等民间群体视角进行信息阐释,发挥了民间主体信息沟通的桥梁作用。
全球传播时代语境下西藏议题的国际传播工作要求我们:第一,进行涉藏舆情调研,通过大数据技术等方式调研分析受众的涉藏议题认知,根据受众心理、信息接受习惯、媒介使用习惯等进行群体画像,掌握其价值理念、思维方式等整体特征[43],预判受众的可能立场和观点,使西藏议题的对外传播切合“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需要,实现精准传播。第二,以受众调查为导向,借助科技赋能“互联网+”云平台建立面向海外政治精英、专家学者、普通公众、大众传媒的“分层传播”体系。具体而言,针对海外政治精英,要注重以正式的语言风格和政治话语体系[44]重点阐释中国共产党的西藏治理理念、政策、发展模式,如,政府发言人的自媒体传播方式;通过网络平台深化与海外学者群体的互动交流,重点阐释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历史交融发展的相关史实及我国西藏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设成就及经验;针对海外公众群体,则可通过西藏民间文化团体、对外友好协会等以民俗文艺展演等方式进行文化交流,对外宣介我国对藏香、唐卡、藏毯等民族特色手工艺品的传承保护等问题,以藏文化传播为先导讲好中国西藏的文化故事;针对海外媒体,则要注重发挥西藏研究的专家学者和智库的信息传播优势,主动进行传播内容的议程设置,以我国自主的话语体系和议程框架回应国际社会中有关西藏的人权、宗教、民族关系等舆论热点话题,引导公众形成理性认知。此外,还要注重发挥“走出去”的企业、海外公关公司、华文媒体、中西方学者等多元载体的作用,以共同促进各国人民的发展与权益保护为对话出发点,“以民促官”争取更多斯诺式的中国人民老朋友,增进海外对我国西藏治理的理性认知,化解分歧、深化共识。
新时代西藏故事的国际传播要主动设置议程,系统化推进西藏治理叙事的内容生产以实现对海外受众的观点引导。媒介对主题的重视程度是受众判断一个主题是否重要的主要依据,美国学者麦库姆斯指出大众媒体通过有选择性的提供信息可以引导和形塑公众态度,“媒介构造并呈现给公众的是一个拟态环境,而这个拟态环境极大地塑造了公众看待世界的方式。”[45]部分海外国家对我国西藏设置“生态破坏论”“汉族移民同化论”“入侵西藏论”等议程,以“人权压制”“民族同化”“生态破坏”等框架模式进行虚假信息宣传,使部分海外受众受困美西方传媒创设的拟态环境而强化对西藏的消极刻板印象,而我国也因此陷入西方议程设置陷阱而被动回答和辩护。《中国建设》的外宣策略启示我们要掌握议程设置主动权,围绕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新时代的西藏青年”“西藏生态保护”“民族团结”等话题主动设置议程,讲好新时代西藏故事。
第一,以“西藏今昔”设置议程,向海外受众宣介旧西藏实行残酷的封建农奴制度对人民权益的剥削和损害,讲好历史上西藏与中央行政管辖的关系,表明西藏地方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史实,对外传播新时代西藏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及党在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方面对西藏人民权益的充分保障和尊重的事实真相,掌握国际环境中涉藏舆论斗争的主动权。第二,以“脱贫攻坚”设置议程,对外讲好党对西藏人民权益保障的故事。中国西藏的脱贫攻坚战为促进世界民族地区人权保障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白皮书统计,西藏“截至2019年底,全区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74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46]。脱贫攻坚是对外传播中国共产党西藏治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外宣介民族地区治理中国方案的重要题材资源。第三,以“乡村振兴”设置议程,对外讲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民族地区参与基层治理的实践故事。西藏驻村党员干部面对苦乐、得失、义利、公私等的考验,发扬“老西藏精神”,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舍小家为大家,是对外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生动符码,也是反击西方涉藏污名化宣传的有力事实依托。第四,以“新时代西藏青年”设置议程,展现新时代西藏青年投身现代化建设,展现西藏新青年奋斗圆梦、创造美好生活的青春之力。此外,“藏文化传承保护”“人权保障”“宗教信仰”“高原生态环境保护”“民族团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等内容也是涉藏外宣的重要议程主题,我国要积极掌握涉藏国际传播的议程设置主动权,避免陷入“他者形塑”的被动局面。同时,还要注重把握好涉藏对外传播题材内容的平衡性,以正面宣传民族地区的建设成就为主,不回避民族地区建设进程中的问题,如部分区域发展尚不均衡、不协调,传统生产方式等尚需转变,生态环境效益与经济发展需有效协同等,增强对外传播内容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是掌握涉藏国际话语权的关键,即“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47]。1952—1966年《中国建设》中的西藏形象主要基于“革命话语与解放叙事”[48]构建,与“内宣”话语有所重叠,即通过批判旧社会、讴歌新中国,展现西藏群众实现人民当家作主、阶级上翻身得解放,实现工农业生产的革新进步等内容。新时代,涉藏国际传播要注重运用“发展话语与建设叙事”建设西藏新形象,通过阐释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对外讲述西藏推进脱贫攻坚与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成就与经验,通过概念生产、构建解释框架、创新话语表述[49]等方式构建话语体系,掌握国际涉藏话语权。
第一,主动进行概念生产。“概念生产是观点输出的有效方式”[50]“民族同化”“人权压制”“民主自由”等即是蕴含西方价值判断的概念。新时代对外讲述西藏故事,要求我们注重运用“共同富裕”“人民当家作主”“中华民族共同体”“全面小康”“为人民服务”“乡村振兴”等中国特色概念来阐释并构建西藏议题的对外话语体系,实现涉藏外宣概念集群的组合输出。第二,构建关涉西藏发展议题的解释框架,以西藏等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绩效、党群关系、人民获得感、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国家安全等多层级框架阐释涉藏议题,破除西方所谓“民主自由论”二元评价标准和污名化形塑,掌握我国涉藏议题的话语权。第三,创新话语表述,发掘蕴含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底蕴的中国特色话语阐释西藏治理,如反映西藏基层治理党群相亲的“结对亲戚”①、民营企业以计天下利为己任、助力乡村振兴“万企兴万家”的西藏实践,在藏中国共产党人发扬“老西藏精神”、践行“以百姓心为心”“爱民如子”等蕴含中华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的“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等都是对外传播中国共产党西藏治理故事的重要话语资源。
全球传播时代,以短视频为代表的视听传播形式在展示我国西藏发展变迁的生活化叙事方面,具有视觉吸引力强、满足用户碎片化时间的信息需求、强传播性等特殊优势,视听传播已成为海外受众解读信息的新兴方式。印刷媒介时代,《中国建设》通过展示节日庆典、农业丰收、衣食住行等人民生活场景的文字和图片叙事,对外传播民主改革后西藏民生发展进步的事实,赢得海内外读者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智能传播时代,5G、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加持,使短视频媒介在传播国家话语方面体现出日益重要的价值,对国际传播形式的变迁发挥着重构性的作用[51]。国际传播的视觉化转向,给全球传播背景下对外讲好新时代我国西藏故事提供了新思路。
新时代涉藏国际传播工作要发挥短视频等媒介平台博主内容创作生活化叙事的传播优势,鼓励引导博主生产高质量的短视频内容,传播民族美学、展示西藏民族文化魅力,通过个体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叙事增进与海外受众的情感共鸣,提高传播内容的影响力。西方新闻媒体的负面报道形塑海外受众对我国西藏、新疆等边疆民族地区形成消极刻板印象,造成部分受众的信息判断偏差和误读。短视频博主以“民间立场、民间视角、民间表达”[52]释放个体情感,展示普通人衣食住行、喜怒哀乐的日常生活,能有效增进与受众间的情感共鸣、发挥首因效应,整饬海外受众对我国西藏议题的印象;通过短视频内容的情景聚焦,让受众在沉浸传播中缩短、减少解码的过程,有利于减少国际传播中的“文化折扣”、引导海外受众形成对我国西藏建设发展真实情况的理性认知;通过评论、点赞等方式促进传受方的双向信息互动,实现内容生产者与用户之间的人际传播,拉进与受众间的情感距离,能有效增进受众的情感认同。此外,短视频平台用户的每一次转发和分享都会形成新的传播链条[53],也有助于我国西藏议题内容的扩散和传播。
具体而言:第一,要构建西藏议题对外传播的短视频自媒体平台矩阵。在YouTube、TikTok等面向海外受众的自媒体平台,鼓励西藏民间自媒体博主参与创设多账号主体进行西藏故事的国际传播,发挥自媒体平台账号集群化传播合力。第二,官方宏观叙事和民间短视频博主微观叙事有效协同进行西藏议题的内容生产,实现差异化传播。政府主导下的短视频创作可围绕藏族文化、生态环境保护、人民教育、医疗进步、乡村振兴等宏观叙事内容精心设置议题,并可通过展示以西藏民族文化风俗等为主题的动画短视频增强西藏对外传播的创意性;西藏民间短视频博主则要发挥情感叙事优势,通过展示西藏美食、藏族服饰、传统手工艺品等民族文化因素,以个体衣食住行变迁的生活化表达展示新时代我国西藏建设发展成就,增进海外受众对我国西藏治理的感性认知和情感认同。第三,提升与受众互动交流成效,主动讲好西藏故事。鼓励短视频博主通过评论、转发等方式提升与受众的互动交流程度,增强用户黏性,以少数民族博主真实可视的生活化短视频作为回应西藏人权保护、民族关系、生态环境等涉藏舆论焦点议题的重要传播手段。
新时代党在西藏的治理故事,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以及对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世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践行,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理理念。《中国建设》将西藏人民翻身得解放与中国人民追求人类解放事业的价值观叙事相联系,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有读者来信就写到:“《中国建设》用生动的文字和图片讲述了中国革命在经济、社会和人道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如果人们想要正确地看待中国的政治观点,这是最必要的。”[54]这启示我们进行新时代西藏故事的国际传播,需要发掘蕴含于西藏治理之中的、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的、具有世界道义感召力的中国价值理念,形成具有广泛说服力、能感召人心的中华话语阐释西藏议题,实现“在人类的善良、同情和共同伦理中,从价值层面争取情感的共鸣”。[55]
这要求我们,要注重以人类共同价值叙事为视角发掘西藏党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外宣资源。如,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为代表的“老西藏”群体,以誓愿解放西藏劳苦大众、将红旗插在喜马拉雅山的忠诚爱国情怀,察民疾苦、为民解难,被藏族百姓亲切称为“菩萨兵”。以“老西藏精神”为代表的西藏党史故事即是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西藏和平发展、人权保障、社会正义、人民民主而扎根边疆、建设边疆,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使命的重要叙事资源。新时代,在藏党员干部传承发扬“老西藏精神”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西藏乡村振兴,在藏驻村工作队走访孤寡老人、关爱困难学生,建立“结对亲戚”实现精准帮扶、解决百姓实际困难,帮助人民过上好日子,以实际行动践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同社会理想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切实保障西藏百姓的人权和尊严,昭示了中华传统文化中“民本”“仁政”等德治思想,是对外传播新时代西藏故事的重要价值资源。这启示我们,对外讲好新时代西藏故事,要积极发掘党在西藏治理中所体现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文化根脉力量和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爱民情怀故事,以维护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中外对话的出发点,增进涉藏国际传播话语的道义感召力。
讲好新时代的西藏故事对于我国开展对外交往交流、保障边疆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维护国家整体安全和增进我国国际话语权至关重要。新时代西藏治理叙事的对外传播应以促进海外受众形成对我国西藏治理的理性认知、争取海外国家民众的友谊和支持为着力点,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面对西方以新冠肺炎疫情、新疆棉等话题对我国进行污名化及国际涉藏舆论场的复杂多变,我们要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继续依托多元话语主体、主动设置议程、探索构建涉藏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发挥网络空间短视频生活化叙事优势、发掘西藏治理中的价值叙事,准确反映在党的领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西藏社会建设的有序发展和全区各族人们团结一致、勠力同心、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时代新篇章,对外传播党在西藏等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有益经验,为促进世界民族地区的普惠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注释:
①西藏基层治理驻村干部开展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的“访惠聚”活动,通过与藏族人民建立“结对亲戚”,联系走访村民察民疾苦、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