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益民
古代科技史研究依赖于历史文献和实物分析,而史前科技史则以实物分析为主导。科技考古是对古代物质遗存开展科技分析,提炼出人类活动的潜信息,而人类活动大都含有科技元素;因此,科技考古的大部分研究成果是古代科技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历史时期的科技考古,很多研究需要科技分析与文献分析的深度结合,从而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民心相通”提出了更高要求,科技考古有助于深入挖掘文化遗产蕴含的丰厚内涵,为展现人类文明交流和互鉴提供坚实依据。
本专题文章涉及玉石、冶金、陶瓷和有机残留物的科技分析或古文献释读文章。石髓珠是欧亚大陆上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物之一,但已往的科技分析较少。董俊卿等人利用无损分析手段,获取了淅川下寺楚墓出土天然石髓珠和蚀刻石髓珠的成分、物相和光谱信息,为两种珠子的制作工艺认知与科技鉴定提供了基础信息。王睿哲等人对成都地区出土战国中期至西汉早期的铜钺开展合金配比、加工工艺及铸造技术分析,发现秦并蜀这个历史事件前后,铜钺制造技术也随之而变,并探讨了背后的产生机制,体现了科技分析“透物见人”的能力。葫芦是一种常见的经济作物,由于其特性很早就被用作容器,但如何评价其具体功用还尚未开展;李敬朴等人利用之前建立的有机酸提取与分析流程,发现葫芦本体中酒石酸与乳酸的含量较高,因而这两种有机酸的检出不能用于葫芦盛酒的依据;但在唐代烽燧出土葫芦残片中检测到丁香酸,结合文献记载,推测为装葡萄酒,为新疆地区酒业的发展提供了证据。肖红艳等人对历史文献进行了深入梳理,结合相应铜合金器物的已往科技分析结果,阐明“青铜”和“黄铜”二词的含义变迁,为正确理解古代文献中的铜合金和相关人类活动提供了重要信息。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中国不仅输出产品,也输出知识;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知识在国外的传播和影响,相关研究还有待深入开展。《陶说》是中国第一部较为系统地记述陶瓷器的陶瓷典籍,18世纪初刻之后,很快被日本人翻刻和翻译;吴艳对该书百年时段的日译本进行了考察,分析日本陶瓷界对中国陶瓷看法的变迁及其背后的产业活动和社会因素,为中国科技知识的海外传播提供了鲜活的案例。
由此不难看出,科技考古不仅仅要用现代分析手段揭示古代科技的发展程度,更要探究科技与社会的互动,从而丰富历史内涵、活化历史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