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映蕾
“新型职业农民”最早在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并界定了概念,即“会经营、善管理、懂技术”的农村新型人才[1]。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而为大家所熟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同时提出要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2]。
2017年农业部出台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发展目标为2020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总量超过2000万人,给新时代农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3]。新型职业农民以“职业”来赋予从业者全新的角色和定位,既有利于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也有利于助力农村、农业的快速发展。作为职业,新型职业农民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通过劳动要素的投入,产出农产品,并经过产品和技术创新、初加工、深加工等形式输出产品,追求市场利润最大化,以此服务社会获得劳动报酬和社会尊重,因此,具有典型的市场性和社会服务性的特征。
新的历史阶段,我国农村的主要矛盾是农业供给侧的供给质量和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的矛盾。人民群众对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的需求不断提高,为未来农业生产发展指明了方向。伴随供给侧改革的深入,城乡消费者对食品品类、质量有了更高要求,同时也意味着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者对市场要有应对能力,生产工艺和管理水平也需要再上新台阶,提供创新、优质、适销的名优产品。这就要求从业者具备先进的作物生产技术、生产经营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不断发现市场新需求并很好地加以满足,从而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乡村振兴。另一方面,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良好的未来前景,能够吸引城市的相关从业人员,例如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入农村从业,提高从业人员队伍的素质,实现劳动力的良性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强农业农村建设。因此,作为社会职业的一种,新型职业农民将以专业领域的专业化运作,改变以往传统的农业运作方式,以更加现代化、产业化、规模化的模式发展。新型职业农民的岗位包括生产岗、生产保障岗(例如农技服务员、动物防疫员等)、技术服务岗、生产加工岗、管理岗等。通过科学分工、专业培养铸就一支服务现代农业的生力军。
传统农业大多“看天吃饭”,以“小农”生产为主,对市场信息的搜集、营销和渠道拓展能力不足,对市场信息变化应对不够,造成产销脱节,农民种植和销售风险难以规避。因此,农业产业急需相关人才判断、应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实现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转化。另外,中国建设现代农业,需要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产能,需要扩大海内外市场,同时,农业的全产业链也需要向上、向下延伸,都需要懂新技术应用、新市场扩张、新产品策划、新管理模式等各领域专业、高端人才的培育。因此,未来农业生产的分工也将更为细致,对各岗位的要求更高。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农业、农村和市场,牢牢把握市场发展的脉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既能够高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又能够获得较好的收益。这些都需要先进的市场知识和专业技术重新定义农业生产经营的概念、内涵和定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也能够鼓励职业农民参与市场的良性竞争,形成现代市场意识,主动学习先进生产、经营知识和技术,弥补不足,促使农民不断进步和城乡的快速融合。
作为一种职业类型,职业农民以农业相关岗位为终身职业,同教师、医生、警察一样受到社会的认同和尊重。政府通过人才引进、政策扶持等手段促进各阶层居民有效参与到农业生产经营中。通过培训,改变农民的固有形象,提高农民的素质和职业素养,提升农民的社会地位,实现社会公平。新型职业农民将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助力中国农业的转型升级,构建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市场化、专业化、集约化新型体系,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应该是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技能、与时俱进、勇于创新、顺应市场的高素质职业团队。从业人员既有明确的职业成长路径,也有辅助成长的培育机制,推动新型农民作为“职业人”的成长。新型职业农民的定位还能够促进外出打工者回流,适应新的职业角色和社会地位,增强乡村振兴建设的力量,提升农业建设者队伍的素质,提高经营水平,共创美好生活。
农业自古就是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时至今日,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农业生产、加工的技术和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新的历史时期,除了吃饱、吃好之外,农业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食品安全、健康,高产出、高收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等。农民依靠以往的经验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必须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的职业素养、专业技术、经营管理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型职业农民,具备高度的社会发展观和现代观,能够对生态环境、社会进步和人类后代承担责任。这既是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素养,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担当。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向社会提供高品质、健康绿色的食品,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和满足消费者需求,获得社会大众的尊重。
伴随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的青壮年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农村劳动力存量不断减少,以老龄人群和儿童为主,劳动能力较弱且受教育程度低。培养大批合格的、高质量的新型职业农民,既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又能改善我国农业相关人员素质整体偏低的现状[4-5]。培训新型职业农民,通过不断改进传统农业的弊端,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和科学技术,改进生产水平和产品品质,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职业能力,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新型职业农民具有稳定性和长久性的特征,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职业素养,能够爱农村、会管理、懂经营、强技术、敢创新,是一支有组织、系统化的新型农民职业队伍。通过对市场的洞察,结合先进的生产理念,使农业产业的经营体系和方式带来深刻变化,规避传统农业生产风险、经营风险和销售风险,振兴新农村,实现从业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粮食的长期安全靠农民。连续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中多次把农民培训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2012年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3提出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4年提出“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的教育培训力度”,农业部也连续多年把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作为重点工作[6]。这足以说明国家对农民培训的高度重视和对农民进行培训的重大意义。这是保障国家粮食长期安全稳定的战略选择。
为了实现农产品全产业链的安全,生产源头、生产加工、销售流通各环节既需要制定标准,严格把关,还要规范生产、科学管理才能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以粗放型为主,农业灌溉用水利用效率仅为5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我国是最大的化肥和农药使用国,但化肥、农药利用率均仅为30%—35%左右,比欧美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以上[7]。通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加快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农民在观念、技术、生产规模等方面的差距,提升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拓宽获利空间,提高农民务农积极性,方可保障国家粮食的安全和长久供给。
各行各业,人力资源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8]。农民的受教育程度直接决定了中国农村和农业的建设水平。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留乡务农人员以妇女、中老年为主,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比重超过50%,占农民工总量60%以上的新生代农民工[9],大部分没种过地,也无意愿回乡务农,以致“地由谁来种”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只有提升农业产业的吸引力,加快对农民的专业化、职业化的培训,快速转型,才能确保留存一部分高素质农村劳动力在本地发展,为当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通过培养大批合格的、高质量的新型职业农民,以及制度创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体现教育公平,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科技兴农,科技兴国。
根据农民从业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意愿、家庭生命周期等,可以将农村现有劳动力进行细分,具体分为四类:基本生活型、技术提升型、技术能手型、管理创业型。
这类人群主要以文化程度偏低、年龄较大或者身体较弱的劳动力为主,以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和孩子为主。他们以满足基本生活为主要目的,对培训的热情不高,参与度不高,学习能力有限,又因为掌握的生产技术落后,往往是非常需要提升技术技能水平的。针对这类人群,需要将技术和辅导送到田间地头,并且手把手教学,还提供一定的辅导,方可达到较好的培训效果。例如,种红提就需要专业技能,栽种中有许多技术关键点。技术人员或者培训师需要在每个作物生长重要节点为这类人群提供点对点的即时服务,保证学习者能够及时掌握技术,并且用于当下的生产劳作中。
这类人群主要以文化程度不高的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夫妻有未成年的孩子的两代或三代同堂家庭为主。因为文化程度受限,学习能力不强,但是对新技术、新产品和新需求有兴趣,希望通过技术提升,获得更高的收益,提高家庭生活水平。他们有一定的学习意愿,希望在需要的时候能够送技术下乡,既可以在田间地头,也可以在家门口的课室里随时学习,既方便又能随时解决问题。针对这类人群,采用忙时在田间地头,闲时在附近课室学习的灵活的培训方式比较合适,必要的辅导也不可或缺,以提高学习效果。
这类人群文化程度较高,以高中甚至高职、大专毕业生为主,或者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对技术比较擅长的中青年人为主。他们是当地的技术员或者潜在的技术人员,学习能力强,对新技术接受快,忙时还可以作为辅导老师培训大家,闲时参加线上和线下的学习培训。培训内容既可以是学历提高,也可以是专项技术培训。还可以充分发挥农村职业培训和农村成人教育网络的优势,鼓励其考取新型职业农民职业证书。新型职业农民证书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所具备的综合素质、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经营能力的证明,是享受政策扶持的重要依据,拥有此证的人需要有较好的现代农业理念、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能或社会服务能力[10]。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后,根据不同的产业类型,政府会有一定的政策扶持,享有生产经营补贴或技术咨询支持,为其后续发展提供保障。
这类人群有一定的文化教育背景,以中青年为主,对未来和生活充满信心,个人经营管理和创业的意愿、能力较强,部分受过较好的教育,对市场敏感,敢于尝试,有魄力,有胆识,通常在大城市打拼过,有一定的见识,也有创业的热情,是未来的管理者或领导者。对这群人的培训包括软、硬技能的全面培养,包括职业技能、创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等。学历提升培训也是比较合适的培训方式,尤其是农业生产、管理和创业方面的培养是他们所重视和感兴趣的知识。一方面,他们需要农业专业知识,这是生存之本;另一方面,他们不满足于个人的体力和智力劳动,希望通过带领团队,和对市场的分析和预测,进行市场导向的管理和创业活动,提高利润,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个人的人生目标和理想。
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不能一刀切。不同类型的农民采用不同的策略。根据以上四种类型的新型农民,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根据地域不同、层次不同和对象不同进行合理设计,分为普及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学历培训,以取得最佳效果。
基本生活型人群,因为年龄、教育程度所限,虽然需要提高必要的生产技术知识和技能,但对培训兴趣不高,学习速度较慢,因此,宜采用灵活、零散、补充式的送教上门的方式,以普及知识和技术。尤其在农忙季节,需要技术人员直接面向农业农村生产一线,在田间地头边教边指导,确保学以致用,增产增效,提高收入。因为这类人群的生活来源主要依赖土地,劳动能力弱,产品的适销对路、产量的提高、品质的保障都非常重要。同时,这个人群学习能力弱,需要多加指导,重点传授粮食作物的种植、机械设备使用和维护等方法,调动其生产积极性,提高生活品质,以线下培训,面对面传授为佳。另外,利用农闲时间,还可以为这类人群进行基础文化知识和农业知识的培训,提高理解力、思维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为后续培训打好基础。
技术提升型人群主要为中青年人,有一定的学习意愿,学习能力较强,学习内容以新技术的掌握、技术提高等职业技能培训为主。培训的目标应细化,侧重于新技术、新品种、新市场信息的培训和传递,力求取得短期最佳培训效果并提高眼下的产能和收益。常规培训模式是通过短期培训班的系统教育,帮助其快速掌握农业技术技能,结业后通过考试发放职业农民证书,并有专人进行跟踪指导和服务。忙时,也可以采用“线上+线下”“学习+辅导”的培训模式。主要在实训和实践方面下功夫,着重解决应知应会和实际操作,可通过交流讨论、典型说法、互动式和情景模拟等教学方式[11]。另外,利用农闲时间,可以进行文化知识和农业知识的系统培训,培养农民的思维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可迁移能力,弥补薄弱点,提高培训效果。
技术能手型农民普遍为年轻人,学习意愿和能力都很强,有钻研精神,希望成为某项技术领域的佼佼者。针对这群人,可以有效采用“线下+线上”的培训模式,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这些人对网络课程接受度较高,可以做到学习、生产两不误,快速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通过线上系统学习某项技术的理论和实践,以及线下阶段性辅导,解答农民的疑问和困惑,逐步提升技术能手的专业能力。并为其提供教学方法的辅导,帮助其转化为兼职培训师,在农忙时为所在地农民提供有效培训,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应对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加以解决,加强地方技术力量和培训力量。此外,还可以通过到中高等职业院校进行短期培训和学习的方式,为其提供更加系统的学习。
对职业农民的成长,在顶层设计时,就应该考虑其职业成长路径。这类人是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有目标、有行动的优质人才,适合作学历提升培训。培训时,要进行系统的内容设计,包括农业生产技术、设备使用技术、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多方面知识以及管理经营方面的系统学习。例如,创业管理、工商管理、农业生产管理等全方位的系统学习。教学模式要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分季节、分阶段进行,既要学习理论知识,也要突出实践,强化跟踪培养,提高人才质量,鼓励和培育其成为当地的典型示范,引领当地农民向现代化、规模化生产和创业努力,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标杆。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全方位提供保障。既让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有法可依,防范违规操作,也能够让农民意识到培训跟自身利益的息息相关,提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职业为荣。同时也能够防范政府拨款和经费使用不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情况,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和培训课程的扎实落地,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扩大新型职业农民的数量。
另外,要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设。可以采用新颖有效的手段进行培训。借助世界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例如学分银行、终身学习的理念等,灵活组织教学,线上学习、测评、答疑等都是很好的补充形式,打破学习瓶颈,激发农民的学习热情。同时,当地政府也要扮演协调、指挥、控制的角色,整合各种资源,联合各地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形成产学研用的合力,为农民培训提供最好、最便捷的培训资源,突出培训的先进性、有效性和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