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伟
(中交郴州筑路机械有限公司,湖南 郴州 423000)
高速公路排水施工时因公路自身的影响,雨水和地下水等会影响到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且会影响到公路的安全运行。因此,加强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术的研究就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速公路工程通常规模比较大,相应的路基路面排水等的施工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如岩层分布和裂痕等。因此,相应的施工就应基于现实性的条件做好预先的针对性防控。
路基路面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与自身所处的地理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而前期针对施工区域所进行的勘察就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能够明确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进行预先的防控。路面上层水和下层水所产生的影响最大,前者如雨水和河流水等,后者如潜藏水和地下水等。地下水通常储存在不透水层中,基本不会对排水工程造成负面的影响。而潜藏水因与公路主体间距较小且岩缝间会流出层间水,因此会侵蚀到路基隔水层。鉴于此,相关施工单位就应加强地理环境因素在具体工程施工中的研究分析。
雨水的长期冲刷和侵蚀会使高速公路出现不同程度地损坏,如果某些地区雨水量较大,而高速公路自身的排水能力又比较差,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到路基的稳定性,公路的正常运行也会受到严重的不良影响。鉴于此,在设计排水系统的过程中就应做好区域气候条件的分析,以科学规划高速公路的最大排水量,从而为公路的安全运行提供切实的保障。
公路工程的挖方地段以及填土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地段,通常应设置边沟进行排水,以起到排水和保障整体性施工质量的作用。因施工环境有着一定的差异,因此相应的施工应做好施工方法的合理选择。平曲线段的边沟施工应落实好沟底纵坡的平顺衔接,尤其应关注对外溢水和积水等不良情况的有效防控。就工程推进的基本情况来看,还应增加边沟的深度。相应的处理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1)表面应确保平整,通常可采用干砌片石施工。与此同时,还应做好缝隙渗水的有效处理,以确保整体性排水施工的稳定性。(2)边沟沟底的抹面应确保平整,同时还应做好整体的压光处理,以使其具备较高的防水性。
通常情况下,截水沟的坡度应设置为3%。如果路基上方弃土数量较多,则应适当调整截水沟的位置,例如可设置在距离土坡脚2~4 m的部位。弃土与路基挖方坡顶的路基通常应大于或等于9 m,弃土堆的顶部坡度应设置3%,与截水沟在坡度上保持一致。另外,可将多余的开挖土方布置在截水沟和路堤之间,以根据工程的具体需要进行填筑,从而为工程整体性推进的质量保障提供有利的条件。
如果施工区域的降水量较大,则可沿边坡设置急流水槽,借助于浆砌工程的结构进行相应的工程建设。通常情况下,急流槽的纵坡应控制在1∶1.5以下,如果槽长较长,则应设置多个纵坡进行控制,以起到辅助排水的作用。
首先应落实好明沟的开挖施工,施工所用到的所有机械设备都应准备到位,以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做好机械设备与人工操作的合理搭配。施工的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以有效地保障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然后,应基于施工所在区域的地质情况制订合理的施工方案,以为后续的工程推进提供切实的保障。通常情况下,土质构成均匀的话,槽沟应高于地下水位,而开挖的深度也应达到工程的相关要求。施工人员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地调整,其他挖方的边坡可不做支护。但是在开挖深度较大且地质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则应对路基边坡进行支护,以切实地保障明沟部分施工的稳定与安全。暗沟施工的过程中,相关的施工会涉及到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地下水的含水层和沟壁接触的部位应设置一排或多排的渗水口,且应根据现场的施工需要设置一定的坡度,以起到辅助排水的作用。
路面表层的排水施工应确保科学规范,以降低积水对路面的不良影响。当前排水口和拦水带是路面表层排水经常会采用的两种方式,相应的施工应充分考虑工程整体性的施工过程,且应做好排水流量和积水总量以及排水效率的综合分析,以确保排水孔孔径和布置数量等的科学合理,从而为排水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提升提供切实的保障。通常情况下,排水口应设置为喇叭口形式,该形式能够有效地规避积水,在排水效率表现上更为突出。另外,还应做好排水口之间的距离控制,且应做好各类排水设施的有效协调,以降低积水对高速公路路面的不良影响。拦水带是高速公路路面排水工程中经常会用到的一种方式,为提升排水的效率和质量,相应的施工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1)严格控制拦水带的顶部高度,通常不得高于最大积水深度。(2)如果高速公路设置有防撞护栏,拦水带的设置应做好与其的协调布置,拦水带的高度可设置在15 cm以上。(3)拦水带通常应通过混凝土进行浇筑,以确保其与公路路面密实地粘结。(4)在设置拦水带的过程中,应密切结合路面横坡等现有的一些设施,以为排水工程的高效推进以及公路的长效运行提供切实的保障。(5)高速公路存在路堑的话,设置路面排水时应做好矩形暗沟的规范处理,以为路面积水的高效排出提供有利的条件。存在路堤的高速公路,还应设置流水槽,以提升路面排水的效率。
对于高速公路路面的内部排水来说,相应的施工人员通常会采用建设填方砌体防护段的方式进行,但应注意细节操作的严谨规范;该类排水方式是基于路面内部和路肩底部的优化进行,通过在接触层中填充土层和排水砂垫层的方式起到排水的效果。一般情况下,接触层填充的排水砂垫层应控制在3 cm,内部还应设置一定数量的排水孔,以最大程度地提升路面的排水效果。另外还应注意的是,如果因区域生态环境维护的一些影响,传统的排水形式不能布置,则可通过植草和培土的方式设置防护段,但应注意具体操作与既定要求的一致,以起到高效排水的现实性作用。
综上可知,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的早期公路建设对于公路路基建设质量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导致路基在雨水的长期侵蚀下病害不断,质量问题频发,不仅影响了公路使用效能的发挥,更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笔者在本文中重点对路基路面的排水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重视采用先进的防水技术对沟槽进行建设,从而形成完善的路基路面排水系统,最大程度的避免雨水和地下水对路基路面所造成的侵蚀,使路基的承载能力不会因受到雨水的侵蚀而受到损害和降低,从而为提升公路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