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婷,王 成,贾跃进,陈燕清,赵 勇
(1.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西 太原 030024;2.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医疗集团中心医院,山西 太原 030024;3.山西中医药大学,山西 晋中 030619)
三伏贴属于中医穴位贴敷的一种,发泡也属于中医治疗天灸的一种,又称自灸、发泡灸,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三伏天”借助自然界的阳热之气,于人体特定穴位贴敷药物,通过药物的透皮吸收,刺激局部皮肤、穴位、经络,使皮肤出现发热、红肿、水泡等现象,以激发全身经气,实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该法尤其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倍受人们的关注,已经普遍应用于各大小医院、各类中医诊所。笔者从事本院三伏贴穴位贴敷工作12年,发现部分患者因为顾虑、害怕发泡和贴敷过程中出现发泡而中途停止治疗,严重影响其就医效果和依从性。针对发泡这一现象,医家见解不一,有人认为是良性反应,也有人认为是过敏反应。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和总结临床经验,从药物的选择、药物的配制、贴敷的时间、贴敷发泡机制及效果、发泡护理等方面探讨发泡现象。
三伏贴多选用辛热、温散之药和少许能透皮发泡的药物,将选取药物研末后,取姜汁或大蒜汁调成糊状,根据病情的不同,选取不同的穴位进行贴敷。丁冰等[1]分析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选穴及用药规律,总结出使用频率最多、相对固定的主要药物为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我科使用多年的治疗呼吸系统类疾病的穴位贴敷药物是由芥子、醋延胡索、细辛、甘遂、麻黄、附子等用姜汁调配而成,其中芥子、姜汁为主要发泡药物。芥子性温、味辛,可入肺经,具有温肺化饮、发散风寒、散结止痛、去除皮里膜外之痰的功效[2],遇水后可形成具有刺激性的挥发油,贴敷于皮肤可增加皮肤的渗透性,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从而增加药物的吸收,还可刺激皮肤引起局部发红、起泡[3]。生姜性温、味辛,可入肺、脾、胃经,具有散寒化痰、止咳止吐、辛温走窜的功效。生姜含有的姜辣素和姜酚可抗菌、抗过敏、扩张血管,高浓度的姜汁会刺激皮肤引起发泡[4]。《张氏医通》记载,用芥子、醋延胡索各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研末,入麝香半钱,拌匀,用姜汁调配涂抹于肺俞、膏肓、百劳等穴,可治疗冷哮。研究显示,取炒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研末,用生姜汁调配,贴敷于背部腧穴,治疗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肺部各观察指标均改善[5]。其中,细辛解表散寒、温肺化饮、通窍止痛,其含有的挥发油可降低皮肤的屏障功能,使药物更易吸收[6]。甘遂苦寒,有大毒,可逐水消肿、破积散结,与芥子相使配伍可散寒凝而化痰滞。延胡索性温、味辛苦,具有行气止痛活血的功效,可治疗一身上下诸痛,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延胡索有抗菌、抗肿瘤作用等,贴敷于穴位既可加强行气化痰散结之功,还能缓解发泡引起的疼痛[7]。
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例,笔者临床常用的药物剂量为,芥子100 g,甘遂50 g,细辛、醋延胡索、麻黄各200 g,附子150 g,然后研末用姜汁调配。一般而言,发泡药物芥子的用量比例小于其他药物总量的20%,姜汁调配时要用新鲜生姜加100%的温开水打汁,然后滤去姜渣再用。上述方法配制的贴敷药物一般不会发泡或发泡较少,如果芥子比例超过20%或生姜汁太过浓厚,则发泡率会明显升高。陈燕清等[2]认为,芥子的比例为20%时效果最佳。吴锦荣等[8]比较以50%、100%、150%、200%比例的姜汁调配三伏贴药物时患者的皮肤反应,发现100%的姜汁调配效果最好,而且发泡率最低。金海鹏等[9]观察芥子不同配比时三伏灸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发现生芥子与熟芥子1∶2为最佳比例,且患者的依从性更高,皮肤反应更小,哮喘症状也明显改善。宋晓平等[10]探究发泡药物斑蝥、芥子的发泡规律,发现斑蝥和芥子等贴敷药物的剂量大小与发泡率、泡的大小呈正比,且单味发泡药物剂量每穴≥0.05 g时出现发泡。笔者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发现,相同的药物配比,若贴敷穴位选择太多,如超过15个则容易发泡,而且出现一次发泡现象,泡痊愈后间隔10 d再次贴敷时,即便减少穴位数量和发泡药物比例仍然会出现发泡现象,这一现象还有待更多实验证实。
临床上三伏贴开始贴敷的时间大约在每年7月份,贴敷5~6次,除头伏、二伏、三伏外,还需在头伏的前10 d和三伏的后10 d各贴敷1次,每次贴敷2~4 h。贴敷药物按正常比例调配,一般而言,贴敷时间在4 h内不会发泡或发泡较少,大于4 h则发泡者增加。贴敷时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贴敷处产生的感觉,在贴敷的规定时间内调节时间,但不要自行延长贴药时间。三伏是由传统的干支历的节气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而推算出来的,在小暑和大暑之间。夏至后的第3个庚日,即三伏中头伏的第1日,初伏固定为10 d;中伏是夏至后第4个庚日至立秋后第1个庚日的前一日的这段时间,也叫二伏,中伏有长有短,有可能是10 d,也有可能是20 d;末伏是三伏的最后一伏,指立秋后第1个庚日至立秋后第2个庚日的前1日这个时段,共10 d。三伏贴的理论依据源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三伏天为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段,此时以温阳之法祛除寒气,是治疗虚寒性病证的最佳时机。刘源等[11]在三伏天、三九天采用穴位贴敷防治小儿哮喘,发现三伏天贴敷效果优于三九天,且贴敷的次数与疗效呈正比。笔者也在临床中发现,贴敷5~6次比贴敷3次的效果更佳,因此在三伏前后各加1次贴敷,且按疗程全程贴敷效果更优。罗力等[12]比较日常天灸与三伏天灸治疗阳虚质哮喘患者的疗效及对体质的影响,发现三伏天灸的治疗效果优于日常天灸。三伏贴要坚持按疗程治疗,告知患者一般需连续贴敷3~5年,如此可更好地保证药效的发挥,使经络处于持续兴奋应激状态,从而保持祛除病邪的力度和连贯性。
贴敷发泡的机制和效果,可以从贴敷药物作用于人体发挥的药理作用和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两方面进行阐释。
(1)药理作用 贴敷药物主要选用辛热、温散之品,药物药效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达到除湿散寒、温补阳气的作用,意在提升人体阳气。《黄帝内经》指出人的生命活动必须依赖于阳气的正常运行,阳气运行通畅才能保持精神活动和脏腑功能活动,阳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3个方面。①阳气为人体生长发育的动力,是人体之本,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②阳气有抵御外邪的作用,从而预防疾病。③阳气具有温阳温养功能,温养神气,使人精神慧爽,温养筋脉,使筋脉柔和柔韧。“春夏养阳”,三伏天人体腠理疏松、经络开放、血脉畅通,而穴位是气血输注之处,此时刺激特定穴位,可激发体内阳气,荣养五脏六腑,温暖四肢,从而使人体阴阳平衡。
吴道群等[13]认为三伏天贴敷相应经络、穴位,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还可以改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内分泌功能。李月梅等[14]分析天灸对哮喘模型大鼠细胞因子及特异性转录因子的影响,发现天灸可调节整体免疫功能。孙德利等[15]探讨斑蝥天灸对环磷酰胺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发现斑蝥天灸可调节神经系统,增强血细胞的造血功能。冯卓等[16]分析三伏天天灸对阳虚质人群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影响,发现天灸可调节阳虚质患者的内分泌功能,升高血浆中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从而改善阳虚体质。娄国菁[17]探讨发泡疗法及其机制,认为穴位贴敷除了对咳嗽、感冒等有效外,还可调节机体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和大脑皮质,从而改善机体的反应性,增强其抗病能力。
(2)药物对穴位的刺激 贴敷选用的药物主要为芥子、细辛、甘遂、斑蝥等促进皮肤透皮吸收和刺激发泡之品,贴敷穴位主要选用膀胱经腧穴。穴位贴敷“发泡”属于中医灸法中的一种,蕴含“天灸”或“发泡灸”的机制,古人以发泡为佳。孙思邈《千金翼方》记载,治瘰疬未溃者,宜天灸,以毛茛鲜者捣泥,缚疬上,帛束之,俟发泡弃之。《医心方》引《小品方》云:“灸得脓坏,风寒乃出;不坏,则病不也。”以上古籍都记载了天灸发泡的功效。吴宇航[18]回顾性研究三伏灸发泡情况对支气管哮喘儿童疗效的影响,从中医症状评分、肺功能各项指标、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评分(C-ACT评分)、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自评疗效满意度评分5个方面证实贴敷发泡的效果优于无发泡的效果。笔者临床观察发现,贴敷发泡后效果更佳,贴敷发泡与直接灸疮类似,发泡后可对腧穴进行连续刺激,从而增强疗效,加强内外沟通,加快气血运行,使阴阳调和,达到治病的目的。
贴敷后贴敷部位皮肤微发红、局部瘙痒、灼热均属正常现象,数日后可自行痊愈。如出现小水泡,无须破损水泡,用棉棒涂抹碘酒和烫伤膏,避免抓挠,等待水泡自然愈合即可;如水泡如桂圆大小,甚至更大时,先用碘伏消毒,然后用无菌针于水泡的下方将其戳破,使泡液流出,然后保护好外皮,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伤口暴露于空气中可加快愈合,无须纱布包扎。若局部皮肤严重红肿,溃烂疼痛,发生感染化脓时,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处理。发泡期间应少食辛辣刺激食物,禁食生冷食物。笔者临床观察发现,三伏贴发泡仅会损伤表层皮肤,一般不会感染,泡痊愈后,不会留有瘢痕,但多数患者可能会在贴敷处遗留颜色深浅不一的色素沉着,色素沉着消退时间不等,少则1~2年,长则5~6年。此外,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贴敷,皮肤不易愈合或瘢痕体质者慎用。
虽然多方面研究表明穴位贴敷发泡后治疗效果更佳,但仍需从患者的感受、舒适度、接受度等方面考虑,是否要发泡。避免穴位贴敷发泡现象,可精准选择药物,尤其是发泡药物的使用剂量;调控好发泡药物的配制比例;贴敷时间根据患者年龄、个体差异适当调节,不要过长,同时要及时查看、关注贴敷后患者的皮肤变化;贴敷穴位要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分清楚是正常的发泡反应还是严重的过敏反应,及时做出正确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