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莉/广西钦州市浦北县农业农村局 535300
与传统的猪养殖模式相比,猪生态养殖不仅能降低猪养殖投入成本,还能减少猪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保证猪肉品质,从而能实现猪养殖、环境及经济三方面的协调统一。但是,要实现猪生态健康养殖目标要求,也需要养殖人员掌握全面的猪生态健康养殖方法和猪疾病预防管理技术。然而,当前我国有不少养殖人员的猪生态养殖技术并不高,无法规范地开展猪生态养殖,也未能做好生态猪疾病预防管理。基于此,本文特探讨了猪生态健康养殖方法与疾病预防管理相关问题。
1.1 合理选址建厂合理选址建厂是猪生态健康养殖的首要环节,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在厂址选择过程中,应尽可能选择地势平坦或有缓坡(坡地应<25°)、地形开阔整齐、背风向阳、土壤干燥、水源丰富、远离工业区或居民区、主要交通要道,且周围有山林、树林等自然隔离屏障及种植业、天然草地等配套用地的区域,这样不仅能为猪生态健康养殖创造良好的条件,还能有效减少猪生态健康养殖投入成本。完成选址后,则需要根据所选场址地貌、地形、主导风向、水源等自然条件合理做好建厂规划,一般情况下,猪生态健康养殖场应包含生产区、生活区、管理区、废弃物处理区等多个单元区域,每个单元区域均需用围墙隔开和设置醒目的标识牌进行标识,且还需在生产区出入口和养殖场出入口位置分别设置更衣消毒室和消毒池,以便相关人员出入生产区和养殖场前接受相应的消毒处理。
1.2 合理做好猪场内规划布局为达到猪生态健康养殖标准要求,首先,要在猪场内修建通风性良好的猪舍,猪舍通风面积应达到90%以上,且设有防止粪污、雨水交融的雨污分离排水系统和内吸对流式排浊设施,猪舍养殖密度不可过大,一般以每头育肥猪占地3~4m2,每头繁育母猪占地4~5m2为宜。猪舍与猪舍之间的距离保持在8~15m 左右,猪舍周边多栽植一些高大落叶乔木,如法桐、青铜、泡桐、速生杨树等,猪舍周边的空地可种植一些花草或草坪等绿色植物和牧草作物等,尽可能避免地面裸露。其次,还需建设育肥猪运动场,运动场面积应为为猪舍面积的2 倍以上。若条件允许,养猪场还可利用周边的草场、山地、林地等建设育肥猪放牧场,并在放牧场上种植一些耐踩踏的牧草,如白三叶,这样可让育肥猪在放牧场上一边采食,一边活动。最后,为良好的处理猪的粪便,养猪场还需在地势比养猪场低,且在养猪场下风向和距离生产区50m 以外的区域修建有遮雨棚的猪粪堆粪场和在粪堆粪场四周修建排水沟,堆粪场的修建面积以能容纳养殖场内3 个月以上猪粪堆储量为宜堆粪场猪粪堆储2~3个月后基本已发酵成粪肥,可将粪肥施用于农田。
1.3 采用合理的养殖模式进行猪生态养殖猪生态养殖有多种养殖模式,如立体养殖模式、自然放牧与种养相结合的模式,其中,立体养殖模式是以饲料作为引线科学串联不同的动物群体形成一个人为的生物链,如“鸡-猪-鱼”、“鸡-猪-沼气-蚯蚓-鸡”,这种养殖模式虽能有效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证猪肉品质,但是,其对养殖人员的养殖技术具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并不常用。自然放牧与种养相结合的模式指的是利用自然资源为生态猪提供广阔的活动场地,并尽可能地采用自然食物对其进行喂养,这种养殖模式能使猪生态养殖的原始性得到最大限度地保留,且猪排放的粪便等污染物可用来浇灌周围的植物,从而能提高周围养殖环境的生态性,进而能进一步为生态猪养殖提供良好环境与条件,且这种养殖模式也能有效保证猪肉品质,因此,建议养殖人员采用该种模式进行猪生态养殖。
1.4 严格管控饲料质量和饮水质量在猪生态养殖过程中,主要以猪自由采食或给其喂饲天然绿色食物为主,但是,为提高猪饲料中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和最大限度地降低其粪尿中氨气的产生,养殖人员还需在其饲养原料中添加适量的药物和维生素,如在生长肥育猪饲料中加入5%的沸石,不仅能使其粪尿中氨气排放量降低21%,还能促进其生长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再如,在肥育猪饲料中添加类链球菌、嗜乳酸杆菌、枯草杆菌等混合药物不仅能使肥育猪的生长性能达到最佳状态,还能显著降低猪舍内氨气浓度,从而有助于猪健康生长发育。另外,在猪生态养殖过程中,做好猪饮水质量管控也非常重要,优质的水源不仅能保证生态猪更加健康地成长,还能有效降低生态猪疾病发生概率,因此,给生态猪用的饮用水要无色透明,没有杂质,没有异味,水质为微碱性或中性,如养殖人员可在猪饮水中加入适量的盐,这样可以起到良好的杀菌作用,能有效降低生态猪出现疾病的可能性。
采用猪生态健康养殖方法进行养殖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猪疾病发生率,但是,并不能完全预防猪疾病发生率,因为引发生态猪患病原因有多种,如:(1)猪自身抗病能力不足,若猪自身抗病能力不足,在同等养殖条件下,也会导致其疾病发生率高于体质强、自身抗病能力强的猪;(2)养殖环境和卫生条件较差,主要是因养殖人员未全面做好养殖场及猪舍等环境的卫生清洁工作,导致这些环境中滋生了大量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受这些病原体的侵袭就会显著增加猪染病的几率。
3.1 严选猪品种由于生态猪养殖不会对猪进行防疫处理,为保证生态猪健康养殖就需要养殖人员尽可能选择抗病能力的种猪进行养殖,在选种过程中,养殖人员需根据地方养殖环境和条件,从种猪抗病能力和养殖经济效益两方面进行慎重选择,且还需行严格规范和监管种猪引进过程,才能实现猪生态健康养殖和最大限度地预防或降低猪疾病发生率。二元种猪、长白山种猪等种猪抗病能力较强,且肉质良好,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猪生态养殖经济效益,因此,在养殖环境适应的情况下,可将这些品种作为选种方案。
3.2 全面做好养殖环境的卫生清洁管理养殖环境卫生状况的好坏对生态猪疾病发生及疾病预防管理均有直接的影响,若养殖环境卫生状况不佳,就会滋生大量细菌病毒,从而会增加猪个体或猪群染病风险。因此,就需要养殖人员全面做好养殖环境的卫生清洁管理,如每日清理猪舍,及时将猪舍内的猪粪便和其他排泄物、污物清除干净,确保舍内干净卫生,定期对整个猪舍外的区域进行清理,并定期对猪舍及猪舍外区域开展消毒工作,在消毒过程中,尽量选用绿叶护舍安进行消毒,绿叶护舍安不仅能有效杀灭细菌、病毒,还能除氨除臭,给猪群提供芳香空气,并能促进猪舍内有益菌大量增殖,从而能给猪群提供安全舒适的生长、生产环境。
3.3 饲料中适当添加营养物质营养不良也会增加猪疾病发病概率,因此,养殖人员可在猪饲料中适当添加营养物质,以育肥猪为例,在养殖过程中,除了要给其喂饲20%左右的蛋白饲料(如豆粕)及75%左右的能量饲料(如玉米),还需在其饲料中添加3%左右的钙元素、磷元素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等,以确保猪机体营养充足,将能有效降低其疾病发生概率。
3.4 加强猪群监管在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需加强猪群监管,密切监测猪群生长情况和定期检查猪机体健康状况,以便及时发现患病猪,一旦发现患病猪,需及时对患病猪进行治疗,若猪患有传染性疾病,还需立即对患病猪进行隔离,以免引发猪群染病。
3.5 常见猪疾病预防技术在生态猪养殖过程中,猪会出现多种类型的疾病,常见的有猪腹泻病、猪瘟疫等,因此,养殖人员还需掌握这些常见疾病的预防技术,如为预防猪腹泻病的发生,需要养殖人员合理控制猪场养殖规模和养殖密度,一般情况下,养猪场的养殖规模以2000 头为宜;为预防猪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可在猪饲料中添加强力霉素、血虫净等药物进行防病;为预防猪瘟病的发生,养殖人员可给猪肌肉注射黄芪多糖注射液、干扰素、板蓝根、头孢噻呋呐等药物。另外,还需定期做好猪虱、疥螨等吸血害虫清除工作以及做好猪舍的鼠害、虫害防治工作,避免鼠、虫身上的病毒传染到生态猪上而导致其染病。对于已经病死的生态猪,需及时进行无公害化处理,以免疫病扩散而对整个猪群健康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猪生态养殖是一项较复杂且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猪养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还涉及到猪饲养管理及疾病预防管理相关的知识与技术,因此,其对养殖人员的养殖技术与疾病预防管理技能均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就需要养殖人员掌握猪生态健康养殖方法,如合理选址建厂、合理做好猪场内规划布局、采用合理的养殖模式进行猪生态养殖、严格管控饲料质量和饮水质量。另外,还需掌握猪生态健康养殖疾病预防管理措施,如严选猪品种、全面做好养殖环境的卫生清洁管理、饲料中适当添加营养物质、加强猪群监管、掌握常见猪疾病预防技术,才能促进猪生态养殖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