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的病原学及综合防控措施

2022-03-13 07:00吴建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31100
兽医导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猪瘟猪场生猪

吴建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831100

非洲猪瘟最早在1921 年发生于肯尼亚,后传入西欧、拉美等国家,2018年8 月,非洲猪瘟首次传入我国,在沈阳市某猪场发生,此次疫情在我国的部分省市扩散,给生猪养殖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本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是我国的一类动物疫病,迄今为止,尚没有研制出对非洲猪瘟有明显治疗作用的药物,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仍旧是养殖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1 病原学

非洲猪瘟病毒是单分子线状双链DNA 病毒,是双链DNA 病毒目、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的唯一成员,该病毒的基因组末端共价键闭合,长度约为170 kb~190 kb 之间,有151 个开放型阅读框,能够编码150种以上的蛋白质,基因组中央有125 kb的保守区,左端48 kb 和右端22 kb 中间的部分有一定差异,因此不同毒株的基因组长度不一定相同。美洲和欧洲的病毒株仅有一个基因型,非洲的毒株则表现为多基因型,我国感染的非洲猪瘟病毒为基因Ⅲ型。非洲猪瘟病毒外观为正二十面体对称结构病毒,直径为200 nm,由DNA 核心、二十面体衣壳、含类脂的囊膜组成,衣壳由1892~2172个壳粒组成,中央有空,为六棱镜状。成熟的病毒中有结构蛋白、基因转录以及RNA 加工所需要的的酶,构成病毒粒子的结构蛋白有P72、P49、P54、CD2v 等,其中P72 蛋白主要表达于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的晚期,有非常好的反应原性和抗原性。此外,病毒粒子中还有一些逃避宿主防御系统的蛋白,能够抑制机体的转录因子和钙调磷蛋白磷酸酶的活性。

非洲猪瘟病毒对于高温抵抗力较弱,且对普通消毒剂比较敏感,可耐酸碱,在pH 值4~10 的无血清培养基中稳定存活。粪便中的非洲猪瘟病毒可存活数周且具有感染性,污染圈舍内的病毒能够存活1 个月,冰鲜肉、腐败血液中的病毒能存活4 个月,动物尸体中的病毒可存活6 个月,冷藏血液内的病毒可存活18 个月。邻苯基苯酚、苯酚类、福尔马林、次亚氯酸钠、氯仿以及乙醚等消毒药品均能杀灭该病毒。

2 流行特点

非洲猪瘟病毒能够感染家猪、野猪和软蜱,是唯一一个可由节肢动物传播的DNA 病毒,小鼠、豚鼠、猫、狗、羊、马、牛等其他动物无易感性,病毒在家兔体内盲传26 代后仍能对猪有致死性。该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任何品种、任何日龄的生猪均可发病。养殖场中一旦发生感染后传播非常迅速,导致猪群大批量死亡,康复猪体内长期带毒,可在短期内再次导致猪群中大规模暴发非洲猪瘟。某些野猪感染后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可长期向环境排出病毒,其他易感动物接触到病毒后可被感染。

非洲猪瘟主要经由消化道传播。患病猪或带毒猪的分泌物、排泄物中有大量的病毒,可污染饲料、饮水以及环境,健康生猪接触环境后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进入体内,或经软蜱、虱子、蚊蝇等机械传播。非洲猪瘟病毒进入机体后首先在上呼吸道增殖,随后经由淋巴导管和血液扩散至各个器官、淋巴结内,在网状内皮系统细胞内继续增殖。

3 临床症状

根据临床症状的表现不同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病例。

3.1 急性型该类型的患病猪会突然倒地,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四肢呈游泳状滑动,张口呼吸,口角有白色泡沫,通常很快死亡。

3.2 亚急性型该类型的患病猪在发病初期体温升高至40℃以上,也有部分生猪体温正常,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萎靡,皮肤发红,喜静趴卧,肌肉震颤,喜食脏水,呕吐,便秘或腹泻,随着病程发展出现血便,后肢麻痹,前关节疼痛、肿胀,时而前肢跪着行走,咳嗽,为腹式呼吸,呈犬坐姿势,运动后张口呼吸,嘴角有白色泡沫。皮肤的变化是由耳朵边缘开始,发展至腹部、腿内侧,最终全身发紫,腹部有明显疼痛。病程后期有明显的神经症状,蹄壳边缘的皮肤溃烂,眼角有黑色泪斑,也有个别生猪会有鼻液,出现用后肢敲打鼻部或用鼻子拱地的现象。

3.3 慢性型患病猪出现耳朵发紫,精神不受影响,食欲正常,有时呕吐,蹄壳边缘溃烂。

4 剖检变化

患病时间较短的生猪皮肤苍白,眼睑内部没有血丝,肛门有外翻现象,患病时间稍长的生猪全身发紫,喉头黏膜呈紫色、淤血,心包腔积液,肺部充血、肿胀,有坏死灶,肝脏肿胀呈梗死状,脾脏肿大坏死,呈暗黑色质地变脆,胃部充血有溃疡灶,肠端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充血,关节内有黄色积液,腹股沟淋巴结充血、肿胀,腹腔和胸腔有不同程度的积液。

5 诊断方法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结合流行病学特点可进行大致判断,但需要注意与猪瘟等临床症状相类似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需确诊应借助实验室诊断方法。

5.1 红细胞吸附试验该方法主要用于评估发生疑似疾病的猪群,利用红细胞能够吸附体外培养的感染了非洲猪瘟病毒的巨噬细胞表面的特点,观察红细胞是否能够在巨噬细胞周围呈现典型的玫瑰花环,来判断猪群是否感染的非洲猪瘟病毒。但有报道称部分分离毒株能够诱导巨噬细胞发生病变,但不形成红细胞吸附花环,因此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5.2 直接免疫荧光试验患病猪的脾脏、肺脏、肾脏以及淋巴结等组织器官进行组织触片或冷冻切片后,利用特异性荧光抗原抗体结合的原理,观察荧光显色结果判断是否为非洲猪瘟患病猪。本方法对于急性病例的检出率较高,但对于亚急性和慢性病例的检出率较低。

5.3 聚合酶链式反应是鉴定非洲猪瘟病毒的重要方法,该方法是针对不同的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以达到快速检测的目的,本方法的最低检出率为100g,满足了非洲猪瘟诊断的基本需求。

5.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非洲猪瘟病毒有54 种结构蛋白,大部分结构蛋白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利用这种免疫原性可进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本方法特异性高,操作便捷,适合广泛推广。

6 综合防控措施

目前,有关于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控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方面是从宏观角度来构建我国生猪产业疫情风险防控体系,面对目前国内的非洲猪瘟流行情况和产生的影响,应当强化疫情防控工作,并构建政府、生猪合作社以及生猪养殖户三位一体的非洲猪瘟疫情风险防控体系,提高生猪养殖的集中度,完善生猪产业链的建设,延长生猪养殖场业务链长度,从而提升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则是从生物安全角度来指导养殖场、养殖户采取防控非洲猪瘟的规范措施,可从猪场建设和管理两个角度出发,优化猪场的基础设施、布局建设,严格管控人员、车辆的消毒工作,注重场内的饲料饮水安全,防止疾病的传入。

6.1 猪场建设和布局管理猪场在选址时应当严格遵守《畜牧业发展规划》、《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分方案》以及生猪生物安全的相关要求,不得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区、风景区、文教科研、医疗、自然保护核心区、缓冲区、乡镇居民区等区域内建厂。猪场建设应坐北朝南,按照地势从高到低以及主风向从上到下可分为5 个区域,分别是管理区、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以及粪污处理区。各区域之间的距离应用矮墙、绿化带分隔开,距离不小于50 m,场内的净道、污道不得混用。

6.2 猪场人员和车辆的进场管理外来人员和车辆禁止进入猪场,生产人员进入猪场时应先进入消毒间更换衣物和鞋靴,用消毒药品洗手并接受雾化消毒,当进入隔离区时应更换隔离区工作服,离开时要将隔离区工作服留在隔离区内或进行无害化处理。场内车辆不得出场,场外运输物资的车辆需要进场前要进行严格全面的消毒。

6.3 猪群管理猪场应当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方法,尽量不从场外引入生猪,必须引入时要严格检疫程序,进场后要进行隔离,隔离期间进行非洲猪瘟病毒的检测,确定该生猪为健康猪后方可混群饲养,控制饲养密度,调节猪舍内的温湿度在适宜范围内,适时通风,注意消毒。不得给生猪饲喂泔水,要确保饲料和水源的安全。粪污处理区应当配备无害化处理设施,病死生猪应及时的进行无害化处理。

7 结语

非洲猪瘟对于我国的生猪养殖行业存在巨大的威胁,各个养殖场应当积极的进行该病的综合防控,坚持“全面防控,漏一为零”的生物安全防控理念,做好猪场建设和布局,对猪场人员、车辆进行严格管理,加强生猪的饲养管理,切实将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落实到位,以达到非洲猪瘟可防可控的目的。

猜你喜欢
猪瘟猪场生猪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及防范措施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