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共情能力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2-03-13 23:14李吉刘宁谷鑫于敏章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大学生

李吉 刘宁 谷鑫 于敏章

摘 要:结合当前青年大学生共情能力的个体差异,通过从教养方式、家庭环境甚至是遗传因素等多种角度出发去探究青年学生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并且分析极端共情现象的形成原因、能否改变,如果可以改变的话又应该如何改变。 同时,全面分析青年大学生共情能力差异的原因,提出相应方法来平衡青年大学生共情能力,以达到一个平衡的健康共情水平。

关键词:共情能力;大学生;共情平衡;心理健康;共情改善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5.032

在网络信息爆炸的21世纪的今天,通过互联网以及多种不同的渠道,越来越多的事实暴露在了人们眼前,对于许多社会公共问题不同的人似乎有完全不同的态度与反应,有的人很感性,很容易因为别人的事难过、掉眼泪,动不动就成了“泪人”,这类人很容易去感同身受,这类人似乎总是有着不错的人际关系。但是同时是这类人也有可能因为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照顾别人的感受而将自己置于一个委曲求全,很难快乐的位置;而有的人看起来“铁石心肠”,做事不顾他人,我行我素,难以动容,不论后果。这类人有可能人际关系不是太好,但是却总能令自己的情绪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并且积极的状态(当然是这一情况的前提是非极端低共情状态下)。那引起这种共情的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以及一些已形成的极端共情现象会带来哪些危害?那些已经形成的极端共情心理障碍能否进行调节?

1 共情的内涵界定及分类研究

共情常被译为“通情”“同理心”“移情”,是指对认知、理解以及分享他人的观点、情绪、想法的能力。在学术界共情的界定存在较大分歧,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接受认知共情与情绪共情理论、同时特质共情与状态共情也较为普遍。

1.1 认知共情与情绪共情

据已有理论认为共情由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两种成分构成。认知共情是指对他人情绪进行识别,并且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情绪共情是指个体感受他人情绪以及对他人不幸情感反应的能力。这两种共情能力所涉及的脑区和神经机制不同。已有研究证明认知共情是理解他人的意图、想法,并且由此来推测其未来可能产生的行为,所涉及的脑区分别是颞上沟、颞顶联合区、内侧前额叶皮层和颞极等;影响情绪共情的相关脑区分别是顶下小叶、前部扣带皮层、脑岛、杏仁核以及额下回等。其中顶下小叶和额下回为镜像神元系统的一部分,而镜像神经元是体会他人情感的神经基础、参与模仿等过程;杏仁核与脑岛则在感到痛苦与情绪共情的时候才被激活。

1.2 特质共情与状态共情

特质共情指的是个体存在的一种稳定人格特质,是指能够体验他人的感受,并受到他人情绪情感的影响及感染的能力;状态共情是个体观察到他人处境或情绪感受状态或者在想象后产生的情绪性反应。这两种共情能力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有神经基础的差异。

当共情匮乏时容易导致个体冷漠、无情、与身边人的关系破裂,甚至出现攻击他人等反社会的行为。但是当共情能力过高的时候,个体则容易陷入压抑自我、委曲求全、情绪抑郁等负面情绪中、严重时造成巨大生活困扰或者造成个体轻生。因此,只有共情能力较强且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时(我们暂时称之为“共情平衡”状态)有利于个体与身边人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因此,保持一个中等强度且平衡的共情能力也应是达到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2 新时期产生大学生共情能力差异影响因素

前文提到共情的能力强度大概分为三个大的维度——共情匮乏、共情平衡和共情过度,并且说到共情保持一个相对中等水平并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性。接下来我们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造成共情能力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

(1)性别因素:有实验发现,幼儿的共情能力中女生的共情反应普遍快于男生,且持续的时间更长,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共情持续的时间会更长。据研究表明共情方面的性别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男女性别差异下的激素分泌不同而引起的,如:男性性激素睾酮会导致男性比女性更具攻击性,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攻击行为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二是社会背景下的传统性别刻板印象所引起的,如女性生来就应该是懂得谦让,关爱他人,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无私而又善解人意;而男性就应该是自信独立,不管别人的看法坚持自我的。三是不同性别的个体的大脑在情绪加工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也有研究发现加工与他人相关信息的时候,女性右侧的额下皮层和颞上沟的激活程度都增加了,男性对应的脑区却并没有发生变化。额下皮层与颞上沟都是镜像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这说明了在加工他人信息时女性比男性更多利用了镜像神经,所以更容易产生与他人相似的情感体验,女性的杏仁核激活都显著高于男性,且杏仁核是主管情绪反应的脑区之一。同时也有研究表明性别特色、认知共情与利他主义之间呈显著相关两两相关,性别角色与共情相关,但是与认知共情之间弱相关,说明性别主要影响的是情绪共情。研究指出通过面部表情识别与社会观点采择的实验,认知共情在学前阶段没有性别差异。只有进入学龄期之后,性别引起的认知共情才出现了显著差异。

(2)父母教养方式:父母的教养方式从小就对我们产生着无法改变的影响。据生态系统理论知: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观点采择能力(共情的基础)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主要分为情感温暖型、拒绝型和过度保护型,其中保护过度和拒绝都是消极的教养方式。拒绝型的父母对孩子的反应不敏感且时常否定孩子,这样的孩子容易抑郁;而过度保护型的父母过分干预孩子的日常生活,使孩子过度依赖父母,这样的孩子会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且情绪和心理发展都会受到严重干扰。情感温暖型的父母对孩子的反应给予回应,给孩子足够的呵护与关爱,孩子的共情能力也正常发展,拥有积极的共情能力。拒绝型的父母则在对孩子的反应不给予回应或者说回应过少,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缺乏与人的情感互動,变得情感麻木。而过度保护型的负责也是过于敏感,也许孩子还并未反映他们就已做出回应,把孩子的人格自主权“圈禁”了起来,孩子情感上自然也无法正常的发展。

(3)同伴关系:同伴之间的不安全依恋,个体会因为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环境和事物抱有警惕性和敌意。对于大部分大学生而言,都渴望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和同学舍友等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希望得到较高的评价。在良好的互动关系中通过获得他人的帮助以及融入集体之中去获得安全感,形成良好的心理体验,使心理更加健康,在形成和同伴之间安全的关系之后,就更能融入集体,更能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发展共情。

3 新时期提升大学生共情能力的主要策略

根据研究显示“共情平衡”对个体的亲社会行为有着十分重要且积极的影响,提升情感共情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攻击行为的途径。共情能力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人际交往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受到以上各种因素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我们每个人的共情能力都有些不同的水平,那么一个共情水平相对较低的人又能通过什么方法去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呢?

3.1 准确表达情绪

准确表达情绪是良好共情的基础。如果一个人总是将情绪以一种负面的方式表达出来,既会让自己更多的沉浸在这种负面情绪中,也会使身边的人也受到这种负面情绪的影响。例如,如果妈妈今天在公司因为一些事而有些焦虑,回家之后她只是不怎么说话,爸爸和她开玩笑的时候她也只是不搭理,爸爸没有察觉继续说笑话,妈妈大发雷霆道:“你们一天到晚倒是生活快乐,一点都不体谅别人的苦恼。”爸爸一听这话也很生气:“我每天就没有压力吗?我说笑话不就是为了逗你们开心?”如果妈妈回家之后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说清楚自己心情不好而不是说伤人的话去伤害爸爸,也许爸爸能够更体谅妈妈,妈妈得到爸爸的关怀之后也更能体谅到爸爸的难处。所以说准确表达情绪既是共情的基础同样也是自我情绪调节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3.2 遵循情绪表达原则

情绪虽无须压抑,但是也不可粗暴的表达。应该遵循以下原则:接纳情绪,允许自己和别人有情绪,认识到情绪表达的重要性,同时也允许情绪的表达。且在情绪表达时尽量使自己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表达,准确且健康的表达自己的情绪都是十分重要的。

3.3 情绪表达的方式

情绪表达的方式有很多种,如:说、写、画、唱、比,其中说是最常见也最有效的表达方式,同时在表达的时候我们也应该遵循以上所说的准确表达与正确表达。

3.4 做好情绪疏导

首先,适当晒太阳可以增加五羟色胺的分泌,有助于人缓解抑郁情绪;其次,运动可以分泌内啡肽、多巴胺,能够平衡人的情绪,让人觉得轻松愉快,且出汗可以排出肾上腺素,以缓解紧张、焦虑和压抑等。如果有负面情绪那就试着接受它,试着找到情绪来源去解决它,在这个过程中以一种平静且尽量积极的态度与身边人交流,清楚准确的表达自己。

4 结束语

人是整个人类社会最核心也最基础的组成成分,而共情则是一个人及其核心的组成成分,换而言之共情也就是整个人类社会最核心也最基础的组成成分之一,一个人有情有能力的人,他可以为世界创造美好;一个有情无能力的人,他也许无法创造些什么,但是他会为这个世界显出最大的善意与温暖。但是如果一个人没有情,那么他所做的一切都有可能为着内心的不加约束的欲望,如果这个人他还有能力,那也许未来某天他所做的就是毁掉一切。因此共情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我们需要在共情的先天失衡以及后天培养的缺陷上做很多的研究,做到尽量防患于未然,让共情缺失人群越来越少,在共情后天平衡领域做出更多的有效的研究,为更多出于各种原因共情能力低下的人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途径去改变那种现状。

参考文献

[1]崔芳,南云,罗跃嘉,等.共情的认知神经研究回顾[J].心理科学进展,2008,(02):250-254.

[2]潘彦谷,刘衍玲,马建苓,等.共情的神经生物基础[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2):2011-2021.

[3]肖凤秋,郑志伟,陈英和,等.共情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神经基础[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30(02):208-215.

[4]张献英,朱龙凤.幼儿家庭教养方式对同伴接纳的影响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06):23-26.

[5]张文新,林崇德.儿童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及其与同伴互动关系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9,(04):418-427.

[6]李永占.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学习投入的影响:一个链式中介效应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8,34(05):576-585.

[7]王曉雷.共情在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36):118-119.

3447500338240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跌宕起伏的心理健康之路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