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讨

2022-03-12 13:30可,盛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2年3期
关键词:财会校企基地

张 可,盛 洁

(广东理工学院,广东 肇庆 526100)

0 引言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如何让学生将理论更好地运用于实践,一直是其关注的焦点。尤其对于财会专业来说,加强实践教育基地建设,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其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

1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意义

1.1 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必由之路

高校是市场主要人才输送地,近几年在人才培养方面,一直以“供给”为本位,出现了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矛盾。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国家对应用技能型人才需求急剧增加。虽然,人才需求在增加,但是部分高校学生却出现了毕业即失业的现象。面对这种人才供需不平衡的现象,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人才时,需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注重产教结合、协同育人。想要院校实现转型,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现校企合作,是其必由之路。

1.2 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有助于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对于财会专业的学生来说,除了要学好理论知识以外,还要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平衡理论水平与实际工作能力,只有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可以为财会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学生们可以通过实习获取实践经验。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生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提升自己的沟通交际能力,还能获取很多课堂上涉猎不到的知识。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学生可以及时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并通过自我评估的方式,适时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使自己适应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院校也可以通过产教结合的方式,根据社会需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1.3 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有助于推进“能力本位教育”

“能力本位教育” 从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活动出发,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其核心是如何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能力。这里的“能力” 指的是一种综合的职业能力,它不仅包括专业知识,还包括相关态度、经验以及反馈。通过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可以进行情景教学,让学生在实践工作中,通过自身角色,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2 财会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的推进,校企合作共建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正在全国各个高校如火如荼地进行。财会专业院校也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寻求优质企业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基地运行机制、管理制度不规范

健全、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是校外实践基地有序运作的基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一般是由院校和企业利用各自优势联合组建,双方利用各自优势取长补短。但由于学校和企业的管理模式在本质上有很大区别,二者没有统一的规范模式,管理比较懒散,在交叉管理时也会出现冲突,进而影响基地的正常运行。长此以往容易打消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利于实践基地的长远发展。也没有成立专门的教学指导小组,校企人员职责分工不明,长此以往不利于基地建设发展。

2.2 基地实践内容、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相脱节

由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没有统一的管理模式,企业往往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去安排实习时间以及实习内容。这样的安排往往无法完全按照学校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去实行,容易与人才培养方案相脱节。尤其是对于财会专业的学生来说,一旦确定了实习单位,他们将面临单一的实习内容,尤其是一些大型企业,财务分工比较细,在较短的实习期内,无法实现全面轮岗,每天做着重复性工作,锻炼价值无法得到很大的提升,也容易对工作失去热情。

2.3 缺乏“双师型”的实践教学团队

保障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活动正常开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师资配备。虽然,学生进入实习基地后会配备相应的企业指导老师,也会配备校内指导老师。但是校内指导老师一般由专任教师兼任,高校专任老师大多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实践教学能力欠缺,另外,专任教师教学任务的繁重也会影响到其对实践教学的投入。企业老师虽有实践经验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激励保障措施,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由于缺少“双师型”教学团队,学校无法实现与企业的全面无缝对接。尤其是财会专业的学生,各行各业都需要财务。企业规模大小不一,行业不一,他们的财务处理方式会有所差别。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需要我们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实践教学。

2.4 缺乏完善的基地评价体系

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是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良好运行的重要保障之一。近年来,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如雨后春笋大量兴起,但很多实践基地的评价主体过于单一,指标选取不合理,没有量化评价指标,对学生的考核标准也比较单一,主要以实习报告或论文的形式。由于缺乏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导致很多实践基地发展受阻。

3 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问题解决措施

基于目前财会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存在的不足,本文主要从规范基地运行管理机制;制定多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打造“双师型”实践教学团队;形成科学全面的基地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3.1 规范基地运行机制、管理制度

以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运行管理较为懒散,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基地可以建立实践教学指导小组(如图1 所示)。指导小组领导层由高校和企业各指派一名负责人构成,双方明确职权,通力合作,共同协商实践基地的教学计划安排以及管理工作。同时,建立沟通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及时进行沟通反馈。这种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变以往组织松散的状态,加强高校与校外实践基地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校外实践基地的作用。

图1 校企实践基地教学指导小组

3.2 设置协同育人模式下多层次实践教学环节

基于学校财会专业定位与特点,基地教学指导小组在协同育人模式基础上设置了多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如图2 所示)。该环节以学生为导向,不仅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注重企业属性及其利益诉求,并将二者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统一。在协同育人模式下,基地教育环节从专业基础实践到综合创新实践,从认知实习到毕业设计,各环节环环相扣,校企深入合作,共建互惠互利的战略组织架构,实现双赢。

图2 协同育人模式下多层次教学环节

3.3 打造“双师型”实践教学团队

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离不开企业,以合作企业为依托,选聘一些热衷于教育教学工作并有一定实习指导经验的企业技术骨干作为校外基地的指导老师,同时注重对校外指导老师从教能力的培养。对于校内指导老师应使师资阶梯化,实现教学育人的实效化。学校选派不同比例的副教授、讲师、助教等专任老师进行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使其具备财会专业领域实践教学所应具备的专业技能。校企人才双向流动,共同合作,实现基地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和实践化。

3.4 建立科学全面的基地评价体系

构建一套多维度、全面的基地评价体系是科学评价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基础,也是促进基地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建立科学全面的基地评价体系,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考量(如图3 所示)。一是对学生实践考核进行评价。考核小组的指导老师通过实践任务规划、实践过程、中期检查、答辩验收、总结分析五个方面将指标量化对学生进行考量评价。二是对基地教学成果进行评价。将基地指导老师、企业、学生均纳入评价主体,让其对建设管理、教学过程、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互评。通过及时评价反馈,促进多方共同发展。

图3 校外实践基地评价体系

猜你喜欢
财会校企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
我的基地我的连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发挥财会管理功能促进企业提高效益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