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专业目录视域下高职“1+X”证书制度融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探索

2022-03-12 07:04姚祎副教授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南平353000
商业会计 2022年4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财会会计专业

姚祎(副教授)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 南平 353000)

一、引言

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新职业、新技术不断涌现,为了实现职业教育与工作岗位需求有效对接,国家推行“1+X”证书试点项目,组织行业企业参与探索职业教育改革新途径。2020年,教育部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落实职业教育专业动态更新”的要求,组织各行业专家分析了当前产业、职业、岗位、专业关系,对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进行了全面的修(制)定,并于2021年初印发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和本科均将原会计专业更名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

国家正在逐步加大职业教育改革的主动性,加强引导社会、企业的参与。只有校企高度合作,联合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课程标准、共建实训基地、提升师资能力等,才能不断满足新经济时代培养新人才的需要。所以,本文结合目前四批“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中会计类专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构建多证融合课程体系进行探索,可以根据X的需要重构1的课程内容,利用社会、企业和学校多主体加快复合型会计技能职业人才的培养。

二、会计专业更名的内在逻辑

(一)对接会计职业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需求。大数据的发展及应用引领了新科技革命的到来,云计算日益融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共享经济、互联网经济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现代服务业呈现出空前的繁荣。为了主动应对会计职业的变革,对接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新职业的需要,适应数字智能化发展需求,让大数据更好地为业财融合服务,将“会计”专业更名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新名称要求学生在了解大数据相关技术的基础上能根据不同的财务场景完成会计工作,因此统一更名后不仅明晰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而且将促进高职院校集聚力量优化专业设置,进行自身人才培养的转型,跟上社会经济发展和信息技术变革的步伐,开展会计类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培养数智化财会人才。

(二)体现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区别与衔接。中等职业教育将原会计、会计电算化专业合并更名为会计事务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和本科则均将原会计专业更名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将中职会计专业和高职会计专业在名称上明确区分开,这打破了历年来中高职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以及课程体系模糊的状态,彰显国家对职业教育层次的区别。因此,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更名后既能展示职业教育不同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目标的区别,又能打通中高职会计教学体系链接的路径,实现有效衔接,甚至为学生继续升入本科教育阶段学习,通过大数据的方法和工具深入分析企业运营信息中的问题,继而为企业管理提供解决方案奠定良好的基础,进一步做到职本衔接,实现财务会计类教育一贯式高质量发展。

(三)学科分化下的交叉学科兼容并包。知识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会计和信息技术需要跨学科的结合才能适应现代企业业务的发展。作为落实国家培育技能型人才任务真正起点的高职院校,更应该将人才培养全面对接“十四五”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更名后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将财务机器人、共享云财务等给会计行业带来的挑战转换为知识更迭进步的目标动力,是在学科分化下将信息数据技术引入会计行业,并以学生掌握智能财务、管理会计、税务核算与筹划、会计信息系统操作与维护等知识和技术技能作为培养目标,体现了跨界思维、兼纳百川。交叉学科之间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不仅会给会计学科带来技术性的飞跃,更能促进数据信息技术在应用方面实现更多突破。

三、“1+X”多证融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

(一)结合实际,选择X证书。“1+X”证书试点工作是“学历+技能”的职业教育改革重点,它以企业作为职业技能的教育培训和评价组织,以院校作为学历教育的主力,本质上是院校和企业在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之间实现供需双方密切合作。

1.财会类X证书沿革分析。在第一批五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行后不久,2019年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作为财会类的首个X证书在第二批的10项目中脱颖而出,它主要利用“票-财-税”三个系统实现企业财务的智能化核算。随着越来越多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的参与,第三批的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财务数字化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大数据财务分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数字化管理会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金税财务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6项财会类X证书都以“大数据”“信息化”“业财分析”以及“共享”等信息技术实现财税核算管理作为关键词。第四批“1+X”证书试点中出现了企业财务与会计机器人应用、政府财务与会计机器人应用、智能审计、审计信息化应用、业财税融合成本管控、业财税融合大数据投资分析、企业纳税精细化管理、个税计算、薪酬管理等十多项证书,明显呈现了更加智能的财务职业操作和更加专业的财务岗位技能细分。

2.遴选财会类X证书。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不是简单的大数据技术和会计核算相加关系,而是在会计行业转型升级中,以培养对接会计数据核算和协助财务分析的复合型会计信息技术使用人才为目标,面向社会和企业的需求,结合新信息技术对新时期下会计技能人才进行全新定义,选择适合高职教育的X证书。因此,本文根据大数据助力会计核算的要求,筛除了岗位细分性过强的业财税融合成本管控、业财税融合大数据投资分析、企业纳税精细化管理、个税计算、薪酬管理等证书,对企业财会硬件要求过高的企业财务与会计机器人应用、政府财务与会计机器人应用两个证书,以及不适合高职学生面向基础财会工作岗位特点的智能审计、审计信息化应用两个证书,选取智能财税、财务共享等7个证书,从面向的企业类型、岗位工作领域、主要任务等方面总结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财会类X证书面向企业类型、工作领域、主要任务分析表

3.推行书证融通。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作为会计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侧,必须通过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协同深度参与产业变革,才能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加强师资建设,促进教师和企业工匠的双向交流使用;加强资源建设,校企共建实训资源、共建培训项目、开展“1+X”证书书证融通。因此,遴选的X课程不仅能促进学生参与考证,还是推行书证融通形成多元主体合力的重要举措:联系财会教育类企业共建共享职教联盟、在联盟委员会指导下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等,以实践操作、互动教学为基础,将专业知识教学和实际操作指导有机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大数据技术为主导,以财会实际任务为驱动,创新地开展职业体验。

(二)对标X证书,培养大数据与会计人才。

1.多证交叉下改革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高职会计专业有会计从业资格证(2018年以前)、全国会计初级职称和学历证多证融入的基础,因此实现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多技能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会计专业来说既是一个加项,又是一种新的融合。在对当前会计行业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接会计岗位,参照财务共享X证书和数字化管理会计X证书的技能培养目标,落实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教学总目标和分阶段实现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目标,重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增减、合并相关课程,结合X证书的考试时段和学生接收知识的逻辑性调整开课顺序,合理安排并且建立科学完善的大数据与会计实践教学制度,规范调整实践教学计划、教学规程,把学生培养成厚知识基础、多技术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财会专业人才。

2.构建对接X职业标准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确定专业技能教学目标,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根据财务共享证书和数字化管理会计证书中关于会计岗位和职业能力等级标准的要求,构建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会计职业基础课程、企业经济业务核算与报告课程与财务共享证书相结合,成本核算与管理课程与数字化管理会计证书相结合。例如,财务共享证书中强调影像整理,则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原始凭证分析审核能力;财务共享证书中纳税申报模块,对应在学生学习税法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对税表数字源关系的理解;数字化管理会计证书中强调Excel表格的熟练应用,则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工作表格实操能力。再通过知识脉络的自上而下顺序,分析出财务共享信息化技能和管理会计数字化操作的具体技能标准点,拆解其与学历课程的关系,以便实现学历教育与证书教学的统筹和同步。

3.深化校企合作,“学-练-做”相间。大数据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工具和载体,所以财务共享证书和数字化管理会计证书与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融合和衔接,必然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实训课程体系,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在教学环境中打造真实的企业场景,积极实施“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模式,创新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主题教学和岗位教学等教学方法。利用企业的真实业务,“在校即在岗”,实现“学-练-做”于一体工学结合,将企业工作制度和企业文化引入课堂,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1+X”教学创新融合的具体实践。由于原有学历课程已经包含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要求内容,所以为了有效衔接学历教育和“1+X”职业技能等级教学,除了增开相应的智能财务、智能税务和业财一体化的课程,删减不符合现代会计要求的行业比较会计、中小企业会计、会计电算化等课程,实际上还可以根据现有学历课程的内容,进行课程内容的增减和重构,确保不增加教学总学时,不占用大学生额外的学习生活时间。本文以会计职业基础课程为例,结合财务共享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基础核算模块开展“1+X”的创新融合教学改革。

1.内容的重构。为实现“1+X”与专业教学的一体化衔接,将第一学期课程基础会计更名为会计职业基础,从原来的10个任务重构为以岗位分工为立足点的三大模块:“会计职业与期初业务准备”“主要经济业务核算”“日常会计业务循环”。重构之后的课程以“三真课堂”即真实业务、真实操作、真实成果为核心基调,增强学生在理解会计职业和会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树立凭证审核、过账、结账的会计流程意识,围绕“资金会计”“成本会计”“总账会计”“会计主管”岗位,以其典型核算工作任务为课程主线;以原始发票、银行进账单等、记账凭证以及对应的各类凭证为学习内容;衔接“1+X”财务共享职业等级初级证书;增强学生在“一键式”操作下对凭证、过账、结账的会计岗位工作流程的理解。

2.课堂的改革。对接学生及时进行学情分析,通过使用自主讨论、角色扮演、演示展示、仿真实践等方法,建立企业会计岗位的日常工作循环的课堂生态。以财务共享企业新华公司真实经济业务为例,包括支票的填制与审核、销货、购货、报销等业务账务处理、资金日常清查等;完成各岗位下核算业务的相关工作。以“三真课堂”的真实工作流程与任务对接教学任务。利用财务共享实训平台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原始凭证阶段对接财务共享工作任务的“影像扫描”;经济业务核算阶段对接财务共享工作任务的“审核修改智能凭证”等。做到将财务共享服务书证融通的企业业务案例转化为教学内容,通过财务共享项目平台了解智能财务与业务财务之间的数据需求和服务的差异;还原共享模式下企业财务基本业务的工作流程,并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智能评分智能分析,及时发现反馈学生的不足,加强巩固训练,甚至还强化了财务共享中心业务的职业技能、知识和素养等,真正在大数据工具与环境下实现全真会计课堂教学的构建。

3.师资的培训。聚焦教学团队师资力量的提升,提高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学团队教师的专业岗位技能。为教师开展财务共享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线上线下师资培训,以及选拔优秀教师参加X证书培训师的培训。同时,引进企业行业专家进入学校课堂,让教师可以现场跟岗开展教学活动,真正提升师资队伍的教学以及改革质量。

4.教材的编写。在充分考虑会计职业基础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基础上,打造融媒体会计职业基础实训特色教材,以数字资源作为文字纸质教材的补充,展示知识点讲解和实操过程,把与实际岗位脱节的内容根据工作领域以模块化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实训模块对接工作领域,实训内容对接工作任务。而且还能使学生在“1+X”考证前进行有效复习,提升财务共享服务职业技能等级考试的通过率。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财会会计专业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会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
财会职业及教育的新挑战
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探讨
发挥财会管理功能促进企业提高效益
“我与《财会学习》”大型征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