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融入农林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2022-03-11 19:49□钟
关键词:农耕农林院校

□钟 岩 李 波

[内容提要]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是农林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资源,将其融入农林院校思政教育具有丰富教学内容、坚定思政教育价值观导向、传承弘扬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意义。当前农耕文化融入农林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对农耕文化认识理解不深刻、资源挖掘不透彻、教育教学实效性不足、传播形式单一等困境。对此,必须通过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开展实践教育、丰富创新传播形式等有效路径,推动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有机融入农林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指出,要“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1]。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技术思想,其所蕴含的合理性观念要素与思想要素至今仍发挥着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新时代农林院校将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助力培养“一懂两爱”乡村振兴人才,切实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是新时代农林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回避的新课题。

一、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融入农林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融入农林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在农耕文化自身传承创新方面,还是在新时代农林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丰富农林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融入农林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冲破其固有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原有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思政教育主体的教学实践中,将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融入到思政教育教学之中,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华文化的根在乡村,中华传统农耕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其内含的诸多理念是我们先民在5000多年的劳作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人与自然之间规律的总结,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宝贵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如,传统农耕社会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其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尊崇,也蕴藏着一种人际交往智慧,即,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处,以和为贵,这对学生之间建立和睦的人际交往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都可以为农林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启发,是农林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教材。为此,对传统农耕文化中积极向上、适应调节社会关系的内容进行继承创新,有利于农林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并赋予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内涵。

(二)有利于坚定思政教育价值观导向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意蕴深厚,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其所蕴含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心怀天下、心系故土的家国情怀等内容,是农林院校开展理想信念、家国情怀教育的鲜活素材,在推动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育良好道德品质、塑造正确价值观念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者社会群体用一定的道德规范、知识理念,对社会成员施加有目的性、计划性的影响,进而使其形成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思想品德的实践过程。将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融入于农林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实际上就是将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相结合并对其进行科学阐述,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育优秀品质,提升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新时代农林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鲜养分,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文化,传承至今依旧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其时代价值逐渐被埋没在现代化的浪潮之中,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严重危机。而将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融入农林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其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举措。首先,农林院校为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提供新的平台。高校大学生作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却大多难以认识到农耕文化的现代价值,难以深刻体会农耕文化的丰富内涵,这迫切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平台,发挥其凝魂聚气功能,用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精髓滋养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使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于当代青年人之中焕发光彩。其次,为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赋予新的内涵。习近平曾明确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2]。“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3]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是一个不断整合筛选传统农耕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这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增添了新的内涵。新内涵、新理念促进传统农耕文化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更好地结合,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推动传统农耕文化创新,使传统农耕文化的容量不断得到扩充,进而赋予其新的内涵。

二、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融入农林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与观念,这些道理和观念与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观念深度契合,是农林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用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中的道德观念构建大学生品行教育

中华传统农耕文化在修身立德方面拥有一套自成体系的价值观念。“在几千年的农业社会中,中国在农耕文化的背景下形成了一定的社会道德,并不断地强化和发展,包括善良、诚实、友爱、谦恭、勤奋、包容、进取与尊重等等,代表着中华子孙的核心价值取向,体现了丰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4]因此,在大学生的品行教育之中融入传统农耕文化,可以围绕仁、信、孝等三个方面开展。用古代社会群体农耕作业方式孕育的和谐仁爱友善思想教导大学生要常怀仁义之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尊重他人、宽容待人;“诚者,天之道也”,用传统农耕文化中的诚信思想加强诚信校园建设,教导大学生要做到言而有信,诚信待人;“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则教导大学生要孝顺父母,尊重长辈,勇于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二)用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奋发精神构建大学生激励教育

传统农耕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相对落后,再加上农业自身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一场天灾或一场战乱就会对农业生产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在此情形下人们往往会团结起来,共同为求得生存与发展同外界不利作抗争,因此在此背景下农耕文化形成了一种强烈的集体主义特征。正是受这种集体主义特征的农耕文化影响,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华夏民族形成,并一直激励着代代年轻人积极进取、向上向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教导大学生要自强不息,要具有顽强拼搏的精神,不要轻言放弃。“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说明只有坚持才会迎来胜利的曙光,鼓励大学生要不畏艰难,即使生于困境之中也不要丧失信心,只有坚定信心,相信自己才会大有作为。总之,通过运用传统农耕文化中的奋发精神对大学生进行激励,使其在树立远大理想的同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把个人梦嵌入中国梦之中,推动当代青年将个人奋斗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一起来。

(三)用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中的生态文明观构建大学生绿色教育

中华传统农耕文化中以儒、道两家为代表的生态思想,要求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这种生态文明观一直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鞭策着我们的先民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世间万物都随自然规则运行,教导大学生顺应自然发展规律,爱护环境,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因为自然规律是不可改变的,如若强行破坏,人们将受到自然的惩罚。“取物顺时,合于礼义”告诫大学生要节制欲望,不要过分索取,教导大学生要勤俭节约,适可而止,学会知足。“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则教导大学生要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总之,将传统农耕文化中的生态文明观念与大学生绿色教育相融合,以此来建设绿色校园,培育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大学生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三、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融入农林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

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内蕴的思想内涵与精神价值,是农林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教材。但是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农耕文化融入农林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却面临着诸多困境。

(一)对农耕文化的认识理解不深刻

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愈加频繁,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这虽极大开拓了大学生对不同地区文化差异认知的视野,但是伴随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不良思潮的涌起,也极大程度上削弱了农耕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对农耕文化育人的实效性产生影响。首先,受不良思潮的影响,部分大学生是非观念薄弱,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盲目崇拜西方价值观念,而对于本土的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却认知浅薄,浮于表面。其次,农耕文化的日益边缘化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对农耕文化的深刻理解。孟德拉斯曾指出“城市和工业吸引着所有的能量”[5]。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在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也促使农耕文明产生基础性动摇,城市文化逐渐成为当前中国的主流文化,农耕文化也随着城市文化的崛起逐渐边缘化,弱化了人们尤其是大学生对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认知。最后,由于部分农林院校的教育模式大多以传授知识、就业升学为主,大大弱化了对大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提升,特别是缺乏对农耕文化内含的优良价值观念的利用,致使部分大学生在价值选择上深感迷茫。

(二)对农耕文化的资源挖掘不透彻

农耕文化鲜明的乡土特征与大学生所追求的时尚潮流感相悖,使得农耕文化很难被大学生所追求与理解,这是制约农耕文化融入农林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困境。首先,部分农林院校对农耕文化的学习深度、了解广度不够,主要体现在注重对农耕文化的阐释说明,忽略对农耕文化的实地教学;注重对农耕文化的部分探讨,忽视对农耕文化的全面把握等方面,很大程度上使得大学生对农耕文化的理解过于碎片化、浮于表面。其次,部分院校教师对农耕文化的掌握与理解过于固化、陈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将农耕历史与教学素材的融合过程中缺乏新意,融合效果不佳,未能以符合当代大学生接收知识的方式传授农耕文化,这将大大弱化大学生对农耕文化的学习兴趣。最后,在这个互联网飞速发展、泛娱乐化现象普遍存在的时代,部分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认知水平被这些网络产物所影响,很难形成全面且具有深度的知识体系,这不乏使得部分大学生对农耕文化的把握与理解存在浅尝辄止、应付了事的趋向,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三)对农耕文化的教育教学实效性不足

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农耕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不佳是农耕文化融入农林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困境。首先,当前农耕文化的教学资源较少,高校相关专业人才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配置缓慢,使得教学内容空乏,教学设计存在不足。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更倾向于事实陈述,讲授较为空洞、缺乏吸引力,难以使大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致使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而且农耕文化形成与盛行的时代久远,大学生难以感同身受地了解中华民族璀璨的农耕文明,无法将农耕文化与当今所处的时代联系起来,缺乏对农耕文化的深刻体认和理性思考。同时,部分农林院校开展农耕文化教育主要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传授、学术讲座,或仅仅通过一部电影、一首歌曲进行开展,没有以具备高校特色的方式开展农耕文化教育,大学生难以产生共鸣,教育的育人作用难以施展。其次,农耕文化校园氛围不够浓厚。农林院校的校园文化应该成为传承农耕文化的重要阵地,因为校园环境总是伴随着其特有的象征符号潜移默化地向大学生传递某种思想观念、价值标准。但是从当前农林院校的校园环境来看,农耕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不佳的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农林院校对农耕文化的校园建设重视不足,在校园环境的构建中并没有充分体现农耕文化的要素。如,部分农林院校在校园文化景观的建设中,没有以校园景观物质环境为载体,将农耕文化以具体化的形态展现出来,使得校园文化与农耕文化没有实现更好的融合。

(四)农耕文化的传播方式单一

农耕文化的传播方式单一,难以同当代大学生多样化、网络化的信息接收方式相契合是农耕文化融入农林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困境。首先,部分农林院校农耕文化的传播方式比较刻板。如,大多农林院校在开展农耕文化教育时,仅仅是以下达相关学习文件的方式要求学校各部门、各学院开展落实,各学院、部门在接到通知时仅仅是在单位群里、班级群里下达通知或者是在开会时提一下。当然,部分学习文件是要求各学院、各级单位以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并上传活动照片加以落实的,但是这种形式化的工作模式让各学院、单位疲于应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使得农耕文化教育难以深入人心。其次,部分农林院校未能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创新农耕文化的传播方式。现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化,但是部分农林院校在对农耕文化的宣传教育上,依旧沿袭说教式、宣讲式的传统教育方式,没有充分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大平台,宣传力度低,致使农耕文化的影响力受到限制。如很多院校的校园网站仅仅是上传新闻、发布公告的平台,没有充分利用这个平台设置农耕文化相关专题,从而推进农耕文化教育。

四、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融入农林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6]。所以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在农林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就要提高针对性、增强创新性,多方协同发力,推动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有机融入农林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全面发展,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指出,要“用好课程教学这个主渠道”[7],充分发挥各类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协同作用,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教学作为农耕文化的重要传承弘扬渠道,农林院校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创新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与时俱进,赋予新的教学视角和授课理念,积极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首先,将农耕文化教育融入思政课。在课程教学中根据大学生的喜好与特点,实现传统农耕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赋予农耕文化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与贴近学生的教学内容,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传统农耕文化中的优秀思想、价值理念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让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了解传统农耕文化的发展与成就,感受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深刻领会农耕文化的丰富内涵与价值意蕴,增添大学生对农耕文化的认同与理解。其次,将农耕文化教育融入到其他课程的课本教材、教学大纲、培养计划中,实现全课程育人。如在农学相关学科的专业课中增加传统农耕文化的教学比重,让大学生在学习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感受古人劳动智慧,增强对农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同时,农耕文化具有区域性的特征,在旅游管理相关课程设置中,可以根据当地特色融入“农耕旅游”“农耕资源开发”等相关内容。最后,农林院校还可以根据当地农耕特色开设农耕文化特色课程,整合好当地特有农耕文化资源,搜集整理相关的农耕事迹,将真实素材变为鲜活素材。如山东农业大学初心课堂相关课程的开设就是很好的例子。此外,农林院校还可以充分聚集本校相关专业人才、当地农耕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工作人才专家库等多方力量,依托当地特有农耕文化资源,以加强学科建设为重点,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资源中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组织编撰农耕文化系列读本。

(二)知行合一,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以学促行,以行践学。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曾明确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8]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是加快农耕文化融入农林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首先,农林院校应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思政课程与社会课堂结合起来。积极同当地的农耕文化教育基地开展合作共建,深挖农耕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农耕文化教育实践育人功能,打造“理论学习—现场教学—亲身体验”的农耕文化夏令营活动,让大学生走进乡村田野,切身感受农事,进而引导大学生用农耕文化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浸润心灵,加深其对农耕文化的深刻体认,更好地增强农耕文化的教育实效。此外,也可以结合当地农事特点、充分利用当地农耕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参观民俗文化馆、农耕文化遗址,观摩丰收庆典、祈年求雨等祭祀活动,让大学生在参观中感悟农耕社会劳动人民的智慧,感知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可以在大学生寒暑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或志愿服务活动中融入农耕文化教育内容。其次,农林院校可以在24节气、中国农民丰收节等重大时间节点营造良好气氛,开展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教育活动,如组织开展民俗文化现场教学、农耕文化征文比赛、农耕文化知识竞赛,让大学生切身感受当地特有民俗、风俗,自觉学习农耕文化知识,增强对农耕文化的认同与理解。总之,通过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和相关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学习农耕文化的积极性,促使大学生产生心理共鸣,从而推动农耕文化更好地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农耕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功能。

(三)与时俱进,创新农耕文化传播途径

农耕文化的传播方式大多以宣传解读为主,由于农耕文化距今年代久远,对没有切身经历过的大学生而言,农耕文化所蕴含的内容较为空洞,难以理解。所以要想实现农耕文化的有效传播,必须与时俱进,为农耕文化传播方式增添时代气息。首先,习近平曾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号召力。”[9]所以,农林院校要整合各类媒介资源,构建“报、网、端、微、屏”多平台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创新农耕文化的表达方式和传播形式。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传播方式和平台载体,如通过微博、抖音、快手等App平台,在民俗纪念馆、农业博物馆等场所进行网络直播,以不同的视角向大学生讲述农耕小故事、乡土风俗等内容,以大学生喜欢并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农耕文化教育,引导大学生感悟农耕文明,增强对农耕文化的学习兴趣,加强对农耕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再如将农业博物馆、民俗纪念馆等农耕文化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出来,构建网络虚拟展馆。其次,农耕文化资源是有限且不可再生的,要盘活农耕文化资源,确保农耕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农林院校要充分施展自己的科研优势,结合当地特有农耕文化资源,研发具有农耕文化印记、承载农耕文化精神的文化产品;创造农耕文化相关的文艺作品,如通过动漫、影视、艺术展览等现代化的艺术形式,不断提高农耕文化传播力、影响力。同时,建立数字化农耕文化数据库,深入挖掘、全面整合区域农耕文化资源,依托技术优势推动农耕文化的深度开发,以数字化、信息化的形式拓展农耕文化传播途径。此外,农林院校还可以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中有效融入或体现农耕文化,如在学校雕塑、文化长廊等人文景观建设中体现农耕文化要素,依托固态的物质文化载体,潜移默化地强化大学生对农耕文化的价值认同,以隐性传播的方式开展农耕文化教育。

猜你喜欢
农耕农林院校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AC311A加装农林喷洒设备首飞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