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乡村教师乡土性培育的价值意蕴与路径选择

2022-03-11 12:38周丽琴谢超香
中国成人教育 2022年21期
关键词:乡土情怀文化

○周丽琴 谢超香

推进乡村教育改革、促进乡村教育质量提升是实现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任务。乡村教育作为促进乡村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其改革与振兴对于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民众的施教者、乡风文明的传承者、公共事务的协助者,对乡村振兴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建立一批稳定的高素质的乡村教师队伍成为乡村教育振兴的关键环节。但长期以来,乡村教师队伍一直存在着“留不住、下不去、教不好”的状况,制约着乡村教育的发展。基于此,从文化层面挖掘乡村教师乡土性的时代内涵、价值意蕴以及塑造路径,以期为突破“留不住、下不去、教不好”的现实困境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

一、乡土性的内涵

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乡土文明,经历了漫长的乡土社会,即便近代以来受到西方现代文明的冲击,中国社会的乡土性依然无时无刻不体现在人民群众的举止行为、思想感情与价值观念中。葛兰言认为,“乡土是中国文明的基础,中国的文明脱胎于上古乡土的社会关系中,从它的性别关系和原始仪式中提炼出了最早的关系和礼仪”[1]。“乡土”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含义是“本乡本土或故乡”。对于乡土的描述较为详细的是费孝通先生,他在《乡土中国》中开宗明义道,“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离不开泥土,‘土’是他们的命根”[2],同时,从文化视角对乡土性进行描述,从礼仪风俗到伦理制度面面俱到,且提出一系列有关乡土性的经典概念,比如差序格局、家族、礼治秩序、无讼、长老统治、血缘与地缘等。其次,随着社会进步发展,现代化特征逐渐进入人们的视角,一些学者开始从乡土性与现代性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乡土性是乡村学校的本质特征,现代性是乡村学校的时代意识,二者是相互吸收、相互依存的关系[3]。熊凤水教授把研究乡土性的视角聚焦到乡土性的内涵层面,认为乡土性的内涵体现在村民与“土”的直接受益、间接受益与彻底脱离,村民与“乡”在经济、行政与社会层面的各种表现[4]。此外,一些学者对乡土社会的自然景观、建筑等体现的乡土性也有所研究。乡土性集中表现在物质和文化两个层面。物质上包括地缘上的建筑、自然景观、图腾等器物符号;文化上表现为根植于乡土所形成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性、人际交往以及对乡土社会怀有的价值理念。

传统的乡村教师大都由生长于当地的知识分子担任。作为乡村社会中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乡村教师的第一要义便是启发民智、教化民众。随着乡学越来越受统治者的重视,乡村教师成为联系官僚机构与平民的重要纽带,下达典章制度、上传民众意见。乡村教师传承、创造乡土文化。在传统乡村社会中的文化符号大都出自乡村教师之手,比如碑文、地方志、族谱、图腾设计等。或者一些记录在册的传统民俗、民间艺术也是由乡村教师将其以文字的方式保留下来供后人参考与传承。乡村教师在传统的乡村社会中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常常为当地居民主持冠、婚、丧、祭“四礼”活动,对当地礼俗文化的规则和程序较为熟悉,也承担着乡村礼教的重任[5]。乡村教师因其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逐渐参与乡村治理,调解村民之间的矛盾、制定村规民约、传播农业生产技术等,维系乡村秩序,促进乡村社会发展。综上,传统乡村教师的乡土性主要表现为文化层面,即乡村教师“生于斯、长于斯”所形成的地域特征、乡土知识以及凭借其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治理的责任感,是身与心相互融合的产物。

新时代的乡村教师并不像传统社会一样由当地德高望重或有识之士担任,而是由专业知识更为扎实,专业素养更高的教师担任。他们可能来自不同的城市,也可能生活在不同的乡镇,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新时代乡村教师的乡土性不再是由“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所培养起来,他们的家庭在成为乡村教师之前可能并不在乡村。因而,新时代乡村教师的乡土性除了强调“身”在场的同时,还强调乡村教师的“心”在场。新时代乡村教师的乡土性具体表现为对乡村社会饱含深深的爱意和情怀;守卫乡土伦理,传承乡风文明,参与乡村建设;认同乡土文化,挖掘乡土知识,对乡土社会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6]。乡村教师的乡土性是乡村教师队伍的底色,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应该回归乡土,而回归乡土的重点在于培养乡村教师的乡土情怀,这种乡土情怀并非本地教师所特有的[7]。综上所述,新时代乡村教师的乡土性更加强调乡村教师的“心”在乡村,即强调乡村教师对乡村社会饱含乡土情怀,对乡村社会和乡村孩子具有深沉而持久的爱,对乡土文化、乡土知识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传承精神,对乡村治理以及乡村社会的发展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有回归乡土、扎根乡土、奉献乡土的主观意愿。

二、新时代乡村教师乡土性培育的价值意蕴

针对乡村教师“留不住、下不去、教不好”的职业现状问题,政府相继出台一些政策。针对“留不住”问题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职称评定向乡村学校适度倾斜、建立荣誉奖励制度等;针对“下不去”问题开展实施“特岗计划”“公费师范生计划”号召大学毕业生到乡村工作;针对“教不好”问题实施“银龄讲学计划”“教师轮岗制度”鼓励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向乡村流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调查发现,即使有各种政策措施加持,乡村教师的稳定性仍然不高,想要调动或改行的教师比例达80.9%,从来没有想过调动或离职的教师仅占19.1%[8]。实证研究发现,当前具有离职意向的乡村教师仍然处于较高比例,产生离职想法的教师除了受经济待遇、社会地位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个人偏好和乡村文化适应性的影响[9]。显然,单纯从外部支持条件着手去解决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远远不够,乡村教师的内部因素也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突破路径。乡土性作为乡村教师的特殊属性对乡村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和学生乡土性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乡土性的乡村教师对乡土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传承精神,对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改进乡村教育质量,实现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一)育人价值

1.关心爱护学生。优秀乡村教师扎根于乡土社会及乡土文化的土壤,具备“乡土性”的特质,具有新乡贤的角色特质,是留守儿童的“守护神”。比如,李加汉老师在乡村收留留守儿童已累计超过百名,并且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谭兰霞老师重点关注孤僻冷漠、娇惯放纵的孩子,对其进行心灵辅导、讲述正确的价值观[10]。随着现代化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由于城市入学难、没时间照料等问题,农村中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在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无法直接收到来自父母的教育、关心与爱护,因此在心理、生理、品德等方面产生诸多问题。心理上,缺少与父母的沟通可能会造成亲子关系疏离、隔阂,问题无法疏解造成安全感缺失、心理压力大、心理抑郁等。在生理与品德上,受移动互联网的影响,农村留守学生接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由于自身无法对信息的是与非、真与假进行区分,很容易误入歧途。对于此类问题,不同价值取向的乡村教师拥有不同的处理态度。以乡村教师身份为职业跳板的教师会被动性地采取措施,而对乡村孩子拥有深沉情感的教师会主动关心爱护学生,发现学生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细微改变,从而给予相应的帮助。具有乡土性的乡村教师会从留守学生的教育者成为留守学生的守护者,除了教给学生知识之外,还承担着“代理家长”的角色,了解留守学生的家庭情况与生活情况,关心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指引学生选择正确的成长路径,缓解家长教育缺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2.培养乡村学生的乡土性。“现代乡土学校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它教人吃饭不种稻,它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11]。”培养乡村学生的乡土性是实现乡土文化传承、乡村教育质量改善以及乡村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现代乡村学校以现代教育体系为主,采用迥异于乡村学生文化习性的教育目标、方法、课程体系等,使学生在语言、文化、思维、价值观念等方面陷入认知困境。我们期待之中的乡村教育,是以乡村少年健康成长为根本着眼点,以扎根本土与适应现代为基本取向,目标是培养能走出去又能回得来的健全的乡村个体与乡村文明主体[12]。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如果只是强调乡村教师具有乡土性,而忽视对乡村学生乡土性的培养,那么教育的结果也会一成不变。新时代乡村教师乡土性培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乡土性,这种乡土性并不是强制将乡村学生束缚在本乡本土,而是让学生认识到自身所处的乡土文化所蕴含的特殊价值,在面对城市文化与乡土文化冲突之时能够客观地对待两种文化。具有乡土性的乡村教师能够将培养学生的乡土性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始终,在教给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能够使其对自己所处环境的文化产生认同感、自豪感并能够传承其文化。

3.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在于促进乡村教育振兴,乡村教育振兴的关键在于建立一批稳定的高素质乡村教师队伍。2020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强调:“强化教育实践和乡土文化熏陶,促进师范生职业素养提升和乡村教育情怀养成。”[13]乡土性是实现乡村教师持续性发展的内生底蕴,包括对乡土社会的情怀、乡土文化的认同以及促进乡村社会发展的责任。对乡土社会的情怀是乡村教师“留得住”的动力源泉,对乡村社会的责任是乡村教师“下得去”的必备品格,对乡土文化的认同以及乡土知识的掌握是乡村教师“教得好”的关键素养。乡村教师只有对乡土文化产生认同,才会主动了解乡土文化,挖掘乡土资源,以乡村学生乡土文化背景为基础进行教学,使学生的学习与自身生活经验产生联系,促进乡村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只有怀有对乡土社会的热爱与责任,才会主动关心了解学生,关心乡民,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乡村社会活动。总而言之,乡村教师只有心怀乡土、乡村、学生,才能融入乡村生活、社会中,才能在参与乡村社会生活与教育过程中实现自身专业的持续性发展。

(二)文化价值

1.乡土情怀认同。乡土情怀认同是促进乡村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是乡村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乡土文化的认可与赏识和对自身乡村教师职业身份的认同[14]。新时代的乡村教师受城市文化、现代文化的影响,身上的乡土情怀逐渐被淹没,表现在与乡土社会的疏离、乡土情感的淡化、乡土文化的丢失。乡村学校以基础教育阶段为主,这个教学阶段的教师无论是处于城市还是农村都面临着职业身份认同低的困境。乡村教师在工资待遇、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距使其在工作过程中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变低,甚至会产生职业倦怠、离职的想法。新时代乡村教师的乡土性包含对乡村社会的热爱与情怀,强调对乡村社会情怀的认同。事实上,乡村教师只有对乡村社会怀有强烈的乡土情怀,他们才会自觉主动地认识了解乡土文化,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对待乡土文化和城市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寻找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客观全面地向学生介绍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只有拥有深厚的乡土情怀,才能在了解乡土文化的过程中找到心灵的共鸣之处,对乡土文化产生自豪感,对乡村教育以及社会的发展产生内在责任感,对乡村教师的身份产生认同感。

2.乡土文化传承。新时代乡村教师的来源主要是通过教师公招、特岗计划、“三支一扶”等途径进入乡村学校,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有着不同的文化以及价值观。同时,进入乡村场域的教师大多会选择居住在镇或县城,乡村学校在他们看来只是工作场所,他们不会花太多时间去了解乡村学校和所在的乡村社会,如果有转校或较好的工作机会,他们会优先考虑。这种“离土性”的乡村教师对乡土文化很难有发自内心的认同感,更不用说期待乡村教师传承乡土文化。培育乡土性目的在于强调乡村教师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和继承,能够扎根乡土、奉献乡土。在知识结构上,具有乡土性的乡村教师除了具备教育教学的专业知识以外,还主动了解并掌握乡土知识,构建乡土知识体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乡土资源,开发乡土性课程,使学生能够对自己所处的乡村社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认同并热爱自己的乡村。在伦理习俗方面,能够了解接纳优秀的传统文化习俗,传承乡风文明,并将之进行改造创新。在价值观念上,能够正确看待乡村社会和乡村教育,摒弃“城市先进、农村落后”的价值观念,认识到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特征差异,主动承担起传承乡土文化的责任。

(三)社会价值

传统的乡村教师在乡村社会中承担着一定的社会事务,但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价值观念的冲击,乡村教师不仅未发挥好自身的教育功能,社会功能的发挥也逐渐式微。有调查显示,当前,乡村教师职业作用发挥的主要场域在学校内部,对于乡村社会中的社区治理、居民生产生活知识的传递、乡村文化娱乐的主持与参与等活动都较少涉及[15]。通过激发乡村教师的公共精神,培养乡村教师的乡土责任感,以促进乡村社会的发展。发挥乡村教师新乡贤示范引领作用,鼓励教师积极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使命,参与乡村社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加强文化资本培植、推进乡村教师队伍体制机制改革等来培养乡村教师的主体自觉[16]。主观意愿、主体自觉、公共精神等都是乡土性的内部表征,培育新时代乡村教师的乡土性也就是培养乡村教师对乡村社会的热爱、扎根乡土的主观意愿、发挥社会功能的主体自觉和参与社会事务的公共精神。拥有乡土性的乡村教师会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新乡贤角色的示范引领作用,运用自己的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为乡村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实现乡村振兴。

三、新时代乡村教师乡土性培育的路径选择

(一)挖掘乡土资源,构建乡土知识

中国的社会是乡村社会,在乡村社会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的根在乡村,道德和理性的根也在乡村,要建设中国、保存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从乡村入手[17]。乡村学校作为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教育目标、课程体系上以城市化、标准化为导向,最终使乡村学校与社会相互割裂,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乡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成绩。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中重要的主体,如果要解决乡村教育问题,必须使乡村教师回归“乡土”二字,通过构建乡土知识体系以培养乡村教师对乡土文化的认同,从而使乡村教师能够“教得好”。掌握乡土知识是乡村教师的基本素养,应贯穿于职前和职后两个阶段。在教师职前培养方面应增加有关乡土知识的通识课程,开设多元文化教学的教师教育课程等;开展以乡村教育教学为主题的师范生技能大赛,组织师范生进入乡村学校进行教育实习、见习、研习、支教等教育实践活动,增加师范生对乡村的了解,提高有关乡村教师的教学技能与教学知识。在乡村教师的职后培训中,针对培训对象的特殊性增加有关乡村社会发展、乡土文化知识的内容;采取体验式形式组织乡村教师参与乡风民俗活动,切身体会乡土文化的价值意蕴,拉近乡村教师与乡村社会的距离。通过培养内部情怀与提高外部知识相结合来构建乡村教师乡土知识体系,是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回归乡土文化,厚植乡土情怀

乡村教师乡土情怀的核心在于对乡土社会饱含深深的热爱之情、对乡民的赤诚之心,具有扎根乡土的奉献精神。乡土情怀是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的动力之源。唯有热爱乡土,热爱学生,心怀乡土与学生,愿意投身乡村教育事业,才能实现乡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和乡村社会的发展。培养具有乡土情怀的乡村教师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乡村社会的人文支持以及乡村学校的组织支持。政府应贯彻落实收入补偿制度、休息休假制度等相关的政策措施,设立基于本乡本土的“优秀教师”“最美教师”等荣誉奖励制度,保障和维护乡村教师的合法权益,满足乡村教师基本的利益诉求,以增强乡村教师的获得感和满足感。乡村社会中的乡民应关心、理解、包容乡村教师,给予乡村教师相应的人文关怀,引导乡村教师积极参与乡村社会活动,激发乡村教师对乡土社会的依恋感。乡村学校应转变标准化、城市化的教学目标与课程安排,以本土化、特色化作为办学宗旨,挖掘乡土资源,开发乡土性课程;在乡村教师评价方面增加与乡土文化相关的考评机制,促进乡村教师主动学习乡土文化;组织开展相关的民风民俗活动,鼓励乡村教师与乡村社会融为一体。通过厚植乡土情怀来培养乡村教师对乡土社会的热爱,以使乡村教师能够“留得住”。

(三)树立责任意识,参与公共事务

乡村学校是乡村社会重要的教育机构,乡村教师是乡村社会的灵魂。“乡村教师怎样才算好?他足迹所到的地方,一年能使学校气象生动,两年能使社会信仰教育,三年能使科学农业著效,四年能使村自治告成,五年能使活的教育普及,十年能使荒山成林、废人生利,这种教师就是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18]乡村教师之于乡村的意义,不止于乡村教育,同时对乡村社会的治理、产业发展、文化传承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树立责任意识是发挥乡村教师社会角色作用的前提条件,乡村教师应认识到自己是有能力且有责任参与到乡村社会事务中,并能不断去提高自身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培养家国情怀。鼓励乡村教师参与乡村治理并不是将乡村治理的责任全部转移到乡村教师身上,而是鼓励乡村教师回归到以往乡村治理的协助者角色,在乡村社会中依靠自己所获得的文化资本为乡村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相应的,乡村教师也不应是义务性地参与社会事务,相关机构应给予乡村教师一定的补贴,设立荣誉证书制度,激励乡村教师参与乡村治理,与乡村社会紧密联系起来,缓解乡村教师“下不去”的现状[19]。同时,乡村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改变自身与乡村社会的脱离现状,积极参与乡村社会组织的活动,加强与当地民众的交流,了解并熟知乡土文化知识,在参与公共事务中以本土文化为基础,提出适切的、可操作的、有效的措施。乡村教师通过参与乡村社会的发展,逐渐找到自己在乡村社会中的位置,对乡村社会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

乡村教师是促进乡村教育走向公平而有质量的重要实施主体,也是促进乡村教育治理现代化,实现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力量。乡村教师的生命与乡土紧密联系在一起,拥有独特的文化场域,从而形成区别于城市教师的乡土性。回归乡村教师的乡土属性是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参与社会事务的内生动力,也是乡村教师“留得住、教得好、下得去”的必备品质。乡村教师只有回归乡土属性,怀着对乡土社会浓厚的情意,对乡民的赤诚之心,对乡村孩子的爱恋之情,拥有服务乡土的意愿,热爱乡土,理解乡土,认同乡土文化,才能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乡土情怀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乡土中国
谁远谁近?
读《乡土中国》后感
“五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