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废话文学:可以废“话”,不能废“事”

2022-03-11 11:54冬冬
上海工运 2022年2期
关键词:废话共情情商

冬冬

“现在醒着的人,应该都没睡吧?”

“上次见你还是上次。”

“现在的年轻人,还真是年轻啊。”

……

最近,“废话文学” 风靡中文互联网。“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说了等于没说,但没说又不等于说了。它毫无信息量,但是轻松幽默,让人会心一笑;它车轱辘话重复,但是翻来覆去中,貌似也颇有新意。网友们乐此不疲地玩儿梗,评论区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职场中也有许“废话文学”,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呢?

“废话” 是语言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

“废话”和“文学”的渊源起码可以追溯到鲁迅先生的散文诗《秋夜》,那句“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声名远扬,是废话文学里的“名句”。朱自清在《论废话》一文中更是直言:“一辈子说话作文,若是都说道理,哪有这么多道理?况且谁能老是那么矜持着?人生其实多一半在说废话。诗文就是这种废话。得有点废话,我们才活得有意思。”文学大师们尚且如此行文,何况我等平民乎?

废话由来已久,它早已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每一个人在日常活动中都会不自觉地说“废话”。比如,关心一个人,你可能脱口而出“你出门穿厚一点,就不会那么冷了”。劝一个老烟民戒烟,你大概会说“你要是能把烟戒了,就不会咳嗽了”。事实上,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废话不仅存在,甚至是我们日常言语表达的重要组成。“生活不能失去废话,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废话文学,本质上是出于网民对于低密度信息的一种嘲弄、解构或批判。多数人在上网时,本来的目的是获得高质量的信息互换。即,我希望收到有价值的信息,也希望我发布的信息能被他人正面理解、积极反馈。然而,低密度的信息严重破坏了人们的网络体验,严重打击了网民认真讨论的积极性。

在此情况之下,主动输出“废话”,一来可以表达对信息密度低的不满,二来是对此表示嘲讽,再者就是跟风随大流,玩梗而已。除此之外,输出废话也可以对外表示交流的终结,不必客气敷衍,从而在低密度信息和低质量对话的泥潭中潇洒脱身。

“废话文学”在互联网上的风靡,与当下较为普遍的社交焦虑或许不无关系。不少人在现实生活中寡言少语,尤其是面对不熟悉的人吞吞吐吐,甚至相当一部分人自嘲“社交恐惧症”。但是,社交恐惧症在网上却如鱼得水,侃侃而谈。可能是因为网上的交流没有面对面带给人那份无所适从的压迫感,给交流者预留足够多的思考时间,让人放下戒备,轻轻松松,淡定从容地组织语言。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的表达,在网络上得以释放,情难自已,废话连篇是其中的一个表现。相比于污言秽语、人身攻击等网络暴力,“废话”作为一种情绪释放方式实在是人畜无害,过分美好。

娱乐和排遣之余,“废话”也是有意义的。它可能是母亲没完没了的唠叨,也可能是父亲自以为是的大道理,更可能是老师们孜孜不倦的教诲。那些话在少年人耳朵听来,却是:我已经这么大了,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不要再废话啦。时光荏苒,时过境迁,少年长大,再咂摸起父母老师的废话,便忽然读懂了其中的良苦用心。

当然,我们不排斥“废话文学”,并不是鼓励多说废话,也不是认为废话真的能够准确简洁地传递信息。毕竟,当下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尤其是职场,往往追求信息交流的高效率。无论是上传下达,还是同级对话,如果言语中夹杂废话,甚至废话连篇,就必然容易淹没真正有价值的内容。

适度职场“废话” 有益职场生态

某种程度上,“废话”这确实是职场常态:大家都在打太极,不提供实质性建议;谁都不想往身上揽责任,大家纷纷化身“废话文学”大师。特别是开研讨性会议,开了好像又没开。从消耗的时间成本来看,好像是开了会的,但看看记录的文件并没有具有实操价值的信息,又感觉没有开过会。还有各种阶段性的员工述职汇报、项目总结复盘,说了很多,可好像什么内容也没说。一些职工对此颇有感触,埋怨道:“老板特别喜欢快下班的时候开会,开了半天,又说不出来什么个所以然。问题还是原来的问题。”

适当的职场废话可以活跃气氛,调节情绪,放松神经,提高工作效率。可是,如果在真正做事时依然搞“废话文学”这一套,就很可能形成无效沟通,打击员工积极情绪,降低工作效率。

而职场上的业务沟通,有时候颇为“惨烈”。要么就是事不关己,装聋作哑;要么涉及利益纷争时,一沟通就天雷地火、剑拔弩张。久而久之,便会给不少人一种感觉:职场上的沟通大多都是无用、无效的,说得多反而可能出力不讨好,还容易得罪人。这些“悟了”的职场人索性闭嘴微笑,或者说一些“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的废话文学,糊弄过去。

于是,不少职场人会抱有这样的想法:“我只要把本职工作做好就行了”“我只要把活儿干漂亮就可以了”。于是这些职场人开始埋头苦干、勤勤恳恳、一言不发、默默工作。在人际关系上,除了不得以为之的业务往来外,也尽可能避免与同事和领导的交集。实在躲不过去,吭吭哧哧挤出两句客套话——“来这么早啊”“你也来接水啊”——应付完事,然后就赶紧闪人,或者低头刷手机。

高情商处理职场废话

面对潜在的或者已经出现的职场废话,人们的选择要么是以毒攻毒,回应以更多的废话;要么沉默以对,甚至减少了必要的社交沟通,因噎废食。其实,如何面对和处理职场废话,某种程度上就是如何做到“高情商沟通”。

首当其冲应该是尊重。我们对一句话的态度通常可以划分为认可和不认可两类。高情商沟通就是对你认可的发言加强认可,不仅对话语认可、还对说话的人认可。而面对自己不认可的发言时,高情商沟通的做法则是很少正面直接拒绝。

可能有人会觉得,虚以委蛇的做法有点油腻,但高情商之所以“高”正是体现在心中有他人、对他人有尊重,所以不会造成正面冲击。要让对方明白不正面回答就是因为自己不想回答,但凡懂事的人就不可能刨根问底。这样礼貌得体地回答了别人,又体面地结束了这个话题,是高情商的典型表现。

高情商沟通还应该培养的一个重要能力是共情。“共情”这个词我们早已耳熟能详,也知道它在社交中带来的好处:不仅能为对方提供情绪价值,还能和对方快速建立好感和信任。缺乏共情能力的高情商话术是一种虚假的高情商,多说两句就会给人造成虚伪、讨好的感觉,并不能为我们的职场生涯带来切实帮助。唯有带着共情能力的高情商发芽,才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和认可。

共情能力需要培养和练习,主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学会倾听、感受对方的情绪;二是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对方的情绪。能够做到这两点,对方会觉得你是在乎他的发言的,这会让后续的沟通更加顺畅。

如此这般,在职场上灵活运用“废话文学”,适度玩梗也无可厚非,但是要把握分寸和场合,不能为了废话而废话,更不应因“废话”而“费事”。

在职场中废话说多了,效率就慢了。毕竟只要你浪费一分钟,60 秒就过去了。

猜你喜欢
废话共情情商
你过得不好,是因为“假情商”太高
舒服的关系,是可以说“废话”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低情商的6个原因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废话”里也有不“废”的“话”
挑战舌头
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