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一歌 内蒙古清水河县
老牛坡,一个红色传奇的小山村,坐落在逶迤绵延的明长城脚下。这里群山峥嵘,远山如黛,长城蜿蜒,烽燧相望。站在这里,蒙晋地区自然人文风光,尽览无余。
老牛坡是一片红色热土,也是一座灯塔。80 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人在老牛坡秘密成立了党支部,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晋绥边区建立的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是革命圣地延安通往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重要通道,是塞北通往中原的咽喉要道,更是清水河人抵抗日本侵略者的红色前哨。
巍巍老牛坡,见证着光荣与梦想;历历奋斗史,记载着奋斗与担当。老牛坡的红土地上,留下了革命先烈无畏的身影,洒下了革命先烈鲜红的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今天的老牛坡红色基地,一排排窑洞依山而建、鳞次栉比,一座座烽火台见证了曾经金戈铁马的豪气,一件件文物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岁月,一块块展板呈现了红色基地的壮丽历史。
这片红色基地告诉后人,当年共产党如何在清水河县播下革命火种,随后革命的烈火燎原而起。在老牛坡党支部的积极领导下,老牛坡成立了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等组织,抗日救国热情空前高涨。
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无论是荆棘坎坷,还是流血牺牲,老牛坡人始终如一,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浴血奋战,在古长城脚下写下了光辉的一笔。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老牛坡村党支部共发展党员40 多名,先后为革命军队输送39 名青年战士,其中有13 人在战斗中牺牲。用鲜血与泪水孕育了“爱国爱家、依靠群众、百折不挠、敢于胜利”的老牛坡精神。这不朽的精神,如同寒夜中的火苗,熊熊燃烧,照亮胆魄。
经历了岁月的沧桑,迎着初升的朝霞,老牛坡党支部旧址见证了当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革命斗争的场景。一尊尊雕塑、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图片,无一不浸润着血与火的洗礼。
血洒疆场功不朽,英明世代共昆仑。老牛坡这片红色热土,早已成为穿越时空、巍然矗立的一道精神长城,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拼搏奋进。
党旗广场强信念,党旗鲜红铭初心。今天的共产党员们可以在这里庄严地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那誓言铿锵有力,那誓言震撼人心!“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声音久久响彻天际。
红土孕育英雄地,青山涵养碧水源,热血赤土铸忠魂,绿色画卷展新颜。如果说老牛坡因为红色基因而闻名遐迩,那么这里莽莽林海展现的绿色画卷,更彰显着这片热土风光旖旎的无限魅力。
老牛坡最美丽的季节,莫过于姹紫嫣红、灿若云霞的夏秋季了。雨后登上老牛坡山顶,云海、山海、长城烽火台,层层叠叠,如梦似幻。漫山遍野、生机勃勃的松树林,从山顶到山脚次第铺开,形成一片壮阔的绿色海洋。走在幽静的大山腹地,暗香馥郁,大树掩映,藤草夹道。阳光从山缝间挤进来,枝叶扶疏,黄绿交错,浓绿如云。偶有灰色的藤蔓夹杂其间,像雾一般慢慢地升腾而起,给那静态的灿烂增加了流动的旋律。林间鸟鸣啾啾,野鸡、野兔活蹦乱跳,繁衍生息。天空湛蓝、白云悠悠,微风吹来,花香浓浓,松涛阵阵,使人心旷神怡,妙不可言。
数载风和雨,几度花枝发。过去的老牛坡人吃水贵如油,天天为水愁。如今,老牛坡6 个自然村家家户户吃上了从230 米深井里引上来的地下水,真是自来水涌出党恩情,老区群众笑盈盈。
过去的老牛坡通信网络不通畅,需要人们翻山越岭地找信号。如今,老牛坡村村通公路,广播电视、宽带互联网全覆盖,各村主干道及集中居住区路灯等基础设施齐全,村卫生室、文化活动中心、公共厕所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
龙舞长城持彩练,农家开出富民花。如今,走进老牛坡村,一条条道路平坦整洁,一排排垂柳婆娑起舞,一孔孔花纹石碹窑整齐划一,一座座农家乐生意兴隆,一处处畜牧业养殖场里牛羊肥壮,一句句红色历史文化宣传标语格外醒目,好一幅美丽的乡村新画卷。
碧血映丹青,迈步新征程。近年来,老牛坡荣获了“国家森林乡村”“第六届全国文明乡村”“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奋斗精神,让老牛坡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站在老牛坡村对面山上,仿佛触摸着一段烽火狼烟的历史,见证着这片红色热土的美好时代。阳光辉映着崇山峻岭,辉映着巍巍长城和苍松翠柏。在老牛坡北面的高峰上,石头镶嵌的“红色老牛坡”几个鲜红耀眼的大字,在周边烽火台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挺拔苍劲、气势恢宏。
党旗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