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方作为工程建设项目的承接方和管理方,对承接的项目负有直接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项目安全管理是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基础和主控环节。
建造方对项目现场的监督为企业内部监督。通过现场项目部及参与人员的履职数据回流技术,对项目部及参与人员的履职状况实时定量评估,约束项目参与人员的履职行为,施加履职压力,压实现场主体责任,达到提升参与人员履职绩效的目的,提升建设项目的整体安全水平。
班组作为项目部的最基本单元,是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的决定性因素。项目现场监督则是项目部的自我监督,项目部的监督工作主要是压实项目所辖班组的主体责任,通过履职数据回流,实时定量评估所有班组的安全履职状况,根据履职评估结果,差异化管控,提高管控效率和效果,提升所有参与人员的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提高项目的安全水平,降低项目的风险。
图1 风险管控方法
工程项目现场安全管理的目的是要确保工程本体安全和周边环境安全,以及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履职安全。数字安全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总方针,采用数字技术,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按照人本工程安全理论,将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分为三类:可知风险、未知风险、既成风险,并对其分类进行管理。现有知识体系和经验可以辨识的风险为可知风险,现有知识体系和经验尚且无法辨识的风险为未知风险,已经出现的风险则为既成风险。采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管控方法预防可知风险;通过多源数据采集和专业算法分析,判断即时安全状态和未来发展趋势,发现事故的征兆、苗头、迹象,并及时采取措施,应对未知风险;对已经出现的既成风险,要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最正确的决策,防止发展事态扩大,将损失和社会影响降到最低。
图2 两不让
(1)双重预防可知风险
数字安全通过云、大、物、移、智的先进技术,为企业构建人防、技防、智防及企业项目联动(简称:三防一联动)的安全信息化管理体系,实现安全管理全过程管控,不让风险转化成隐患,不让隐患转化成事故(简称:两不让)。
数字安全平台以海量的安全隐患库、风险清单库和规范资料为数据基础,围绕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危大工程管理、安全资料管理、数据决策中心、现场物联等多个核心业务,支持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工作,对施工过程中的人、物、环境的行为与状态进行具体的管理与控制,融入“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总结”的管控思想,通过人防、技防、智防及企业项目联动的方法,推动安全风险关口前移,最大限度减少事故发生。
风险智能辨识,结构化风险评估,风险分级管控,安全管理前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赋能设计人员在预可行性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扩大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不同阶段,基于数字安全平台数据积累、经验积累和人工智能算法,主动辨识方案规划阶段和设计阶段可能存在的风险,根据风险处置成本的评估,分别采取消除、减轻、自留、转移等可能的处置措施。对自留风险进行结构化风险评估,在施工阶段分级管控。
图3 三防一联动
图4 风险地图
建立闭环管理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现全流程闭环的隐患排查治理。利用隐患实时智能识别,解决现场人员专业能力不够、经验不足的难题。智能化的巡检机器人及可穿戴设备如智慧眼镜等,可以实现智能巡检,实时进行隐患辨识;视频分析技术,可以从海量视频数据中获得现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大数据分析,可以从海量工程信息中抓取各种事故征兆、苗头、迹象;隐患实时智能识别,可以解决现场人员专业能力不够、经验不足的难题,降低对人员门槛的要求,为全员安全管理提供了条件。
图5 风险分级管控
设施设备自主安全,提升现场本质安全的保障能力。通过传感器自动感知设备运行情况,实现安全预警和实时干预。配置传感器的塔吊,可以智能识别碰撞风险,主动避让或锁定;升降机驾驶人员疲劳自动识别,能够避免操作失误;安全带、安全帽等个人防护设备的智能化,可以防止人为失误;电子围栏的应用,可以避免误入危险地带;设施设备的自主安全技术,为本质安全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图6 隐患排查治理
(2)过程监控未知风险
多源数据实时感知感测,为项目数字化安全管理奠定基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则为项目现场多源数据的实时感知感测提供了可能。现场布设的各种监测传感器、物联网设备、视频摄像头、各种可穿戴设备、无人机、机器人等,可以实时感知感测现场实际状态,提供动态数据;勘察、设计、监测、检测资料,各类过程资料等的数字化,可以及时、准确、有效地提供现场实际情况的支撑数据;5G 通信技术为数据的高速、低时延传输提供了条件;云技术为海量数据存储和计算应用提供了可能。多源数据的实时感知感测,为项目数字化安全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时安全智能预报,全面提升现场全时安全管控水平。基于数据、算法、算力和专有技术的支撑,构建工程建设安全预报台。预报台对工程建设全过程项目的安全状态进行动态评估,实时预警;对未来的安全状态进行预测,实时预报;对人员所处的环境安全状态及时提醒、建议对策,提升现场全时安全管控水平。
(3)应急处置既成风险
既成风险自动应急处置,规避或减轻事故损失,防止事故损失或影响扩大。数字安全平台自动预判出危险状态或预测到可能的事故征兆,自动确定风险等级,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流程,进入应急状态,提供决策建议和依据,供决策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决策,整合资源,支持应急处置。智能化的数字安全平台,可以提升工程项目应急管理水平。
图7 隐患管理
数据驱动建造方履职。安全生产法对项目参与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做了明确规定。数字安全为履职定量动态评估、执行建议、对策支撑、奖优罚劣等创造了良好条件,提倡尽职免责,鼓励安全履职,激发所有参与人员的积极性,降低了参与人员不作为带来的风险。数字安全平台通过合理激励规则,聚合所有参与人员的力量,将所有参与人员都变成安全员。
典型案例: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管理系统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建筑旗下的核心子企业,中建一局实行典型的4 级或5 级的层级管理模式,即局级(集团)、子公司、分公司(号码公司或区域公司)、大项目部、项目4 级或5 级管理。集团采用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应对经营体量的快速增长,将信息化工具作为过程管控的一部分,实施常态化的信息化系统管理。
经过两年多的运行,系统已使用项目数1190个,累计上传安全排查记录逾 50 万条。安全管理系统已成为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工具,是中建一局“常规制式装备”。
安全管理系统在中建一局全面投入使用后,给中建一局各层管理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工作便利,受到一致好评,并在持续扩大应用深度。
安全管理系统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现场检查、整改问题的方式,将查验、整改、消项的闭合流程线上化,为项目打造了一套“分工明确、高效融合”的工作体系。安全管理系统已成为现场管理的重要工具,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有效提高了工作积极性,真正实现精细化管理,确保了工程的安全运营。
典型案例:陕西建工集团安全管理系统
陕西建工集团成立于1986年,是陕西省最大的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现营业收入过千亿,随着集团规模的快速扩张,项目不断增多、分布区域、专业领域更加广泛,在企业标准化、精细化管理的时代背景下,安全管理的幅度越来越宽、要求越来越严,依靠传统管理手段已经无法满足集团快速扩张对于安全管理的需求,必须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陕西建工集团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的建设落地效果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全集团范围的广泛应用。实现了在建项目全覆盖、建安企业全覆盖、工程技术人员(技术、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全覆盖的“三全覆盖”,累计上线项目近1200 个,使用人数12000 人,使用率高达95%以上。
图8 塔吊自主安全
二是精细化施工现场管理更有保障。实行“PDCA”过程管控,问题整改实现闭环;安全管理系统简单易用,日常检查效率提高;系统内嵌标准文档,检查规范逐步提升。
图9 数字工地
三是陕建集团安全管理信息化的成功建设获得了业界的一致认可,入选了2019年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案例选编》。
具体应用价值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促进了项目管理与信息化工具有机融合的思考。安全管理系统在陕西建工集团新一轮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作为最早推进上线的专项系统,起到了先锋带头的作用,推动了集团上下各级单位对信息化在项目管理上的感知。系统推广遇到问题时有关业务部门深入参与、充分论证,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业务部门使用信息化工具提高管理效能的思考与热情。
二是集团垂直化进行质量安全管理更加有效。通过系统建立起集团、子集团、公司、项目四级安全检查机制,为安全生产的垂直化管理提供帮助,实现安全管理上下更透明,安全决策更科学,安全检查更有效。
根据对陕西建工安全管理系统的使用人员调研反馈,安全管理系统的使用给各层级管理人员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体验,包括,检查活动随机性。避免事前打招呼,直接深入工地,随机检查,掌握现场质量安全真实状况。检查标准规范性。系统内嵌质量安全标准规范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统一检查标准,规范检查行为,避免因检查人不同、对检查标准尺度掌握的不同而导致检查结果出现的差异。整改问题及时性。项目经理根据隐患消息通知,针对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通过系统事先确定的岗位操作人员职责划分,可以快速响应做出安排,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验证问题有效性。系统按照过程管理的方法(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验证问题)设置,形成管理闭环,保证现场问题百分之百得到解决,有效防范风险,切实“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检查资料完整性。系统能够帮助实现“检查有依据、整改有记录、过程能跟踪”。持续改进有效性。通过多单位、多项目的长期应用,可以积累大量数据,采取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质量安全问题缺陷,为精准施策、精细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为质量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指明方向。线下业务替代性。项目、企业检查实现手机APP 替代纸质表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