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婷婷,栗娟,高凤琪,沈永青,4,冯会玲
(1.河北中医学院护理学院社区护理教研室,石家庄 050200;2.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医学院内科护理教研室,郑州 451100;3.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内科护理教研室,陕西 安康 725000;4.河北省中医药康养照护研究重点实验室,石家庄 050200;5.河北中医学院护理学院外科护理教研室,石家庄 050200)
心脏骤停是常见且严重的临床事件,具有高发病率、低生存率的特点。目前,全球每年有500万人死于心脏骤停,并呈逐年上升趋势[1],心脏骤停已成为全球最危急的公共卫生事件。根据国家心血管疾病中心的统计,我国每年大约发生55万例心脏骤停,70%以上发生在医院外[2]。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是抢救心脏骤停的最主要方法。研究[3-4]显示,心脏骤停患者倒地后立即实施CPR,生存率可达67%,每延误1 min,生存率将下降 7%~10%。因此,“第一目击者”及时有效的救治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5]。而目前我国CPR培训合格的公众不到全国人口的1%,与发达国家平均30%~50%的普及率相差甚远[6]。因此,推进全民参与的应急救护普及教育,提高社会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势在必行。本研究对社会公众CPR知识掌握现状与施救意愿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旨在为高效、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采用的是便利抽样的研究方法。于2020年6月至9月,在河北中医学院学生开展的暑假社会调研活动中,1 609位社会公众自愿通过扫描“问卷星”发布的调查问卷二维码,参与调研答题并提交问卷。纳入标准:(1)年龄≥16岁;(2)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研究;(3)具有阅读能力,或依靠他人的帮助(仅限于帮助阅读调查问卷),可完成问卷的填写。排除有精神、认知障碍,不能正确理解或回答问卷者。
研究小组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自行编制问卷初稿,经2轮专家咨询(5位资深应急救护师资人员)修改后,形成正式问卷。问卷由4部分共41个问题组成。(1)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学历、职业、居住地、心脏病认知经验、工作性质。(2)对心脏病发作症状的认知:共14题,均为单选,答对计1分,答错或不知道计0分,总分14分,得分越高表明对心脏病发作可能出现症状的认知越好。(3)对CPR的认知情况:包含CPR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培训经历与需求,如常见的按压位置、按压频率、按压深度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的使用等11个题目,均为单选,答对计1分,答错计0分,总分11分。得分越高表明对CPR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越好。(4)紧急情况下实施CPR的意愿及不愿实施的原因。问卷经5名资深应急救护师资人员评定后得出内容效度为0.93,问卷总 Cronbach’α系数为0.921,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经问卷星导出数据,并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构成比描述,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不满足正态分布,以M(P25~P75)描述,采用Mann-WhitneyU检验。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将公众实施CPR的意愿作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采用逐步进入法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双侧检验水准α=0.05。
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1 609份,利用问卷星后台进行质量控制。剔除16份填写时间<3 min和5份选项均为同一答案的不合格问卷,最终纳入1 588份问卷进行数据分析,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70%。其中,男31.86%,女68.14%;16~24岁57.93%;大学学历69.84%;医学相关工作37.72%。见表1。
2.2.1 影响社会公众实施CPR意愿的一般资料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心脏病认知经验和从事的工作性质是影响社会公众实施CPR的相关因素(P< 0.05),见表1。
表1 调研对象一般资料及对实施CPR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n (%)]Tab.1 Analysis of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of the public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e willingness to perform CPR [n (%)]
2.2.2 社会公众实施CPR的相关培训经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近2年是否接受过CPR培训、培训频率、培训方式和培训组织单位都是影响社会公众实施CPR的相关因素(P< 0.05),见表2。
表2 社会公众实施CPR的相关培训经历及影响因素分析 [n (%)]Tab.2 Analysis of CPR training experienc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public [n (%)]
2.2.3 社会公众对心脏病发作症状的认知与实施CPR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社会公众对心脏病发作可能出现症状的认知与对CPR相关知识掌握程度都是影响社会公众实施CPR的相关因素(P< 0.05),见表3。
表3 社会公众对心脏病发作症状认知及对CPR知识掌握程度对公众CPR施救意愿的影响[分,M(P25~P75)]Tab.3 Influence of the public’s recognition of heart attack symptoms and knowledge of CPR on the public’s willingness to perform CPR [score,M(P25-P75)]
2.2.4 影响社会公众实施CPR意愿的多因素分析:以社会公众是否愿意实施CPR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性质、接受CPR培训的频率、对心脏病发作症状的认知和对CPR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是社会公众实施CPR意愿的影响因素(P< 0.05),见表4。
表4 社会公众对实施CPR态度的多因素分析Tab.4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the public’s attitude towards CPR
在紧急情况下,68.51%的社会公众愿意为他人实施CPR,31.49%不愿为他人实施CPR。不愿为他人实施CPR的原因包括怕自己不能按标准规范操作(53.20%)、担心有法律纠纷(45.80%)、担心口对口呼吸传染疾病(39.20%)、没学过不会操作(23.00%)。见表5。
表5 社会公众不愿为他人实施CPR急救的原因Tab.5 Reasons for the public’s unwilling to perform CPR first aid for others
早期有效的CPR对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作用[6]。本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社会公众对心脏病发作症状认知与CPR知识掌握程度总体偏低,公众急救意识差。与全国已有数据相比,本研究中参加过应急救护培训的比例较大,可能与本次参与调研的人员中大学生人数较多有关。近年来随着应急救护普及教育进校园取得巨大成果,大学生接受CPR培训比例也明显升高。以学生为桥梁,鼓励学生向家庭成员宣讲CPR等应急救护知识,是提高社会公众应急救护普及的有效途径。因此,未来应继续在学生群体中深入开展应急救护普及教育[8],提高我国公众的CPR等急救知识的普及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公众紧急情况下实施CPR意愿的影响因素为:(1)从事的工作性质。本研究中,医学相关专业人员愿意为他人实施CPR者占88.81%,明显高于其他专业(56.22%),与该类人员掌握CPR相关知识与技能有关。对社会公众进行应急救护培训,应招募医学专业相关人员为应急救护师资人员开展急救普及教育[8-9]。(2)接受CPR培训频率。本研究中,每半年接受1次培训的人员与其他培训频率人员施救意愿有差异。相关研究[10]显示,急救知识的记忆会在3~6个月衰退。为提高公众施救意愿与操作质量,可通过多媒体途径不间断地发布CPR相关操作视频,方便社会公众学习与复训[11]。(3)心脏病发作症状认知。心脏病发作是发生心脏骤停的重要危险因素[12],在未来的CPR普及教育中,应增加心脏病发作症状的内容,为公众早识别、早干预提供预警信号。(4)对CPR知识的掌握程度。本研究中,公众知识掌握程度越高,越愿意施救。因此,应根据不同层次社会公众特点开发相应普及教育内容,进行多途径传播教育,提高公众CPR相关知识掌握程度。
本研究显示,公众不愿实施CPR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担心自己不能按标准规范操作,怕出现施救意外。说明公众的施救信心不足,应促进公众CPR普及率及培训质量,提高公众施救信心[13]。(2)担心有法律纠纷。国内外现均已通过立法的方式保障施救人员的权益,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84条规定了“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害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等[14]。因此,今后应增强宣传,让公众了解相关法律政策,减少顾虑,提高其施救意愿。(3)担心口对口人工呼吸而传染疾病。《2010心肺复苏(CPR)和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指南》[15]提出,允许非医学专业人员实施仅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术(hands-only CPR,HO-CPR),以鼓励更多的公众参与急救。Meta分析等研究[16]表明,HO-CPR仍可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各级培训单位应开发公众版HO-CPR普及教育内容,让CPR技术简单易行,提高公众学习热情。
本次调查显示,我国社会公众接受CPR培训的方式主要为学校教育和红十字会、医院、急救中心组织的相关讲座。各培训单位缺乏统一的培训方案,培训师资、教具、教材和场地不足,严重限制了应急救护普及教育的开展[17-19]。针对我国人口众多、培训需求较大的现况,CPR普及教育途径也应多种多样。我国已有中国大学MOOC等学习平台推出线上应急救护课程,但受众主要为医学院校学生。2020年中国红十字总会训练中心推出线上救护员培训课程,鼓励社会公众足不出户学急救,为应急救护线上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在“互联网+”及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公众平台线上推送应急救护知识,加快推进我国公众CPR的普及率[20-21]。
综上所述,社会公众对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施救意愿较高,但CPR的掌握程度总体偏低。要结合社会公众不愿实施CPR的原因与影响因素,充分利用互联网,多途径、多方式开展公众CPR普及教育,提高公众CPR掌握程度,增强施救信心与施救意愿,助力健康中国的实现。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⑴本次调研显示我国公众CPR普及率较高,与本研究以大中学生人群为主(57%)及近年来开展应急救护进校园活动有关,未来应该扩大样本量,对人群进行分层,均衡不同年龄段人群进行调研;⑵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通过学生暑假社会活动开展调研,虽然涵盖我国各地区人员,但以华北地区为主,未来应开展多中心、多地区的公众CPR普及率调研,并对我国城乡公民比例进行合理的配比;⑶由于影响公众实施CPR的因素众多,可能有其他未知或无法衡量的混杂因素尚未纳入,对研究结果产生限制,可在未来的研究中结合访谈、观察等方法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