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视角下翻译专业“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分析

2022-03-11 01:49
关键词:跨文化中华交际

吴 熙

(兰州文理学院 外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随着全球化和跨文化交际的不断深入,国际间的交流日趋频繁,英语在国际交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英语教学尤其是翻译专业的跨文化内容就显得更加重要[1-6]。克拉姆契指出,语言就是一种文化的表达方式和载体,语言的表达承载着特定的文化现象,即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非常“默契”的关系,这预示着在大学的英语教学中务必要深刻领悟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英语翻译专业是将陌生的英语语言、图形和符号等转化为更加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在语言转化和交际训练中,一定要深刻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随着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一大批学者已经认识到文化在外语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普遍认为重视外语教育是强化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主渠道,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对于从事外语翻译的工作者来讲,既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又能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7-12]。教育部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明确提出学生应具有开放心态和全球意识,尊重世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元性,主动参与跨文化交流。南京大学王守仁教授强调跨文化交流的核心就是中外文化间的交锋、交流和交融,我们必须要有思辨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认真比较和分析差异化,要有中国文化自信,并坚定我们的文化立场[13-15]。

然而,在我国长期的外语教学中,从小学开始整个教育阶段的英语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师生更多地强调了英语文化的导入,淡化了中国文化的灌输和交融,只是一味地选择西方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知识的内容进行学习,即使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英文文章,主要也是以学习语言为主,忽视了对中国文化的背景和内涵的学习,关注度明显不够,导致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通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跨文化交际变成了单向交流,致使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生态严重失衡[16-18]。针对这一情况国家也及时作出了调整,教育部2017年最新版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提出:大学英语要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及交际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基于此,高校的翻译专业,承担着翻译人才专业能力和责任担当的育人功能,应当主动担当起为国家对外窗口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和使命。翻译专业既有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的一般属性,又有其专业的特殊性。目前,对于英语翻译专业有关“中国文化失语”的研究还较少。本文将以地方应用型高校为例,对翻译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中国文化失语”情况进行调查与系统分析,旨在为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效融合提供一点思路。

一 翻译专业“中国文化失语”情况调查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翻译专业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中国文化与英语教学的融合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拟解决如下几个问题:(1)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掌握程度和了解情况。(2)师生在英语表达和语言互译中对中国文化的认知。(3)教学体系中设置中国文化相关内容的情况及教学状况。(4)师生对学习中国文化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认同。(5)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及策略。

(二)调查对象

本次研究调查对象为甘肃省两所应用型本科院校翻译专业四个年级各30 名学生,外语学院翻译专业任课教师23 名,共计143 人,其中男性34名,女性109 名。

(三)研究工具

本次调查使用测试卷和调查问卷,测试卷共计40 道题,其中选择题35 项,问答题5 项。测试卷内容分别从传统节日、民间习俗、书法绘画、民族音乐舞蹈、中国戏曲、古文和诗词曲赋、中医、中国功夫、中华餐饮文化、人文历史等10 个方面进行考察,测试卷具体的内容分布情况如图1 所示。调查问卷由笔者参考并借鉴相关研究工作者的设计,结合翻译专业实际和师生特点作了修改,问卷主要对受试人员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熟悉度及认同度、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方式、国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等3个方面进行调查,以任课教师、专业学生、教学环境3 个维度进行设计。测试卷和问卷旨在了解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态度,为翻译专业开展文化教学提供参考和依据。

图1 测试卷内容分布情况

二 “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研究结果及根源分析

(一)“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调查研究结果

共计发放测试卷和调查问卷各143 份,回收有效测试卷和问卷分别为132 份和138 份,回收率分别为92.3% 和96.5%。整个测试卷内容从图1给出的10 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考察,图2 给出了测试卷10 个项目所统计的答题正确率情况。可以看出:在传统节日、民间习俗、中华餐饮文化、古文和诗词曲赋等方面学生的答题正确率普遍较高,均大于70%,分别是97%,72%,78%和73%。学生比较陌生的是中医、中国戏曲和书法绘画3 个方面,其正确率分别为27%,35%和36%。可见,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学生普遍对传统节日和民间习俗比较了解,在节日实践中也会参与其中,印象深刻。而且由于翻译专业女性居多,对中国传统美食如八大菜系都有所耳闻,尤其对川菜、粤菜、湘菜都特别喜欢,包括地方美食。由于中学阶段的强化背诵,学生对《论语》、《诗经》、唐诗等中国古诗词比较熟悉。然而,学生对中医、中国戏曲则知之甚少,比如甘肃大面积种植的党参、当归和黄芪还了解一点,其余药材的性能几乎答不上来。对陇剧、京剧和秦腔也都兴趣不浓,对对应的知识储备和英文词汇积累明显不足,反映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掌握不够全面,用英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和水平也比较欠缺。

图2 测试卷各项内容的正确率统计

问卷主要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熟悉度及认同度、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方式、国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等三方面和教师、学生、环境3 个维度进行设计。重点考察了应用型普通院校翻译专业学生导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态度方面的内容,给出的部分关键问卷内容和调查结果见表1。

从表1 可以看出,随着信息网络资源和专业数据库的发展,在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不管是线上资源还是线下资源都是非常丰富的,因此,92%的学生认为在学校能够比较便捷地获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英文资料。然而,作为翻译专业的学生对于这些资料想要完全理解确实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其中55%的学生认为只能理解其中的一部分,超过25% 的学生认为难以理解。由此也能够看出,翻译专业学生对自己阅读和理解英文的能力仍然不够自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掌握不够。对于在课后学生是否会观看或阅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英文资料,经常去关注和不关注的各占10%,而80%的翻译专业学生偶尔会去看;对于翻译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使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传播中国文化和学生学习英语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要让世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上,80%以上的翻译专业学生认为很有必要,也表示赞同,85%左右的学生表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一致认为应该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关注中国、认同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求同存异。同时,92%的学生表示在和外国朋友交流中会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60%的学生表示会主动去做。但是,对于如何学习用英文方式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答案也是多样的,其中通过课堂学习增强这方面知识占到一半,选择课外自学、推荐读物学习、专题讲座和研讨的学生各占10%,还有15%的学生选择通过其他可能的方式获取有关知识。

表1 应用型普通院校翻译专业学生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态度

续表1:

(二)基于“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调查的根源分析

1.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不够明确,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总思路、总设计和总要求。而在人才培养方案3 个层次的目标和定位方面,只是强调基本的知识储备和翻译能力的提升,以及基本的翻译素养的训练,尤其是对听、说、读、写、译等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然而对于以英文学习中国国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在培养目标中没有提出具体要求,在这方面出现了培养的真空地带,这种偏颇导致了英语学习与中国文化的断层。在课程设置中忽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输入和渗透,课程设置主要都是围绕基础通识课和翻译专业课构建课程体系,只停留在浅层次的专业能力培养阶段,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的、规范的、完整的与新时代社会需求相一致的课程体系,制约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2.教材中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有所缺失

在专业教材的选用中,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多次要求对英语教材的内容进行改革,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教材的内容大多数都是从英美国家的文化发展而来,比如英美文学选读、英美文学史、英美报刊选读等,在教材内容的选取上仍然是以西方的文化特色、民俗生活和宗教信仰为基础,便捷的网络资源使得学生很容易获取与英美文化相关的知识,学生观看好莱坞大片、美剧英剧也是西方文化渗透的一个主渠道。然而英文版的中国文学选读、中国文学史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教材内容却少之又少,加之部分留学归国教师更喜欢选用原汁原味的专业英语教材,钟爱一些西方的文化教学内容,挤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堂教学,也在潜移默化地阻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3.课程教学和考评的指挥棒作用发挥不够

课程考核是教学的重要指挥棒,测试学生在专业课程中的学习效果和知识能力储备情况。目前翻译专业的课程考核以语言技能和翻译技巧为核心,并涉及听力训练、语法结构和词汇、英语写作能力的考核,但是对于语言文化背景和理解能力的材料则相对较少。应试教育的理念优先考虑让学生能够顺利通过期末专业课程的考试,在毕业之前能取得专业英语或翻译的等级证书,这种功利化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不想投入精力去学习与成绩无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教学到评价没有用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推广的指挥棒,影响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4. 专任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还有待提高

高校英语专业教师既要传授英语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传播英语文化。他们自身所具备的传统文化知识情况及表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能否向学生传递准确有效的信息。调查研究发现,翻译专业的专任教师用英语理解英美文化的能力远超过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熟悉程度,虽然对中国的日常交际文化都很熟悉,但是对于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和宗教等文化知识了解得比较少,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另外,部分教师缺少国外交流学习的机会,都是从书本上获取英美文化的知识,在文化和运用层面开展跨文化交际教学受到限制,难以做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输出。

5.中西方文化平等意识的失衡

“中国文化失语”并非新时代的产物,西学东渐是近代中国的重要选择,从学习西方文化、学习英语开始,西方的文化理念和信仰也慢慢被介绍到中国,当时西方的工业文明必然要比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强势,加之很多国人只看到西方伪装出的华丽一面,掩盖了英美文化的丑态,导致一些人“崇洋媚外”,对中国文化缺乏自信。实际上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治过程和结果也给国人上了很好的一课,重拾中国文化和制度的自信,彰显中国制度的优越性。只有在平等基础上开展跨文化交流,多样化展现本国文化并兼容跨文化,才能构建完美的跨文化机制。

三 文化生态视角下加强翻译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坚定中国文化自信,构建平等文化观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本土文化体系和价值的肯定和传承。文化关系着民族精神的存亡,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实际上,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与中西文化传播的不对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不平等也使我们在传播中国文化时不够自信,有自卑心理。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深厚的文化底蕴影响着中国也影响着世界,所以对于中国文化我们应该有坚定的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尤其是翻译专业学生应该肩负起学习和传播中国文化这一重要的历史使命。随着英语的盛行,高校学生摄入了比较多的西方文化,然而中西方文化交融是培养学生树立科学、正确、平等的文化观的前提和基础,要客观地看待中西方文化差异,务必要树立对等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教师应该一方面引导学生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中国文化自信并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做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和传播者,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二)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

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要根据学生培养和社会需求不一致的现状,进一步修订并完善人才培养目标,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加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培养,同时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课程内容要从进度、广度和深度上作出科学合理的调整。在课程设置中将中国文化鉴赏和人文职场英语课程作为翻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同时也可以开设一些必要的选修课供学生拓展知识领域,改革跨文化交际的课程体系,不断优化课程设置,用英语方式系统输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提高翻译专业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关注,确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翻译专业和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按文化先行理念重构新型教材体系,在课程教材中打破原有的一本教材制,应该灵活融入“基础+行业+中国文化+地方特色”的教材新体系,根据经济社会和专业发展需求,补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重构编写工作手册式、活页式的教材,融入中国传统节日、中华美食、中国文明史等多样化的国内英文素材。比如在中西方文化对比的课程中,精选部分可以彰显中国文化的文章或英文书籍作为教材,如《吾国与吾民》和《春秋大义》都是理想的选择,同时也可以选取中国作品的优秀译本,如《红楼梦》和《中国现代散文选》等都是很好的课本素材,使学生不但可以学到地道的英文表达,也能够深刻理解中国文化。

(三)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

作为高校复合型英语人才培育者的教师,不但要拥有西方语言文化的深厚功底,还要有中国文化丰富的知识储备,能够有效引导翻译专业学生精准地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教师必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认同感与自豪感,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思考作为高校外语教师应具备哪些文化素养,才能传授并培养出具有较高中国文化素养的专业学生。第一,外语学院应该大力鼓励教师多阅读中国经典文化、中国古典书籍及英文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等,不断提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在教学中突出跨文化交际的输出,将中国文化与英语教学体系有机融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传播中国文化。第二,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渠道提升外语教师的中国文化素养,坚持每天利用网络浏览《中国日报》《21 世纪英文报》等英文权威报刊,收听英语中国纪录片“美丽中国”“舌尖上的中国”等,平常多观看英文的中国国际电影和短视频,全面深刻理解中国文化,同时总结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经验,在教学中将尊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传递给学生,避免“文化失语”现象的发生。第三,学院应该定期选派翻译专业教师到企业等进行学习、交流和进修,学习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和教育教学理念,将翻译专业学生的培养与中国的企业文化、传统文化、校园文化和网络文化等有机融合,逐渐构建一套基于中国文化的新型的翻译专业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培养体系。

(四)构建“课堂—网络—企业”融入文化内容的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实现中国文化渗透的最直接场所。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传统的教室或语音室作为英语课堂交流环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和“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采取情景模拟、任务驱动、合作探究的参与式、讨论式、项目化教学方法,通过对比中外文化、辨别文化差异,把握跨文化价值理念并提升批判性思维意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次,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深入,网络课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QQ 群、微信公众号、超星学习通平台、智慧学习等,为学生提供与课堂内容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MOOC、微课、SPOC、音频、小视频等学习资源,向翻译专业学生推荐外语类文化拓展课程,实现翻译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课内与课外有效衔接结合,线上与线下高度统一。最后,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可引入企业课堂,创新中国文化的导入途径。应用型院校培养的重点就是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教师要大胆创新,将企业工作实践与英语课堂教学相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企业实践或者虚拟仿真的任务场景,通过教学的场景转化、教师向师傅的转变,构建与职业、行业标准对接,营造满足市场和专业需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教学氛围。同时,教师也可以针对翻译专业特点组织课外实践活动,通过实用性和趣味性比较强的实践项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用英语开展中国文化知识大赛、中国戏剧英语表演、户外特定场景角色扮演、演讲比赛等多样化英语与文化融合的活动,在实践锻炼中培育和提升专业学生的文化英语表达和理解能力。

(五)完善翻译专业教学综合评价机制

目前大多数翻译专业英语教学中仍然采用比较传统的评价手段,即终结性评价,需要对其考评模式进一步完善。在改革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根据课程的特点再去改进考评模式。注重过程性评价,除教师评价外,形成结果性评价与阶段性、过程性评价相融合的方式,还应该考虑生生互评、同行互评和网络评价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在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有效实施课程思政,强化文化教学,探索一套适合专业思政教育的综合考核评价方式,真正实现评价体系、考核内容和评价主体的过程化、多样化和思政化。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定期对学生安排周考、月考测试,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失语”现象的原因,有助于教师调整教学设计和方法。比如在翻译相关专业课考试中设计中国故宫、兵马俑等的翻译介绍,也可以考查唐三彩、大地湾文化、中国剪纸等内容;考查评价学生口语和专业水平时,还应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中国文化素养,同时鼓励师生申报与中国文化有关的翻译专业课题,撰写与中国文化相关的专业学术论文,从多方面提高翻译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猜你喜欢
跨文化中华交际
情景交际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