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李丹
[摘 要]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可以辅助教师开展精准教学。学情前测能多维度分析学生的真实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凭借前测大数据找出学生的真实问题,通过精准实施以问引学,实现学生思维的发展;利用学习软件精准推送查漏补缺的内容,从而实现生本教育,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精准;数据;生本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02-0054-03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大家越来越注重“高质轻负”,要获得教学质量不減但师生又能相对轻松的状态,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务必精准。教育上的精准无非是“对症下药”,根据学生来定位教学,以“学”定教,但这个“学”得真实,是基于学生动态生成的情况,是教师真正要解决的学生问题。
纵观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仍存在不少问题。
1.学情分析不到位,预设备课不精准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教师更关注教材,即便关注到了学生也是因为在课后练习批改中发现学生存在大量问题。一些有经验的教师,虽然熟悉学生的问题所在,但也存在忽略学生真实动态的情况。在不了解学生真实情况下的预设备课是不精准的。
2.学生问题不重视,思维培育不精准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它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教师在考虑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时候,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真正做到“以学定教”。然而在实际课堂中,很多教师只是将自己认为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忽视了学生真实存在的问题。若是学生长此以往被动地、死板地学习,对他们思维的发展极其不利 。
3.查漏补缺无针对,个性发展受抑制
通过作业能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但低效且无针对性的作业会使学生将其当作“繁重的任务”,对数学的兴趣逐渐降低;教师会浪费大把的时间在批改作业上;机械且大量的练习会使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受到抑制。
新时期国家教育趋向信息化发展,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等核心目标。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钉钉、作业盒子等一类教育平台中涌现了微课、录播、线上作业、线上交流等一系列教育新模式,这为精准化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一、精准定位学生现状,调整教学策略
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前精准了解学情,而课堂前测是教师对预设学情的实测,是精准教学的要义。教师可以凭借互联网平台向学生推送前测题,并在第一时间搜集数据以了解学生的状况。
1.定位知识点维度,获认知发展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极其紧密,层次性也很强。多数教师往往习惯做好自认为充分的准备去面对“毫不知情”的学生,但如果对学生的现实起点的认识不够,就会导致学优生上课“吃不饱”,学困生“消化不了”,教学的有效性毫无疑问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除了了解教材,把握学生的逻辑知识点,还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现实起点,了解学生对新知的认知程度。例如,利用作业盒子这类能即刻生成数据的软件来推送练习,借助钉钉家校本推送一些需要了解过程性知识的前测题……通过在线批阅搜集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数据,并通过分析数据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起点及未知领域,最后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制定适合学生的方案,使学生获得认知发展。
2.定位方法点维度,促思维生长
“条条大路通罗马”,对于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解法。通过对数据的搜集与分析了解学生的思维状态,知道学生擅长什么方法。此时,教师要做的是基于学生已经掌握的方法,顺着学生的思维展开教学并让学生掌握最优的方法。
例如,在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租船问题”前测题(如图1)中,有48.8%的学生用画图法,26.3%的学生用数字法,32.5%的学生用除法算式(有部分学生采用多种方法)。从前测数据中了解到:学生最擅长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画图法,有少部分学生能利用“数字图”表示,这部分学生能更抽象地理解问题;能用算式表征问题的学生是对该问题模型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根据大数据可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前提下从用具象图来解决问题到会用抽象的算式来解决问题 。
3.定位能力点维度,助素养提升
能力点维度是考查学生是否会学,比起以上两方面,这一方面了解起来稍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评判出来的,但是教师可以在入学初期给学生建立“个人画像”,然后通过后期积累绩点(分为4个水平):0水平代表丝毫不会建立概念;1水平代表概念建立错误;2水平代表能说出关键点,但表述不够精准,似懂非懂;3水平代表能把握要点且表述精准。教师需要时常对学生进行评价,精准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思维能力的走向。只有把握好学生的能力水平,才能更好地为教学做铺垫,依据学生的情况来定位课堂该以怎样的姿态呈现,对于学生该扶多少、该扶多久、何时能放手……只有思考了以上问题,才能真正做到为学生的未来而教。
二、精准实施以问引学,提升思维能力
是否能准确把握大数据支持下的“需知”与“需做”的双驱转换,是精准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租船问题”之前,针对所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共80人),笔者通过钉钉家校本前测线上批阅、数据搜集了解到学生存在的问题:
在精准了解了学生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的情况下,教师便可以诊断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为以问引学课堂提供参考,也为学生思维的培养提供更准确、更有针对性、更个性化的干预。
1.浅层问题自磨自消——培养思维的独立性
独立思考既是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是学生思维独创性的表现。教师要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培养,增加学生独立思考的自觉性。面对学生出现的一些浅层次问题,教师在前测之时便应有所了解。
基于大数据分析发现“写错单位”“认为剩下的2人还得租2条船”“写成18÷4+1=6(条)(忽视了余数,写成了综合算式)”的学生比例均在10%以上,属于水平2。对于这类问题,教师无须大动干戈地展开教学,可以将其设为“待解决”,给学生一次独立思考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自己回顾已经学过的“除法的意义”或者在课上再思考。
2.共性问题共磨共消——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数学学习过程中对数学知识再发现,对数学学习过程的亲历和体验,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根据大数据分析得到的学生出错频率较高的一类问题即共性问题,必须成为教学中重点关注的内容。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租船问题”前测数据分析(如表1)中得知学生出现的普遍问题有“租6条还是租5条”(水平3:错误占50%以上)及“怎样能满足‘至少’的条件?”(水平3:错误在10%到50%)。对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上着重处理,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再引导全班学生循着问题共同展开探究,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3.疑难问题互辩对消——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如若给出在前测中根据大数据发现的问题,但学生的观点又是对立的两派,且学生在后期练习中还是会反复犯错的知识点,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培养学生包容、多元、求同存異的批判性思维。
在表1的前测数据中发现,学生存在观点对立的一个问题便是“到底租5条还是6条?”,其中赞同租5条和赞同租6条的学生数量几乎一样。因此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在课堂上引发学生辩论的问题。根据这一问题,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成两派:甲方同意租5条,乙方同意租6条。在两方的观点碰撞中,学生最终发现“多余的2人还要租1条船”,因此要租6条。学生在辩论、思考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思维的整理,思维的批判性得以形成。
三、精准练习查漏补缺,助力个性发展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表明,遗忘是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的。因此每天适量的练习是有必要的。教师通过数据分析能够掌握学生完成网络学案的时间和准确率,进而为每一位学生提供精准帮助,助力学生个性的发展。
1.智慧诊学,精准定位思维漏洞
在教学新知后,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推送相关练习,再通过平台第一时间收集的“大数据”诊断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记录学生的思维变化,如应用知识点对错频次,完成练习的时间与数量……这样学生对自己掌握的知识就能有实时、直观的了解。
例如,在二年级下册教完“有余数除法”后,教师利用作业盒子精心推送了10道后测题来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如图2)。根据数据分析发现学生对“余数要比除数小”这个概念的应用方面存在困难(黄色、蓝色数据),而对利用“除数×商+余数=被除数”解题存在较大问题(59%的学生做错)。根据作业盒子给出的数据,教师可以结合钉钉平台与学生进行面对面分层点拨:对优等生进行思维点拨,对中等生点拨知识关键内容,对学困生可适当讲解知识的本质。
2.自选云课,精准修补学后薄弱
学生学习知识后出现的问题有可能是因为遗忘,此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利用教材资源;还有可能是感悟能力比较弱,那就可利用互联网平台选择薄弱的板块再次进行视频学习(如图3)。如果教师在教后练习诊断中发现有需要补充的内容,或者需要再次重点强调的内容,可以针对学生的情况拍小视频,上传至钉钉平台让学生自主学习。如果出现集体性问题也可在课堂上进行重新讲解。总之,利用互联网平台能帮助学生及时找到适合的学习路径,从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3.分层推送,精准巩固认知所获
学生在发现自己的问题但又“补学”不足时,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软件,比如作业盒子,从中选择日常练习,给掌握好的学生推送一些挑战题,让他们不拘于“会”,而是追求卓越;给掌握不好的学生以推送基础巩固题为主,这样符合他们的水平,使他们有机会从不会到会。根据遗忘规律,按照先高后低的频率可以定期推送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复习。在巩固推送阶段依旧需要对不同类型题的掌握情况加以区分,这样在后期的复习推送中,针对性更强,效率更高,练习更精准。
以上是笔者在实践中得出的点滴体会和教学对策。教师只有利用好信息化工具,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的价值,才能更好地立足学情,以学定教。
[ 参 考 文 献 ]
[1] 徐飞雷,邱激扬.走向个性的“e+”智慧学习构建[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0(01):38-40.
[2] 刘长青.基于数据的初中数学精准教学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9(23):50-51.
[3] 张曜光,楼中楠,朱哲.数学精准教学与目标意识[J].中学教研(数学),2019(08):1-5.
[4] 顾志能.学生提问:让数学课堂更具内涵[J].小学数学教师,2018(12):4-5.
(责编 童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