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2-03-11 00:25李珊黄佳莹王宏王红兵
科教导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双一流培养模式

李珊 黄佳莹 王宏 王红兵

摘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研究生教育则是实现建设“双一流”战略目标的关键抓手。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以培养适应新时代的高层次生命科学拔尖创新人才为使命,践行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双结合”。本文在明晰我院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归纳人才培养总体思路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管理体系、实践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营造协同育人环境等方面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进行总结,以期进一步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2.02.018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面向未来,立足长远的新型教育战略。研究生教育肩负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是实现建设双一流战略目标的关键抓手,引领“双一流”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关键因素。[1]作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高低不仅制约着国家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影响着国家的综合实力,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已成为一个关乎全局的时代课题。教育部曾明确指出:“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战线共同的重要任务”。

拔尖创新人才是“承担推动民族复兴大任的顶级人才”,不仅需要有“术”,更需要有“道”。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从德才兼备、文理兼容、独立思考的要求出发,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持续提升。[2]在“双一流”建设这一重大教育工程实施背景下,如何探寻研究生培养新思路、新路径和新模式,创建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如何培养“有德有才”的精品拔尖创新人才等已成为推进“双一流”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所面临的重要命题,值得深入思考与实践。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有生物学硕士点、生物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和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学院以振兴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为己任,基于学校坚持“三个理念”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明晰了研究生教育工作基本思路。[3]依托同济大学的办学优势,我院瞄准国际前沿,以学科发展为基础,以创新实践为驱动,努力实现内涵式发展,学院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得到了显著增强,尤其是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取得了诸多成效,生源质量、师资队伍、课程与教材建设、培养质量、成果产出等均得到了一定水平的提高。

本文在总结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培养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总体思路的基础上,整理了培养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过程中的一些举措及体会,为后续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1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及总体思路

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围绕立德树人中心工作,遵循育人规律,充分借鉴先进办学理念,以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为使命,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学术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独立进行创造性研究与实践的生命科学高端人才,以及引领国际生命医学创新研究的“大师级”后备人才。明确了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对标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巩固已有人才培养优势和特色,找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突破口,实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激发创新潜能相结合,高水平科研、转化硬件条件、强大的人才队伍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优化人才培养环境,建设具有学科特色符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求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构建优质研究生培养资源,显著提升学生的教学质量和发展质量,全面提升学院的办学水平、影响力。

2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举措

2.1探索研究生个性化培养途径

2.1.1实验室轮转培养

学院借鉴了国内外优秀的教育管理制度,从2012年起,率先在校内实行了实验室轮转培养制度。基于导师在实验室轮转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重点强化导师的主体责任,建立了新任导师培训制度,结合指导教师工作交流会等,从研究生培养、师德师风等方面对指导教师尤其是对新晋导师进行培训,形成常态化制度。实现了实验室轮转过程中师生间的良性双向互动,在维持正常的教研秩序、保护师生切身利益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推进了学院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生培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有效提高了学科发展的竞争力。

2.1.2组内学术讨论会议

组内学术讨论会议(组会)是一个非常好的研究生个性化教学的过程。广泛应用于包括生命科学领域在内的国内外研究生教学中。大多数导师会安排组员介绍相关的学科前沿,讨论组内研究进展,培养研究生的文献阅读及归纳能力,探讨制定后续研究目标及方案,并将其制度化。[4]组会在营造和谐的组内关系、增进学生的归属感等方面也具有积极作用。我院一直非常重视组会这一非常有效的个性化培养形式,就如何规范课题组讨论会内容设置、组会高效实施形式等问题展开研讨,不断提升组会的规范性和质量,并探索将其纳入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可操作性。

2.2形成导师与学生“多对一”的协同指导方式

我院拥有一支包括中科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等生物学科精英在内的高素质导师队伍。近5年,得到了国家科技部973、863重大与重点项目、教育部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支持。依托學院具有的科研人才优势,积极实践不同学科背景导师与学生形成“多对一”的协同指导方式,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示范引领作用,凸显交叉领域协同培养在一流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不同学科背景导师协同指导对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拓展研究思路、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等方面均起到了推动作用,研究生不断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以第一作者身份连续在Cell、Genome Biology、Gut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学生多次荣获国家级、校级等奖励。

2.3建立具有学科特色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课程学习是研究生获得系统性知识的重要途径,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课程体系则处于研究生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是搭建研究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基本框架。[5]我院在分析原有研究生课程体系局限性的基础上,结合转化医学发展特色和学科优势,从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组建高水平师资团队等方面优化了研究生课程体系。[6]此外,聚焦学院特色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需求,从新开课程建设、特色课程完善等角度持续改进具有学科特色的课程体系。例如,新进开设“高通量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等课程,进一步完善了课程体系。

2.4营造优良的人才培养氛围

2.4.1打造高层次品牌学术活动

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7]依托学院具有的科研平台、人才优势及凝聚力,营造优良的人才培养氛围。长期举办高层次的学术活动,邀请到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来访讲学,创造与大师近距离的接触,拓宽师生学术视野。举办同济大学生命科学论坛、“第一作者讲坛”等多样化研究生品牌学术活动,从学生视角展示科研成果、分享科研历程、交流科研心得营造积极努力投身科研的氛围。通过实践不断听取多方面意见建议,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术活动质量和影响力,为创新人才的培养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2.4.2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学院重点发展方向之一,近年来学院大力拓展国际化道路,先后与德国图宾根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美国奥本大学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师资交流、科研合作、学生互换等领域开展广泛的合作交流。学院秉持“按需派遣、保证质量、学用一致”的选派方针和“选拔一流的学生,到海外一流的高校和专业,师从一流的导师”的选派办法,利用国家资助、校际交流等各种渠道大力推动研究生开展国际性学术交流与课题研究。支持和鼓励研究生到国(境)外交换学习,逐步扩大师生派出规模并注重提高培养层次,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学院鼓励博士生在学期间赴国外著名高校或重点研究机构开展与学位论文紧密联系的学术研修与合作。

2.5营造全方位协同育人环境

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研究生德育教育工作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营造协同育人氛围,实现智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协同互补,是研究生教育培养中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8]

我院坚持用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研究生教育教学全过程,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充分发挥两者在思想政治、学风建设、实践育人等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积极创新,挖掘育人要素,同时在校内校外两条线开展重要的思政育人工作。建立以实验室为单位的思政教育网格。打破年级、班级属性,充分利用科研工作对研究生的固有粘性,以实验室为思政教育网格,夯实立体化的思政教育路径,将显性思政教育隐形化、常态化。同时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德育作用。积极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社会责任、文化自信等价值范式,深入挖掘课程教学中的育人元素,探索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到专业课程当中,不断丰富专业课程的内涵及育人作用,以专业知识承载思想教育,使专业知识学习与思想政治学习同向同行,营造科研报国的教育环境,为学生全面发展打牢“地基”。

3结语

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先进前沿的学科布局和高水平科研转化平台助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反哺科研转化的良好循环模式是我院重要的工作目标。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能够独立进行创造性研究与实践的生命科学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提升了学生的教学质量和发展质量,全面提升了学院的办学水平、影响力,为相关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一些借鉴。我们将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遵循教育规律,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内涵建设,推动生命科学高水平人才培养。

*通讯作者:王红兵

基金项目:上海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项目“基于国家级平台支撑下的生命科学一流研究生人才培养高地建设”(项目编号:2020YL09);同济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与研究培育项目‘双一流’视域下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PY12)。

参考文献

[1]刘延东副总理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4):1-6.

[2]杜玉波.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14,(2): 4-6.

[3]黄宏伟,王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同济大学创建一流研究生教育的理念与举措[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5):10-15.

[4]费俭.论将研究组组会纳入课程管理对生命科学研究生培养的意义[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9,41(11):2174-2177.

[5]陈明灿,刘岩,侯彦芬.工科研究生国际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1):106-107.

[6]李珊,黄佳莹,王红兵.優化研究生课程体系,培养高水平生物学人才[J].科教文汇,2020,494:55-56-61.

[7]王海邻,齐永安,贺玉晓.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40):182-183.

[8]单既阳,于虹霞,南军.研究生导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效应研究——基于立德树人视角[J].现代交际,2020,(17):19-21.

猜你喜欢
拔尖创新人才双一流培养模式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与思考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论拔尖创新人才思想政治素质养成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高职院校拔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