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
自1983年余英时先生与冯依北先生关于陈寅恪“晚年心境”的多次往复探讨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初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的出版,学术圈内出现了“陈寅恪热”且热度一直不减,关于陈寅恪的系统性研究至今已经持续近40年,其学术成就早已被认定为是经典,学术价值和文化大师地位也不言而喻。人文学科研究是对人类丰富精神世界的研究,目的是寻求考证、辨别真伪、文化启蒙、唤起良知,也因此那些熠熠闪光的研究成果在学术圈里“足不出户”很是可惜,它们理应被传递出去普惠众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人文化素质的普遍提升,越来越多的读者也渴望从专业的人文学科领域获得更多的精神食粮。易中天曾经写过《劝君免谈陈寅恪》,谈了陈寅恪先生许多令人啧啧称奇的生平掌故和轶事,以易中天作品在大众读者里的高普及度,我们有理由相信会有一大批读者因此而对陈寅恪的著作产生极大兴趣并满怀期待地去阅读,然而大部分人可能会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因为陈寅恪的文字实在不容易读懂——这不仅在于他使用的文字是繁体和文言,更在于他的研究领域过于冷僻和高深。
陈寅恪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被认为是“大师中的大师”“教授中的教授”。他的学术研究范围深广,涵盖历史学、文学、敦煌学、语言学、宗教研究、文化研究等领域,破陈窠臼,推陈出新,见解独到,成为后人难以逾越的高峰,在学术界引发深远影响。他提出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被广为传诵,其人格气节成为知识分子高山仰止的精神坐标。然而,面对时代沟壑,历经文化巨变,普通读者试图进入陈寅恪的世界是十分困难的,即便是文史专业的本硕毕业生要读懂弄清陈寅恪的学术思想也并不容易。这就需要专门的研究者自觉地面向普通读者对陈寅恪的学术著作进行解读与普及,架起一座从普通读者到大师世界的桥梁。
刘克敌先生致力于陈寅恪研究二十余载,出版了《陈寅恪与中国文化》《陈寅恪和他的同时代人》《陈寅恪与中国文化精神》等专著,他折服于陈寅恪的人格气节和治学之道,在研究其学术思想的过程中,虔诚审慎、潜心学问、深耕细作,所取得的成果获得学界广泛认可。去岁出版的这本《陈寅恪和他的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2021年8月版),则是他近年的研究成果和心得,该书与系统性论述陈寅恪学术思想的专著不同,作者有意于做一些普及的工作。他“深感陈寅恪学术思想的深邃和阔大,也渐渐意识到有必要向更多普通读者介绍陈先生的一生及其学术成就,而不能满足于仅仅在纯学术领域传播”。因此该书第一部分“陈寅恪著作释读”,采用类似名著导读的方式,从陈寅恪的学术著作中遴选了18篇文章进行释义和介绍,并在释文后附上原文供读者参看。这样的研究体例比较新颖,议题的选择也很有趣味,叙述则常有精言妙语,令人观之即有阅读欲望。第二部分“陈寅恪学术交往”则提供了另一个视角,谈陈寅恪与同辈、弟子的学术交往故实,呈现了一个真实、饱满、可爱的陈寅恪形象,也意在“让读者在阅读时有一些期待的变化,不至于过于沉闷”。
大多数学术著作与普通读者之间存在诸多难以逾越的壁垒,仅标题往往就能拒人千里之外,所以若为普及之需,在题目的选择上即要能引起读者的兴趣。《陈寅恪和他的世界》第一部分释读的原文主要来自《金明馆叢稿初编》《金明馆丛稿续编》《寒柳堂集》等三种论文集和《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等两种专著。这些著作篇章繁多、涉猎甚广,作者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或通俗有趣或为人们所熟稔的题目,从“狐臭到胡臭”“杂种与杂种胡”到“桃花源记”“长恨歌”“莺莺传”到“曹冲称象、华佗神医”“孙悟空的原型”再到李白、武则天、陶渊明、韩愈,这些都是普通读者耳熟能详的话题。比如关于孙悟空原型的问题,作者开篇即提到“《西游记》中主要人物如悟空、八戒等,其原型及性格特色的描写等都不同程度受到佛教文化特别是印度佛经故事的影响,吴承恩很可能只是做了最后的加工整合完善工作”。这样饶有意思的话题会让很多读者驻足,发现原来陈寅恪研究的就是国人赖以生存的精神世界和文化根基,在他的学术视野中,下里巴人可登堂入室,百姓家常亦可进入思想殿堂,稍具文史常识的读者更能亲近文本,品味经典,欣赏大师学问精妙闪光的鳞爪。
由此,人们可能会认为学术普及是一项简单容易的工作,迎合大众的趣味就行了,比如有些所谓的“学术明星”,以娱乐化、庸俗化的方式,抓住一些噱头大做文章,满足大众的猎奇心理,着实吸引了不少目光。但是这样的做法最终却因为缺少学术敬畏,缺乏专业积累,信口开河,漏洞百出,穷形尽相,而被学界诟病,同时造成很恶劣的社会影响。事实上普及并不容易,把高深晦涩的学术见解化为通俗易懂的文字,其实需要解读者具有较高的学术修养和很好的文字表述能力。此外尽管是为了普及,但学术普及依然要立足于“学术”,遵循一定的范式,以高质量的研究为基础,选择恰当的普及领域,精准严谨地传授学术知识,传播学术思想。刘克敌先生此书在对选文进行解读时,就是力求史料丰富、引文明确、条分缕析、逻辑合理。有些文章看起来篇幅短小,但依然坚持学术内核,形成了类似学术散文的风格,或可作为学术普及的一种试验。
陈寅恪的学术思想广博深刻,很多研究领域的知识精深冷僻,鉴于普通读者没有学术积累,单纯的普及其实很难。基于多年的研究,刘克敌先生在卷帙浩繁的陈寅恪著作里,准确把握住其学术思想中关于文化和知识分子问题这两大核心主题,以此为据尝试做一些推广的工作,该书18篇释读文章的选择清晰地表明了这一意图。这些文章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一是中国文化与周边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问题,相关篇章有《以小见大的典范——释〈狐臭与胡臭〉》《诗人李白是胡人还是汉人——释〈李太白氏族之疑问〉》《漫谈杂种与杂种胡——释〈以杜诗证唐史所谓杂种胡之义〉》等4篇;二是中国文化与佛教关系问题,相关篇章有《佛教的忠实信徒武则天——释〈武曌与佛教〉》《曹冲称象、华佗神医与佛教进入中土——释〈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孙悟空原型是从印度进口的吗——释〈西游记〉玄奘弟子故事之演变》《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色尼——释〈莲花色尼出家因缘〉跋》《从陈寅恪考对对子说起——释〈四声三问〉》《一封家书胜万字论文——释〈与妹书〉》等5篇;三是谈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问题,作者选择的是陈寅恪的《〈几何原本〉满文译本跋》。以上三大类谈的都是中国文化在与异质文化的碰撞交流过程中的转化与再生。第四类则涉及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问题,即《曾经沧海难为水与多情女子负心汉——释〈读莺莺传〉〈艳诗与悼亡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释〈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文起八代之衰与古文运动——释〈论韩愈〉》《杭州才女陈端生,毫端戏写〈再生缘〉——释〈论再生缘〉》《“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释〈柳如是别传〉》等6篇。文化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谱系,而知识分子的命运又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的脉络走向。文化和知识分子问题是陈寅恪毕生尤其是晚年关注的核心学术命题,在刘克敌以往的著述中这两个关键词贯穿其学术研究的始终,对于这部分文章的选释体现了他牢牢把握住大师学术思想的精髓,这也成为他向普通读者传达的应有之义。
除了要挑选合适的内容和角度,精准传达思想精髓,学术普及还要注意适度阐释。学术思维具有极强的逻辑性,阐释过程讲究环环相扣、严谨缜密,而学术的普及则不同,普通读者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做支撑,过长、过于复杂的思维链条会带来理解的困难。所以,不同于一般学术分析文章,该书的释文篇幅总体上比较短小,作者尽可能用精悍的篇幅、简约的语句选择某个问题讲清楚即止,释读过程删繁就简,凝练节制,避免将专业知识储备有限的读者带入系统性学术研究的迷雾中。比如在《释〈柳如是别传〉》一文中谈到陈寅恪的作传原委时,作者是这样表述的:“他之所以对柳如是情有独钟,是因为他发现每逢改朝换代之际,当很多文人不能坚持精神独立,思想自由的时候,那些一贯被歧视的‘红妆们却往往表现出远见卓识和大无畏的气概,其精神之高洁和人格之独立,简直要让无数文人墨客汗颜。在20世纪中叶,陈寅恪撰写了一系列讴歌才女的论著,其实大有深意,在他的心目中这些女人才是他的异代知己,所以他要向陈端生致敬,所以他要赞美柳如是。”其实,关于陈寅恪晚年为柳如是作传的缘由学术界有很多深度的阐发,相关的论文著作不在少数,在这里作者勘落枝节,高度凝练,将一个复杂的主题用三言两语说得明明白白,普通读者无半点阅读障碍,据此即可初步了解陈寅恪为“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风骨气节。
學术研究应该强调独到的发现和深刻的见解,而不是艰深的表述。无论多么精深的学问,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传神达意的效果也会不同。学术普及更应如此,只有深入浅出、平实清晰的语言才能向公众展示学术的分量,让大众体会学术的魅力。该书语言是作者苦心经营过的,在保持学术语言严肃性的同时,尽可能通俗易懂、平易近人,必要处皆给予译注,予以说明,意在为广大读者打通文字关。作者在对作品深入透彻的精细研究基础上,不仅对原文进行总结归纳,文字艰深的材料还直接被意译成白话文。作者还善于使用提问句式,让读者犹如在上一堂生动的文史课,比如:“如果说陶渊明不仅是大文学家还是中古时代的大思想家,可能有些读者就不是很清楚了。那么,陶渊明有哪些独创性的思想,他的思想和他所处的时代又有什么关系?”像这样的启发式提问比比皆是。作者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引路人,带领读者悠游地走进大师的学术世界中,考据说理娓娓道来为读者捋顺阅读的思路,那些艰深冷僻的史料素材变得亲切感人,那些幽微精妙的学术思维也变得生动流畅,这为读者做好了充分的阅读准备,激发了阅读欲望,紧附其后的原文也就不会令人望而生畏了,而读者也才有可能管窥陈寅恪博大精深的学术成就之一斑。
刘克敌先生在严肃的学术研究过程中将普通读者亦设为期待读者,议题材料遴选恰当,学术精髓传达精准,学术内涵阐释适度,行文布局苦心经营,总体上看这是一本学术普及的成功之作。作者研究不忘普及,治学不忘传播,自觉担起推广之责,这样的普及努力是让人放心,也是令人感佩的,我们希望有更多的读者能够由此开启阅读学术之门,走进学术大师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