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建欢
近年来,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加之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使得慢性疾病患者越来越多,严重威胁公众的身心健康[1]。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均为社区中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病程长、发展缓慢,给患者日常生活及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2]。虽然慢性疾病患者通过现代医疗技术治疗后获得了满意的疗效,但是多数患者身体质量欠佳,特别是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年老体弱,对自身所患疾病缺乏深入的了解,再加上慢性疾病治疗时间长,还需要患者坚持科学运动、合理饮食、规律作息,导致患者心理过度焦灼不安,不仅影响着患者治疗效果,而且还给患者自身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3]。因此,加强干预,使患者保持身心健康显得尤为关键[4]。既往社区所用的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侧重于患者用药指导,考虑不够全面,而心理认知管理是一种比较现代的护理模式,随着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不断普及而在社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获得了满意的效果[5]。有报道指出,强化心理认知管理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并促使其积极主动配合社区治疗[6]。本研究探讨强化心理认知管理在老年慢性疾病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择2018 年10 月—2019 年3 月社区接收的老年慢性疾病患者152 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年龄≥60 岁;基础资料齐全完整;依从性良好,能够正常沟通、良好表达。排除条件:合并心、肝、肾功能严重衰竭;合并恶性肿瘤;合并精神系统疾病;非自愿参与、无法主动配合。干预过程中剔除家庭发生巨大变故的患者。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6 例。观察组中男39 例,女37 例 ;年龄60~88 岁,平均73.2±11.9 岁;病程2~18 年,平均10.9±3.3 年。慢性病病种:高血压16 例,糖尿病15 例,冠心病14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7 例,其他14 例。对照组中男40 例,女36 例;年龄60~89 岁,平均73.3±11.8 岁;病程2~19 年,平均11.2±3.5 年。慢性病病种:高血压15 例,糖尿病16 例,冠心病15 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6 例,其他14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慢性病病种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1 对照组 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包括必要的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客观记录每位患者的生命体征,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合理饮食,促使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1.2.2 观察组 给予患者强化心理认知管理,具体方法如下:
(1)组建护理团队:心理认知护理前,组建护理团队,掌握每位患者性别、年龄、病因、实际病情与治疗情况,以便于制订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掌握患者基础资料后,帮助患者选取适宜的护理模式。
(2)人性化护理:心理认知护理中,落实人性化护理理念。患者治疗期间,为患者安排一间温馨舒适的病房,让患者有良好的休息环境,保证室内湿度、温度适宜,严控光照亮度,用绿色植物进行点缀。床沿以及桌椅放置棉垫,以免患者擦伤、碰伤、撞伤。卫生间铺设防滑垫。根据患者意愿,分别安置打鼾比较轻与睡眠比较浅的患者,确保患者能有一个良好的睡眠质量。社区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并邀请患者参与,提高患者对自身病情的了解,尽量在相同的病房内安排病情程度相同的患者,以便于病友之间互相分享经验、交流心得。
(3)分层管理:从家庭、患者、医院三方面进行针对性心理认知管理,护理人员耐心与患者交谈,首先一对一指导,了解患者对疾病认知度、行为、态度、观念及意识,掌握患者生活饮食习惯、心态变化、受教育水平。分层管理早期,尽量加强患者保健意识,使其深入了解自身病情,以免发生不良事件;然后早发现、早防治、早诊疗,以延缓疾病进展;最后规范化治疗,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帮助患者延长存活周期。护理人员主动积极与患者家属交谈,赢得家属的支持、配合;通过人文关怀、亲情交流以及宣教,为患者提供心理、精神支持,使其内心倍感温暖,以减轻其身心负担,促使其配合社区治疗。
(4)团体管理:将76 例患者分成若干个小组,并为每个小组配备1 名心理医师,每周1 次心理干预活动,每次1 h。通过团体干预,指导患者保持身心健康,自觉采纳有利于自身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帮助患者调节情绪,指导其科学合理锻炼、饮食,形成健康的生活行为,并鼓励病友之间互相督促、鼓励。
(5)目标管理: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设立护理目标,加强薄弱环节;若是患者依从性欠佳或不愿意配合,以增强患者保健意识为目标,干预其不良行为;若是患者心态欠佳,以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为目标,及时纾解患者负性情绪,用积极正能量的态度去影响患者,鼓励患者主诉,满足其医疗需求。若患者不愿意锻炼,则鼓励家属多关心患者,并陪伴患者锻炼,或者是创建运动小组,互相督促。
(1)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实施评估[7],量表满分100 分,0 分为完全依赖;40 分以下为重度依赖;41~60 分为中度依赖;61 分及以上为轻度依赖;100 分为正常。
(2)心理状态:焦虑程度采用Zung 焦虑自评量表(SAS)实施评估[8],满分100 分。低于50 分:正常;50~60 分:轻度焦虑;61~70 分:中度焦虑;70 分以上:重度焦虑。抑郁程度采用Zung 抑郁自评量表(SDS)实施评估[7],满分100 分。低于50 分:正常;50 分:有抑郁倾向;51~59 分:轻度抑郁;60~69 分:中度抑郁;70 分及以上:重度抑郁。
(3)自我效能感: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实施评估[9],包括10 个条目,每个条目按1~4 分4 级评分法,1 分:完全不正确,2 分:有点正确,3 分:多数正确,4 分:完全正确,分数越高表明自我效能感越好。
(4)依从性:包括配合检查、规律用药、合理饮食、科学锻炼、按时复查。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ADL 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ADL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ADL 评分比较(分)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分)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 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AS、SDS 评分比较(分)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治疗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例(%)
慢性疾病的发生与环境因素、不良生活习惯、暴饮暴食等诸多因素有关[10]。患者机体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减弱,尤其是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社区老年慢性疾病发生率越来越高,病死率也随之攀升[11]。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都具有十分复杂的病因,病程长且迁延难愈,大多为终身性,这就需要患者配合检查并坚持规律用药治疗、按时复查,否则会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
社区治疗慢性疾病通常以药物为主,同时还需要患者坚持长期治疗,定期接受检查,以免发生更多的并发症而危及到患者安全健康[12]。由于社区多数患者不了解慢性疾病,容易导致患者心理过度焦虑、抑郁;部分患者为了追求康复效果,甚至过度锻炼、饮食,影响药物治疗效果;老年患者视听功能以及语言表达功能随着机体功能减弱而逐步丧失,极易出现诸多不良事件,比如增减药量、错服药品,影响患者治疗安全。
强化心理认知管理在促进健康、满足患者身心需求、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大的作用[13]。强化心理认知管理模式下,通过个性化、针对性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适宜的心理认知护理,为患者安排温馨舒适的休息居所,以减轻环境因素对患者心理的不良刺激,同时为患者合理安排病房,保证了患者充足睡眠[14]。分层次干预有机结合了个体与群体,加深了患者对自身的了解,满足其精神需求;人性化关怀、亲情沟通与宣教,鼓励家属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引起家属的重视,进而让家属设身处地的多包容、理解患者,督促患者科学合理锻炼、饮食,按时复查[15]。团体干预期间,将疾病类型相同的患者划分成一组,以便于病友之间互相学习、交流、安慰、督促,减轻内心负担,纾解焦虑,充分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16]。目标管理旨在帮助患者纠正不良饮食行为、不良生活方式、不良心理以及错误的健康观念,根据设置的目标,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予以针对性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本研究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进行了强化心理认知管理,结果观察组ADL 评分、自我效能评分、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SDS、S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充分证实了强化心理认知管理的有效性、可靠性、可行性以及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