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姝天,范占军,陈婷婷,刘学,徐永战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建筑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1)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和主干课程,作为建筑学专业一年级新生走进建筑设计大门的启蒙课程,在建筑学专业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1]。该课程介绍建筑学基本的理论与常识,也训练实际操作和表现技巧,通过建筑表现技法和空间形态构成知识为后续专业课打下基础。
南通大学以往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教师布置任务书,结合讲授和操作练习进行学习。我校当前建筑设计基础的教学过程和考核模式,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内容繁杂,各模块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教学内容本身的逻辑性难以有效体现,导致学生在一个阶段中学习的思维和表现手法,到下一个模块就抛之脑后。当前,空间和建构方面的训练已成为建筑学专业教育的共识[2],但本课程对绘图技巧训练和考核内容较多,对学生空间感和形式感的训练较少,导致学生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出现困难。由于基础知识及技能的教学和训练方式较为古板,学生容易受限于满足任务书中的单一要求,很难体会到建筑设计的乐趣所在,不愿独立思考,这对他们后续的学习和设计任务是很不利的。
作为非艺术类的普通高考毕业生,该课程面向的学生美术功底普遍薄弱,而空间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短时间内很难培养[3]。由于作业多为手绘图纸形式,使得具有一定绘画功底的学生在成果表达中更具优势,而功底薄弱的学生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完成,或自学电脑软件进行设计,往往疲惫不堪却效果欠佳,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受到影响。两种极端情况都会间接引导学生对形式模仿的追求而非创造,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改革前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内容 表1
由于建筑设计基础的实践性强于其趣味性,传统的任务书布置—完成作业—教师点评的模式缺乏灵活性和开放性,缺少体验式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引导。这门课程的受众是建筑学新生,没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储备,但好处是一张白纸。如果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亲自置身于城市、建筑中通过感官体验来认识和探索场所、空间、尺度、形态、色彩、形式等“关键词”,在身临其境的观察和体验的基础上,配合课堂内教师的知识讲授和课堂外的资料阅读,则能为培养建筑师的基本素养和认知打好基础。
因此,突出阶段学习重点,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在教学中逐步渗透建筑设计思维;以及加强学生的全过程自主学习动力是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和考核改革的主要方向。
改革与实践的基础是通过教学内容的再梳理,突出学习重点,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本课程传统的教学内容庞杂,考虑到建筑学新生形象思维和手绘水平层次不齐,因此进一步梳理现有的教学内容,对课程涉及的一系列学习任务重点进行提炼和把握,将学习要点进行有趣串联,促进学生加深理解,融会贯通。改革前的教学内容如表1。
根据建筑学专业技能训练的优、缺点,梳理既有教学内容,确立起包括尺度认知、单元到场地空间表达、空间透明性、功能与形的设计这四大学习模块,并对每个模块的教学重点进行再梳理,从而以清晰明确的形式引导学生运用到任务的完成中。同时,加强督促学生在课后进行素描、色彩、手绘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面的自学和训练,并在此基础上每学期进行1-2次综合设计任务训练。
分别对两学期的内容进行归纳调整,总结出第一学期“尺度体验-表达技巧-初步设计”和第二学期“空间-功能-环境与型-综合设计与表达”的学习训练思路,并将任务安排于开学之初介绍与学生。改革后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内容如表2。
改革后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内容 表2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通过体验式、启发、讨论式教学模式将建筑设计思维的培养和塑造逐步渗透。语言交流和图示交流能力有助于梳理和传递设计思路[4],体验式教学能够加强学生对建筑设计的理解[5],而传统课堂上的理论和任务布置较为宏观和枯燥,不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学习的核心中。由于课程师生比较低,任务完成过程中细致、持续的一对一探讨并不现实,也不利于学生互相学习,增加认识的广度。
在调整优化课程任务体系的基础上,我们一方面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加调研和体验的部分,增加学生对建筑实体和空间的感知,激发学生参与感和学习兴趣,培养批判性思维;另一方面,在师生讨论互动中,老师需引导学生经常性地回顾各个阶段的任务重点和难点,并与后续设计任务产生有机联系。
此外,结合本校学生学习特点,我们探索适用于国内建筑学启蒙教育的设计任务成果展评模式。首先在每学期期末的建筑设计周进行试点,结合实践经验改进,并逐步推广到授课全过程,进一步服务教学考核模式的改革。采取集中公开展示讲评的方式(第一学期1次、第二学期2次),将所有学生作业布置在一起,先让学生互相观摩,由学生逐一自述作品创作思路和设计手法,在学生互评的基础上,教师从旁加以点评和探讨,形成良好的互动和反馈模式。设计,创新,合作,沟通,学习等综合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最后,我们研究合理、科学、先进的考核方法,通过多元化考核形式加强学生的全过程自主学习动力。建筑设计基础注重实践,因此考试形式不适用于该课程的成绩考核,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是对整学期的作业完成进行打分和加权得均分,由于每个学生的绘画基础不一样,进步程度也不一样,考核应当更为多元化。
结合教学授课情况和反馈,进一步探索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多元化考核形式,关注课程内容从理论讲授、方案修改、成果展评到完善的全过程,而非较为片面地对成果设计表现打分。最终形成多元化、全过程考核形式:关注理论理解程度、任务完成程度、成果展评反馈情况、作品完善程度及成果等在内的任务设计的各个阶段。其中成果打分阶段则采用教师集体互盲打分模式消除主观影响。在具体实践中,任课教师除了对任务成果考评打分,综合考核中结合了平时课堂表现、作业任务成果展示和陈述情况、作品修改进度完成情况及学生对作品的自主评价等方面来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打分,有利于学生在课程全过程始终保持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以上是作者及其教研团队在南通大学建筑系开展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改革经验。通过近几年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优化及教学方法实践,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成果不断完善,学生满意度不断提升。作为建筑学专业的基础性课程、主干课程和首门专业课,本课程深刻影响着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对现有教学内容的进行有效的总结、有针对性地补充以及现有教学模式的优化和考核方式的改进,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包括空间设计思维、设计表达技巧、口头语言及文字表达在内的综合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有效衔接后续课程,从而使学生的能力更适应行业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取得学生满意度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科发展基础相对较弱的地方性大学进一步完善其主干课程的教学体系,优化提升教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