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意义上说,绿色发展、“双碳”目标等环保要求不是一种限制,不是让我们去被动地应对,它让我们在全新的环境下,重新思考资源利用、发展方式、产业转型、消费升级等等命题。
(1) 本实验中光照强度的大小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来实现的;光合作用速率是通过____________反映出来的;产生的气泡中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__。
偶然看到有篇文章阐释了中西方实现碳中和的差异。
文中说,西方人一提碳中和,想到的往往是对自我欲望的节制。比如说要吃素,要熄灯一小时,要多骑单车少坐车。因为西方是消费社会,大量的碳排放出自生活消费。所以,西方人要达到碳中和,节制消费是必然。
(1) ②、③位置之间的电机体检测数据的变化受电机和感应板之间的吸力、车体震动、电机体的翘曲变形、车轮不圆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且变化规律比较复杂,无法从中得到电机下沉的信息。
旅游专业属于服务型第三产业,学校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而且还要注重加强学生的德育意识,培养学生养成待人有礼、谦逊温和的良好言行习惯,培养他们成为优秀的导游,为其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做好铺垫。
但中国不是,中国是生产型社会,居民用电只占全国发电量的11%,即使加上第三产业,也只占到30%。中国碳排放最大的是能源和工业,我们不仅为自己制造,还为全世界制造。所以,对中国人来说,碳中和的本质是产业升级。
这种升级是全面的,它意味着技术探索,意味着设备迭代,意味着海量就业新机会的产生。在有色金属行业,产业升级已经悄然启动。
比如,矿山企业总是想着怎么实现全资源化,不仅考虑如何提高入选原矿品位,削减尾矿产生量,还要考虑如何减少废水、废石、废气等“三废”的排放,同时使即将排放的“三废”被重新利用、成为资源。冶炼企业总是想着如何创新并利用先进工艺,实现清洁生产、提高效率,并将危废无害化处理。加工企业总想着如何利用更清洁的原料、更高效的设备,如何减少能源及物流的损耗,生产出更高端的新材料……
作为一家资源型企业,自带“改革”因子的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不停在思索、不停在创新、不停在升级、不停向绿色未来迈进的企业。“矿山无砂、冶炼无渣”的绿色发展目标让他们不仅仅从纯粹的商业逻辑里认知自身,还把自己的生存放入社会的全局利益中。为此,他们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积极构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原始创新”“迭代创新”的多层次创新体系,力争通过持之以恒的科研开发,解决采矿、选矿和冶炼过程中的难题,为我国矿冶行业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今天,绿色更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希望。对于企业而言,谁先创新,谁掌握了绿色发展的技术,谁就能享受技术的红利,从而掌握引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