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2022-03-09 12:49陈雪龄
民族学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共同体教学资源中华民族

杨 敏 陈雪龄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孕育于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形塑于近代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革命进程之中,确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建设实践之中,它是中华民族作为命运共同体、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社会生活共同体、历史文化共同体等多重复合共同体的认知、认同和归属[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并将其贯穿于民族工作各个领域,这已成为全党全国全民族的一件大事,也为新时代学校教育尤其是民族高校的时代使命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民族高校需要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将其贯穿办学治校、立德树人全过程,引导各族师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五观”,不断增强“五个认同”,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促进各族师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仅能够推进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转型,还能完成塑造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使命,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在多民族于一体的国家,民族高校有其特殊背景、历史使命和重要责任。作为各族师生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共同成长的多民族大家庭,民族高校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师生完美诠释了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已成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最理想的场所。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纲”,是中国主动应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民族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民族高校作为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必须承担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重任,而教育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能够塑造受教育者认知结构和行为逻辑,真正实现知行合一,使各民族师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成效如何至关重要。虽然各民族高校非常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并将其作为工作主线,成立研究机构、学院,开设相应课程、开展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立体式教育,但由于各校培养目标、办学使命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程度等差异,对学生的教育成效参差不齐,造成学生对教育的需求与学校对教育的供给存在一定矛盾。

一、文献回顾和理论简析

自2014年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来,学术界不断拓展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在知网期刊学术论文中,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主题,可以查到有2279篇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可以查到有941篇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以“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可以查到有91篇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以“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主题,可以查到有78篇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以“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满意度”为主题,未查到相应论文。

学者们在探讨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研究中,认为民族高等院校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智慧结晶[2],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3]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沿阵地[4],在厚育各民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5],做出了独特贡献[6],已成为滋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力军、主战场、主渠道[7]。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发挥民族教育功能的重要举措[8],是民族院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3]。

在高校和大学生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问题研究中,学者认为高校存在认知缺乏系统性、认识缺乏整体性、吸收欠缺主动性、实践缺少体验性等不足[9],存在意识形态形式化、意识生态建设表面化、意识心态修养被动化的问题[10],面临的难题是价值认同模糊、失去焦点、焦虑并存,认知兴趣匮乏加大价值整合难度[11],民族成分等内部差异增加了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难度,跨文化心理机制的作用消解了公共生活的秩序感,边境家乡的特殊情况弱化了学生的政治认同感[12],存在培育机制不健全,浅层化和形式化现象严重;文化建设滞后,难以满足培育的根本需要;立德树人缺乏有效载体,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4]等问题。

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讨上,学者认为要持续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夯实理论认同[13],通过校园文化铸牢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4],构建文化认知、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文化传承的文化路径[15],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16],打造常态化机制形成“认知—价值观—践行—行为准则”知行合一的良性教育循环[17],推动整体设计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18]。

综合现有学术成果研究重点,近年来学术界在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总体看来,侧重于用定性研究的方式,以社会层面为研究角度多,以教育层面为研究载体少,仅有少量对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的也重在讨论应然性和必然性,缺乏对教育结果、成效的评价和反馈。

对教育成效的评价和反馈主要途径为“满意度”调查。满意度是指个体期望、需求与实际感受之间相吻合的程度。吻合程度越高,个体越容易产生积极的态度和情感体验,满意度也就越高,反之则越低。“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将“满意度”一词引入管理学领域。后来,奥立佛提出期望-实绩理论模型,这是最有代表性的客户满意的理论模型,是一种考察顾客是否满意所提供产品的最具有影响力的模式,后学术界广泛提出的满意度研究大多基于奥立佛提出的顾客满意度理论[19]。随着教育主客体之间关系的变化以及教育质量评价改革的发展,在顾客满意度理论的基础上,以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教育满意度”研究逐渐显现。综合学术界研究成果,本文将教育满意度概括为学生在参与学校教育中产生的感受与自己期望进行比较后,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

鉴于此,本研究以学生作为受教育者、需求方的角度,调查当前民族高校学生对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满意度评价,了解现状、分析问题、提出建议,以期对其他高校提供参考借鉴。

二、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

(一)研究工具

为更好了解民族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总体情况和学生满意度,本研究参考众多学者在对课程满意度、思政课满意度等评价体系及建构指标的基础上,选取部分学生更为清晰、更能反映真实情况的指标,以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

在此基础上编制“学生对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满意度的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民族、政治面貌、专业类别、年级等7个内容。第二部分是专项调查,根据党的民族工作相关精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相关内容以及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配套措施,结合民族高校的实际情况,同时参考学者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成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和在高校思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的指标,设置与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相关的22项调查内容,每个题项以陈述句形式呈现满意度,采取李克特量表的形式征集学生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评价情况,对5个选项分别赋值: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非常不满意。经专家论证、小范围测试、问卷修订和调整等多个阶段,最终形成学生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西南民族大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正式问卷以分层随机抽样方式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870份,剔除无效问卷,有效问卷共770份,有效率88.5%。问卷调查通过网络链接或者识别二维码的方式填写。

从统计情况看,少数民族占比为58.71%,与学校整体少数民族占比60%左右的大背景相符合;共青团员占比69.87%,中共党员占比22.60%(见表1),也与当前学校学生党员和学生团员占比情况较为一致;在年级中,大一学生无效问卷最多,其次为大二学生,大三学生和大四学生无效问卷最少,总体在较高的有效率范围内,不影响结果分析。综合来看,本研究的个人信息与问卷情况与现实情况相吻合。

表1 样本基本信息 (单位:人/%)

(三)数据分析

本研究采取实证研究的量化分析方法。主要运用SPSS25.0对所有数据进行规范的处理和详细的分析。在剔除无效数据后,运用描述性统计调查研究的整体情况,分析前对测试工具进行统计学检验,保证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进行数据信度和效度分析,Conblach’s Alpha系数值为0.958,KMO系数值为0.918,学生满意度问卷的整体信度和分维度信度均达到0.9以上。问卷整体信度Conblach’s Alpha >0.7,KMO>0.6,显著性<0.05,该问卷数据适合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符合统计学对于量表的基本要求(见表2)。同时,各题项指标信度系数均在0.7以上,题项指标构成的满意度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和内部一致性。

而后将21个题项进行探索因子分析,根据因子(维度)总方差解释(见表3),旋转方差累计70%,剔除3个无效题项,将有效题项指标分为3个维度(见表3),根据问卷题项主要内容,分别分类将三个维度概括为教学资源投入、校园文化建设、学生个体情况(见表2)。根据维度归纳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统计方法对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整体满意度进行解释。

表2 指标信度和效度检验检验

表3 总方差解释

三、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对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总体满意度状况

根据学生对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满意度描述性统计结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满意度各指标平均值介于2.54至3.15之间,介于李克特量表中“满意”到“一般”之间。其中,学生对学校提供相关图书及电子学习资源情况满意度最高,其次是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如校园实践活动开展频率,最低的是教师教学方式丰富程度。从数据分析结果看,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总体处于发展阶段。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满意度在不同类别学生群体间的差异比较

在不同年级、民族、政治面貌、专业类别等学生群体对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满意度指标上的差异分析中,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汉族和少数民族对于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满意度的差异,显著性均大于0.05,表明汉族与少数民族对于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没有出现显著性群体差异。而不同年级、政治面貌和专业类别对不同满意度指标有一定的显著性差异。

1.不同年级之间的差异分析。本研究将学生群体分成大一、大二、大三、大四,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年级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满意度维度的差异,发现不同年级对教学资源投入的差异显著,显著性P值为0.041(见表4)。在深度访谈中也存在此现象,大一、大二学生对大学生活充满好奇,对知识充满渴望,对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资源体会不深,从而对学校的评价满意度较高。大三、大四学生对大学学习生活有了更多的认识,接触较多专业知识体系和学科评价,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也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更多元化的需求,甚至会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和个人成长紧密联系,因此容易对学生有较高的期待,从而对学校的满意度评价较为严苛。

表4 人口学变量与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满意度维度差异分析结果

2.不同政治面貌之间的差异分析。本研究将学生群体分为中共党员(含中共预备党员)、共青团员和群众3个类别。研究发现,在整体满意度、教学资源投入、学生个体情况上没有差异,只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指标中,显著性差异P值为0.041(见表4),呈现出显著性群体差异。这一结果显示,校园文化建设根据学生群体政治面貌情况分门别类实施更有针对性。

3.不同专业类别之间的差异分析。调查数据分析显示,不同专业类别学生在教学资源投入、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个体情况上均呈现显著性差异,三个指标的显著性差异值分别为0.000、0.001、0.041。其中,文科类背景学生满意度最高,理工类学生次之,艺体类学生满意度最低。原因可能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属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理论性强,对学生理论知识储备有要求,大部分文科学生有一定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较高,理工科和艺体类学生相对文科学生掌握较少,从一定程度影响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解程度和满意评价。

(三)教学资源投入和校园文化建设等过程性因素显著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满意度

探讨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满意度的因素,以此为因变量,将上文总结的三个维度作为自变量,分别是教学资源投入、校园文化建设、学生个体情况,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模型通过整体显著性(Sig0.000),说明回归模型的自变量中至少有1个能够解释因变量,且模型中VIF均小于5,说明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见表6),表明本次回归运算合理。其中,R2=0.673,表示3个自变量可以解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满意度这一因变量67.3%的变化原因(见表5)。

表5 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满意度的模型摘要表

表6 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整体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根据回归系数结果(见表5),可得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计算公式:

Y=0.014+0.819*X1+0.167*X2-0.028*X3

Y:学生对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整体满意度;

X1:教学资源投入,包含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资源、课程建设等;

X2:校园文化建设,包含第二课堂活动、实践活动、文化氛围等;

X3:学生个体情况,包含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学生的需求意愿等。

根据回归方程可以看出,仅教学资源投入和校园文化建设回归系数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中教学资源投入和校园文化建设分别可解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整体满意度81.9%和16.7%的变异量。由此表示,对于学生,教学资源投入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满意度影响最大,是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效果最直观的体现。

四、讨论与启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形势下处理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发展民族教育的根本遵循。学生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可以从学生视角反映学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方面的现状及问题,还能从学校的角度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民族高校乃至所有高校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参考、指明方向。因此,提高教育满意度需要加大教学资源投入、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构建学校“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

(一)加大教学资源优化整合,加强科研育人力度

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手段是课堂。首先,学校要坚持发挥课程主渠道作用。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教学资源投入对教育满意度的影响极为显著,而教学资源涉及到学校、教师和课程。因此,学校需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配套讲义,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等有机融入课程教学,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事实、现实素材和生动案例丰富课堂教案。其次,教师要做好课程教学。从课程设计来看,需要建立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思政课程体系和融入专业教育的课程思政体系,营造乐学、真学、勤学、好学的浓厚学习氛围,采用“滴水精灌”的教学方法,达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从教学方式方法来看,应丰富课堂形式,借助模拟实景VR、网络平台展示我国历史、地理、文化特点,突出展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伟大历程,把民族地区的发展成就、今昔对比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育的趣味性和针对性。最后,发挥科研育人作用。结合民族地区历史文化底蕴、社会经济发展、民族风俗习惯等相关内容,设置跨学科、跨领域、跨学校的研究课题,鼓励教师带领学生以田野调查、问访结合、社会实践等方式参与其中,促进各族师生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走进民族地区接受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通过“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之“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把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把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与精准扶贫脱贫、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将党史教育课、国情思政课、创新创业课、乡村振兴课、红色筑梦课融为一体。比如西南民族大学“梦想接力棒”研究生宣讲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实地走访民族地区,开展民族政策落实情况调研、助力当地乡村振兴等系列活动,充分展现新时代青年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良好精神风貌。

(二)拓展第二课堂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文化交流与输出

以学生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基础。首先,打造高品质的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具有活动内容多样性、空间开放性、形式多元性等特点,在开展中要更注重丰富活动载体、注重促进“三交”、拓展覆盖人数,有效发挥其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促进思想理论教育方面的知、情、意、信、行心理过程运动变化的积极作用。比如深入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重点打造“五个认同”骨干人才培养班和“星火计划”学生骨干培养班,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其次,繁荣校园文化,丰富实践路径,抓好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基”工程。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独特优势,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渠道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增强学生思想认同。在营造文化氛围时,引导少数民族学生互相品味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让其感悟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深入拓展以“交往交流交融”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比如开展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传统经典项目,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最后,加大成果输出,在实践交流中巩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成果。各高校应立足学校区位优势、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紧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时代主题,发挥学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社会服务功能,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从校园延展到社会,从线下扩展到线上,将“在课堂上讲”与“在社会中讲”紧密结合,让青年学生走出校门、走入社会,以社会为课堂、以实践为素材,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考察走访、支教宣讲、结对帮扶、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等形式,对接少数民族地区,丰富与少数民族地区的交流内容和交往形式,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现实、关注人民,在践行中锤炼意志品格、强化责任担当,通过社会实践拉近各民族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少数民族人民之间的身心距离,推进各族人民从交往促进了解,从交流相互理解,从交融实现彼此尊重、包容、接纳、共享,达到思想、意识、行为、情感的同频共振,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注重对学生开展调研,完善体制机制,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战略性、系统性工程,战略规划、系统布局、顶层设计和基层调研必不可少。首先,注重对学生群体的调研。根据此次实证分析结果,学生个体情况对教育满意度虽然没有显著性影响,但是也存在不同年级、不同政治面貌、不同学科背景对教育满意度有不同评价,在访谈中也有很好的验证。鉴于此,民族高校要从培养时代新人的目标出发,结合民族复兴对学生的内在要求,以及学生个人成长所需的重要养分,深入学生群体调研,获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第一手材料,将此作为提供精准内容供给和方式供给的重要支撑。其次,完善教育体制机制。要以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为切入点,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全过程、全方位地融通教育体系,统筹做好学生成长成才与教育教学工作,既要遵守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又要严格教学和日常管理,区分学习能力与学习态度导致的学业困难,前置帮扶学习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增加对学生关心的温度和深度,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细化到学生成长成才指导与管理的各项工作之中。再次,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网上网下宣传阵地。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专题网站,发挥学校新闻网、校报、微信、微博、广播台等媒体平台的引导作用,实现线上线下和校园环境的全覆盖,以更加“灵活生动、完整全面”的形式展现给青年大学生群体,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由一维平面转向多维立体化,以技术进步提升教育效果。最后,要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只局限于课堂、教材,不只局限于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大学生,而应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为所有大学生个体发展的重要因素,完整纳入到立德树人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中。

猜你喜欢
共同体教学资源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