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耳颗粒与索拉非尼联用对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患者的作用效果及对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L3水平的影响

2022-03-09 01:18韩大志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索拉非尼例数肝癌

韩大志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PHC)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的生存预后影响较大[1]。手术治疗对非晚期患者具有较好作用,但有数据显示,术后患者在5年内的复发或转移率是40%~70%,而术后复发时癌症多进展至中晚期,较易丧失再次手术和介入治疗机会[2-3]。针对此类患者,以往临床多选择分子靶向型药物索拉非尼等进行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生长。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祖国医学知识的深入发掘,槐耳颗粒因其具有活血消癥、化瘀消滞,以及促进癌细胞凋亡等作用逐渐引起了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关注[4-6]。鉴于此,本研究就槐耳颗粒与索拉非尼联用对PHC术后复发患者的作用效果及对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L3(AFP-L3)水平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朝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PHC术后复发患者114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7例。观察组男37例,女20例;年龄41~59岁,平均(46.57±1.34)岁;KPS评分65~93分,平均(81.27±10.36)分;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47例,B级10例。对照组男39例,女18例;年龄42~62岁,平均(46.60±1.41)岁;KPS评分64~94分,平均(81.33±10.27)分;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50例,B级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已接受PHC手术治疗,且存在可测量的病灶,无法再次实施手术切除;2)年龄≥40岁;3)KPS评分超过60分,且预计生存时间超过3个月;4)患者或其家属已充分知情,并已签署了同意书。排除标准:1)其他类别的恶性肿瘤;2)心、肾及造血系统相关疾病;3)资料数据缺失;4)无法耐受药物治疗。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索拉非尼(拜耳医药公司,国药准字H20090846,0.2 g/片)口服治疗,0.4 g/次,2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给予槐耳颗粒(启东盖天力药业公司,国药准字Z20000109,20 g×6袋)治疗,20 g/次,3次/d。两组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的AFP、AFP-L3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其中AFP及AFP-L3水平通过购自日本日立公司的7600型全自动生化反应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实施测定,AFP的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而AFP-L3的检测则选择微量离心柱法。

1.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实体瘤疗效判定标准实施评价,主要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进展(PD)、稳定(SD)。CR为瘤灶已完全消失,且持续时间≥4周;PR为瘤灶缩小≥50%,且持续时间≥4周;PD为瘤灶缩小<50%,或增大≤25%,且未发现新病灶;SD为瘤灶增大>25%,或发现新病灶[7]。其中客观缓解率(ORR)=CR例数+PR例数/总例数×100%。而疾病控制率(DCR)=CR例数+PR例数+SD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ORR、DCR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2.2 两组AFP及AFP-L3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AFP及AFP-L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FP及AFP-L3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AFP及AFP-L3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AFP及AFP-L3水平比较(±s)

AFP(μg/L)AFP-L3(%)组别 例数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对照组 57 550.20±53.63 406.44±60.37 13.441 0.000 20.13±4.07 13.97±5.09 7.136 0.000观察组 57 543.77±52.19 357.28±61.79 17.408 0.000 20.15±3.49 11.24±4.34 12.079 0.000 t值 0.649 4.296 0.028 3.081 P值 0.518 0.000 0.978 0.003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临床上,PHC属于十分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主要与乙/丙肝病毒的感染和长期暴露于有毒化学物质环境中,以及黄曲霉素的污染等因素有关[8-9]。目前,随着肝癌治疗水平的逐渐提升,经皮肝穿刺的射频消融术已发展成临床的主要术式,亦可获得一定的疗效[10-11]。然而患者在术后5年内的复发率仍然较高,给予新型药物综合治疗可能有助于患者的预后生存。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ORR、DCR高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应用槐耳颗粒以及索拉非尼综合治疗后的疗效更佳。分析原因,考虑可能与这两种药物的药理机制有关。其中索拉非尼是一种小分子的靶向型药物,其也是多类激酶抑制剂,能够对苏/丝/酪氨酸激酶等受体产生作用,抑制瘤灶新生血管形成,同时,其能对Raf/MEK/ERK等信号通路发挥强力抑制作用,从而直接阻碍肝部肿瘤的进展。槐耳颗粒作为一种中成药,其含有较多的有机成分,此类成分能够阻断癌细胞的EMT信号通路,从而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进展性侵袭和转移过程,同时其还能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最终通过阻止肿瘤形成新生血管,改善肝细胞的损伤状态和有关免疫功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12-13]。AFP属于一类糖蛋白分子,也是评价肝癌的特异性指标,随着肝癌的恶性程度加剧,其水平也会呈现出明显的升高状态。同时,AFP的糖链合成及降解需在细胞中完成,且其糖链的结构具有异质性,AFP-L3即为其异质体的一种。相对于AFP,AFP-L3对于肝癌的检测往往更加敏感,检测的AFP-L3比例若越高,则表示癌症的恶性程度也越大。本研究发现,治疗后两组AFP及AFP-L3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的用药方案能够有效降低AFP及AFP-L3水平,从而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究其原因,索拉非尼作为多激酶抑制型的靶向药物,其口服后富集在肝部的瘤灶区域,可阻滞酪氨酸激酶受体,阻止癌细胞增殖,同时能抑制酶与受体相互结合,最终阻止新生血管形成,控制病情进展。槐耳颗粒的主要成分包括多糖蛋白,具有活血消癥、化瘀消滞等功效,其有效成分还能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作用,继而影响其增殖和迁移,以及附壁和血管形成的能力[14-15]。此外,其还能加速癌细胞的凋亡,促进免疫细胞不断分化,提升免疫力,并能强化机体的抵抗力,纠正患者机体中的内环境失衡,并使肿瘤细胞发生转化,最终优化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本研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观察组的用药方案还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原因主要考虑是因为观察组增加的槐耳颗粒药物属于中药制剂,其存在多类有机成分及矿物质,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少,不会对患者机体造成损害,因此安全性也较高。这与相关报道一致[16-17]。

综上所述,槐耳颗粒联合索拉非尼对PHC术后复发患者的作用效果较好,还可明显改善患者机体的AFP和AFP-L3水平,安全性也较高。

猜你喜欢
索拉非尼例数肝癌
大豆异黄酮协同索拉非尼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机制
XB130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
非编码RNA在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耐药中的作用机制
索拉非尼治疗肝移植后肝细胞癌复发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敲减缺氧诱导因子-2α联合索拉非尼对肾癌细胞促凋亡作用的研究*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的效果
孕晚期经会阴超声评价宫颈各参数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