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孝荣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气象局,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2181)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必须要关注的一大环境问题,也是政府部门需要做出积极响应的重大挑战之一。当前,全球气候整体特点是“增暖”,气温不断攀升、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对人类生存环境带来了极大影响[1]。我国整体气候同全球气候一致也呈增暖趋势,并对生态环境、农业生产等各个方面带来一定的影响[2-3]。虞海燕等学者[4]将国家依据气候区域划分成11个气候区,重点探究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至21世纪初中国不同区域气温以及降水量变化特征,得出结论:中国及各区域温度增加趋势特别显著,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增加速度更快,冬季平均温度上升趋势最显著。兰玉坤[5]探究了1961-2005年内蒙古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得出结论,近50年内蒙古各地区气温呈上升趋势,气温增加了2.0~3.0℃,同时,平均最低温度的升幅大于平均气温以及平均最高温度。贾克寒等[6-9]研究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虽说我国在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效,但是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区气候变化也有所差异。所以,加强局部地区气候变化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以呼伦贝尔市为例,利用1981-2020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气温观测资料,首先分析了该地区气候变化特征,接着探究了气候变化对呼伦贝尔市农牧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的影响,最后给出了几点应对措施,以期推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农业领域的持续、稳定发展。
呼伦贝尔市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地处内蒙古东北部,境内总面积约25.3万平方公里。呼伦贝尔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理坐标处于47°05′~53°20′N,115°31′~126°04′E之间,总面积约25.3万平方公里;呼伦贝尔市总体来说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温暖,冬季寒冷。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呼伦贝尔市农牧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发生几率越来越大,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特别大。
由1981-2020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年平均气温动态变化趋势能够发现(见图1),近四十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年平均气温总的来说呈上升变化趋势,呼伦贝尔市增温速率为0.212℃/10a,变暖趋势比较明显。近四十年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气温平均值-0.4℃,年平均气温最高值为1.3℃(2007年),最低值为-2.5℃(1984年),平均气温年际间的最大差值是3.8℃。与此同时,通过气温变化趋势可发现,20世纪80年代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主要以偏冷年份为主,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以来主要呈波动增温趋势,这同全球气候增暖趋势相吻合。
图1 1981-2020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平均气温年际变化趋势
通过1981-2020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四季年平均气温变化统计表不难发现(见表1),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近四十年来四季气温气候平均值分别为1.6℃、19.0℃、0.1℃、-22.5℃;春季平均气温最高值为4.6℃(1998年),最低值为-1.6℃(1984年);夏季平均气温最高值为21.4℃(2007年),最低值为16.7℃(1983年);秋季平均气温最高值为2.4℃(2004年),最低值为-2.8℃(1981年);冬季平均温度最高值为-17.6℃(1995年),最低值为-28.0℃(2012年);从春季至冬季各个季节的平均温度气候倾向率分别是0.313℃/10a、0.459℃/10a、0.25℃/10a以及-0.174℃/10a,由此可知,近四十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除了冬季平均温度呈略微降低变化趋势之外,其他季节(春季、夏季、秋季)的平均温度均呈上升变化趋势,同平均温度年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升温趋势均比较显著,特别是夏季增温速率最大。
表1 1981-2020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四季年平均气温变化统计表
由1981-2020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气候变化趋势可知,呼伦贝尔市年平均气温同全球气候增暖趋势一致也呈不断上升变化趋势,这导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高温干旱、大风、冰雹、暴雨洪涝、雪灾等极端灾害性天气经常发生,给呼伦贝尔市农牧业生产会带来不良影响。
近年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高温干旱发生频率愈来愈高,给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农牧业生产时常带来特别大的危害。例如,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2016年夏季我国北方出现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呼伦贝尔市受旱十分严重,大部分地区最高温度突破历史极值,草原降水量较历史雨量严重偏少,造成土壤失墒特别严重,大范围草场出现枯黄现象,使得产草量大幅减少。与此同时,因为高温干旱还导致草原防火任务重,局部区域还发生了蝗灾。据相关资料统计可知,6、7月的持续干旱使得呼伦贝尔市农作物受旱面积达2000多万亩;草场受旱面积达1亿多亩,受灾牲畜达350万头只。又如2017年春末夏初,呼伦贝尔市新左旗、新右旗、拉布大林农牧场、哈达图农牧场等地遭受特大以及重大旱灾。据相关资料了解到,呼伦贝尔市因旱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大概为53亿元,还有5万余人及近150万头大牲畜因为旱灾缺水饮水困难;9000多万亩草场遭受旱灾,受旱面积超过九成;农作物受旱面积近650万亩,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近四分之一。
冰雹和大风是呼伦贝尔市春季以及夏季发生概率特别高的强对流天气,其影响范围很小,但是来势猛,危害特别大。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呼伦贝尔市冰雹、大风灾害性天气出现越发频繁,时常给农牧业造成不良影响。例如2018年6月5日10时30分左右,受冷空气影,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出现冰雹、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持续时间约11min,冰雹最大直径18mm。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此次大风、冰雹灾害导致呼伦贝尔市3个乡镇3000多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近5000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近200万元。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极端降水天气也随之增多,时常出现暴雨、洪涝灾害,这不仅会导致田间地块水土流失严重,而且还会引发山体滑坡、田地冲毁等灾害,这会带来严重的农业损失。例如,2014年9月初,内蒙古呼伦贝尔遭受洪涝灾害,据初步统计,本次暴雨洪涝造成鄂伦春旗近3000公顷农作物受灾。2020年9月4日,受“美莎克”的影响,呼伦贝尔市大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大风天气,导致大田农作物出现严重倒伏现象,农业遭受严重损失。2021年7月17日至7月20日,呼伦贝尔市陆续发生暴雨洪涝灾害,造成30万余亩农田被洪水淹没,16000千多人受灾,还有一些公路、桥梁、涵洞等基础设施被暴雨洪水冲毁。
冬春季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降雪天气出现概率较高,不仅会给设施农业造成不利影响,而且还严重影响到畜牧业生产。例如,2017年2月大范围降雪天气对内蒙古牧区牲畜正常出牧、采食、防寒保暖、接羔保育等畜牧业生产均造成较大影响。其中,呼伦贝尔市大多数区域的积雪深度均处于25~30cm,牲畜多靠储备的饲草度日,大大提升了牧民畜牧业经营成本,对畜牧业生产以及管理带来极大压力。
近年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年平均温度呈逐渐上升趋势,尤其是全球气候也呈增暖趋势,已给农作物、牧草的健康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病虫害的蔓延、发生和气候条件的之间联系特别密切。气候越来越暖会给害虫、病菌的发育与蔓延带来非常有利的温床,促使病虫害发生几率大幅攀升[10]。对于呼伦贝尔而言,夏季气温上升幅度最大,再加上当地降水稀少,气候十分干燥会使得草地螟、粘虫、玉米螟等病虫害发生几率增多,病虫害数量以及类型则大幅增加,给农作物、牧草的生长发育均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各级气象部门需要完善农牧区的监测系统,加强农牧区的气候监测工作,增强高温干旱、大风、冰雹、暴雨洪涝、雪灾等极端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能力。与此同时,气象部门要强化和农业、水利、畜牧业、民政以及应急等相关部门的沟通会商,密切关注重大气候变化,科学研判极端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及早发布农牧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预警信息,指导农牧民提早做好防范。要采取多种形式,尤其要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媒介第一时间向农牧民发布预警信息,把防灾减灾应对措施落实在灾害发生前。此外,要加强应急值守,强化农业灾情调度,重点关注对农牧业生产影响较大的高温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决策气象服务人员应当结合最新的天气趋势向政府部门提供信息,以便为农业气象防灾防御措施提供合理可靠的指导。
气象部门要不断建立健全农牧业气象灾害信息传播体系,尽可能对社会资源进行有效应用,将国土预警发布系统建设、运行机制不断向灾害易发农牧区深入。要对现有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应进一步优化,重点推动LED显示屏、电视、手机气象短信定制、广播、宣传栏、气象App、等媒介的建设,以实现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各农牧区广泛覆盖。此外,要拓宽气象为农服务队伍,提升气象信息员的业务能力。通过各类可靠的方式确保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第一时间传播至广大农牧民,使他们可以提前采取有效的防灾措施,尽可能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农牧业经济损失[11]。
首先,要加强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推广以及应用,精心挑选抗灾性非常强的农作物品种,并且还应积极采取农业措施,及时对田间、草场杂草杂物进行清理,破坏病虫害的孕育环境,降低病虫害的出现几率。其次,应第一时间建立健全病虫害反应机制,加强病虫害的监测预警,一旦监测到病病虫害,要及时发布信息。重点防控草地螟、粘虫、玉米螟等病虫害,适时采取防治措施,严格执行统防统治的原则,尽可能遏制病虫害的蔓延发展,真正做到“虫口夺粮”。在具体防治过程中,要科学剖析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气候变化规律以及病虫害爆发条件,获取它们之间的联系,确保选择理想的时间点施用农药防治病虫害,还可以配合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治方法来防治病虫害,以获取理想的病虫害防治效果。
总之,近年来,全球气候增暖,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年平均温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增温显著,这导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高温干旱、大风、冰雹、暴雨洪涝、雪灾等极端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给当地农牧业生产会造成不利影响。所以,为更好地应对极端灾害性天气以及病虫害频发的严峻问题,要完善农牧区的监测系统,加强呼伦贝尔市农牧区的气候监测工作,增强极端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能力,还要结合呼伦贝尔市气候以及病虫害出现的规律,采取合理的措施来防治农业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