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导向的MTI 人才培养模式
——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例

2022-03-09 07:22张慧玉崔启亮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笔译口译商务

张慧玉,崔启亮,徐 开

(1. 浙江大学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英语学院)

一、引言

自2007 年设立学位点以来,翻译硕士(MTI)项目在246 所高校落点,规模仅次于工商管理硕士(MBA)项目。然而,其快速拓展背后暴露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明显。一方面,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整体堪忧,在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培养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仲伟合,2014),难以满足社会对高端翻译人才的多样化需求。职业化离不开三个要素:职业素养、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化技能。职业化就是职业技能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翻译教学过程是实现这“三化”的过程,也是衡量翻译人才质量的标准。翻译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严格遵守职业化人才培养要求(刘和平,2013)。2017 年出版的《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就业调查报告》显示,在MTI 就业与翻译关系方面,仅29%的毕业生工作与翻译相关,40%有一定相关,30%完全不相关,其中诸多受访者认为自身未能达到职业翻译的技能要求(崔启亮,2017)。另一方面,培养过程中的困难及培养结果欠佳打击了师生的积极性,教师们不知质量改进从何入手。这种窘境的出现有悖于翻译硕士完善研究生学位培养模式和提升学位制度的初衷。究其源头,该学位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实践导向是其题中之意,实践不仅是MTI 学生提升自我专业能力、提高职业素养、接轨实际社会需求的必然途径,也是MTI 教师改善课堂设计、拔高教学水平、联通学校与社会的关键之处。然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很多学校未能准确把握、实现基本的实践导向。诸多学校未能充分理解实践导向下MTI 与传统学术型硕士项目的差异,未能在培养过程中实现实践活动与学术研究之间的平衡,使得MTI 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轨。部分学校能够较好地理解MTI 培养的实践导向,但缺乏相应的实践资源,难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训练,同样不能满足社会对翻译人才的实践需求。追踪、梳理和分析这些社会需求对我们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合格的译者有着重要的实际价值(张生祥、张春丽,2017)。针对这一普遍性难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以下简称为UIBE)英语学院的MTI 项目在实践导向上做出了系统、全面且颇具创新的尝试,不仅在基础课程设置与师资安排上充分凸显实践特色,而且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甚至国际资源搭建实践平台,与社会人才需求接轨。UIBE 探索的培养模式可以为MTI 培养高端应用型翻译人才提供启示与参考。

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MTI 人才培养概况

UIBE 是全国第二批设立MTI 专业的高校之一,于2009 年设立翻译硕士专业,2010 年开始招生。结合UIBE 培养外经外贸人才的建校建院初衷及长期以来的经贸人才培养特色,该项目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英汉双语基本功、较强翻译实践能力、较宽商务基础知识,能胜任国家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和社会需要的口笔译及涉外经贸实务工作,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翻译专业人才。2010 年首次招生时规模达到200 多人,之后每年的招生规模维持在110 人左右,其中大约有40 人为英语笔译专业,约70 人为英语口译专业。英语笔译专业下分两个专业方向:商务笔译与商务法律翻译,二者均注重培养学生英汉双语基本功,但专业能力培养侧重点不同。前者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强调提高学生的商务翻译实践能力,拓展商务基础理论与知识,使之能胜任中外企事业单位的高层次翻译工作;后者采用跨学科培养模式,要求学生系统学习法学基础理论知识,提高法律翻译实践能力,使之能胜任政府、公司法务部门与法律事务所等机构的涉外法律翻译工作。英语口译专业同样分两个专业方向:商务口译与国际会议口译。前者在培养学生英汉双语表达基本功的基础上,强调商务口译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商务基本理论及知识的积累,旨在为较高层次的商务会谈培养口译人才;后者同样强调培养学生扎实的英汉双语表达与互译基本功,同时要求其拓展经济、政治、外交、文化知识面,旨在为国际会议与会谈培养高端口译与同声传译人才。

近年来,UIBE 的MTI 人才培养成果丰硕。多名学生在国际口笔译大赛、全国法律翻译大赛、全国口笔译大赛、海峡两岸口译大赛等专业竞赛中获奖,部分学生在欧盟口译总司等高端翻译实践平台上得到锻炼,所有学生都通过校内导师活动、校外导师资源、校企合作等途径得到实习锻炼。在就业方面,诸多MTI 毕业生在政府及中外企业事业单位从事较高层次的翻译相关工作,部分毕业生在外交部、中联部、联合国、英国外交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部门或组织机构就职,成为高端国际化翻译人才。这些人才培养成果的实现与UIBE 实践导向的特色化MTI人才培养模式密不可分。

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MTI 人才培养的特色模式

UIBE 在MTI 人才培养上遵循国际化、专业化、复合型、应用型的基本培养思路,通过富有特色的培养模式将课程资源、导师资源及校内外其他资源有机结合,尤为强调实践导向,十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保持与国际接轨,以实现MTI 项目培养高端翻译人才的目标。

1 校内课程实践模式

UIBE 的特色化MTI 人才培养模式首先体现在校内课程设置方面。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中增加提高语言能力与文化修养的课程是培养MTI 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王宏、张玲,2016)。为了突出专业特色与实践导向,UIBE 设有大量实践类、专业类课程,与基础语言翻译类课程形成互补,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与理论基础,而且要求他们提前为实习实践、职业发展做好准备。MTI 技术课程体系的建立,既强调各个课程之间的亲和性,又突出各个课程的技能定位,同时将庞杂的知识系统化,建立起具有专业技术核心竞争力的课程体系(王华树,2013)。UIBE 根据不同MTI 专业方向设置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突出不同方向上的培养特色与侧重点,并引导学生基于各自的兴趣专长选修部分课程,形成独特的、与翻译能力相匹配的专业知识结构。如表1 所示,UIBE 的MTI 课程大致可以分为六类:语言类、翻译理论、翻译实务、专业类、机助类及文化素养课程。每门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本学科的基础知识,介绍当前最新理论动向与方法,使之掌握本学科的基本实践技能和操作方法。

表1 UIBE 英语学院的MTI 课程设置情况

从表1 可以看出,理论类课程占比较小,实务类、专业类、机助类等基于实践导向的课程在整个课程设置中的占比较大,充分体现了实践模式的特色。基于基本的课程设置,学院根据学生差异化的学科背景对他们的选课提出指导。例如,要求本科为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优先选择通选课中的商务类、翻译类课程,本科为经济、管理、法律等专业的学生优先选择通选课中的语言类、翻译类课程,从而实现“语言+专业”的能力与知识互补。这种因材施教的选课法则不仅有效弥补了学生在基本功与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而且能优化其自身的能力结构,为他们后续的实践活动与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与课程设置相匹配,UIBE 在师资配备与培养上同样突出实践导向。与传统学术型硕士项目不同,UIBE 在MTI 课程主讲教师的选择上对学术能力与成果要求相对较低,但要求其具有较为丰富的翻译或相关实践经验,并为其提供能够持续提高实践能力与专业水平的机会及平台,从师资层面保持学术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平衡。例如,依托与欧盟长达16 年的合作关系及国际会议口译项目平台,英语学院诸多教师曾接受欧盟专业的翻译师资培训并得到相应的能力认证,部分教师得以与欧盟资深议员同台授课,这在翻译实践及实践教学方面为MTI 教师提供了难得的锻炼机会。与此同时,UIBE 邀请政府部门、翻译产业界或相关专业实践领域的杰出人士以校外实践导师的身份进入MTI 课堂,为学生带来最具原味的实践课程。校外实践导师通常配合校内主讲教师提供专业实践方面的经验与知识分享,促使课堂学习与产业及社会接轨。部分校外导师甚至直接主讲部分课程,更全面地为学生带来专业与职业方面的指导。

在硬件设施方面,为了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锻炼,UIBE 建设了多个翻译实验室,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实训设备。学校设有商务口笔译实践教学中心、国际同传会议室(欧盟标准)、国际会议口译模拟教室、机辅商务翻译实验室、机辅商务英语写作中心、图书资料室等。这些实验室除配合教学需求外,定期对学生开放,MTI 学生在课余不出校门便能得到实践锻炼。

2 校外导师实践模式

在导师指导方面,UIBE 为MTI 学生制定了特殊的双导师制,开创了独特的校外导师实践模式,即为MTI 学生同时配备校内导师与校外实践导师,并且部分校外导师尝试独立指导学生。基于中国高校普遍存在较为突出的学术导向,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的互补性合作指导有利于实现MTI 教与学中学术与实践的平衡。

校外导师或为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端翻译从业者,或为精通行业状况的翻译公司高层管理者,或为政府部门翻译相关工作的领导者,或为国外学术界、经贸界及法律界的杰出人士,涵盖了能源、外交、金融、信息、媒体、军工、出版、教育等各行各业。除了对个体学生的学习、实习及就业予以指导和帮助外,部分校外导师直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进校后的第一个学期内确定导师,校内和校外导师选择均通过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来实现,以保证导师与学生在专业兴趣、沟通方式等方面实现较好匹配。

双导师制能同时从学术与实践两个方面为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资源,也与MTI项目的实践导向契合,校外实践导师基于自身特殊的经历、经验与能力,一方面能就翻译技能、翻译能力培养等给予学生指导,另一方面能就翻译职场素养、翻译职业发展规划等给予学生指引。目前UIBE 的校外导师大部分来自于国内的政府与企业,他们能够帮助背景、兴趣、性格、能力各异的MTI 学生找到自己爱好并擅长的翻译领域,从而有针对性地拓展视野、积累知识、强化相应的口笔译训练。校外实践导师具有较好的行业资源,不仅能给学生提供翻译相关的实习机会,更能通过社会网络关系直接推动学生的就业。学生不仅能在在校学习期间享受校外导师的实践指导和了解翻译界的形势变化与职业要求,而且在临近毕业时更能通过校外导师提供的实习机会乃至就业机会实现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衔接,在人才市场抢占先机。甚至在毕业之后,校外实践导师依然能够从职业上给学生诸多的指导与帮助,这对高端翻译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部分校外实践导师来自英美出版界和教育文化界,他们的参与能够为学生带来国际实践平台与实践资源,有利于翻译人才的国际化。

3 国际化实践模式

UIBE 有着良好的国际化传统,MTI 项目充分利用国际平台与资源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与国际竞争力,同时凸显了实践导向。

英语学院的国际会议口译方向是UIBE 翻译硕士项目中最富特色的部分。早在设立MTI 之前,UIBE 自2001 年起便开始与欧盟口译总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合作培养能够胜任国际会议口译,尤其是同声传译的优秀译员,为国内及国际社会输送了大量的高端口译人才。在获得MTI 授权之后,国际会议口译成为UIBE的MTI 项目中独具优势的专业方向,UIBE 继续依托与欧盟合作建立的国际平台,采用“MTI 硕士学位+欧盟证书”双证培养模式,旨在为国际组织和我国政府机构及跨国企业培养合格的国际会议译员。学生修满全部课程并通过考核,且达到规定的口译实践时数并完成口译实习报告者,可获得MTI 硕士学位。参加欧盟毕业考试合格者将获得欧盟口译总司和UIBE 共同签发的国际会议译员资格证书。在生源选拔上,每年所有拟录取的口译硕士必须通过更加严苛的选拔考试及面试方能成为国际会议口译硕士的学生,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还将定期进行考核,不合格者将会转入商务口译或其他专业方向。国际会议口译方向尤其强调口译实践能力,不仅要求学生具备突出的双语表达及翻译能力,而且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特定专业领域具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实习方面,每年有固定比例的优秀学生可以获得赴欧盟实习的机会。在师资方面,欧盟口译总司直接派遣优秀的口译教师主讲或与中方教师共同主讲部分课程。欧盟定期为UIBE 的教师提供翻译实践培训与考核,持续提高师资水平。严苛的选拔、训练与考核制度以及优质师资,确保了国际会议口译专业方向的培养质量,数量有限的毕业生以卓越的口译实践能力与专业水平成为国内外会议口译界的中坚力量。基于独特的国际平台与资源优势,该专业方向在中国翻译教育与人才培养中独树一帜。

商务口译方向在逐步尝试国际实践模式,通过与英、美、澳、加等国高校合作,采取“1+1”国际培养模式,符合条件并有意愿的学生可选择去国外修读完规定课程和学分,合格者可分别获得中外两校的硕士学位。在国外期间,较多学生能够发挥专业与语言优势,获得翻译相关的国际实习机会。国际联合培养的模式促使MTI学生在完成既定学习任务和达到毕业要求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平台与实践资源。

除了充分利用与国内企事业单位的关系网络为MTI 学生提供国内的实习、实践机会,UIBE 还通过各种方式为学生寻找国外实习锻炼机会,这也是国际化实践模式下的积极举措。

4 商务翻译实践模式

与其他设有翻译专业硕士的国内高校不同,UIBE 在经贸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优良的传统与丰富的资源。UIBE 始建于1951 年,初衷是为新中国培养急需的对外经贸人才,前身先后为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高级商业干部学校、北京对外贸易学院,由教育部、商务部共建,以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国际经济法)、金融学、工商管理、外语(商务外语)等优势专业为特色。基于此传统,UIBE 在MTI 项目中着力凸显其商务特色。四个专业方向中,商务笔译方向与商务口译方向直接以培养商务相关笔译与口译人才为基本目标,另外两个专业方向以培养法律翻译、国际会议口译人才为目标,但学生在就读过程中也不断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受到商务方面的训练。

基于商务特色与实践导向,UIBE 逐渐探索出商务翻译实践模式,该模式在强调商务翻译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普及商务基础理论与百科知识及商务管理意识,以培养能够满足现代经贸与商务双语人才需求的MTI 毕业生。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开设经贸翻译与实践、商务法律翻译实践、经济学、商法导论、跨文化管理、管理学、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等课程,丰富学生的商务知识积累,提高商务翻译能力。本地化翻译、翻译项目管理、计算机辅助翻译等实践导向突出的课程引导学生参与翻译应用与项目管理模拟训练。与语言技术企业合作设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CAT 在线协同翻译系统,从翻译职业与产业的角度加强学生的商务管理意识,提高信息处理能力。这些商务类课程不只针对商务口笔译专业方向的学生,也面向其他专业对商务感兴趣或有经贸相关职业规划的学生。基于师资储备上的经贸学科倾向,其他口笔译实务课程中往往也穿插着大量的商务翻译练习或案例学习。与诸多兄弟院校的MTI 项目相比,UIBE 课程设置中的文学翻译类课程占比很低,只在文化素养类课程中涉及部分文学相关的内容,这也进一步凸显出UIBE 的MTI 项目对应用翻译、商务特色及实践导向的重视。

与课程设置上的商务特色相匹配,UIBE 的MTI 项目基于产学研合作与跨学科的培养模式,与政府外事翻译部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部门、翻译公司、翻译出版机构等开展广泛的合作,涉及学生联合培养、实践课堂、实习项目甚至就业推荐等多个方面,同样强调学生的商务知识积累、商务意识培养与商务实践能力提升。在MTI 学生在校学习和实习期间,UIBE 的高校老师经常邀请校外导师和企业专家走进课堂举办专题讲座,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联合设计课程和翻译实践项目,推荐学生到企业实习和就业。通过充分合理地利用校内课堂资源与校外网络资源,UIBE 的MTI 项目为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商务双语人才。

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案例对MTI 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对外经贸大学英语学院的MTI 项目基于实践导向,充分利用校内外甚至国内外资源,全方位尝试与探索出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培养模式,其探索性经历与经验为国内其他高校的MTI 项目的翻译人才培养带来了启示。

第一,MTI 项目必须充分认可并理解实践导向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实践导向始终是MTI 教育与人才培养必须坚持的根基。MTI 项目的初衷是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摆脱传统学术型硕士项目的惯性束缚,坚持实践是检验该项目质量的核心标准。UIBE 从校内的课程设置、师资安排到校外的实践锻炼、实习就业,无一不考虑实践这一基本准则,坚持以实践作为校准MTI 教育过程及成果的重要标准。事实上,作为一所研究型综合大学,UIBE 在MTI 项目中尤为注重学术与实践的平衡。师资上既重视学术能力,又强调提高其翻译实践能力。为防止MTI学生忽略学术素养,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学院的研究生科研项目,导师全程给予充分指导。这些措施既有利于培养MTI 学生基本的学术能力以顺利达到毕业要求,又能兼顾部分学生对学术的兴趣。在强调实践的同时坚持学术与实践的平衡,这是对MTI 项目实践导向更深层的理解与践行,也是诸多研究型大学在主办MTI 项目时必须考虑的因素。毋庸置疑,UIBE 英语学院对MTI 项目实践导向及相关教育理念、培养模式的充分认可与准确理解,是其多年来全方位探索、践行实践模式的基础。

第二,MTI 项目实践导向的实现必须从改革课堂开始,合理安排实践导向课程。尽管实践导向要求MTI 学生走出课堂与校园,到市场与社会中接受实践标准的锻炼与检验,但课堂始终是该项目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环。课堂是MTI 项目的核心场所,教师是训练与培养学生的核心力量。只有通过有效的课堂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学生才能达到实习和实践的基本要求。与传统学术型硕士项目的课堂要求不同,社会需求与行业标准是MTI 课程设置与设计的重要依据。在达到翻译行业能力标准的同时,适应翻译市场多样且多变的需求,是基于实践导向的特别要求与目标。在当今信息化、资本化、全球化的背景下,UIBE 认识到培养专业化高端口笔译翻译人才愈加重要。基于此,英语学院不仅根据自身特色与社会需求致力于商务、法律笔译人才和商务、国际会议口译人才的培养,而且在专业课程设置及培养计划中充分强调专业化、高端化的实践定位。懂管理、懂技术、懂翻译、懂专业,被视为MTI课堂设计与教学的四大目标。翻译项目管理、计算机辅助翻译、本地化翻译等特色课程的安排,不仅肯定和表明了语言服务行业中的本地化趋向,而且向学生介绍、传授了最基本的行业知识与能力。除了强调最基础的双语表达与互译能力,UIBE的MTI 项目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凸显专业化特色,并从营销、团队、技术和管理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

第三,MTI 项目必须建设与实践导向课堂配套的教学与实践基础设施。MTI 项目的实践训练要有相应的硬件支持,学生在校期间能学以致用,提高翻译实践能力。UIBE 建设了CAT 实验室、笔译实训室、口译实验室、同传会议室等翻译实验室,使学生在校内接受课程教学的同时就能得到基本的翻译实训,为后续的校外翻译实践做好准备。必须指出的是,部分高校受限于资金、资源,短时间内可能难以实现齐全的硬件配套设施。针对资源困境,一方面,同区域尤其是集中于特定大学城的高校应当积极开展翻译实验室资源的合作共建与共享,提高资源与设备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相关高校应当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与本地翻译公司合作,共享实践资源,争取政府与企业的资金支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配套的实训设备。

第四,MTI 项目实践导向的实现必须以实习、实践资源为必要补充,全方位整合校内外甚至国内外实践资源。除了通过合理的校内课程设置与设计凸显实践导向,利用校内翻译实验室等硬件设施加强实践能力训练,MTI 项目必须全方位整合翻译实践资源,寻找与提供锻炼学生翻译实践能力的机会与途径,并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平台。UIBE 的MTI 项目在实践资源整合上不拘一格,通过双导师制、校企合作、校政合作、跨国合作、跨界合作等多种方式,为学生的翻译实践提供了多样化的途径和平台,由此形成的实践资源链与MTI 培养模式紧密结合,成为践行实践导向的独特方式。与此同时,这些基于产学研的校内外、国内外合作关系,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实习、实践资源,而且间接甚至直接推动学生的就业与长期职业发展。

五、结语

校内课程实践模式、校外导师实践模式、国际化实践模式、商务翻译实践模式,无一不体现了UIBE 在MTI 人才培养过程中时刻、处处注重实践导向,并且强调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平衡。在MTI 培养中,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关系尤为突出。缺乏基本的理论知识积累,实践便没有依托的基础;而若没有后期的实践加强学生对基础理论学以致用,理论知识本身便失去应用价值,MTI 项目更将背离初衷。事实上,这不限于MTI 项目,翻译实践人才的培养都是如此。因此,UIBE 探索的多样化实践模式不仅启发国内兄弟院校MTI 项目的开展,而且也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翻译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

猜你喜欢
笔译口译商务
基于中国英语口译能力等级量表的典型口译活动分类探究∗
北京外企服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商务服务板块
——FESCO国际商务
上半年朝阳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632.3亿元
AnalysisofSymbolismintheAndTheMountainsEchoed
英语翻译中的笔译要点研究
对中国口译近25年来的研究综述
Hemingway—The Spokesman of“Lost Generation”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商务达人数码大变身
我的商务秘书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