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实践教育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与实践

2022-03-09 04:15张宇徐国胜罗陆锋
大学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工程实践教育技术

张宇 徐国胜 罗陆锋

[摘 要]为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满足目前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和应用技术型大学教育教学所需,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率先进行了工程实践教育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尝试。文章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为切入点,系统论述了在工程实践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如何从专业能力与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相融合的视角来进行“知行一体”课程模式设计,并从课程实施方式、典型任务提炼、评价方式改革等多个角度阐述了课程的具体实施路径。

[关键词]工程实践;教育技术;知行一体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1-0167-04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1]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概念,提出 “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2]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4年2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3] 。教师教育是师范大学的立足之本,师范大学的办学定位应强调针对“社会需求”不断“加强供给”,重要文件的陆续出台也为高校指明了人才培养改革的方向。

在教育变革日新月异的今天,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已成为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高校的工程训练中心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培养适用于高校工程训练中心或应用技术型大学教学工作需要的师资,仍是高等师范院校工作的重点之一。

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拓宽毕业生服务领域,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满足国家经济和教育发展过程中对师资需求的变化,2015年,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邀请企业代表和用人高校代表、教育教学领域专家等,经过协同调研、深入研究、多方论证,以培养“大学工训中心一专多能的实习指导教师”为目标,首创了工程实践教育实验班,专业归属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并确定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标准:工程实践教育实验班培养拥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实践教学能力,可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设计制造、产品开发、企业管理和营销等方面工作,能从事日常工程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开发实践教学项目的一体化教师。

一、工程实践教育实验班的课程体系构建

工程实践教育实验班“理实一体、知行合一”,突出机械制造工程师综合能力的培养,强化一专多能的操作技能训练,注重智能制造领域实践教学的卓越能力养成,将创造性思维、创新技术方法的训练贯穿始终。以每学期不间断的工程实践能力训练为主体,以知行一体的核心课程提升理论认知和实践能力为一侧翼,以实践、反思、再实践的方式强化教育教学能力为另一侧翼,使学生在学会教学技能的同时学会感悟、学会教学研究,从而形成以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为主线,以“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实践教学能力”为核心的“一体两翼”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课程体系中“知行合一”的“知”是指人对事物的内在认知,包括明示性知识和默会性知识;“行”是指人外在的行动和变革事物的实践。“知行合一”强调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做到学、思、行相结合,在成才过程中做到学习、做人、做事的高度统一。根据其课程任务和性质的不同,在具体实施课程教学任务的过程中,针对知行一体,既协同一致又各有侧重,其核心任务是解决学生的师资岗位实践能力问题。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以“知行合一”为核心理念,出台了“知行合一”课程开发规程,工程实践教育实验班核心课程均以此为依据进行课程开发。

二、工程实践教育人才培养中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定位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在现有的高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是一门面向绝大多数非教育技术专业师范生开设的公共课,具有非常强的交叉性、综合性[4]。传统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主要课程任务,或者说侧重点在于教师信息化能力的发展与提高,针对目前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之间的脱节问题,很多高校都对该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教育信息化技术和专业学科知识与技能、教育教学技能的融合,是课程发展的主流趋势。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目标取向问题对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设计、开发、实施与评价等至关重要[5]。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针对工程实践教育实验班的培养目标,在现代教育教学观念的引领下,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目标进行了重构。该课程在工程实践教育实验班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是继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之后,在实践课程教学法及教育实习之前的一门中介性课程。根据工程实践教育实验班的整体培养目标和业务能力要求,兼顧该专业班级课程体系中整体课程门类及学时有限的客观情况,课程中“教育技术”的定位取其广义,即指“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物质手段和指导有效使用物质手段的理论、方法和经验的总和”[6]。因此,本课程内容既涵盖一般概念下物化的教育技术,也包括用以指导教育技术应用的策略和方法,而后者在课程目标中的重要性更甚于前者。

本课程的主要意义在于解决如何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恰如其分地运用各种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而不是让技术问题成为教学设计的障碍。从本质上说,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的技术运用是超越了物化的教育技术本身的教育教学价值再创造过程,因而针对单纯的软件和技术层面的运用,从专业需求的角度出发,定位于适度够用即可。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目标尽可能以具体的、可观察的行为以及学生的个体化表现为目标。结合国家相应的教师标准,学校拟定了工程实践教育人才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目标,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三、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构

工程实践教育实验班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课内学时为每周4学时,总学时数64学时,该课时结构内不包含学生观看网络课程资源和组织在线交流、讨论等模块的时间。课程每一模块都配套设置了不同类型的实践任务,包括在线资源学习、交流讨论、小组集体备课、说课、教案和教学设计稿撰写、翻转课堂、微课程开发、教学评价等不同内容。课程以班级组织并开展教学竞赛作为延伸拓展环节,该模块包括竞赛在内约30学时,其中20学时用于竞赛策划、方案确认和准备,10学时用于开展现场竞赛和评价。该竞赛环节同时也和课程体系内的实训课程教学法环节相融合。

课程内容的组织上不以模式定结构,可以用所知指导所行,亦可在行动中获得认知与理解,“知”“行”交融,对所选择的课程内容进行结构化设计与论证。课程在整体教学内容设计上,突出实践性,在具体的内容上,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设计为“知指导行”“行在知中”“知在行中”“知行一体”等具体的课程教学特征。

课程教学内容共划分为8个模块,每个模块具体教学内容如表2所示,其中运行方式按照“A—纯理论认知学习、B—纯行动式学习、AtoB—‘知指导‘行、BtoA—‘行中获真‘知、A&B—‘知‘行交融”5种方式选择。

模块一:包括现代教育技术的相关概念、历程及一般理论、教与学基本理论;与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课程基本要求等。在此环节希望学生能够了解课程的性质、作用和授课模式、考核要求;初步建立将教育技术恰当地应用于教学活动的意识。

模块二: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设计的定义以及专业领域内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设计方法;中高职院校、高校工训中心、应用技术型大学在机械专业人才培养上的异同点以及教学实施的相关要点;专业需求、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目标之间的关联以及在教学设计中的呈现;教学对象等概念在教学设计中的重要意义;教学设计特别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课程大纲、授课计划、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课件、说课稿等不同教学文稿的基本内容和意义;机械专业理论课和实验、实训课程的教学设计基本方法。

模块三:该模块内容主要为教学课件的开发,包括多媒体教学与教学课件的概念、作用与设计要点;常见教学系统的使用方法;各类素材的获取、处理、开发及应用;典型课程多媒体课件的开发过程;网络信息浏览与检索的方法,了解网站建设的基本方法和常用技术。

模块四:该模块主要讲解和介绍现代课程理念和一些常见课程模式以及教学模式的应用,包括混合式教学的相关概念;慕课、微课程等课程模式概念、研究现状和课程实施模式;虚拟现实技术及其教学应用;网络课程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学生通过学习该模块的内容和任务实践,对目前的教育教学现状、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会有进一步的理解,该模块能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让学生形成开放包容、不断学习的意识。

模块五:微课程基本概念在模块四已有所涉及,在模块五将以教学、指导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让学生掌握专业领域内微课程的开发与制作方法。

模块六:包括教学评价概述、教学评价的方法、专业领域内教学评价工具的开发等。对前述各模块实践任务中的课程教学任务穿插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及评价,使学生了解教学评价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并形成系统化的概念。

模块七:课程及教学相关情况的总结、后序任务的布置、教学竞赛解析、职业院校一体化课程开发简介。同时,模块七也是对模块八的准备,课程课时结构内的内容至此结束。

模块八:该模块为拓展模块,属于完全的行动式教学模块。

四、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实施

课程团队依据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与教学观、获得途径以及学习的本质(学习是一种“对话性的实践活动”)与形式(主要是体验学习的模式)、教学的本质(教学是“三维一体” 的对话性实践)等现代教学论思想,为确立课程的教学原则、方式与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课程团队认为,能力形成过程应是“养成+反思”的过程,课程教学策略中包括了教师的干预(现象、时机、方式、強度等),讲授、示范、练习、观察与巡回指导的科学配置,各种课程内容的排列顺序以及具体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课程强调教育的伦理学以及职业道德的培养与追求,强调对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的传播,努力追求形成学生在课程学习、专业课程、个体实践之间的持续互动,架设教师教育课程与学科课程之间的桥梁。

配合教学实施,将现代教育课程中需要学生实践的问题设计为彼此关联逐渐递进的系列任务,以期形成对专业领域内教学技能循环上升的强化效果。例如对于课件开发中前景色和背景色的设计,大部分学生很容易理解两种色彩对比不明显会影响观感,而在实际的任务执行过程中,课件中的色彩设计却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选择色彩对比不够突出,或过于鲜艳刺眼,或过于暗淡消极,色彩过于繁杂混乱,与主题针对性不符等。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的初始认识只是一种表层的浅显的认识,而在实践过程中,则需要反复地纠错与尝试才能慢慢形成较为稳定和准确的选择、判别能力,以及对色彩的认知能力。课程中从任选课的课程设计到小组集体备课、小组说课、专业课程教学实践、微课程开发均需融入课件开发的相应内容,并且要求学生从自由选择、集思广益逐步发展到独立完成以专业技能点为教学内容,集教师教学、课件、视频录制剪辑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微课程视频。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信息化素养从无到有至强,很好地避免了单一性课程任务的浅表效应。

教师在给出课程任务的基本要求时,会兼顾工程实践教育实验班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专业需求和课程的执行效率,比如必须包含的内容、可以自选的内容以及时间限制、应提交的任务文件等。课程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每一次实践任务教师都会对学生的表现以及发展变化进行记录,并在后续环节给出针对性的指导。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竞赛、微课程开发等。因为学生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任务内容,实现个人素质与有一定挑战性且可实现的实践任务的对接、课内课外活动与学科竞赛的有效融合与衔接。课程教学实施主要模式如图2所示。

五、对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从专业能力和学科教育教学能力的双重视角进行课程的有效评价,具体评分标准突出行动导向,以学生课堂参与、平时作业、教学实践、微课程开发以及讨论、评价反思中的表现作为主要考核依据。其中课堂参与、平时作业、日常课程实践中的表现为平时成绩评分的主要依据;教学实践和微课程开发情况为期末成绩评分的主要依据。评价的形式包括课程教师、专业教师和教育教学专家评价,企业专家评价,小组评价,个人评价,就业单位评价等。

根据课程实施办法,学生全程深度参与教学评价,同时负责课程实践和竞赛环节评价指标的制订。在制订教学竞赛评价指标的时候,学生要综合考虑教师素养、专业知识与技能、仪容仪表、教学语言运用、教学设计与创新、教学手段、专业育人等多重要素的评价标准以及分数配比,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具体的评价文件用于竞赛打分。学生既是课程体系中课堂和教学竞赛的直接主体,又是竞赛规则和评价办法的制订者。通过反复地设计和修正,学生将对照各种指标不断强化个人已有的认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在评价课程的显性目标是否实现以外,课程组教师期待学生能够养成审慎思考、反复斟酌教学方案、教学实施过程并动手积极实践的习惯。

六、小结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工程实践教育实验班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在课程目标、教学对象、专业服务层次方面都有创新。课程可以为学生的教学、实践提供平台,能为学生设计、规划、组织教学竞赛提供必备的条件。虽然不同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同,各专业的学习基础和专业取向亦存在差异,但课程的理念、教学实施的思路、评价方式的改革对于现行师范生的培养乃至应用技术型大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课程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学生课程任务过多、实践时间不足、个性化发展不匹配、课程体系中教育实习场所与培养目标之间尚存在差距等问题。除了上述不足以外,课程的技术集成化与资源整合,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以及立体化教材和课程的建设,均将是未来发展中不断研究的重点。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2007-02-17)[2020-06-15].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0702/t2007021

7_79865.html.

[2] 習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EB/OL].(2015-11-10)[2020-06-18].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1/10/c_1117099915.htm.

[3]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EB/OL].(2014-02-26)[2020-05-16]. http://www.gov.cn/guowuyuan/2014-02/26/content_2622744.htm.

[4] 赵小勇,杨春蓉.《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重构[J].新余学院学报,2015(2):75-77.

[5] 郭飞.高等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目标取向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2):164-168.

[6] 杜韶婕.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影响问题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2.

[责任编辑:陈 明]

猜你喜欢
工程实践教育技术
中等职业教育中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
机械类硕士生有限元法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多科性农业大学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院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
从教育技术的视角看数字化教育出版
六步教学法及翻转课堂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学的应用探讨
基于职业标准的三维数字建模技术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