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宏
[摘 要]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为高等建筑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四十多年的发展征程中,我国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以科学政策为指导,以人才培养计划、创新课程体系、智慧教学管理体系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这四个模块为核心内容。文章试图对中韩两国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路径进行比较分析,促进我国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新时代;创新型设计人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01-0124-05
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高校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提到了“深化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和实施国家大学教育改革的方案。启动高等教育专业质量评估,实施中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一流专业建设计划,继续推进大学教育的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建设”[1]。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教育2030年行动框架》主要体现在以包容性应对多样性的教育需求[2]。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大学教育,推行产教融合的高等教育新模式,推进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研究型或学术型转变”[3]。目前,很多高校的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存在方法、标准与体系不科学等问题。因此,建立一套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我国高等建筑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促进新时代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的科学保障。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意义
(一)韩国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相关研究现状
目前,发达国家与多数中等发达国家的高校教育研究以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型人才教育改革为主,其中以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居多。比如韩国学者权孝廷(권효정)提出了创新型设计人才培养的路径,建立了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评价体系[4]。李申英(이신영)等主张为了实现新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可通过教育过程研究来凸显人才培养的特色[5]。金申英(김신영)主张在建筑设计类人才培养质量上要以创新应用型的思路来制订建筑设计教育教学的改革方案,强调建筑设计专业应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模式,用定量评价的方法来衡量人才培養的质量[6]。朴英振(박영진)提出了设计类特性化教育融合创新思维和战略思维,建立韩国高校设计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7]。
(二)中国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研究成果
国内对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质量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主要有这些成果:吴玫比较分析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美国教育理事会(ACE)、日本大阪大学和位于我国广东省的中山大学的国际化评估指标体系,针对国际化评价的目的和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8]。蔡红梅针对指标的开发与验证,建立了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9]。燕乐纬等提出了建筑类专业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的研究思路,并进一步完善建筑类课程体系的建构与提升教学实践的应用效果[10]。包兴先研究了高校的办学特色和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11]。刘建军提出了建筑学教学质量体系构建的有效路径,推动了高校建筑学专业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12],从而构建了高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13]。邱竹等从设计原则、设计目标、标准体系、标准内涵这四个方面探讨了OBE视角下地方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标准体系的构建[14]。赵中华等通过应用型高校土木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探讨建立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15]。赵毅等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体系等几个方面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进一步助推人才工程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拓展,对完善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加强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16]。别敦荣等认为加强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建设,应树立与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打造高校质量文化建设体系,构建内外结合、合作共治的质量保障体系和高质量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17]。以上学者的前期研究及理论应用为新时代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提供了理论与经验方法参考。这些相关研究主要具有以下特征:一是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已经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总体呈现出由数量向特色与质量发展的趋势。二是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主要集中在少数高校的少数相关专业上,国内外高校建筑类专业的相关比较研究成果较少,关于高校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有待加强。为此,特别需要加强对高校建筑类专业如何凸显特色与应用性以及培养创新型设计人才的有效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本研究试图对中韩两国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路径进行比较分析,并从韩国相关质量评价体系中提炼出可供我国借鉴的相关经验,从而促进我国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三)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科学有效的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检验高校建筑类人才培养效果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依据[18]。本研究对促进高校建筑教育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第一,通过中韩两国高校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比较,可以进一步明确我国高校建筑类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找到本专业的不足之处,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办出特色。第二,开展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认证,有助于建立高等建筑教育和社会合作培养创新型设计人才的机制,引导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及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第三,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建筑类专业认证体系(主要体现在建筑类一流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国际认证标准),有助于提升我国高校建筑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教育地位。
二、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与对象
本研究对中韩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的背景和建筑教育现状进行了理论考察,将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专业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建筑类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文章在比较中韩两国高等建筑教育的共性与差异性的基础上,针对目前中韩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两国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加以梳理,并从其高等建筑教育发展背景、绿色发展教育理念、创新型设计人才培养、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等方面加以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新时代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在未来创新型设计人才培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形式。其具体的研究进程如图1所示。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其一,研究我国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目标,借鉴国外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先进经验,提升我国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的水平。其二,构建我国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争取获得国内外教育专家的评价认证,提升其对外开放水平。其三,制订凸显专业特色且与应用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计划,构建相应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人才培养模式。其四,确立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方法与实现路径,借鉴韩国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養质量评价的研究方法来完善我国的方法体系,并以“十四五”规划的新思维和新理念为指引,推动新时代高校建筑类一流学科建设的发展。
三、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质量评价体系是由不同级别的指标构成的一种科学体系,是衡量评价对象质量的指标系统[8]。为了保证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有效性、准确性和科学性,建立一套科学且可操作性强的相关评价指标体系是很有必要的。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应该体现其专业的特点,围绕其专业建设的基本特征与教育方针,形成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在选取具体的评价指标时应遵循的原则如表1所示。
(二)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本研究通过对几种常用构建方法进行比较分析,采用评价要素分解法确定各项评价指标,利用专家调查问卷法优化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院校抽样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法来验证可行性。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应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教师为引导,建立科学的方法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凸显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其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详见图2所示。
(三)中韩高校相关评价体系的比较与启示
我国和韩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就决定了两国高校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方式存在很大不同。中韩两国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在评价目的上各有特点,在评价指标构建上也有不同的方法。
韩国起草制定了《韩国20年长期人才培养计划及政策方针》,计划打造“精品创造型高级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以韩国高等科学技术学院、韩国大邱高等技术学院等为例的韩国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详见表2所示。
韩国高校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以创新设计能力培养为重点实施教学、改革课程体系(以社会需求设置课程)”等。我国高校建筑类人才培养模式与韩国的有一定区别,我国主要突出人才培养计划、人才优质资源、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人才培养质量过程控制和凸显专业特色等评价指标。其中,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是我国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侧重点,用来评价高校建筑类专业毕业生的整体素质、专业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在今后的职业角色地位。
因此,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要从实际出发,凸显建筑类的专业特色,研究具有建筑类专业特性的评价标准,体现出建筑类专业核心能力的独特性。我国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详见表3所示。
韩国在高等建筑教育上是以创新一体化设计人才培养为核心,强调教学管理体系的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并通过构建创新型思维体系和创新团队建设的关键评价指标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4],这就为我国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提供了参考。
(四)我国新时代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构建和实施科学有效的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我国新时代高校建筑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得以实现预期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我国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在兼顾创新型设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效果的同时,更要考虑高校建筑类专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和新要求。
我国新时代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在借鉴韩国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及创新型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和保留我国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应进一步优化提升,凸显其特色和具有可操作性的特点,如表4所示。我国的评价体系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四、结语
本研究对中韩两国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比较分析,把框架性体系进行细部指标的提取分析与运用,再结合我国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的现状和特点,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评价体系构建方法的动态模型和评价指标构建方法,为推动评价体系的实施奠定了基础;构建了“人才培养计划、创新课程体系、智慧教学管理体系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四位一体的新时代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为贯彻执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教育可持续发展理念提供了参考,也为我国新时代高校建筑类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工作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了支撑。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 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EB/OL].(2019-02-22)[2020-05-06].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902/t20190222_370722.html.
[2] 王世斌,顾雨竹,郄海霞.新工科教育创新发展的三维度结构解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9(10): 68-74.
[3] 国务院.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EB/OL].(2017-01-10)[2020-05-06].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701/t20170119_295319.html.
[4] 권효정. 창의적 인재 양성을 위한 IT & 디자인 분야의 융합 교육 연구 [J]. 멀티미디어학회 논문지,2014(11):1354-1362.
[5] 이신영, 박양미. Co-Creation기반의 융합 디자인교육 제안 [J]. 한국디자인문화학회지,2014(4):501-510.
[6] 김?영,김용련. 다학의 글로벌 인재 양성 및 해외 취업 활성화를 위한 교육 프로그램의 현황 분석 연구 [J].교육 평가 연구, 2014(3):783-807.
[7] 박영진,디자인특성화 교육전략 연구[J]. 디지털융복합연구,2019(12):481-488.
[8] 吴玫. 大学国际化水平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J].高教探索,2011(5):52-57.
[9] 蔡红梅.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4.
[10] 燕乐纬,张永山,汪大洋,等. 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课程教学研究及其评价体系改革:以广州大学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5(3):23-26.
[11] 包兴先. 校企合作视域下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职教论坛,2015(24):75-79.
[12] 刘建军. 建筑学教学质量体系构建研究[J].决策探索(中),2018(10):37.
[13] 刘晖,李嘉慧.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型[J]. 教育研究,2019(11):100-110.
[14] 邱竹,张根华,钱斌.OBE视角下地方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标准体系研究[J]. 大学教育,2020(12):17-19.
[15] 赵中华,温景文,吉燕宁.应用型高校土木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26):61-62.
[16] 赵毅,梅迎军,黄维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J].大学教育,2020(11):39-42.
[17] 别敦荣,易梦春. 高等教育质量文化及其建设策略[J]. 高等教育研究,2021(3):7-16.
[18] 尹娟,郭进.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34):252-254.
[19] 牛志宏.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13-16.
[20] 최유현,노진아,이봉우.창의적 융합 인재양 성을 위한 STEAM 교육과정 모형 개발[J].한국기술 교육학회지,2012(3): 63-67.
[21] 周应中.高职专业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2(5):5-9.
[22] 廖敏霞.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6(23):55-59.
[23] LIU ZH H.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path of first-class architectural talents in high-level research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take Chinese, American and Korean universities as an example [C]// 202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rn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CMEIM),2020:587-591.
[24] 赖俊明,徐保红.中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 继续教育研究,2014(12):138-140.
[责任编辑:庞丹丹]
294950051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