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 生 郑州大学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
李欣莹 郑州大学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
传统村落作为村民的生活聚居单位和传统文化的载体,其良好的自然资源与浓厚的文化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价值。自2012 年以来,我国共公布五批总计6819 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其中,现有202 个传统村落位于中原地区。这些村落在受到中原文化熏陶的大背景下,凝练出某些相同的内在特质,同时又由于其地理位置、社会经济、地区文化差异而各具特色,呈现出独有的地域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目前,国内对于传统村落保护的研究多聚焦于空间分布[1-3]、空间形态演变与机制[4,5]、村落的保护与延续[6-8]、空间重构[9,10]等方面,并从之前关注的微观层面单个村落的研究转变到宏观层面区域空间发展演变的研究。就现阶段中原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研究而言,从研究对象选择来看,多针对于前四批传统村落,2019 年国家级传统村落第五批名录的公布,丰富了中原地区传统村落样本,地理空间分布信息数据亟待更新;从研究内容上看,多从空间维度探讨各个村落之间的关系特征,缺乏针对不同时间阶段、人文与社会、自然环境等因素之于村落空间分布特征的探索和讨论。
本文通过GIS 空间分析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解析中原地区传统村落的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内在原因与发展规律,挖掘中原地区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脉络,为中原地区传统村落分类保护与区域联动发展提供新思路。
中原地区所代表的疆域随着时代的变迁虽略有差异,但已形成统一的共识,即指代河南的历史习惯[11]。河南,古称“豫”或“豫州”,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在地理位置上有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省内地域辽阔,地形地貌特征多样,北、西、南方向被群山包围,中东部为黄淮平原,高原、盆地等地貌类型夹杂其中;同时,河南省地域文化深厚,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作为华夏民族的政治、文化、经济和交通中心长达三千年之久,村落的发展延续与继承着千百年来缓慢的历程。复杂多变的地貌特征,多元交融的中原文化,赋予了村落不同的空间形态和历史文化,如平原地区生活与防御相结合的堡寨型村落、台塬地区地下式的窑洞型村落、山地就地取材的石板房村落等等,不同类型村落在时空分布上也存在较大变化。
本文选取中原地区的202 个传统村落进行分析,这些村落整体风貌保存完善,在历史发展与朝代更迭过程中,或原址扩张,或就近重建,或迁徙发展[2],是村落面对不同影响因素做出相应变化的结果。
通过将传统村落样本抽象为点要素,借助ARCGIS 空间分析平台,联合传统村落基础数据与空间位置信息,构建河南省传统村落时空属性数据库,对村落的划分类型、建村年代、空间位置等数据进行分析与图表制作。中原地区传统村落从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中获得,其他相关村庄历史发展、空间位置等信息通过村志、百度地图、相关文献等途径获得。
2.2.1 最邻近指数法
用于表示点状要素之间空间分布距离的相互邻近程度,一般分为集聚、均匀和随机三种空间分布类型,其公式为:
式中:R 表示最邻近点指数,r1为实际最邻近距离,rE为理论最邻近距离。当R=1 时,分布类型为随机;当R >1 时,分布趋于离散;当R <1 时,分布趋于集聚。本文将河南省传统村落样本抽象为点要素,通过ARCGIS 空间统计模块中平均最邻近分析方法进行计算,从省域和市域两个角度来判断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类型。
2.2.2 核密度估计法
核密度估计法(KDE)能较好地反映点要素的空间集聚程度,能较好地展示点要素空间分布的高密度区,并确定研究区域内传统村落的整体空间分异格局。其公式为:
根据传统村落村史、村志、地方志等文献资料,对影响村落形成和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等因素进行分析,按村落成因对其划分,共有风水宝地型、军事防御型、外来移民型、交通商贸型、名人文化型五种类型(表1)。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资料,将村落形成年代划分为秦朝以前、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及清8 个时间段。利用传统村落空间位置信息与河南省高程数据,将村落划分为高原型、山地型、丘陵型、平原型4 种类型(表2)。
表1 村落成因划分(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表2 不同高程村落分布统计(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借助ARCGIS 空间分析平台,通过最近邻距离分析法,可计算出省域和市域两个层次的相关数值。从省域层面来看,河南省202 个传统村落的平均观测距离为9.59km,预期平均距离为17.35km,最邻近指数R=0.55 <1,P 值为0,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得出河南省传统村落趋向于集聚分布;从市域层面来看,三门峡、平顶山、洛阳、鹤壁和安阳的平均观测距离未超过预期平均距离,即最邻近比率R <1,表明河南省北部和中西部地区传统村落倾向于集聚型分布,其余市域内平均观测距离大于预期平均距离,即最邻近比率R >1,传统村落趋于离散型分布。综上,中原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为“整体集聚,局部离散”。
根据式(2)中的原理,利用ARCGIS10.2中核密度分析工具,经过反复试验,选取带宽值为50km,绘制中原地区传统村落核密度分布图(图1)。
图1 中原地区传统村落分布核密度(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在空间分布密度上,中原地区传统村落分布呈现“三核、多点、三片区”的分布特征。“三核”即位于豫北鹤壁、安阳和位于豫中平顶山的两个主要核心以及位于豫南信阳的次要核心,主要核心密度高达84~106 个/万km2,次要核心密度为52~67 个/万km2,村落集聚程度最高;“多点”主要分布在豫南南阳、豫西三门峡和洛阳以及豫北焦作等局部地区,密度为16~26 个/万km2;“三片区”一指以鹤壁、安阳为核心,沿太行山脉逐步扩散形成的豫北片区,二指以平顶山、洛阳和三门峡逐步连接而成的豫中-豫西片区,三指信阳地区逐步发展形成的豫南片区,三片区最高密度值高达84~106 个/万km2,最低密度值为2~8个/万km2。
此空间分布特征是研究中原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基础,从区域联动发展角度来看,主核心和次核心的传统村落区域联动发展势头较好,为较好利用集聚效应,宜采用成团成组式发展。
将河南省30m DEM 高程数据与传统村落空间位置叠加分析,得出各个传统村落高程信息,统计各历史阶段村落的高程分布数值,其中平原型、丘陵型村落占比最多,山地型次之,高原型最少,占比为3.96%(表2)。
绘制中原地区传统村落不同年代高程信息散点图(图2)。高原型、丘陵型传统村落高程占比曲折上升,平原型传统村落则曲折下降,山地型传统村落占比经过上下波动后无明显变化,平均高程呈波动微弱上升。这一变化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村民择址、物质基础等的变化。
图2 中原地区传统村落各朝代新增村落高程演变(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村落的形成是特定地域内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综合体现,是人长期以来居住于此的真实生活形态积淀。通过分析不同历史阶段、人文与社会、自然环境等因素与传统村落之间的关系,梳理中原地区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发展脉络,为中原地区传统村落区域联动与差异保护发展提供新思路。统计分析后发现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类型村落数量和空间分布特征差异明显(图3)。
图3 各朝代新增村落成因统计(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移民分为无序移民和有组织的移民,其实质是人类社会失衡的整合手段[12]。元朝以前,中原地区因为战乱、自然灾害、苛政等原因自发移民导致“人口外流”。明代政府为解决土地荒芜、劳动力匮乏等问题,组织大规模有序移民,迁至河北、山东、河南等地,以期恢复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稳定和巩固国家政权。导致外来迁入而形成的村落越来越多,所占比重为43.64%。
交通商贸型村落因交通运输、商业贸易较为便利,沿官道形成驿站,或因交通便利带动当地商业发展,以此为基础而逐步发展形成。丝绸之路、隋唐大运河、交通驿路等的产生与发展使得交通商贸型村落占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上升。以平顶山市李渡口村为例,该村位于蓝河岸边,因渡口而形成村落,逐渐发展成远近闻名的商贸集聚地;焦作市修武县岸上乡东岭后村曾是豫晋通衢的驿站,为两省之间往来的商客提供服务,因来往商客较多,久而久之,这里由驿站逐渐形成村落。
“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建邦设都,皆凭险阻;山川者,天之险也;城池者,人之阻也;城池必以山川为固”,在人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山水不仅为村落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同时也为村落带来极其丰富的精神财富。风水宝地型村落在宋朝以前由于战争原因所占比重较小,随后逐步扩大,在明朝由于移民政策的施行达到顶峰,占样本总数的37.5%。如“八山-水-分田,两河三岭四面坡”的信阳市罗山县铁铺乡何家冲村,其村落选址遵循中国传统风水思想,讲究环境和谐的观念,外在表现为村民依山傍水而居。
“天下之中”的地理位置、“战争枢纽地”[13]等因素成为历朝历代“逐鹿中原”“问鼎中原”的根本动因。东西之争、南北对峙,中原都是双方进行战争的核心地区。古语有云:“中原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得中原者得天下”等,战争对中原地区各个方面有着重要影响,军事防御型村落的产生与发展直接受到中原地区的战乱影响。宋朝时期军事防御型的村落占比最多,为20.83%;其次为秦汉时期,达到16.67%。究其原因,武王伐纣、周公东征、春秋诸侯争霸、战国群雄逐鹿、唐代安史之乱、金人灭亡北宋、蒙古人灭金等等,中原地区均是主要战场,据《中国历代战争史》记载,从秦统一六国到鸦片战争,发生在河南的战争占全国总数的六分之一[14]。在战后一定时期,村落逐渐演变成为具有防御性质的寨堡[15]。如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湾乡官寨头村,该村位置险要,易守难攻,曾是古时屯兵之地。
历史名人在文明发展进程中所缔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是宝贵的文化资源,是挖掘地区历史沿革、保护传承地方文化传统的重要标志物,承载着当地时间流转的历史记忆。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钟灵毓秀的河南省孕育诞生了众多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是中原文化的代表和缩影。结合影响村落的地域因素、人文因素以及经济等其他影响因素,对其进行比较、综合、叠加,将河南的传统村落划分成6个大文化分区和8 个文化亚区[16]。将名人文化型传统村落与其进行叠加分析,得出:名人文化型村落主要集中在豫中嵩岳文化区、豫西河洛文化区和豫北河内文化区。战争除导致人口流动外,也间接使文化资源发生转移,中原地区名人文化型传统村落多产生于秦汉及秦汉以前,综合占比为44.83%。
本文通过研究中原地区202 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分析其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得出结论如下:从空间上看,中原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类型为“整体集聚,局部离散”,并形成了“三核、多点、两片区”空间分布格局:“三核”即位于豫北鹤壁、安阳和位于豫中平顶山的两个主要核心以及位于豫南信阳的次要核心;“多点”主要分布在豫南南阳、豫西三门峡和洛阳以及豫北焦作等局部地区;“三片区”指豫北片区、豫中—豫西片区及豫南片区;村落高程分布“差异明显+类型多样”,平原型和丘陵型村落占比较大。从时间上看,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成因的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差异明显,反映了古人选址及中原地区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本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宏观分析了中原地区传统村落的时空分布特征,为中原地区传统村落区域联动与差异保护发展提供新思路。
本研究仅分析了中原地区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未对河南省公布的省级传统村落进行研究,研究结论具有一定局限性;同时未考虑到气候、坡度、坡向等条件对传统村落分布特征的影响,有待于今后做进一步的全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