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 磊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抚矿总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第七临床学院)新生儿科,辽宁 抚顺 113008)
儿科中肺炎疾病一直呈多发趋势,若未及时治疗,随着病情的加重,可导致重症肺炎。重症肺炎具有危急重症特点,疾病主因是支原体以及病毒感染导致的气道梗阻、高气道反应表现,患儿有呼吸衰竭风险,构成了患儿的生命安全威胁[1-2]。针对重症肺炎患儿治疗,以纠正低氧血症、改善换气治疗为主。经鼻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可进一步改善患儿的肺功能,从而提高患儿安全性,促进患儿恢复[3]。为了减少患儿的预后风险,提升疾病治疗效果,需在治疗的同时重视护理辅助。集束化护理即为患者提供一系列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集合,以促进患者临床恢复效果与安全性[4-5]。基于此,本文就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新生儿为例,总结治疗期间辅助集束化护理干预的价值。
1.1 基线资料 选择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收治住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新生儿9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各46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20例;新生儿日龄10~30 d,平均日龄(19.50±4.50)d。干预组男25例,女21例;新生儿日龄12~28 d,平均日龄(19.20±3.20)d。对照组与干预组重症肺炎新生儿组间日龄与性别比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获得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6]:经X线等检查确诊为重症肺炎者;新生儿;监护人知情同意书,签署同意书;患儿基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早产儿;结核性感染患儿;先天性疾病患儿;器质性病变患儿[7]。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病情变化观察、生命体征监测、气道清洗以及护脑、解痉、抗炎治疗等常规护理[8]。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①体位护理。辅助新生儿头高脚低位胃肠营养支持,2 h翻身1次,6 h震动排痰1次,每次15 min、频率20~25次/min。②呼吸道护理。24 h更换1次呼吸机管道、灭菌注射用水,1周消毒1次,清理患儿口鼻以及呼吸道分泌物。③口咽部护理。气管插管前清洗患儿口腔,气管切开后增加护理次数,口腔污染严重者4 h清洗护理1次。④病房管理。做好患儿病房护理,以含氯消毒剂(500 mg/L)擦拭床头、桌面,氯消毒剂清洗地面。另外,通过播放舒缓音乐来营造更温馨的治疗环境。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新生儿经不同护理方案干预后的械通气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哮鸣音消失时间、家属护理满意度以及血气分析(pH、SpO2、PaO2)指标改善结果。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对重症肺炎新生儿家属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制的问卷,总分100分。根据评分划分家属的满意程度,≥95分即非常满意,80~94分即满意,70~79分即一般,≤69分即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9]。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患儿干预后pH、SpO2、PaO2水平较干预前改善,且干预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更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表1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注:a与干预前指标比较,P<0.05。
2.2 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恢复时间比较 干预组机械通气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恢复时间比较()
表2 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恢复时间比较()
2.3 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重症肺炎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n(%)]
新生儿重症肺炎一经确诊需予以积极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以经鼻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为主,具有无创的特点,促进患儿症状体征的改善[10-11]。但在缓解新生儿病情的同时,由于疾病特点、患儿特殊性,所以患儿排痰功能差,医源性感染风险增加,从而影响并降低了治疗效果[12-13]。为了促进此类患儿治疗的预后,需在经鼻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的同时进行护理干预辅助,以夯实治疗效果,提高患儿的安全性[14]。集束化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前提是循证理论,通过有效落实科学且有效的护理集合干预管理,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上改善预后[15-16]。通过给予重症肺炎新生儿体位护理、口咽部护理、呼吸道护理以及病房管理等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可进一步促进患儿症状缓解、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患儿舒适度,并在调节患儿血气分析指标的基础上促进患者康复、病情转归,进一步提高患儿的安全性[17-18]。相关研究指出,重症肺炎新生儿在治疗期间加强护理干预,可提升治疗效果。辅助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19]。
试验结果显示,干预组机械通气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重症肺炎新生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干预后pH、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较干预前改善,且干预组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更明显,P<0.05。由此说明,集束化护理措施干预可以进一步促进重症肺炎新生儿治疗预后、促进病情转归,干预价值显著[20]。
综上所述,重症肺炎新生儿经鼻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安全可行且效果显著,在治疗期间配合护理干预,可进一步促进患者预后。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可促进患儿症状体征改善,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上促进了患儿康复病情转归,缩短了机械通气时间,大幅度改善了患儿的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满足患儿家属护理需求,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具有配合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