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俊 杜友卫
(1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池州 247000;2合肥恒幸动物医院,安徽合肥 230000)
肥大细胞瘤(MCT)起源于一种特殊性的血液细胞——肥大细胞(MC)。肥大细胞在免疫系统中通过释放组胺、蛋白酶、细胞因子和肝素,可参与防御病原体和促进伤口愈合,但这些细胞一旦发生癌变,会变成肥大细胞瘤。猫肥大细胞瘤是猫第二常见的皮肤肿瘤,发病率占猫科动物皮肤瘤的20%,最常发生于中年猫和老年猫[1]。肥大细胞瘤在临床上分为皮肤型与内脏型,皮肤型肥大细胞瘤多为良性,大多单发于皮肤,侵袭部位多为头部、颈部和四肢,临床表现为界限清楚、硬实、褐色、无被毛的小到中型肿块或粟粒样病变,表面可见溃疡。内脏型肥大细胞瘤主要分布于脾脏、肝脏及肠道等,有时会转移至其他脏器或组织,也有部分会转移至皮肤,引起皮肤型肥大细胞瘤。
狸花猫,雄性,3岁。主诉:2020年12月10日左右发现尾根处有一圆状凸起,在家精神食欲正常、大小便正常,外院诊断为真菌感染后进行治疗后未见好转,遂转诊至合肥恒幸动物医院。
临床检查:患病猫精神尚可、可视黏膜尚可、心律呼吸尚可,尾根处有一粟粒样病变,大小0.2 cm×0.2 cm(图1)。
2.1.1 血常规检查。患病猫后肢股静脉采血,用EDT A-K2抗凝处理后,使用普康PE-68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查,发现患病猫中性粒细胞数及百分比下降,淋巴细胞与中间细胞百分比增高,平均红细胞容积轻微增高,结果见表1。猫肥大细胞瘤血象变化实际临床意义不大,通常仅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表1 患病猫血常规检查结果
2.1.2 血液生化检查。患病猫后肢股静脉采血,放在肝素锂抗凝管内,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液生化检查,发现患病猫尿素氮偏低,其余指标未见异常,结果见表2。患病猫尿素氮偏低与多种因素有关,也可能和近期营养有关。
表2 患病猫血液生化检查结果
2.1.3 细胞涂片检查。在尾根处肿物中心进行细针穿刺(FNA),采用瑞式染色法进行细胞学检查,结果见图2。镜下可见大量离散细胞,细胞主要为圆形至椭圆形,整体细胞有轻度大小不等,细胞核多为圆形,部分细胞核可见明显核仁,细胞质丰富,部分细胞质内可见少量细微粉红色颗粒,细胞学符合肥大细胞瘤的特征。
结合以上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镜检检查结果,该猫初步诊断为皮肤型肥大细胞瘤。考虑仅通过细胞学无法对肥大细胞瘤进行分级,仍需通过组织病理学对其进行精准分级和判断预后。如果分级良好,按照肥大细胞瘤规范操作术后恢复良好。经与宠物主人沟通后,决定手术切除病变,再做组织病理学检查。
肥大细胞瘤在手术切除时要大于肿瘤边缘3 cm以上(可用记号笔在大于病灶部位3 cm以上画圆环进行标记),肿瘤往下的一层筋膜也应一并切除,肿瘤部位周围组织摘除的越干净越好。切除肿瘤部位及周围组织后,由于手术切口张力较大,采用间断式减张缝合,闭合筋膜与组织,手术过程见图3。术后常规以抗感染消炎为主,配合Na-K质子泵抑制剂法莫替丁和抗组胺药苯海拉明一起使用,14 d进行拆线。
将手术中切除下的组织送检,送检结果见图4。显微镜下可见大量深染肥大细胞,细胞核圆形,细胞质内有大量嗜碱性或嗜酸性颗粒,皮下水肿使细胞排列疏松,出现少量有丝分裂相,组织学评估低级,边缘清晰。通过病理组织切片诊断结果进一步诊断为组织细胞型肥大细胞瘤,分化良好。
猫皮肤型肥大细胞瘤是猫比较常见的皮肤肿瘤,分为组织细胞型与肥大细胞型。组织细胞型多发于年轻猫身上(小于4岁),大部分经过2~24个月可能会自行消退。多数为多发性且质地坚硬、脱毛,有时表现为溃疡性结节。肥大细胞型多见于老年猫,年龄一般在10岁以上。一般以暹罗猫比较常见,无明显的性别趋向性。
5.2.1 临床表现。皮肤型肥大细胞瘤好发于面部、四肢等,病灶部位呈局部隆起,质硬、结节状,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病灶表面无毛发覆盖,有时会出现表面溃疡。单纯的皮肤型肥大细胞瘤,很少引起猫的全身症状,通过组织细胞涂片检查一般即可确诊。内脏型肥大细胞瘤一般全身症状较明显,伴有呕吐、腹泻、体重降低、腹水、胸腔积液,呼吸困难,以及脾脏和肝脏肿大[2]。此时通过B超、X线诊断可见脾脏肿大、回声降低。脾脏肥大细胞瘤恶性程度高,大部分会出现转移。临床上主要通过检测外周血、胸腹水、肝脏以及骨髓中是否有肥大细胞浸润而确诊[3]。
5.2.2 组织细胞学检查。组织学上,猫皮肤肥大细胞瘤分为肥大细胞型和组织细胞型。肥大细胞型肥大细胞甲苯胺蓝染色后可见包质内明显的颗粒,可见大量圆细胞,细胞质内含有大量紫色颗粒,存在少量的嗜酸性粒细胞;组织细胞型肥大细胞,镜检可见类组织细胞样的肥大细胞片状脱落,细胞质内含有空泡以及细微或不明显的颗粒,可见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
5.2.3 分期与预后。目前,虽然犬已经有关于肥大细胞瘤的分级,但猫肥大细胞瘤的分级不能完全参照犬的标准。猫可以依据原发肿瘤、淋巴结是否有远端转移而分期,预后可以根据体格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中的有丝分裂相指数、血涂片和对脾脏情况的评估来判断。尤其是脾脏情况,可以超声检查是否脾肿大、脾脏结构异常。此外,出现血液淡黄层的涂片,对于猫来说,很大可能存在肥大细胞远端转移。有丝分裂相指数是判断猫肥大细胞肿瘤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4]。单发性肥大细胞肿瘤伴有低有丝分裂指数,一般在10个高倍视野中有丝分裂少于4个,通常具有良好的预后。具有高有丝分裂指数(在10个高倍视野中有丝分裂大于4个)的分化不良的多形性肥大细胞肿瘤的预后谨慎至不良,这些肿瘤经常转移。分化良好的肥大细胞型肥大细胞肿瘤显微镜下不存在明显的有丝分裂相,存在少量的嗜酸性粒细胞,肿瘤侵袭至真皮层的中层和深层,但是边界清晰。分化不良型与上述类似,但是存在巨细胞、细胞大小不一和细胞核大小不一等现象,肿瘤侵袭至真皮层的中层和深层。
皮肤型肥大细胞瘤如果只在皮肤中出现,大多为良性,很少转移,进行完全的外科手术切除后通常能够达到治愈的效果,但对于猫来说手术完全切除程度也不一定和肿瘤复发有正相关性,通常可以按照犬的手术原则切除[5]。为了防止术后复发,可以采取辅助治疗,采用长春新碱、泼尼松龙等药物。对于无法大范围切除的肥大细胞瘤,如生长在头、面部的肥大细胞瘤,可以采取先化疗以缩小肿瘤面积后再进行手术切除的方法,也可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对于猫来说,皮肤细胞瘤还需要定期监测脾脏,如果脾脏出现异常,很有可能是皮肤肥大细胞瘤发生转移,切除可显著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