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中国医院协会心脏康复管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心血管杂志编辑委员会
冠心病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1]的数据显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疾病现患人数达3.3亿,其中冠心病1 139万,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随着治疗药物及再血管化技术的进展,冠心病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同时有更多患者步入疾病晚期。目前,冠心病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等。但在一些特殊患者人群,如老年患者、合并慢性肾病患者、合并糖尿病患者等,血管病变多弥漫且伴严重钙化,或患者已行PCI和(或)CABG进行血运重建,而病变血管又有进展,出现狭窄或桥血管退行性变,或因各种原因不适合行PCI和CABG等治疗,无法用目前常用的内外科手段改善心肌血供,进而出现顽固性心绞痛或缺血性心肌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预后。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cardiac shock wave therapy,CSWT)是国际上20余年发展起来的前沿科技,2004年通过欧洲CE认证,早期先后在德国、日本、瑞士、意大利等国家进行了有效性、安全性及作用机制的探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顽固性心绞痛。2006年CSWT仪器在我国获得批准应用于临床。上海、云南、北京等多家医学中心引进该技术设备,在细胞生物学水平及动物模型水平进行了10余年的探索和研究,并在临床实践中开展了不同级别的研究,积累了一些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经验[2]。目前的研究结果提示,CSWT能够有效地治疗顽固性心绞痛,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量,为严重的冠心病晚期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为此,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医院学会心脏康复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心血管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国内专家,对国内外的多项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结合国内各中心的临床经验,制定本专家共识,以期进一步规范和推广CSWT在临床的应用。
震波治疗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首先应用于泌尿系和胆道结石的治疗。20世纪90年代后被用于肌腱炎、骨折创伤等的康复治疗。21世纪初,研究者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到震波治疗区域组织修复速度增快,新生血管数目增多。之后这一技术开始尝试应用于缺血心肌的治疗。瑞士STORZ MEDICAL公司于2003年开发研制出体外心脏震波治疗系统。整个系统包括电磁震波源、聚焦能量的抛物面反射器、机载实时同轴超声探头和心电信号同步装置。作为一种物理能量,心脏震波是一种低能量、窄脉宽的脉冲机械波,波形具有陡峭的脉冲上升段,持续时间极短,在脉冲峰值时具有很高的压力,焦点压力可达3~75 MPa(兆帕),而其后的张力波较小。震波主要波形成分的频率为0.1~0.2 MHz、能流密度为0.005~0.640 mJ/mm2,仅是体外碎石能量的1/10。震波类似于超声波,可穿越水和软组织。工作时在心电触发下,高压脉冲电流在震波源中心通过电磁原理产生震波,经过抛物面反射器反射,再经过耦合水囊进入体内,于同轴定位超声探头准确定位的治疗靶区域内聚焦,焦点为一个纺锤形的区域,根据选取的能量大小,纺锤形的焦点短轴直径为3.5~8.0 mm,长轴直径为90~110 mm。震波在人体组织中传播时衰减小、剪应力小、穿透力强,在震波的焦点区域产生剪应力和空穴效应,引发微气泡在组织/细胞微环境内反复地形成/破裂,产生各种物理效应和生物学效应[3]。
震波通过物理学机制,引发一系列的生物学作用,如促进细胞内多种细胞因子及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激活相关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凋亡、氧化应激等,最终增加治疗区域的新生血管数量,改善缺血状态。
1.2.1 细胞生物学水平研究 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基础研究以探索震波治疗的细胞机制,目前已获知的细胞水平相关机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图1)。
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flt-1:fms样酪氨酸激酶受体1;miR:微小RNA;IFN-γ:干扰素γ;IL-6:白细胞介素6;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9;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NF-кB:核因子кB;NO:一氧化氮;αSMA: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d3:细胞内信号传导蛋白Smad家族3;TGF-β:转化生长因子β;SDF-1: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PGC-1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辅激活因子1α;NADPH: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1)促进内皮细胞血管新生:CSWT可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等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诱导血管内皮祖细胞增殖、迁移、黏附、归巢而直接促进血管内皮的形成[4-15]。CSWT的上述作用可促进毛细血管“芽生式”生长,形成新的毛细血管网,引起心脏血管舒张,起到保护缺血心肌的作用。
(2)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细胞凋亡可以造成心肌细胞的减少和心脏功能的降低,在心室重构、缺血性心肌病及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CSWT通过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减少心肌损伤,对缺血缺氧的心肌发挥保护作用[13, 15-22]。
(3)抑制心肌局部炎症反应:CSWT可通过抑制缺血心肌局部炎症反应而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症状及预后[23-28]。
(4)抑制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心肌纤维化通常发生在心肌梗死区及其边缘区,是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主导因素之一,抑制心肌纤维化可能是CSWT发挥心肌保护效应的一个重要机制[13, 29-31]。
(5)减轻细胞线粒体损伤及氧化应激、调节心肌细胞自噬作用:CSWT通过调节心肌细胞自噬水平,减轻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引起的线粒体损伤,并降低缺血心肌组织氧化应激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延缓或逆转缺血引起的左心室功能障碍及左心室重构[8, 16, 22-23, 32]。
1.2.2 动物模型水平研究 CSWT曾用于不同的动物模型研究,如通过阻断猪冠状动脉前降支或回旋支建立心肌慢性缺血模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和缺血性心力衰竭模型,或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及小鼠慢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模型等[10, 18],CSWT可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局部心肌功能、区域血流灌注及左心室重构。心肌组织的分子生物学和病理学研究也验证了震波可减轻炎症和氧化应激、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抑制心肌纤维化进程,促进血管生成等[8, 29, 33-36]。
震波在高能量水平可粉碎肾结石,但在低能量水平下可促进组织修复。心脏震波采用更低的能量,已应用于临床近20年。早期曾有学者对其安全性提出了担忧和质疑[37],并在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但也有学者认为采用不同的合理能量密度,几乎不会有不良反应发生[38]。
早期的动物实验研究在探索有效性的同时,发现适当能量水平的震波治疗无不良反应。组织学研究显示,震波后细胞膜、细胞核无受损征象,细胞间质未见炎症细胞浸润[35]。CSWT后也没有发现组织损伤、出血或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10, 29, 33, 36, 39]。CSWT的动物模型研究显示出即刻的良好安全性,有研究报道以心脏超声评估CSWT后1个月和3个月后的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未观察到血流动力学异常、心律失常、血清肌钙蛋白I升高等,也未发现对左心室功能有不良影响。病理学研究提示,CSWT后心肌组织在光学显微镜下未见心肌组织纤维化及炎症反应加重的迹象;Liu等[40]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发现,CSWT未对心肌超微结构造成明显损害,证实其在细胞水平是安全的;同期,另一研究报道CSWT不会增加正常心肌细胞凋亡[41]。上述研究为CSWT的安全性提供了重要依据。2021年Pölzl等[42]的研究探讨了震波治疗的剂量,即安全治疗范围,结果显示在0.15~0.27 mJ/mm2通量密度能量水平范围,震波治疗不会引起细胞损伤,证实优化能量强度的CSWT是安全的。
CSWT的一个主要优势是它的非侵入性,多项研究观察了CSWT相关的临床不良反应[43-51],但在接受CSWT的患者中未观察到心绞痛或心力衰竭加重,无出血、无栓塞、无恶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无心肌坏死等并发症,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52];血液学指标如肌钙蛋白、肌酸激酶、脑钠肽、肝肾功能等在CSWT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未记录到任何不良事件[54]。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CELLWAVE研究中,接受CSWT治疗的患者均耐受良好,未监测到心律失常、肌钙蛋白增加[55]。另一项研究随访CSWT患者长达6年,在治疗期间未发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出血、栓塞或心原性休克等不良事件,6年的随访也未发现任何震波相关的不良反应[56]。也有研究报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伴有轻微的疼痛和治疗区域皮肤发红或出现瘀斑,但其皮肤变化轻微,1周后均可消失[57]。
2.1.1 难治性心绞痛 难治性心绞痛是指冠状动脉阻塞型冠心病患者因缺血导致心绞痛,经过充分药物治疗及再血管化治疗(PCI或CABG),仍有缺血相关胸痛发作,且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生活质量下降[58]。过去10年中,促血管再生技术层出不穷,用以尝试改善难治性心绞痛患者症状,包括脊髓刺激、干细胞疗法或冠状动脉内注射血管再生因子,但都因风险高、适用范围窄或效果不佳而无法推广应用[54, 59]。CSWT可作为难治性心绞痛患者的一种新选择。早在2010年我国云南学者报道CSWT无创、安全,可缓解难治性心绞痛患者心绞痛症状、减少用药、改善心肌供血、提高运动耐量[55, 60]。2019年日本学者发表的一项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纳入了41例不能进行PCI或CABG治疗的难治性心绞痛患者,进行CSWT并随访了3个月,结果发现患者每周硝酸甘油用量显著减少,加拿大心血管学会(Canadian Cardiovascular Society,CCS)心绞痛分级降低,6 min步行试验(six minute walk test,6MWT)增加,且未发现与CSWT相关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60]。2021年我国上海、北京的学者均有针对难治性心绞痛患者实施CSWT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研究报道,均显示CSWT可改善心肌灌注,缓解心绞痛症状,提高活动耐力和生活质量[57, 61]。
2.1.2 稳定性心绞痛 不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是否接受血运重建治疗,CSWT都可作为缓解心绞痛发作的一种心脏康复疗法。2018年立陶宛学者发表了针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前瞻性、随机、对照系列研究,随访6个月,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相比,CSWT组平板运动试验ST段压低幅度和频率显著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减少[62-64]。
缺血性心力衰竭是冠心病的终末期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并增加死亡率。2010年俄罗斯学者对24例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CSWT自身对照临床研究,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CCS心绞痛分级、6MWT、LVEF、左心室静息及负荷灌注总分,结果显示上述指标在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均明显改善[65]。2012年我国云南学者报道CSWT可有效改善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运动耐力,显效机制与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高表达密切相关[66]。2013年德国学者应用CSWT联合干细胞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该研究共纳入103例患者(第一阶段以2∶2∶1比例,随机分为高剂量震波组、低剂量震波组及假震波组;第二阶段震波治疗组以1∶1比例,随机分为骨髓干细胞组及骨髓干细胞安慰剂组),结果显示CSWT+骨髓干细胞组(42例患者)LVEF明显改善,且严重心脏不良事件总体发生率也明显低于非CSWT+骨髓干细胞组(21例)及CSWT+骨髓干细胞安慰剂组(39例)[55]。2016年上海市胸科医院对23例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完成9次CSWT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显示CSWT治疗后缺血心肌血流改善,并发现CSWT可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同时抑制细胞凋亡[67]。
鉴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属于心血管事件高发期,CSWT在此时期的临床研究相对较少。2018年日本学者报道了对17例急性心肌梗死行直接PCI术后48~72 h内的患者实施3次CSWT,并采用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和左心室造影评价左心室大小和心室功能,同时匹配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6个月随访提示,CSWT组LVEF明显改善,左心室内径有减小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因样本量较小,随访周期过短,CSWT是否有助于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的心室重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
CSWT安全性良好,对于一些存在特殊情况的患者,可作为常规药物治疗以外的另一种治疗选择。
2.4.1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 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冠心病患者众多,而且往往血管病变严重,再血管化治疗效果欠佳,诱发肾功能不全急性加重的风险更高。采用CSWT时,以99mTc-MIBI SPECT评估心肌缺血程度、范围和定位缺血部位,不会影响肾脏代谢,其准确性也不受肾功能影响。治疗过程中超声心动图定位无须使用对比剂,可以安全应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临床研究中,采用CSWT的患者中有近50%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包括部分透析患者,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同时均未见与慢性肾功能不全相关的不良反应报道[68-71]。目前的研究未将慢性肾功能不全列为禁忌证,但尚缺少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震波治疗的单独评估。
2.4.2 碘对比剂严重过敏患者 有对比剂严重过敏史的冠心病患者,再次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时,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的风险较高。对这类患者当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酌情选择CSWT。
2.4.3 高出血风险患者 冠状动脉再血管化治疗术中及术后抗栓药物治疗存在一定出血风险,尤其是高出血风险患者。CSWT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无须增加抗栓治疗强度。目前临床研究均未观察到震波治疗部位或全身其他部位出血情况,理论上CSWT可安全应用于出血高风险患者。
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提示中度至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经标准药物治疗、再血管化治疗[PCI和(或)CABG]后仍有心绞痛,但不适宜(如复杂弥漫病变、严重钙化病变、反复介入术后再狭窄病变、冠状动脉远端病变等),或不愿意接受PCI或CABG治疗,并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患者[59, 72-73]:
(1)CCS心绞痛分级Ⅱ级及以上,NYHA心功能分级Ⅰ~Ⅲ级。
(2)影像学检查[负荷超声心动图和(或)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提示存在可逆性心肌缺血客观证据[74-75]。
(3)血流动力学稳定。
(1)无保护的严重左主干病变。
(2)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且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大疱、假乳置入术后或其他原因导致超声检查声窗差[74]。
(4)合并胸部恶性肿瘤[60]。
(5)妊娠[76]。
(6)治疗区域皮肤破溃或感染[61]。
(1)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47]。
(2)急性心肌炎、心包炎、中量或大量心包积液、感染性心内膜炎、深静脉血栓形成、心腔内血栓;严重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瘤、胸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瘤、心脏移植术后、心脏金属瓣膜置换术后、肺栓塞[47, 57, 61, 64, 66-67, 75, 77]。
按疗程时间分为3个月疗法和1个月密集疗法。前者应用更为广泛。
4.1.1 治疗疗程 3个月内完成9次治疗为1个疗程,每个月治疗1周,休息3周,每个治疗周内进行3次CSWT,分别在治疗周的第1、3、5天进行,共持续3个月(图2)。
图2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疗程流程图
也有研究报道1个月密集疗法,即1个月内进行3周共9次的治疗,治疗的能量和靶点等同3个月疗法。其主要优点是疗程缩短后方便患者来院治疗。
4.1.2 治疗能量 0.024~0.090 mJ/mm2,患者可耐受情况下逐渐增加能量至0.090 mJ/mm2。
4.1.3 治疗靶点 左心室按照17节段划分,选择缺血最严重的1~2个节段作为治疗靶心肌,每个节段治疗9个靶点,每个靶点发放200次脉冲。
(1)治疗前评估:根据适应证和禁忌证选择合适的患者,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必要的解释并签署CSWT知情同意书,治疗前对患者进行临床症状、专科疾病、生活质量、血生化指标等方面的评估。
(2)按CSWT操作方法进行治疗。
(3)治疗后评估:评估临床效果及有无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
CSWT的操作流程如图3所示。
CCS: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绞痛分级;SAQ: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SF-36:36项健康调查简表;BNP:B型利钠肽;NT-proBNP:N末端B型利钠肽原
4.3.1 临床症状评估 NYHA心功能分级;CCS心绞痛分级、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每周硝酸甘油用量等。
4.3.2 专科疾病评估 专科检查项目有多种,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1)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有条件可进一步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评估,或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2)核素心肌灌注显像[SPECT/动态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dynamic-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D-SPECT)]或双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定位缺血心肌,评估缺血范围和代谢状态。
(3)超声心动图:观察整体心脏结构、功能和室壁运动状况,辅助药物/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和应变成像技术,定位缺血心肌部位并测定局部收缩功能。
(4)心脏磁共振:评估患者心脏结构、功能、心肌灌注及心肌活力,评价心肌梗死范围和程度。
(5)心脏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用于评估和明确心肌缺血部位和范围,评价存活心肌和测定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等。
(6)24 h动态心电图:分析治疗前后心率、心律及ST-T改变。
4.3.3 生活质量评估 6MWT、平板运动试验或心肺运动试验,评估患者运动耐力和心肺功能,以及生活质量评估量表(如SF-36、SAQ等)。
4.3.4 血生化指标评估(可选) 心肌坏死标记物、B型利钠肽/N末端B型利钠肽原、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以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并评估CSWT安全性。因前期的研究已明确CSWT的安全性,心肌坏死等指标的检查为选择项目。
(1)确定治疗靶心肌:按常规将左心室心肌划分为17节段,通过负荷超声或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结合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等结果,判定治疗靶心肌节段[78](图4)。
1:基底部前壁;2:基底部近前壁间隔;3:基底部近下壁间隔;4:基底部下壁;5:基底部近下壁侧壁;6:基底部近前壁侧壁;7:中部前壁;8:中部近前壁间隔;9:中部近下壁间隔;10:中部下壁;11:中部近下壁侧壁;12:中部近间隔侧壁;13:心尖部前壁;14:心尖部间隔壁;15:心尖部下壁;16:心尖部侧壁;17:心尖部;LAD:左前降支;LCX:左回旋支;RCA:右冠状动脉
(2)生命体征监测:治疗时患者安静平卧,描记12导联体表心电图,连接心电、血压及氧饱和度监测。
(3)设置水囊高度:定位前依据靶心肌部位调节水囊高度(定位),之后使超声探头下移并略突出于水囊表面达到清晰定位。定位后增加水囊高度至轻触但不压迫患者胸壁为宜,目的是减少震波传导过程中的能量衰减,见图5。
(4)机载超声寻找靶心肌节段:当探头下移接触胸壁后,先显示左心室长轴影像,之后顺时针旋转超声调节钮,依次显示为左心室短轴、四腔和左心二腔切面,当2个以上切面共同锁定同一个节段时视为定位成功。
(5)能量控制:定位完成之后升高探头以免干扰震波释放。之后按下震波释放器,从小能量0.8级(相当于0.024 mJ/mm2)开始,成功释放的标志为出现与患者心率快慢一致的“哒、哒”声,每200个点为1个频率周期。若无特殊,能量级别可逐渐调至3级(0.09 mJ/mm2),见图5。
图5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仪水囊高度及能量控制界面
(6)靶区内治疗点微调:见图6。常规情况下,我们对每个区域在1~0~-1或2~0~-2之间行9点组合,每点发放200次脉冲,共发放1 800次脉冲(9×200)。
上、下2个精确调节旋钮分别有6个微调角度,以黑笔标注为“3、2、1、0、-1、-2、-3”,上微调每旋转1格治疗角度移动6°,下微调每旋转1格治疗区域移动2.5 mm
(7)治疗过程中监测:询问患者症状并观察生命体征及心电图,若出现不适或心电图改变,可先降低能量级别并继续观察,酌情处理,详实记录并分析原因。
CSWT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至少可持续6个月,治疗后6个月时改善尤为明显[62, 65, 74, 76, 79-84];推荐第1次震波治疗后半年,有适应证者重复震波治疗[75]。
冠心病目前及未来都将是重要的公共健康挑战,基于以往大量的循证医学研究证据,药物治疗依旧是冠心病的治疗基础策略,针对冠状动脉血管的再血管化治疗(CABG及PCI)在指南推荐的领域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但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进程,老年及高龄老年人群激增,药物及再血管化治疗在冠心病人群中的短板日益凸显,CSWT作为针对冠状动脉微血管再血管化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已积累了一定的循证医学证据,可成为冠心病的治疗策略的重要补充。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不全(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CMD)是困扰临床的重要问题,CMD患者临床预后亦不容乐观[85-88],目前临床CMD的治疗手段多样但缺乏确切的疗效证据;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non-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NOCAD)是近年来国内外专业协会提出的新概念,但NOCAD也是长期困扰临床的问题,临床可表现为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non-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ies,MINOCA)][89]或冠状动脉微血管心绞痛,MINOCA约占心肌梗死人群的2.6%~15%[90],冠心病心肌梗死二级预防治疗对于MINOCA作用并不明确和乐观。CSWT的治疗机制与CMD、NOCAD主要发病机制具有共性[7, 25, 91];尝试CSWT应用于这些患者具备理论基础,有可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同时鉴于CSWT安全性证据充分[6, 40-41, 57],将CSWT作为一种治疗CMD、NOCAD的方法进行探索[73, 92]是合理的临床新策略。慢性心力衰竭是所有心血管疾病的严重和终末期表现,近年来抗心力衰竭药物取得瞩目的突破,但整体心力衰竭人群的生活质量及预后依然不佳[93],CSWT动物实验证实了其抗凋亡、抑制纤维化及促进血管新生作用,以及众多临床试验中患者临床活动能力及症状明显改善也都支持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辅助CSWT是合理和有益的,但确切治疗效果有待临床研究验证。
本共识旨在规范和推广CSWT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使用,以期积累更多的临床应用证据,使其成为冠心病治疗指南的新推荐。同时在非冠心病领域尝试CSWT治疗也可参考本共识中的建议。
《体外心脏震波治疗冠心病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专家委员会
共识指导委员会:葛均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霍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徐亚伟(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郭涛(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何青(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共识执笔者:刘兵(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共识写作组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序):王钰(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兵(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刘伟静(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刘君萌(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崔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杨萍(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蔡红雁(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共识专家委员会(按姓氏笔画排序):于雪(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马依彤(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马翔(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伯忠(浙江医院);王建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钰(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方丕华(博鳌超级医院);方理刚(北京协和医院);方唯一(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尹洪宁(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白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华琦(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刘伟静(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刘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刘兵(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刘保逸(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刘梅林(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德平(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许锋(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李静(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杨萍(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清(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杨新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何青(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何奔(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汪芳(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沈艳(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张代富(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张军(沧州市中心医院);陈牧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岳宏文(博鳌中法康复医学中心);郑宏超(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赵瑞平(包头市中心医院);贾娜(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徐亚伟(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高海青(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郭艺芳(河北省人民医院);郭丽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郭涛(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崔炜(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崔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蒋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程姝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傅国胜(浙江医科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蔡红雁(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霍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利益冲突: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