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2月,厦门作为国家确定的第一批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更早地领略到了春天的气息。然而在厦门特区扩大对外开放当中,围绕特区还要不要驻军,特区部队还要不要整军备战,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军队和地方产生两大争论
1984年2月,邓小平在视察深圳、珠海特区之后,来厦门视察。视察期间,邓小平先后讲到:厦门特区现在划的这个地方太小了嘛,应该扩大,把全岛都搞成特区。
随着厦门特区扩大各项工作的展开,围绕两个问题,军地双方产生了分歧和争执。
一是部队的营产、营区要不要为开发特区让出来。从解放战争后期起,由于厦门长期与号称驻有10万国民党军的金门岛正面对峙,一度驻军数量较多,因而营区、营产比较多。厦门被确定为特区之后,由于开发建设的需要,军队退出了不少设在景点上的营区。但是,厦门还有很多旅游景点是军事上的制高点,如胡里山炮台、云顶岩、日光岩等,仍有部队在驻守。由于特区要扩大,地方有些同志要求部队把这些地方让出来。于是,又撤出一些部队。但这仍然达不到地方规划的要求,他们计划开放的景点包括部队设在厦门岛四周的大部分哨所。这就引起了军队同志的忧虑和不安。
二是特区扩大到全岛之后,还要不要再有军队驻守。这个现在看起来不是问题的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在许多政策法规还没明确的情况下,成了引起激烈争论的大问题。地方有的老同志忧虑地说,听说有人要求部队撤出厦门,那么对面的国民党军上来怎么办?
邓小平发话平息争论
1984年6月上旬,在福州军区厦门招待所,福建军地领导就厦门特区扩大后涉及驻军的有关问题,召开了一次协商座谈会议。当商谈到厦门岛上部队要不要让出现有的位置时,双方的意见发生了尖锐对立。
地方有的同志认为,部队驻地大都要辟为旅游点,应该让出来或干脆全部从岛上撤出来;有部队驻在岛上,外商不敢来投资。军队同志的意见是,现在岛上的驻军并不多,岛上部队赖以观察据守的一些制高点已经交给了地方,所剩这些哨位住所,只能勉强构成预警防卫体系,原则上不能再动了。会开到这里,双方都互不相让,争论非常激烈。
由于军地双方的意见尖锐对立,无法调和统一,最后商定,各自向中央军委和国务院反映情况,听从中央的决定。当时在闽南担任驻守厦门部队军政委的宋清渭回忆:“后来我们接到的通知是厦门驻军任务和部署不变。另外还听说,厦门特区驻军问题的争论反映到中央以后,邓小平说:香港回归以后我们还要驻军嘛,厦门面对金门重兵,能不驻军吗?”就这样,这场争论平息了下来。
角屿岛遭炮击证明“驻军有必要”
厦门特区要不要驻军的争论发生在1984年6月上旬,到6月27日就發生了金门国民党驻军炮击厦门海域角屿岛守备连队的事件。
那天上午8点40分左右,金门岛上的国民党军队突然向我守备某团二连驻守的角屿岛实施炮击,并有不明船只借着大雾向该岛驶近。当时连队正在操场上训练队列,1名助理军医牺牲,2名战士受伤。当天的值班首长宋清渭和参谋长分析情况后决定:迅速将情况报告军区;加强戒备;驻角屿岛西海岸守备部队立即进入工事,炮兵做好反击准备;命令有关部队迅速做好增援角屿岛的战斗准备。之后,对方炮击停止。
对那次国民党军队的炮击,福州军区请求实施炮火反击。党中央从维护两岸统一的大局出发,没有批准。新华社于6月29日发了一则消息,对国民党军队的炮击给予揭露,向台湾当局提出严正抗议,并要求严惩凶手。国民党当局不得不发表了一个声明,承认向我方实施了炮击,但说那是下级军官无组织无纪律而造成的误射。这次炮击事件,对所有人都是一次深刻的战备教育。
(摘自《百年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