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印花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03-08 02:57:11崔霞
今日财富 2022年3期
关键词:加工费贴花印花税

崔霞

印花税是我国主要的一种税种,由于其金额占企业税收支出相对较小、税源零星分散、容易被企业忽略,造成了企业管理上的漏洞。本文通过简述对印花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完善企业对印花税的管理。

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具有法律效力凭证的行为所征收的一种税。印花税是小税种,是每个公司都绕不开的税种,也是税务稽查人员在检查中关注最多的小税种。在经济发展中,印花税的作用却是举足轻重的。

一、印花税的概述

(一)印花税的起源

印花税的历史悠久,其起源可追溯到1624年的荷兰。当时,荷兰政府出现了经济危机,财政吃紧,为了解决困境,设计了新的税种为印花税,在荷兰征收成功后,欧洲各个国家开始效仿,因此印花税而得以流行。

(二)印花税征收的税目

印花税是对《印花税暂行条例》中所列举的凭证征收,没有列举的凭证不征收。应税凭证包括购销、加工承揽、建设工程承包、财产租赁、货物运输、仓储保管、借款、财产保险、技术合同或者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产权转移书据;营业账簿;权利、许可证照;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

(三)印花税的特点

印花税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兼有凭证税和行为税性质,印花税对应税凭证征收的一种税,具有凭证税性质;另一方面,任何一种应税经济凭证反映的都是某种特定的经济行为,因此,对凭证征税,实质上是对经济行为的课税。二、征收范围广泛,印花税的征税对象包括了各种经济应税凭证,凡书立和领受这些凭证的单位和个人都要缴纳印花税。三、印花税的征收手续比较简单,只要张贴印花票即可。四、印花税的管理成本低,与其他税种相比较,税率要低得多,其税负较轻,具有广集资金,积少成多的财政效应。

二、企业印花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没有重视合同的签订

印花税是以所立的书据,主要是以签订的合同、开具的发票等作为税收依据。而签订合同是每个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在签订合同时需要注意细节,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导致多缴或少缴印花税的风险。下面我们通过举例说明,合理签订合同的重要性。

例1: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租赁房屋出租面积共计18809平方米,月租金金额为382897.6元。B公司租用租赁房屋的期限自2017年6月1日起至2022年5月31日止。由于印花税暂行条例规定,当合同所载金额包含增值税金额,但未分别记载的,以所载金额为计税依据,因此该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合同注明的金额即包含了增值税金额,则B公司应缴纳的印花金额为382897.6×12×5× 1‰=22973.86元。

例2:丙制衣公司受丁学校的委托为其定做一批校服,合同所载明总金额为150万元。根据规定,对于同一凭证,因载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经济事项而适用不同的税目税率,应分别记载金额的,分别计算应纳税额,相加后按合计税额贴花;如果未分别记载金额的,按税率高的计税贴花。因该合同未分别记载原辅料及加工费的金额,一律就全部金额按加工承揽合同计算纳税,该合同应缴纳的印花税金额为150万元×0.5‰=750元。

例3:某公司在2018年1月与某技术服务公司签订技术合同,年度技术服务金额为600万元,根据规定,按照技术服务金额600万元缴纳印花税,税率为0.3‰,税额为600万元×0.3‰=1800元。到了2018年9月该技术服务合同已经执行完成,实际结算的金额小于合同金额。因各类经济合同订立后,不论合同后续是否履行,都应按照规定在签订时计算纳税,纳税后也不得因合同签订后的变动性因素而申请退税或抵税。因此某公司已经缴纳的印花税,不能退还也不能用作抵扣下期的金额,加重了企业的税负。

(二)企业税务管理不善

一是企业的纳税申报方式,印花税的纳税申报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纳税人自行贴花方式,根据规定自行计算应纳税额,购买并一次贴足印花税票,完纳税款,适用于印花税较少的纳税人;第二种是汇总缴纳印花税方法,同一种类应纳税凭证,需要频繁贴花的,纳税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是否采用按期汇总缴纳印花税的方式,汇总缴纳的期限为一个月,这种方式适用于印花税金额较大的纳税人;第三种是代扣代缴缴纳的方法,税务局委托的单位代为征收印花税。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征税方式,由于企业应税凭证数量很大,且印花税的征税范围比较广,税率档次多,财务人员在申报纳税时容易出错,可能会有少报、漏报、错报的现象,这样会增加印花税的涉税风险。

例如:甲企业当年签订了一份以货易货的合同,合同规定用120万元的自产货物换取乙公司110万元的产品,由于易货不等值,乙公司另支付给甲企业10万元的货币资金,甲企业在该合同上缴纳的印花税金额为120万元×0.3‰=360元。因为以货换货方式进行的商品交易签订的合同,是反映既卖又买双重经济行为的合同,应该按照合同所载的买、卖合计金额计算纳税。因此以物易物合同,相当于自己卖出去一批货物(换出去的货物),同时又买进来一批货物(换进来的货物),这两项行为的买价和卖价合计确定的金额计算缴纳印花税,所以甲企业应该缴纳的印花税金额为(120万元+110万元)×0.3‰=690元,导致甲企业少缴纳印花税金额为330元,对企业来说存在税务风险。

二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涉及的应税凭证种类繁多,性质不同,因此对管理难度非常大。企业对应税凭证的保管形式多样,有的应税凭证需要单独管理,有的与会计账簿统一管理,有的对大金额及重要的应税凭证单独管理等。一旦有应税凭证丢失,在税务局的税务检查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税务风险。

(三)交易形式的多样性对印花税造成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增长,网上交易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特别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互联网相关产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大量的交易都是在线上完成。在这种情况下,电子合同被广泛应用,其靈活多样的发展趋势,给企业带来了困扰。由于交易形式多样化,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合同,而此类合同与印花税的相关规定中所列示的名称不相符,企业财务人员可能会出现多征、错征或少征的现象。例如:D公司由于日常资金周转困难,以价值900万元的房屋作抵押,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600万元,并在合同中约定了还款日期,到期后,D公司因资金周转困难而无力偿还贷款,根据合同规定,D公司将房屋过户给银行。根据印花税暂行条例规定,D公司与银行以房屋作抵押并签订的抵押贷款合同,应按借款合同缴纳印花税为600万元×0.05‰=300元。到期后,因D公司无法按期偿还贷款,将房屋权属转移给银行,D公司需要就双方书立的产权转移书据,按产权转移书据项目,适用万分之五的税率缴纳印花税。因此,各种经济合同跟印花税暂行条例中所列举的凭证名称不相符,并不代表着企业不需要缴纳印花税。

三、加强企业印花税管理的对策

(一)科学合理地签订合同

企业在签订经济合同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对印花税纳税进行筹划,从而达到减税的目的。下面通过例子来说明其具体的做法。

承接上面的例1来说明,如果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时,合同中列明不含增值税的月租金金额为364664.38元,增值税金额为18233.22元,因合同里已分别记载了不含税金额和增值税金额,所以合同计税依据应以合同所载不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基础。该合同应缴纳的印花税金额为364664.38×12×5×1‰=21879.86元,少缴纳印花税金额为1094元。

承接上面的例2来说明,丙制衣公司受丁学校的委托为其定做一批校服,合同所载明总金额为150万元。分两种情况来说明:第一种,把合同总金额150万元改为原材料价值为100万元由丙公司提供,丁学校另支付加工费50万元。因载有两个经济事项而适用不同的税目税率,分别记载金额,分别计算应纳税额,相加后按合计税额贴花,丙公司提供原材料,并收取加工费且分别注明的,原材料按购销合同计税贴花,加工费按加工承揽合同计税贴花,因此该合同应缴纳的印花税金额为100万元×0.3‰+50万元×0.5‰=550元,少缴纳印花税金额为200元。第二种,把合同总金额150万元,改为在合同中分别注明加工费50万元,委托方提供价值95万元的主要材料,受托方提供价值5万元的辅助材料。委托方提供原材料,受托方收取加工费及提供辅料,双方就加工费及辅料按加工承揽合同计算贴花。因此第二种情况下应缴纳的印花税金额为(50万元+5万元)×0.5‰=275元,少缴纳印花税金额为475元,第二种情况下所缴纳印花税的税负更轻。可见合同的签订方式不同对企业印花税税负造成不同的影响,科学合理地签订合同,选择低税率的项目,分别列明项目,达到减税目的。

承接上面的例3来说明,某公司在2018年1月与某技术服务公司签订技术合同,年度技术服务金额为600万元。如果订立技术服务合同条款中规定每天的技术服务费为16500元,不具体确定技术服务合同的执行日期,企业只需缴纳5元的印花税,余下部分等到结算时按天数计算缴纳,从而达到节税的目的。如果该合同只执行了200天,那应该缴纳的印花税税额为16500×200×0.3‰=990元。因此只需要缴纳印花税额为985元,少缴纳税额为810元。在现实生活中,各种经济合同的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有时会遇到计税金额无法最终确定的情况,对于不确定金额的合同,也可以先按最低执行金额签订合同,等合同金额基本可以确定时,签订补充协议来明确剩余的合同金额,这样就可避免多缴印花税,从而达到减税目的。

通过上面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合同签订得好,企业可以有效地进行纳税筹划,合理纳税;合同签订得不好,要么多纳税,使企业经济受损,要么少纳税,给企业带来税负风险。

(二)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

由于印花税的税目较多、金额小、数量多,税务管理难度大,可以从两个方面加强管理。第一,加強单据的管理,对重要的单据采取连续编号、信息系统管理等手段,对单据进行合理控制,防止重要单据的遗失给企业带来涉税风险。第二,重视印花税的纳税申报,加强公司财务人员的技能培训,充分掌握有关印花税的各种政策,明确并不是所有的经济合同都需要纳税,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纳税方式,从而保证准确纳税,避免企业多缴税,减少企业的税务风险。

(三)加强企业应对新形式的能力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印花税不管在征税范围上还是在税收管理上都将面临着挑战。企业相关人员需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及时了解最新的税收管理方法,增强企业对新形势的适应能力。特别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各行各业的线下业务的模式造成的影响很大,未来的行业发展模式应该是线上和线下相互结合,整合各项自身的业务,探索线上的发展方向,创新印花税线上申报和纳税,充分利用互联网智能时代的发展优势。

结 语

总之,印花税是经济活动中频繁出现的税种,企业要加强税务方面的管理,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技能,不放过任何对企业有利的微小管理环节,从而达到减轻企业的税务负担,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作者单位:四海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加工费贴花印花税
前10 月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3.7%
辽阳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建筑与预算(2020年5期)2020-06-15 08:13:06
辽阳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建筑与预算(2020年4期)2020-06-05 06:09:46
辽阳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建筑与预算(2020年2期)2020-04-16 03:19:46
辽阳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建筑与预算(2020年1期)2020-03-14 12:18:08
●合同签订时,需要贴花履行印花税的纳税手续吗?
税收征纳(2019年11期)2019-02-19 13:05:15
关于对营业账簿减免印花税的通知
交通财会(2018年6期)2018-10-26 07:05:28
●营业账簿印花税有什么减免优惠?
税收征纳(2018年12期)2018-04-01 04:41:07
过年啦
文苑(2018年4期)2018-02-28 11:28:30
延迟贴花技术
现代计算机(2016年2期)2016-09-23 01:26:25